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高級的造假方式,是讓你渾然不覺,根本察覺不出來!”葉知秋緩緩的道。


    “我們判斷一個人的作品真偽,另一個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根據作者的年齡、經曆,心態,來判斷他此時的作品!”


    “這個方法雖然說是簡單,但卻最複雜、也最困難了!”


    “因為從字畫上判斷此人當時的心態、和精神狀態,是非常主觀的!如何斷定書畫作者此時的狀態是好是壞?這個就見仁見智了!”


    “但是,無論從畫作的風格、還是書法的筆跡結合他當時的年齡和閱曆,我們可以推斷一二!”


    葉知秋停頓一下,“諸位,你們看看這副詞的字跡,寫的龍飛鳳舞,感覺如何?”


    李老、高天鵬、秦若鬆等人望著那幅字,眼睛突然閃閃發亮。


    “聽知秋一句話,真是醍醐灌頂了!”高天鵬哈哈一笑。


    “難怪剛才我看這幅字的第一眼,就感覺有點怪異,但是具體哪裏不對,卻是說不出來!”


    秦若鬆也微微一笑:“我也才反應過來!”


    蕭天華和梅花蕊一臉的懵逼,瞪視著葉知秋。


    “什麽意思?故弄玄虛?”


    方東海卻是臉色鐵青,他已經反應過來,葉知秋說的是什麽了。


    下麵的人也同樣一頭霧水。


    “看樣子不是唐伯虎的了,到底哪裏出了破綻?”


    胖子疑惑的望著旁邊的杜夢瑩。


    杜夢瑩無奈的道:“我要是知道了,我不就成鑒定師了?還用站在這兒看熱鬧?”


    她轉頭望著夏曼玉:“你看出來了嗎?”


    夏曼玉搖了搖頭:“我對古董也一竅不通啊!”


    “你們看看這字體,是唐伯虎早期的字,顯得非常稚嫩,是不是?”葉知秋掃了一眼蕭天華和梅花蕊。


    蕭天華還仍然一頭霧水:“是又怎麽樣?這能證明什麽?”


    “那你再看看《前赤壁賦》的內容,應該了解吧?這是蘇軾被貶到黃州時,抒發心中的鬱悶所題寫的。”


    “唐伯虎三十歲之前,意氣風發,那時的書畫雖然內容積極向上,但是筆法都不夠圓潤成熟,明顯的能看到青澀稚氣。”


    “三十一歲到四十四歲,因為受到科舉冤案的牽連,回到蘇州,他以後終身不能在科考,意誌消沉,繼而拜周臣為師,學習南宋‘院體’山水畫法,無論畫畫還是書法,都是又硬又尖,能感受到一股凜冽的勁風撲麵而來。”


    “可是,你再看看現在的筆跡,字跡綿軟無力,根本不像後期的作品。”


    “如果是前期,那時候他躊躇滿誌,鬥誌昂揚,根本不會寫這種意誌消沉的詩詞。”


    “而這幅字,他隻學了唐伯虎字體的形,根本沒有神,似是而非,顯得不倫不類!因此,我們看到他的第一眼,就覺得有些怪異!”


    蕭天華和梅花蕊臉色陰沉,難怪他們第一眼看到這幅字,心頭升起異樣的感覺,仔細辨認,又覺得像唐伯虎的真跡。


    梅花蕊仍然有些不死心:“你就憑這點?”


    “這還不夠嗎?”葉知秋冷笑一聲。


    “其實還有一點,最至關重要了!就是這句‘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這句漏洞百出!”


    所有人都一頭霧水:“怎麽了?有什麽不對嗎?”


    “就是啊!難道這句不對?我們上學時就這麽學的啊?”


    高天鵬、、李老等人也都是麵色一變。


    葉知秋一見眾人不明所以,繼續道:“蘇東坡的手書是‘渺浮海之一粟’!他的這幅真品在東南寶島博物館裏,你們應該沒見過吧?”


    方東海、秦若鬆大吃一驚:“真的是這麽回事?”


    高天鵬沉思一下:“不對,知秋,我去過黃岡景蘇園石刻,上麵的刻字正是‘滄海一粟’,而不是‘浮海一粟’!”


    “就是啊,我們一直說的都是滄海一粟!而且,元明以來的大家,各種書法字帖中,所寫的都是‘滄海一粟’!”


    方東海冷笑道:“即使被人們津津樂道的,宋元時期的大書法家趙孟頫寫的《赤壁賦》,也是滄海一粟!至於明代的那些書法大家,都是以此沿襲下來!”


    “葉知秋,你想以一己之力,顛覆傳抄中的錯誤,恐怕有點異想天開了!”


    其他人也紛紛讚同。


    高天鵬有些擔憂的望著葉知秋,他原本非常看好這個年輕人,但是此時他萬一栽了個大跟頭,恐怕以後對他的發展都非常不利。


    葉知秋冷笑一聲:“我從來沒想到過,給那些曆史大家們糾正錯誤!”


    “我隻是想說,很多古籍在傳抄中,經常出現以訛傳訛的現象!”


    “大家應該知道,蘇軾自己當時也並沒有整理自己的作品,我們現在所說的蘇軾文集,都是後人整理的!在南宋朱熹時期,到底是‘浮海一粟’還是‘滄海一粟’,就已經爭論不休了!”


    “但因為宋末元初的大才子趙孟頫那幅字帖《赤壁賦》使用‘滄海一粟’,後人紛紛沿用,就固定下來!”


    “可是明初,蘇軾的手書在秦觀的後人中發現,原稿中是‘浮海一粟’,眾人這才醒悟,原來一直傳抄錯誤。但大家都已經習慣了,也就繼續寫成滄海一粟。”


    高天鵬、等人呆呆的望著葉知秋,這些資料,他們根本無從得知。


    葉知秋轉頭望著眾人,緩緩的道。


    “唐伯虎知道這件事,曾經在給友人的一篇書信中提起這件事,但他仍然堅持寫成‘浮海一粟’!”


    “正因為唐伯虎不讚成這種訛傳的詞,我才斷定,這幅字,絕對不是他的真品!”


    “另外,明朝萬曆年間的吳廷《餘清齋帖》,現藏國家圖書館,也是‘浮海一粟’。劉正成主編《我國書法全集》是清內府本,書法字跡也為‘浮海一粟’。”


    “感興趣的,可以去翻翻!”


    “綜上所述,因此,這不是百分之百的是贗品,根本不值錢!方會長看走眼了!”


    葉知秋清了清嗓子,掃視著全場。


    方東海、蕭天華、梅花蕊幾人臉色陰沉,葉知秋說的言之鑿鑿,應該不是信口開河。


    “這隻是你的一麵之詞,怎麽能證明是對的?我請範大師考證!”方東海突然大聲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透視鑒寶,我能一刀暴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淡然一笑很傾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淡然一笑很傾城並收藏透視鑒寶,我能一刀暴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