第1018章 青岡木
透視鑒寶,我能一刀暴富 作者:淡然一笑很傾城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等候已久的工作人員紛紛迎了上去。
經過一陣清點過後,令眾人可喜的是,這一次的水下作業,竟帶上了十二件疑似文物的東西。
有造型精致的紐扣、戒指、手鐲。
也有損壞折斷的隻剩下簪頭的發簪。
金器兩件,銀器九件,還有一件非金非銀,形似木頭的特殊之物。
把文物聚集在一起,葉知秋分別對這些文物進行了簡單的擦拭清洗。
“葉哥,這塊破木頭也是文物”
魯海拿著噴水壺走來,俯下身望著地麵上的一件件寶貝,突然注意到旁邊還放著一截青灰色的木頭,不由詫異道。
燕妮接過噴水壺,給所有文物都噴上水,敷上濕毛巾後,才抬起頭笑著介紹道,“這可不是普通的木頭,我覺得這可能是木鞘的一截殘片。”
“還記得2005年一段關於沉銀寶藏的報道嗎彭山區發展引水工程,曾經在施工時用挖掘機在河下取沙時,曾經挖出來一段木鞘,裏麵散落出七枚銀錠。”
“眼前的這塊木頭殘片,常年埋在淤泥中表麵已經有了一定程度的碳化,斷麵呈青灰色,腐爛程度較低,表明是在沉入水底後發生的斷裂,我懷疑地下還有其他木鞘存在!”
聽著燕妮長篇大論的介紹,魯海隻覺得頭都有些暈了。
“所以這截爛木頭的價值,也能跟其他的銀首飾相比”
燕妮毫不猶豫的點點頭。
葉知秋把擦拭文物用的棉布扔進了另一個袋子裏,拍了拍手起身道。
“就這麽跟你說吧,這種材質的木頭名為青岡木,常用於古代建築、家具的製作,如果能找到完整的木鞘,其價值絕對能與一張金冊比擬。”
“而這一節木頭,雖然已經軟化腐爛,但仍舊涵蓋著諸如社會經濟狀況、貿易活動、船隻建造技術等多方麵的信息,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
見組長講的如此頭頭是道,燕妮表情不免有些動容。
她當時得知有機會參加沉銀考古,可是惡補了十幾天與沉銀有關的文獻資料。
才能在第一時間辨認出來。
沒想到組長知道的比她還要多,背後肯定也付出了巨大的汗水。
“不愧是組長,看來我得更努力才行!”
目光中多了一絲崇拜,燕妮在心中給自己加油打氣。
“把東西拿到船上,記得每小時噴水保濕一次。”
“好的組長!”燕妮幹勁滿滿的開口道。
……
下午四點,太陽漸漸西斜。
工作人員把所有的設備放到了工作艇上,準備打道回府。
今天他們一共完成了三次下水作業,一共帶上來二十三件文物。
雖然款式、風格不同,但基本都是不足掌心大小的物件,都是紐扣、裝飾、戒指、耳環之類。
做工或精細或粗糙,能明顯看出來自不同的地方。
這或許能成為張獻忠四處打家劫舍的鐵證之一。
畢竟如果是普通軍隊的話,攜帶的金銀輜重基本都是金銀錠之類的軍餉。
而不會出現各種雜亂的首飾。
頻率之高,讓葉知秋都覺得有些意外。
而這些文物中,他比較在意的便是一枚做工精美的銀手鐲,與那段殘破的青岡木。
因為後續還要給每一件文物完成編號,繪圖、拍照,所以他們需要提前一段時間回去。
等所有人把設備東西都搬上了工作艇時。
遠處的河道隘口,已經出現了工作艇的輪廓。
是負責晚上保護考古現場的其他工作人員。
不過令葉知秋意外的是,這次交接時,馬站長仍舊趕了過來。
“站長,您這是”看著隨行而來的十幾名工作人員,葉知秋有些錯愕。
他們是早上十點來到江口鎮,連工作帶休息一共也就用了六個小時。
而昨天馬站長帶領其他人守住考古現場,可是在這裏待了十幾個小時。
眼看對方才睡幾個小時就趕過來,葉知秋不免覺得工作強度是不是有點太大了
“聽說你們挖出了一枚手榴彈,我不太放心就想跟過來看看。”馬順福笑容親切的解釋道。
“你們隊裏,沒人受傷吧”
葉知秋搖搖頭,“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不睡好怎麽行,要不站長你跟我們一起回去吧。”
“嗬嗬,你放心吧,我就過來看守前半夜,等十二點之後,就會有人替我的班,你們趕緊回去,別耽誤了工作。”
他有些欲言又止,但看到馬站長仍舊精神的模樣,還是把話咽回肚子裏。
眾人上了工作艇,楊小波熟練的收起錨繩,按下了引擎電子啟動按鈕。
“看來是我誤會站長他老人家了,都五十多歲了,工作起來卻比年輕人還拚。”
看著逐漸遠去的河岸,魯海不由感慨道。
“是嘛,但我記得某人早上的時候還說了站長壞話來著。”坐在旁邊的劉誌磊插科打諢道。
魯海語氣一滯,沒好氣嚷道:“那情況不一樣!”
傍晚五點,五艘工作艇順利回到了水文站。
李泰第一個下了船,搬運設備。
魯海拿著兩台水下探測儀,卻忍不住開口抱怨,“葉哥,咱們每天跑一趟江口,要不然就把儀器放到岸上別帶回來了!反正有專人看管肯定丟不了,就不用來回搬了。”
“這半個月都用不著水下考古了,不拿回來給其他組的用,放岸邊就不怕生鏽了”
沒等葉知秋開口,楊小波便率先吐槽起來。
把設備送到倉庫內,一行人回到水文站三樓。
動作麻利的開始給文物拍照編號。
燕妮把所有文物擺在了桌子上,一件件拍攝細節照片。
邱振華負責編號撰寫簡單描述。
等做完後再把打印出來的a4紙放到塑封包裝內,墊在文物的正下方防止出亂子。
葉知秋則坐在電腦桌旁,開始給每一件文物繪圖。
其他人繼續編撰工作報告。
盡管已經到了下班的時間,卻沒人提起。
筆尖蹭在紙麵上,發出“沙沙”的聲響。
葉知秋埋頭作畫,在保證精度、細節吻合的同時,速度卻絲毫不慢。
尤其是一些製作精度不佳的紐扣、戒指,葉知秋畫起來更加順手,很多細節基本都能一筆帶過,就連透視圖的繪製都相對簡單許多。
經過一陣清點過後,令眾人可喜的是,這一次的水下作業,竟帶上了十二件疑似文物的東西。
有造型精致的紐扣、戒指、手鐲。
也有損壞折斷的隻剩下簪頭的發簪。
金器兩件,銀器九件,還有一件非金非銀,形似木頭的特殊之物。
把文物聚集在一起,葉知秋分別對這些文物進行了簡單的擦拭清洗。
“葉哥,這塊破木頭也是文物”
魯海拿著噴水壺走來,俯下身望著地麵上的一件件寶貝,突然注意到旁邊還放著一截青灰色的木頭,不由詫異道。
燕妮接過噴水壺,給所有文物都噴上水,敷上濕毛巾後,才抬起頭笑著介紹道,“這可不是普通的木頭,我覺得這可能是木鞘的一截殘片。”
“還記得2005年一段關於沉銀寶藏的報道嗎彭山區發展引水工程,曾經在施工時用挖掘機在河下取沙時,曾經挖出來一段木鞘,裏麵散落出七枚銀錠。”
“眼前的這塊木頭殘片,常年埋在淤泥中表麵已經有了一定程度的碳化,斷麵呈青灰色,腐爛程度較低,表明是在沉入水底後發生的斷裂,我懷疑地下還有其他木鞘存在!”
聽著燕妮長篇大論的介紹,魯海隻覺得頭都有些暈了。
“所以這截爛木頭的價值,也能跟其他的銀首飾相比”
燕妮毫不猶豫的點點頭。
葉知秋把擦拭文物用的棉布扔進了另一個袋子裏,拍了拍手起身道。
“就這麽跟你說吧,這種材質的木頭名為青岡木,常用於古代建築、家具的製作,如果能找到完整的木鞘,其價值絕對能與一張金冊比擬。”
“而這一節木頭,雖然已經軟化腐爛,但仍舊涵蓋著諸如社會經濟狀況、貿易活動、船隻建造技術等多方麵的信息,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
見組長講的如此頭頭是道,燕妮表情不免有些動容。
她當時得知有機會參加沉銀考古,可是惡補了十幾天與沉銀有關的文獻資料。
才能在第一時間辨認出來。
沒想到組長知道的比她還要多,背後肯定也付出了巨大的汗水。
“不愧是組長,看來我得更努力才行!”
目光中多了一絲崇拜,燕妮在心中給自己加油打氣。
“把東西拿到船上,記得每小時噴水保濕一次。”
“好的組長!”燕妮幹勁滿滿的開口道。
……
下午四點,太陽漸漸西斜。
工作人員把所有的設備放到了工作艇上,準備打道回府。
今天他們一共完成了三次下水作業,一共帶上來二十三件文物。
雖然款式、風格不同,但基本都是不足掌心大小的物件,都是紐扣、裝飾、戒指、耳環之類。
做工或精細或粗糙,能明顯看出來自不同的地方。
這或許能成為張獻忠四處打家劫舍的鐵證之一。
畢竟如果是普通軍隊的話,攜帶的金銀輜重基本都是金銀錠之類的軍餉。
而不會出現各種雜亂的首飾。
頻率之高,讓葉知秋都覺得有些意外。
而這些文物中,他比較在意的便是一枚做工精美的銀手鐲,與那段殘破的青岡木。
因為後續還要給每一件文物完成編號,繪圖、拍照,所以他們需要提前一段時間回去。
等所有人把設備東西都搬上了工作艇時。
遠處的河道隘口,已經出現了工作艇的輪廓。
是負責晚上保護考古現場的其他工作人員。
不過令葉知秋意外的是,這次交接時,馬站長仍舊趕了過來。
“站長,您這是”看著隨行而來的十幾名工作人員,葉知秋有些錯愕。
他們是早上十點來到江口鎮,連工作帶休息一共也就用了六個小時。
而昨天馬站長帶領其他人守住考古現場,可是在這裏待了十幾個小時。
眼看對方才睡幾個小時就趕過來,葉知秋不免覺得工作強度是不是有點太大了
“聽說你們挖出了一枚手榴彈,我不太放心就想跟過來看看。”馬順福笑容親切的解釋道。
“你們隊裏,沒人受傷吧”
葉知秋搖搖頭,“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不睡好怎麽行,要不站長你跟我們一起回去吧。”
“嗬嗬,你放心吧,我就過來看守前半夜,等十二點之後,就會有人替我的班,你們趕緊回去,別耽誤了工作。”
他有些欲言又止,但看到馬站長仍舊精神的模樣,還是把話咽回肚子裏。
眾人上了工作艇,楊小波熟練的收起錨繩,按下了引擎電子啟動按鈕。
“看來是我誤會站長他老人家了,都五十多歲了,工作起來卻比年輕人還拚。”
看著逐漸遠去的河岸,魯海不由感慨道。
“是嘛,但我記得某人早上的時候還說了站長壞話來著。”坐在旁邊的劉誌磊插科打諢道。
魯海語氣一滯,沒好氣嚷道:“那情況不一樣!”
傍晚五點,五艘工作艇順利回到了水文站。
李泰第一個下了船,搬運設備。
魯海拿著兩台水下探測儀,卻忍不住開口抱怨,“葉哥,咱們每天跑一趟江口,要不然就把儀器放到岸上別帶回來了!反正有專人看管肯定丟不了,就不用來回搬了。”
“這半個月都用不著水下考古了,不拿回來給其他組的用,放岸邊就不怕生鏽了”
沒等葉知秋開口,楊小波便率先吐槽起來。
把設備送到倉庫內,一行人回到水文站三樓。
動作麻利的開始給文物拍照編號。
燕妮把所有文物擺在了桌子上,一件件拍攝細節照片。
邱振華負責編號撰寫簡單描述。
等做完後再把打印出來的a4紙放到塑封包裝內,墊在文物的正下方防止出亂子。
葉知秋則坐在電腦桌旁,開始給每一件文物繪圖。
其他人繼續編撰工作報告。
盡管已經到了下班的時間,卻沒人提起。
筆尖蹭在紙麵上,發出“沙沙”的聲響。
葉知秋埋頭作畫,在保證精度、細節吻合的同時,速度卻絲毫不慢。
尤其是一些製作精度不佳的紐扣、戒指,葉知秋畫起來更加順手,很多細節基本都能一筆帶過,就連透視圖的繪製都相對簡單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