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


    為了下次見麵能抱得動花千渝,於非早早的起床去晨跑。


    而此時的柳未央正躺在床上,俏臉上的紅潮還未散去,神情恬靜的睡的正香。


    等跑完步後,正要去看看王英眉,就見雨棠跑了過來道:“少爺,陳叔說府外來了個宮裏的人要見少爺。”


    於非點點頭,洗了一把臉後就出了後宅。


    來到前院的廳堂,正坐在椅子上喝茶的小太監連忙起身,抱拳道:“見過於指揮使。”


    而這小太監不是別人,正是上次給他送小皇帝賞賜之物的小林公公。


    於非也笑著還禮:“好久不見啊小林公公。”


    小林公公一副受寵若驚的表情,笑道:“沒曾想,於指揮使竟還記得咱家。”


    於非做了個請的姿勢,道:“坐吧。”


    小林公公搖了搖頭,婉拒道:“咱家就不坐了,皇上讓咱家通知於指揮使一聲,今日早朝,於指揮使務必到場。”


    於非如今身為夜翎衛指揮使,已經不用每天都上朝了。除非逢年過節,或者皇帝召見。


    他點點頭,問道:“朝中可是出了什麽事?”


    小林公公點點頭:“聽說高麗國王要求見皇上,說是有要事。”


    於非估計又是出兵高麗那檔子事,便點頭答應:“回去告訴陛下,我一定到場。”


    “那咱家就回去複命了,於指揮使告辭。”


    於非點點頭,對候在一旁的陳鬆道:“陳叔,送送小林公公。”


    陳鬆答應一聲,便引著小林公公出了府。


    於非看了看時辰,也並未多做停留,回到後宅後,就換好朝服,對雨棠交代了一聲,讓她等柳未央醒了告訴她一聲之後,就出了府,乘坐轎子,在夜翎衛的護衛下,向皇宮匆匆而去。


    等到了地方,見百官也都等在午門前,不由鬆了口氣,還好沒有遲到。


    見嶽父王京正與內閣首輔張錦文站在一起閑聊,便走過去拱手道:“老師,首輔大人。”


    雖然如今兩人已經是翁婿關係,但在這朝中直接叫嶽父,總歸會有結黨之嫌,所以還是叫老師為妙。


    王京笑嗬嗬的點了點頭,笑道:“想必陛下已經通知你了吧?”


    於非點點頭:“說是高麗國王要求見陛下?”


    王京搖頭笑道:“估計是有些等不及了。”


    一旁的張錦文無奈道:“就算他再急也沒用,這才準備了半個月,籌備糧草,抽調軍隊,都需要時間,沒有月餘是不可能的,而且高麗雖是小國,但國內也有二十萬大軍,想來應該能撐個月餘時間。”


    王京苦笑一聲:“我看未必,我也是見過高麗軍隊的,一個個貪生怕死,遇到嗜血成性的倭寇,能不能撐過月餘還真不好說。”


    三人正說著,就聽厚重的宮門緩緩被幾個禁軍打開。


    隨著三聲鞭響,文武百官排列整齊,向太和殿走去。


    時間到了卯時,大臣們也都進了太和殿。


    小皇帝也打著哈欠,走進了太和殿。


    坐到龍床上問道:“聽說今日高麗國王要求見朕,宣他進來吧。”


    旁邊的殿前太監連忙喊道:“宣,高麗國王覲見!”


    隨著殿前太監的層層傳遞,高麗國王也恭敬的走進了太和殿。


    而這高麗國王看上去有四十來歲,頭戴烏紗帽,身穿紅色官袍,上綴三爪金龍補子,頜下有須,模樣也頗為威嚴,看上去倒也有一國之君的風範。


    然而這位一國之君的表現卻有些讓人大跌眼鏡。


    隻見這人走進太和殿後,撲通一聲跪到地上,老淚縱橫的哭道:“小王金智苑,叩見恩主大皇帝,望恩主垂憐,救小王國民於水火。”


    說完就匍匐於地,痛哭起來,哭的是抑揚頓挫,鼻涕橫流。


    於非望著這一幕有些無語,再怎麽說這也是一國之君,竟會表現的如此不堪,不知道的還以為這位高麗國王是幹哭活的呢。


    小皇帝也被這位高麗國王哭的心煩,有些無奈道:“朕不是已經答應出兵了嗎?你還哭什麽?”


    金智苑抬起頭,抹著眼淚道:“大皇帝是已降下聖恩,隻是高麗乃是小國,扶桑倭寇殘暴,若是大皇帝不立刻降下天軍,怕是撐不到天軍至了。”


    小皇帝聽的大皺眉頭,納悶道:“你不是前幾日還說國內有二十萬大軍嗎?就算再不堪,二十萬大軍,總不可能連月餘時間都撐不住吧?”


    金智苑道:“小王前幾日是說過此話,隻是小王也沒想到,那二十萬大軍會如此不堪,今早小王得到消息,扶桑倭寇,已然攻破南宮,如今已經兵臨北宮城下,若是大皇帝再不出兵,高麗就要亡國了……”


    在場的文武百官一聽這話,皆是愕然。


    聽的於非也是一頭黑線,雖然這個世界的高麗,並非那個世界的高麗,但卻是一個德性。


    那可是二十萬大軍好吧?就算是二十萬頭豬,一個月也抓不完吧?


    好家夥,這才剛過去半個月,就快被扶桑給打亡國了?太離譜了吧?


    然而這消息是出自高麗國王之口,也由不得在場的眾人不信。


    小皇帝一陣頭疼,問道:“可這行軍打仗,至少也要籌備月餘,眾愛卿可有對策?”


    文武百官皆是麵麵相覷,一時也毫無頭緒。


    於非想了想,手持朝笏,出列道:“回稟陛下,若是所言屬實,為今之計,隻能行緩兵之策。”


    “哦?怎麽個緩兵之策?於愛卿快快說來。”


    於非沉吟片刻,開口道:“我大乾可派出使者,恩威並施,先說服扶桑暫且休戰,便可起到緩兵之效。”


    小皇帝聞言點了點頭,又問道:“此計如何?諸位愛卿可有異議?”


    王京輕歎一聲,為今之計也隻有這一條路能走了,便出列道:“臣附議,隻是這遊說之人需要慎重考慮。”


    內閣首輔張錦文也點點頭道:“此人最好精通扶桑語,而且口才了得才行。”


    說完,張錦文還下意識的看了一眼於非。


    於非心中咯噔一下,暗道,不會讓老子去吧?


    這可是九死一生的活兒,去了怕是凶多吉少。


    這時小皇帝也開口道:“此言有理,不知眾愛卿可有合適人選?”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袖山河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有夢想的橘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有夢想的橘子並收藏紅袖山河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