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方中式風格的別院前停下。


    與之前去過的蔣恒友加的豪宅不同,劉老爺子的別院隻有三百平米,規模並不算大。


    不過麻雀雖小,裏麵卻五髒俱全。


    在老爺子的迎接下,兩人來到了青磚墁地的庭院中。


    院子的一隅種了不少花花綠綠的植物。


    旁邊是個一米多高的假山,周圍一圈水池,還能看到幾條靈動的小魚。


    坐在石凳上,看著周圍閑適富有生活氣息的風景,別是一番風味!


    “老爺子平時就住在這裏?”


    環視整個院落,葉知秋有些好奇。


    劉文山笑眯眯的點點頭,“年紀大了,就喜歡清靜,小友見笑了。”


    兩人在石桌旁坐下,院子裏除了兩人之外,還有幾個在打掃衛生的傭人,僅此而已。


    葉知秋將玉雕甪端與永樂大典散頁擺在桌上,劉文山立刻帶上老花鏡,開始近距離觀賞起來。


    “這玉雕可是真正的皇室禮器啊!看這雕工,發須盤結,祥雲紋飾流暢精細,玉質溫潤不見半點瑕疵,真是難得啊。”


    把玩著玉雕神獸,劉文山讚歎不已。


    這東西雖小,卻做工精細至極,肯定是皇親國戚之中的人,才能使用!


    不想,交流會上居然還有如此精巧的古董交易!


    “老爺子再看看這個。”


    葉知秋眼角帶笑,把散頁推到老爺子麵前。


    後者微微頷首,雙手小心翼翼的將散頁捧起,眯著眼仔細觀察。


    “這幀散頁保存得當,字跡清晰可見,記錄的茶事資料,能讓我們對明代茶文化的了解更加深刻,可謂價值不菲。”


    輕輕摩挲著紙張邊緣,劉文山仿佛陷入到某段回憶中,聲音放緩,“永樂大典作為古代文化寶庫中的璀璨明珠,幾百年來卻屢屢被毀,殘餘下來的百不存一。”


    “四年前的某國外拍賣會上,就曾經出現過永樂大典的兩本小冊,以數千萬美元的高價售出,此後似乎就再沒出現相關的信息。”


    葉知秋皺了皺眉,“但是這種單張散頁涵蓋的信息有限,恐怕也值不了多少錢,”


    劉文山微微點頭,“能集齊一冊,價值才能到數千萬,這種單張的形式,還從未在那家拍賣會上出現過,所以我才驚訝於,你能在交流會上買到。”


    葉知秋略微沉默了兩秒。


    這種東西,他還從未接觸過,還是從鄭會長保險箱裏麵找到的。


    不知道他是暗中與誰做過交易,收來的。


    還是特地帶上船,準備賣給誰。


    現在鄭乾龍人已經死了,這種事情也不得而知。


    想要追溯源頭,集齊一整本冊子,顯然不太可能。


    “葉小友跟我來,我有個東西想給你看看。”


    坐在對麵的劉文山突然起身, 表情略有些神秘的開口。


    葉知秋一路跟隨進書房裏。


    見劉老爺子從最高的櫃子中拿出個表麵落滿灰塵的小盒子來。


    葉知秋一頭霧水。


    卻見劉文山小心拿毛巾擦拭幹淨表麵的灰塵,將其打開。


    葉知秋湊近看去,這才發現,放在盒子裏的居然是兩張永樂大典散頁!


    隻是相比起他的那一幀,顯得更加破舊、老化。


    宣紙表麵都能看到肉眼可見的破損。


    “這……!”


    看到兩張散頁,葉知秋內心都有些驚了。


    他得到永樂大典散頁純屬巧合,可劉老爺子能一次性拿出兩張,足以見其收藏之廣,連這種稀少之物都有!


    劉文山將兩張散頁拿出,平攤在書桌上。


    葉知秋眯起眼睛仔細查看,內心的震驚不減反增!


    因為他發現,這兩張散頁,與他手中的這幀居然屬於同一個韻部。


    卷葉雖有不同,但相比於整個永樂大典的數萬卷相比,卻仍舊十分相近!


    《永樂大典卷之四千零七十》


    【輿馬之製】


    輿者,車也,古往今來,為行旅之重。黃帝造車,以木為軸,輪行於地,遂開萬裏之行……。


    《永樂大典卷之三千八百六十九》


    【徹地治水】


    徹,猶言疏導,源於古人治水智慧。大禹治水,疏浚九川,導百川入海,乃千古之壯舉。《尚書·禹貢》載:「禹敷土,隨山刊木,奠高山大川……。


    兩張散頁分別記載了車馬、土地規劃相關的詳細信息。


    引用古文,講述明代時期的相關曆史詳情。


    隻是上麵的古文還有些,葉知秋都不太認識,可從宣紙的破損程度與同屬館閣體的字跡來看。


    這兩張散頁同樣為真。


    “三張散頁居然同屬一個韻部,這也太巧合了!”


    葉知秋微微睜大眼睛,覺得眼前一幕,略有些不真實。


    “老爺子,這兩張散頁,您是怎麽得來的?”他微微皺眉,抬頭詢問道。


    劉文山見狀卻是哈哈一笑,“這下你應該體會到,我在看到你手裏那張散頁時的心情了吧!”


    葉知秋點點頭,這巧合的確有些令人匪夷所思。


    讓人不禁想,這三張散頁會不會同屬一本冊子。


    “這兩張散頁,在我書房裏已經收藏了十幾年了,講明白來源,還得從十三年前說起。”


    劉文山在書房內緩緩踱步,將許久前的一次經曆娓娓道來。


    “十三年前,我還在港島貿易局任職市場部部長,有一次因公出差去了一次緬甸,為的是調研當地市場,參加項目洽談。”


    “在一次研討會上,我認識了當地一位久居緬甸的華裔官員,因為對方也有收藏古玩的愛好,我們倆就成了朋友。”


    劉文山仔細回憶著,“後來他邀請我去參觀收藏品,恰好就看到了這兩張永樂大典散頁。”


    “後來花了三百萬從對方手裏買了過來,不過當時的主要目標還是放在工作上,所以就沒有詳細詢問一番,後來工作談好後,便飛回國內,後續再想電話聯係,對方卻從此了無音訊。”


    葉知秋認真傾聽著,從劉老爺子的話中,他聽出了一些遺憾情緒。


    “我猜測,可能還有其他永樂大典的散頁存在於緬甸境內,隻是人年紀大了,也沒有別的線索,故此時隻能作罷。”


    劉文山長舒口氣,眼神恢複清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透視鑒寶,我能一刀暴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淡然一笑很傾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淡然一笑很傾城並收藏透視鑒寶,我能一刀暴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