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頁
朱元璋私密生活全記錄 作者:司馬路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有人低低地歡呼起來。眾人都知道劉基足智多謀。劉基說陳友諒必敗,那陳友諒隻有必敗無疑了。而細想起來,劉基的話也確實很對。洪都在江西的中心,四周都是朱元璋的地盤,陳友諒的幾十萬大軍陷在洪都一帶,到什麽地方去弄吃的喝的?
當然了,在戰略上藐視敵人是一回事,而在戰術上重視敵人則又是另一回事。雖然朱元璋對此次出征江西充滿了必勝的信心,但在具體的軍事布署上,卻也不敢有絲毫的大意。在人員安排上,除去周德興、湯和等人留守應天外,其他能征慣戰的大將,像徐達、常遇春、康茂才、廖永忠、俞通海等人,朱元璋統統帶在了身邊。武將如此,文官也不例外。李善長、劉基自不必說,就是那個曾向朱元璋提出過“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老儒朱升,也出現在朱元璋遠征江西的隊伍中。很顯然,那陳友諒傾巢傾“國”而來,朱元璋也擺出了生死決戰的架式而去。當然,朱元璋與陳友諒還是有很多地方不盡相同的。舉例說吧,陳友諒幾乎把所有的“皇妃”都帶在了身邊,而朱元璋卻連一個老婆都沒有帶。
◎第48節 豈不是找死?
實際上,朱元璋的正妻馬氏本來是想隨朱元璋一同出征的。馬氏是個聰慧的女人,她知道此次去解洪都之圍對朱元璋來說意義非比尋常,她提出與朱元璋一同出征,是含有與朱元璋“同生死共患難”的意思。朱元璋自然明了馬氏的心意,但最終沒有同意。朱元璋對馬氏道:“我走了,應天城就空了,剩著三弟、四弟在這裏,也許會需要你幫襯的。”朱元璋既然這麽說了,馬氏隻好點頭應允。其實,朱元璋不同意馬氏一起出征,主要的原因是,此次前去同陳友諒開戰,規模大大超過以往,其戰鬥的激烈程度是可想而知的,如果馬氏一同去了,那朱元璋就平憑了一層顧慮,要是馬氏再出個什麽三長兩短,那朱元璋就很難原諒自己了。同理,朱元璋本來還想把自己的大兒子朱標帶到江西去的。朱元璋最終還是打消了帶朱標一同出征的念頭。朱標還小,以後見世麵經風雨的機會有的是。
朱元璋在離開應天前,特地把周德興、湯和叫到自己的身邊叮囑道:“三弟、四弟留守應天,責任重大,一是要嚴防應天城內不出什麽紕漏,二是要密切注意那張士誠的動靜。”周德興回道:“我已經同四弟商量好了,四弟在應天城內維護治安,我準備到鎮江、常州一帶巡視一番,叫那裏的弟兄們時刻保持警惕。”
朱元璋對周德興這樣安排很滿意。因為相比較而言,周德興為人持重,到東線巡察軍情很合適,而湯和善於玩小聰明,手段也毒辣,維護應天治安應該是最佳人選。
朱元璋又吩咐道:“你們隻要把應天和張士誠這兩件事處理好就行了,其他地方出了任何事情,你們都不要管,等我回來再說。”湯和言道:“大哥放心去吧。就是你走後,這裏的天塌了下來,我和三哥暫時也能頂著。”
龍鳳九年七月初,朱元璋率二十萬大軍分乘一千多艘大小戰船離開應天浩浩蕩蕩地逆江而上去解江西洪都之圍。有意思的是,朱元璋的一千多艘戰船都塗成了白色。白茫茫的船隊行進在白茫茫的江麵上,頗有一種肅穆的氣氛。據說這是李善長和劉基想出的主意。白色有“孝”的含義。古人雲:哀兵必勝。看來朱元璋遠赴江西,是抱著必死的決心了。與此相映成趣的是,前麵說過,陳友諒的大小戰船一律塗成了紅色。紅色含有“喜慶”之意。古人又雲:驕兵必敗。莫非,雙方戰船所塗的顏色,已經暗示了雙方交戰的最終結果?
朱元璋的船隊不舍晝夜地在長江裏行進了十餘日,到達了江西北端的湖口。湖口是一個小鎮子,也是從長江進入鄱陽湖的必經之地。此時,朱元璋並不知道洪都仍在朱文正的手裏。他派廖永忠率一百餘艘戰船先朝鄱陽湖南邊開去,自己率大隊人馬在湖口一帶做了短暫停留。
朱元璋暫停湖口一帶,休整部隊固然是一個原因。自離開應天之後,部隊幾乎沒有好好地休息過一回,連日的強行軍,焉有不累之理?但更主要的,朱元璋是想趁部隊短暫休整的機會,與李善長、劉基等人好好地商議一下應對陳友諒之策。盡管,行軍路上,朱元璋與李善長、劉基等人一直在商議個不停,但越是臨近戰場,朱元璋就越是不敢大意。他清楚地知道,雙方交戰,哪一方要是犯了錯誤,那就一定離失敗不遠了。
劉基還是原來的意見:“陳友諒特地趕造了那麽多艘巨型戰船,其目的就是想在水裏與我們決戰。我的意思是,我們幹脆將計就計,把陳友諒拖到鄱陽湖裏來,把鄱陽湖當作主戰場,這樣,如果陳友諒是一頭野獸,那這頭野獸就被我們關在鄱陽湖這隻籠子裏了。”
李善長補充道:“我們再派一些弟兄到鄱陽湖四周去聯絡活動,把湖周圍的糧草統統轉移,這樣一來,陳友諒這頭野獸就要被困死餓死在鄱陽湖這隻籠子裏了!”
朱元璋下定了決心:“好,就照劉先生、李先生說的做。俗話說,關起門來打狗。我們就把陳友諒這隻狗關在鄱陽湖裏打!”於是,朱元璋在離開湖口的時候,順便在湖口留下了一小支軍隊。留下一小支軍隊的意思是,把湖口封住,堵住陳友諒船隊開進長江,把陳友諒嚴嚴實實地關在鄱陽湖裏。
當然了,在戰略上藐視敵人是一回事,而在戰術上重視敵人則又是另一回事。雖然朱元璋對此次出征江西充滿了必勝的信心,但在具體的軍事布署上,卻也不敢有絲毫的大意。在人員安排上,除去周德興、湯和等人留守應天外,其他能征慣戰的大將,像徐達、常遇春、康茂才、廖永忠、俞通海等人,朱元璋統統帶在了身邊。武將如此,文官也不例外。李善長、劉基自不必說,就是那個曾向朱元璋提出過“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老儒朱升,也出現在朱元璋遠征江西的隊伍中。很顯然,那陳友諒傾巢傾“國”而來,朱元璋也擺出了生死決戰的架式而去。當然,朱元璋與陳友諒還是有很多地方不盡相同的。舉例說吧,陳友諒幾乎把所有的“皇妃”都帶在了身邊,而朱元璋卻連一個老婆都沒有帶。
◎第48節 豈不是找死?
實際上,朱元璋的正妻馬氏本來是想隨朱元璋一同出征的。馬氏是個聰慧的女人,她知道此次去解洪都之圍對朱元璋來說意義非比尋常,她提出與朱元璋一同出征,是含有與朱元璋“同生死共患難”的意思。朱元璋自然明了馬氏的心意,但最終沒有同意。朱元璋對馬氏道:“我走了,應天城就空了,剩著三弟、四弟在這裏,也許會需要你幫襯的。”朱元璋既然這麽說了,馬氏隻好點頭應允。其實,朱元璋不同意馬氏一起出征,主要的原因是,此次前去同陳友諒開戰,規模大大超過以往,其戰鬥的激烈程度是可想而知的,如果馬氏一同去了,那朱元璋就平憑了一層顧慮,要是馬氏再出個什麽三長兩短,那朱元璋就很難原諒自己了。同理,朱元璋本來還想把自己的大兒子朱標帶到江西去的。朱元璋最終還是打消了帶朱標一同出征的念頭。朱標還小,以後見世麵經風雨的機會有的是。
朱元璋在離開應天前,特地把周德興、湯和叫到自己的身邊叮囑道:“三弟、四弟留守應天,責任重大,一是要嚴防應天城內不出什麽紕漏,二是要密切注意那張士誠的動靜。”周德興回道:“我已經同四弟商量好了,四弟在應天城內維護治安,我準備到鎮江、常州一帶巡視一番,叫那裏的弟兄們時刻保持警惕。”
朱元璋對周德興這樣安排很滿意。因為相比較而言,周德興為人持重,到東線巡察軍情很合適,而湯和善於玩小聰明,手段也毒辣,維護應天治安應該是最佳人選。
朱元璋又吩咐道:“你們隻要把應天和張士誠這兩件事處理好就行了,其他地方出了任何事情,你們都不要管,等我回來再說。”湯和言道:“大哥放心去吧。就是你走後,這裏的天塌了下來,我和三哥暫時也能頂著。”
龍鳳九年七月初,朱元璋率二十萬大軍分乘一千多艘大小戰船離開應天浩浩蕩蕩地逆江而上去解江西洪都之圍。有意思的是,朱元璋的一千多艘戰船都塗成了白色。白茫茫的船隊行進在白茫茫的江麵上,頗有一種肅穆的氣氛。據說這是李善長和劉基想出的主意。白色有“孝”的含義。古人雲:哀兵必勝。看來朱元璋遠赴江西,是抱著必死的決心了。與此相映成趣的是,前麵說過,陳友諒的大小戰船一律塗成了紅色。紅色含有“喜慶”之意。古人又雲:驕兵必敗。莫非,雙方戰船所塗的顏色,已經暗示了雙方交戰的最終結果?
朱元璋的船隊不舍晝夜地在長江裏行進了十餘日,到達了江西北端的湖口。湖口是一個小鎮子,也是從長江進入鄱陽湖的必經之地。此時,朱元璋並不知道洪都仍在朱文正的手裏。他派廖永忠率一百餘艘戰船先朝鄱陽湖南邊開去,自己率大隊人馬在湖口一帶做了短暫停留。
朱元璋暫停湖口一帶,休整部隊固然是一個原因。自離開應天之後,部隊幾乎沒有好好地休息過一回,連日的強行軍,焉有不累之理?但更主要的,朱元璋是想趁部隊短暫休整的機會,與李善長、劉基等人好好地商議一下應對陳友諒之策。盡管,行軍路上,朱元璋與李善長、劉基等人一直在商議個不停,但越是臨近戰場,朱元璋就越是不敢大意。他清楚地知道,雙方交戰,哪一方要是犯了錯誤,那就一定離失敗不遠了。
劉基還是原來的意見:“陳友諒特地趕造了那麽多艘巨型戰船,其目的就是想在水裏與我們決戰。我的意思是,我們幹脆將計就計,把陳友諒拖到鄱陽湖裏來,把鄱陽湖當作主戰場,這樣,如果陳友諒是一頭野獸,那這頭野獸就被我們關在鄱陽湖這隻籠子裏了。”
李善長補充道:“我們再派一些弟兄到鄱陽湖四周去聯絡活動,把湖周圍的糧草統統轉移,這樣一來,陳友諒這頭野獸就要被困死餓死在鄱陽湖這隻籠子裏了!”
朱元璋下定了決心:“好,就照劉先生、李先生說的做。俗話說,關起門來打狗。我們就把陳友諒這隻狗關在鄱陽湖裏打!”於是,朱元璋在離開湖口的時候,順便在湖口留下了一小支軍隊。留下一小支軍隊的意思是,把湖口封住,堵住陳友諒船隊開進長江,把陳友諒嚴嚴實實地關在鄱陽湖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