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陳友諒曾經試圖聯合張士誠按此方略夾擊朱元璋,卻由於張士誠拖泥帶水,猶猶豫豫,表麵老奸巨猾,實則目光短淺而夭折。張士誠的心理,很有可能和我們今天在中國商場上,經常在那些聰明的人們那兒看到的一樣,如果競爭對手主動提出聯合起來做一件事,如果做這件事對自己有好處,但是對競爭對手也有好處的話,那就寧願自己不要這個好處,也不能讓對方得到好處。於是,我們時常能夠看到的一個結果就是——雙方共同的競爭對手——可能是國內的,也可能是外國的——發展起來,再回過頭來將他們各個擊破。張士誠可能就是這麽一種心態。


    兩麵夾擊朱元璋,這是陳友諒做夢都想做而沒有做到的事情。


    麵對這樣一個千載難逢的天賜良機,陳友諒卻真的像一頭蠢驢一樣。


    二月初二,安豐被圍;


    三月初一,朱元璋率大軍救援;


    三月十四日,被救出的小明王韓林兒下達製書表彰朱元璋的祖孫三代。


    在前前後後長達近一個半月時間裏,陳友諒始終無所作為。


    這時,從安豐回軍的路上,朱元璋在情緒衝動之下犯了一個真正的錯誤,派徐達、常遇春率大軍主力圍攻屬於張士誠的廬州,就是今天的安徽省會合肥市。結果,久攻不下,主力部隊師老於堅城之下,進退兩難。陳友諒對此同樣視而不見。


    等到四月初,陳友諒這時才開始動作了。他率領真正龐大無比的艦隊浩浩蕩蕩、遮天蔽日地出發了。然而,方向卻是南轅北轍完全相反的江西南昌。我們無法知道這廝到底是怎麽想的,隻能推測,其真實的意圖大約不外如下幾點:其一,北上之前,先要南下,拿下南昌,以解除後顧之憂;其二,南昌曾經是他的地盤,被他的手下投降後獻給了朱元璋,他要懲治這幾個傢夥;其三,南昌當時叫洪都,曾經被改名為龍興府,意思是真龍天子開基立業之地,他要把它奪回來以應“龍興”之名。


    然而,與上述時機比較起來,所有這一切理由顯然全都不成其為理由,哪怕再加上十條二十條類似不類似的理由也罷。但是陳友諒就這麽幹了,留下了一個讓人完全一頭霧水,永遠無法理解的謎。


    此後,陳友諒的大軍在南昌孤城下一呆就是八十五天。按照古人的說法,“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在這八十五天時間裏,一方麵攻堅不下,已經足以將一支60萬人大軍的糧草、士氣消磨得差不多了。


    另一方麵,朱元璋則做完了自己想做的幾乎所有事情。他安頓好了大將謝再興叛變帶來的麻煩;從從容容地改正錯誤——將徐達率領的、被拖在廬州城下達數月之久的主力部隊撤回到南京;做好戰爭準備;然後,從從容容地率領大軍誓師出征,逆流而上,直入鄱陽湖。甚至,——還有史書記載說,在此期間,他還曾經令劉伯溫做媒、自己親自主婚,把徐達從進退兩難的合肥城下召回南京,舉行婚禮,將該人心儀已久的一位女士嫁給了這位大將軍做新娘。最後的結果是,朱元璋反斷掉了堅城之下陳友諒的後路。從而,扭轉了戰略態勢上的被動局麵。


    在親自率兵救援安豐和以主力大軍圍攻廬州的長達幾個月時間裏,朱元璋與劉伯溫始終處於極度的焦慮之中,生怕陳友諒的大軍從背後殺將出來,導致腹背受敵的局麵。然而,沒有。陳友諒始終沒有利用這一製敵於死地的良機。從此,隨著鄱陽湖大戰的到來,註定他再也沒有這樣的機會了。


    就這樣,由於陳友諒蠢豬一樣的愚不可及,使朱元璋的冒險失誤,反而變成了極為高明的一招。與陳友諒的弒主自立比較起來,朱元璋的這一手顯得特別深明大義。他占盡了政治上的好處,這種好處對他的幫助太大了,直到他站穩腳跟,最後將捏在自己手裏已經失去作用的傀儡皇帝韓林兒沉入江底。


    相形之下,劉伯溫一心為朱元璋打算的主意,反倒被襯托出一種逢人之惡的、小家子氣的陰暗氣息來。


    在此期間,張士誠的沒出息也表現得淋漓盡致。


    當朱元璋與陳友諒在鄱陽湖上打得昏天黑地、三十六天難解難分時,加上行軍路上的時間,同樣給這位張王留出了將近一個半月的時間。而且在此之前的四月份裏,還曾經發生過朱元璋手下獨當一麵的重要將領、大將謝再興率部叛投張士誠的事件。即便如此,這位張士誠卻優哉遊哉,似乎抱定了坐山觀虎鬥的宗旨,沒有什麽像樣的作為。假如此刻他以自己所擁有的、無論如何都還不算弱的至少二三十萬大軍,出兵直搗近在咫尺的南京的話,後來的局勢怎麽發展就很難說了。


    朱元璋與劉伯溫曾經對此同樣相當憂慮。


    然而,虎狼就在咫尺之間,空虛的家園卻平安無事。讓人根本無法明白張士誠這廝究竟在想什麽?事實表明,朱元璋與劉伯溫的這種憂慮顯然是高估了張士誠的智商與情商。此後,隨著陳友諒的“檣櫓灰飛煙滅”,原屬“大漢”國的廣大土地迅即落入朱元璋之手。張士誠立即陷入在這廣大敵國土地的包圍之下,變成了砧板上的肉,唯一的前途,就是等著人家拿刀來剁了。


    張士誠的那位丞相弟弟張士信倒是至死都很風雅。


    徐達率領大軍包圍了蘇州城後,這位負責守城的大丞相命人在城頭搭起帷帳,時不時在姬妾陪伴、詩酒唱和中,體味著笑對百萬雄兵的快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帝國政界往事 明王朝紀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李亞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李亞平並收藏帝國政界往事 明王朝紀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