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杯臨近,這天,海風被叫去加練,喬雲被叫去看技術錄像,忙完都已經快到查房時,兩個人的話本來就少,現在就更懶得張嘴。
默認的手機鈴響,是海風的電話,他的球包還掛在身上,看到來電是家中座機,連包都沒放,就這樣說上話了。喬雲在旁邊聽,廣東話他一句都聽不懂,看海風神色也沒什麽緊張焦慮,大概就是普通的問候吧,轉身就到衛生間洗漱了。
等他出來,海風舉著電話還在打呢,喬雲抬頭看了眼鍾,本想讓他放下電話好好休息,但又顧及到這是家人的來電,海風麵帶微笑聽著,臉頰擠出一個深深的酒窩,想想挺不容易,動了點惻隱之心,平日見不到麵,總不能連話也不讓人說,於是也就沒去管他,自己管自己寫訓練日記。
要是放過去打單打的時候,喬雲可不會這麽客氣,他對小隊員都嚴厲得很,但凡與打球有關的事他從來都不留情麵,加之他尋常隊裏來往走動間又驕傲得不行,令隊裏男男女女都有點怕他,也就劉林張琨這些江蘇來的還會往他這兒湊。
現在改練雙打,喬雲多受了湯指導教誨,才懂得打球不是一往無前得橫衝直撞,而是和做人一樣,要講究寬容諒解,講究同情接納的,他也是剛開始才慢慢學著怎樣對待搭檔。
所以,他現在聽著耳邊一顆顆粵語字句從海風嘴裏往外蹦,屋裏都是海風的聲音,他一點不覺得吵鬧,也不覺得海風耽誤休息時間,反而在想,平時見海風在隊裏總是不聲不響,原來要健談起來也是很健談的。
海風煲他的電話粥,喬雲看自己的書。一通電話打完,喬雲的書也看了幾十頁了,大家都不覺得順理成章。
“父母啊?”喬雲問他。
“嗯。”海風點點頭,“還有爺爺。”
“哦?”喬雲邊翻書邊說,“你爺爺和你很親吧。”
這話其實就順嘴一問,沒想到戳到海風心上,倒讓他有點感傷了,隻聽他說:“爺爺是印尼華僑,六十年代遇上排華,好不容易才回國的,我第一把羽毛球拍就是他送的。”
喬雲闔上書,看著海風,說起遠在廣東的家,一臉幸福,感嘆到底還是小孩子啊。
“這次打完奧運會,不管結果怎樣,你都能回去看他了。”喬雲說。
他們國家隊有這個周期,四年一度奧運會結束後,參賽的球員都有幾天短暫的休息時間,得了金牌就更忙了,上人民大會堂受一番接見,去一趟港澳參加一次匯演,再是各路電視台七七八八的訪談和綜藝,說是放假,其實這樣一看也不見得比比賽鬆快。
“那你會說印尼話了?”喬雲帶著笑問他。
“就會一句,吃飯。”吃飯兩個字,海風是用印尼語說,喬雲眨巴了下眼睛,問他什麽意思,他回答:“吃飯。”這次是普通話。
喬雲一聽,笑開了,覺得可愛。
兩個人都傻樂起來。
其實,海風這次接到家裏的來電,還是有些奇怪的,平日常常是他打過去,媽媽噓寒問暖一番,爸爸嚴詞厲句教育一番是慣常的內容。而這次他們打來,噓寒問暖還是一如既往,剩下的時間幾乎都是和爺爺說話。爺爺平日話其實並不多,他們這一代人,都不太懂怎麽表達感情,都覺得男兒誌在四方,本就該出去闖一闖,海風離家多年,他也很少關懷。這次也不知怎麽,抓著電話交流和海風說了好久,海風直覺有事,可聽爺爺的語氣又開朗健康得很,隻說在新聞裏看到海風拿了冠軍替他高興,海風也就沒當回事。
轉眼到了五月,在國內正逢五一假期,路上車輛來往,大多都是舉家出遊的,而他們也搭上了前往印尼的飛機,不是去玩,而是去馳騁湯杯賽場。喬雲特意看了圈,劉林竟不在單打替補裏,不在也好,省得他老沒事跑自己旁邊來羅嗦。
比賽安排在印尼雅加達,他們其實不太喜歡上印尼打球,因為那裏的球迷總喜歡用吶喊攻勢加油,比賽的時候球員多少都受幹擾,且場館又小,風就大,打羽毛球最怕風,有一點點吹動就是界內界外的區別,完全不受控製,於他們也總不好發揮,他們打球不光要顧及技戰術,還要和觀眾鬥心理戰,一趟下來總打得心煩意亂。
這場湯杯之戰,無論是尤濤湯指導這樣的局中人,還是媒體記者球迷那樣的局外人,都是信心滿滿,有所期待的。因為這時候,男隊新舊交替已成,格局大動,男雙老將徹底淪為替補,關鍵分也不會再用,結果如何完全看海風喬雲、桑梓陳一平;男單中,時宇橫空出世,年初幾站比賽打下來,已擠下多國名將坐上第一的位置,理所應當成男隊一單,薄萊依然保持著出道時的良好狀態,雖不是第一,但也能長期盤踞世界排名第五,如此一單二單可謂是雙保險了。
相比他們,其餘強隊多少還是需要老將坐陣的境遇,現在的國家男隊可謂青春逼人,幾大主力年齡都不超過25,他們這樣年輕,可謂前途光明,也難怪尤濤有這個底氣早對媒體放口風,一副勢在必得的樣子。
其實,國羽男隊在此前經歷過一段輝煌的時期,從1986年開始,連奪三屆湯杯,當時的尤濤和喬雲海風一樣,還是二十出頭的男雙運動員,是國家隊不可缺少的主力之一,直到現在他都記得當時全隊攜手登上領獎台時的心情,激動、興奮、驕傲、自信,好像就在昨天,那時候他們多年輕啊!
默認的手機鈴響,是海風的電話,他的球包還掛在身上,看到來電是家中座機,連包都沒放,就這樣說上話了。喬雲在旁邊聽,廣東話他一句都聽不懂,看海風神色也沒什麽緊張焦慮,大概就是普通的問候吧,轉身就到衛生間洗漱了。
等他出來,海風舉著電話還在打呢,喬雲抬頭看了眼鍾,本想讓他放下電話好好休息,但又顧及到這是家人的來電,海風麵帶微笑聽著,臉頰擠出一個深深的酒窩,想想挺不容易,動了點惻隱之心,平日見不到麵,總不能連話也不讓人說,於是也就沒去管他,自己管自己寫訓練日記。
要是放過去打單打的時候,喬雲可不會這麽客氣,他對小隊員都嚴厲得很,但凡與打球有關的事他從來都不留情麵,加之他尋常隊裏來往走動間又驕傲得不行,令隊裏男男女女都有點怕他,也就劉林張琨這些江蘇來的還會往他這兒湊。
現在改練雙打,喬雲多受了湯指導教誨,才懂得打球不是一往無前得橫衝直撞,而是和做人一樣,要講究寬容諒解,講究同情接納的,他也是剛開始才慢慢學著怎樣對待搭檔。
所以,他現在聽著耳邊一顆顆粵語字句從海風嘴裏往外蹦,屋裏都是海風的聲音,他一點不覺得吵鬧,也不覺得海風耽誤休息時間,反而在想,平時見海風在隊裏總是不聲不響,原來要健談起來也是很健談的。
海風煲他的電話粥,喬雲看自己的書。一通電話打完,喬雲的書也看了幾十頁了,大家都不覺得順理成章。
“父母啊?”喬雲問他。
“嗯。”海風點點頭,“還有爺爺。”
“哦?”喬雲邊翻書邊說,“你爺爺和你很親吧。”
這話其實就順嘴一問,沒想到戳到海風心上,倒讓他有點感傷了,隻聽他說:“爺爺是印尼華僑,六十年代遇上排華,好不容易才回國的,我第一把羽毛球拍就是他送的。”
喬雲闔上書,看著海風,說起遠在廣東的家,一臉幸福,感嘆到底還是小孩子啊。
“這次打完奧運會,不管結果怎樣,你都能回去看他了。”喬雲說。
他們國家隊有這個周期,四年一度奧運會結束後,參賽的球員都有幾天短暫的休息時間,得了金牌就更忙了,上人民大會堂受一番接見,去一趟港澳參加一次匯演,再是各路電視台七七八八的訪談和綜藝,說是放假,其實這樣一看也不見得比比賽鬆快。
“那你會說印尼話了?”喬雲帶著笑問他。
“就會一句,吃飯。”吃飯兩個字,海風是用印尼語說,喬雲眨巴了下眼睛,問他什麽意思,他回答:“吃飯。”這次是普通話。
喬雲一聽,笑開了,覺得可愛。
兩個人都傻樂起來。
其實,海風這次接到家裏的來電,還是有些奇怪的,平日常常是他打過去,媽媽噓寒問暖一番,爸爸嚴詞厲句教育一番是慣常的內容。而這次他們打來,噓寒問暖還是一如既往,剩下的時間幾乎都是和爺爺說話。爺爺平日話其實並不多,他們這一代人,都不太懂怎麽表達感情,都覺得男兒誌在四方,本就該出去闖一闖,海風離家多年,他也很少關懷。這次也不知怎麽,抓著電話交流和海風說了好久,海風直覺有事,可聽爺爺的語氣又開朗健康得很,隻說在新聞裏看到海風拿了冠軍替他高興,海風也就沒當回事。
轉眼到了五月,在國內正逢五一假期,路上車輛來往,大多都是舉家出遊的,而他們也搭上了前往印尼的飛機,不是去玩,而是去馳騁湯杯賽場。喬雲特意看了圈,劉林竟不在單打替補裏,不在也好,省得他老沒事跑自己旁邊來羅嗦。
比賽安排在印尼雅加達,他們其實不太喜歡上印尼打球,因為那裏的球迷總喜歡用吶喊攻勢加油,比賽的時候球員多少都受幹擾,且場館又小,風就大,打羽毛球最怕風,有一點點吹動就是界內界外的區別,完全不受控製,於他們也總不好發揮,他們打球不光要顧及技戰術,還要和觀眾鬥心理戰,一趟下來總打得心煩意亂。
這場湯杯之戰,無論是尤濤湯指導這樣的局中人,還是媒體記者球迷那樣的局外人,都是信心滿滿,有所期待的。因為這時候,男隊新舊交替已成,格局大動,男雙老將徹底淪為替補,關鍵分也不會再用,結果如何完全看海風喬雲、桑梓陳一平;男單中,時宇橫空出世,年初幾站比賽打下來,已擠下多國名將坐上第一的位置,理所應當成男隊一單,薄萊依然保持著出道時的良好狀態,雖不是第一,但也能長期盤踞世界排名第五,如此一單二單可謂是雙保險了。
相比他們,其餘強隊多少還是需要老將坐陣的境遇,現在的國家男隊可謂青春逼人,幾大主力年齡都不超過25,他們這樣年輕,可謂前途光明,也難怪尤濤有這個底氣早對媒體放口風,一副勢在必得的樣子。
其實,國羽男隊在此前經歷過一段輝煌的時期,從1986年開始,連奪三屆湯杯,當時的尤濤和喬雲海風一樣,還是二十出頭的男雙運動員,是國家隊不可缺少的主力之一,直到現在他都記得當時全隊攜手登上領獎台時的心情,激動、興奮、驕傲、自信,好像就在昨天,那時候他們多年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