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成璐放了個小假。
終於是從天上下來了。
放假的緣由很多。
公司那邊在搞新一代宇宙戰艦,是其中之一。
在搞完之前,暫時不會開啟新一輪的模擬對抗。
所以,潘成璐可以休息一下。
當然,像是待在太空有點久,需要回到藍星,重新感受一下重力。以及向將軍們做一下戰敗報告總結,也是很有必要的。
說實在話,在係統內,具體一點的說,是軍隊內部,對於她的戰敗,並沒有太多的指責之聲。
最多隻是覺得一直輸,從來沒贏過,有點太丟臉了。
會有這樣的結果,那是因為將軍們知道,她會輸的最根本原因,不是單純的指揮之術比不上公司,而是因為公司一直用更先進的裝備在跟他們進行模擬對抗。
老實說,除了第一次模擬對抗,大家都是使用的第一代戰艦以外,後續的,都是不對稱戰鬥。
眾所周知,第一代宇宙戰艦,是三條龍骨,正麵武器有一門主炮,兩門副炮,兩個魚雷發射管。
在完成第一次模擬對抗之後,部隊手上的戰艦全數被擊沉。而公司則是把他們手裏的戰艦,移交給部隊,讓他們操控。
部隊原以為公司是想讓他們更快地上手。畢竟公司還貼心地再補充了兩艘一代宇宙戰艦。
然而結果是……
到了第二次模擬對抗的時候,潘成璐所指揮的宇宙戰艦編隊,要跟公司的第二代宇宙戰艦進行對抗。
那是有著六條龍骨,正麵武器為更大口徑的主炮,以及一門副炮的設計。
毫無疑問,潘成璐在模擬對抗之中落敗。
手上的一代戰艦全數被擊沉。隨後,公司把二代戰艦都交給她了。
說起來,那會兒潘成璐還沒有感覺有什麽不對勁。
畢竟公司都把戰艦交給她了,不是麽?
她隻需要抓緊時間,好好地練一練,徹底的掌握二代戰艦就好。
後來嘛……
就被公司教育了。
公司用著第三代宇宙戰艦編隊,來跟她這個第二代來打。
壓根就不是公司的對手,被打了個落花流水。
等她按照慣例,接受了公司轉交的第三代宇宙戰艦之後,才發現,這第三代宇宙戰艦,光龍骨就高達八條,呈‘米’字型。正麵有且隻有一門高性能主炮。
那些被撤除掉的武器,所空出來的位置,被加裝了助推引擎。
可以讓戰艦便捷地在太空中轉換航向。
總而言之,第三代宇宙戰艦的設計,比起第二代來說,更傾向並且更擅長於艦隊決戰。
本以為第三代已經是到頭了。
沒想到……
公司又掏出了第四代。
相較於第三代宇宙戰艦,第四代的引擎動力更強,助推引擎更多,沒什麽用的艦身副炮被大幅度削減。
這樣的改動,使得第四代的戰艦,在用主炮對決的時候,可以輕易地通過調整方位,更便捷地獲取優勢。
總結來看,除了第一次模擬對抗,剩下的,公司隻靠裝備性能壓製,就打贏潘成璐了。
裝備不如人,打不過對方,也算是情有可原吧。
為此,將軍們都不是很生氣。
他們隻會感慨,公司對於裝備的更新換代,實在太快太快了。
可以這麽說,每一次模擬對抗,公司都有提升。
短短的四次模擬,或者說,三次吧。
所生產出來的第四代宇宙戰艦,就已經跟第一代有著非常明顯的不同了。
假如說第一代宇宙戰艦看起來像是細長的蛇。
那第四代宇宙戰艦就是又粗又短的蛤蟆。
主炮威力強大,轉向高效,移動性能強勁。搭配一些數量並不是很多的側麵發射口。真的是與第一代完全不一樣了。
現在又說要對主炮進行改進。
真的不知道第五代宇宙戰艦,會變成什麽模樣呢。
潘成璐跟將軍們對此暢想了一下之後,就按下不管了。
公司的宇宙戰艦更新換代那麽快,那是人家的本事。
他們再羨慕也沒啥用,不如好好地學習一下如何操控這些宇宙戰艦。
“我個人是覺得,第一代宇宙戰艦,是最適合我們的。”潘成璐說出自己的想法,“因為後麵那幾代宇宙戰艦,它們的核心理念,都是驅趕乃至擊沉敵對戰艦。”
不是說那些戰艦沒有用。
而是,華國目前的對手,沒有人擁有宇宙戰艦。尤其是阿美莉卡。
除非把公司當做對手,不然,壓根就沒有宇宙決戰的需求。
第一代那種標準的內河炮艇級別的宇宙戰艦,已經足夠了。
尤其是,相比後麵的戰艦,第一代的宇宙戰艦有著最長的艦艇長度,有著最多的艦身魚雷發射口。
假如搞軌道轟炸,這種戰艦是最適合不過的了。
跟那種一心要搞艦隊決戰的戰艦不一樣。
“若是按照你的想法……那我們要造一些第一代宇宙戰艦?”有將軍遲疑地問,“這東西,是我們自己想要的……我們能造出來嗎?”
“造是肯定沒問題的,就是時間會比較長。”旁邊有人接話,“公司造戰艦的速度太快了,快得讓人難以置信。”
說到這裏,頓了頓,轉頭看向潘成璐。
“你覺得,第一代宇宙戰艦就行了嗎?”
他刻意提醒。
“你要明白一件事,按照我們的造船水平以及速度來算,想要造一艘宇宙戰艦,時間不會少於一年。”
“那可是整整一年。以公司的發展速度來算,怕是宇宙戰艦都更新到十代以上了。”
“哪怕後續的宇宙戰艦都不是特別契合我們的需求,可第十代宇宙戰艦,肯定是比第一代更優秀的。”
“你覺得,有必要一定要造第一代宇宙戰艦嗎?哪怕是為了維持軌道轟炸的優勢?”
這話,不僅僅是對潘成璐說的,也是對其他人說的。
公司造戰艦的速度太快,迭代的速度也是超級快。
假如華國也是幾天就造一艘戰艦出來,那沒什麽可說的,直接造就是了。
問題是……
華國造裝備可沒有那麽快。
起碼要一年才造出來。
說不準,一年都沒造出來呢。
到時候,公司所迭代的宇宙戰艦性能已經充分吊打第一代了。
他們還要堅持造一艘性能已經過時的宇宙戰艦幹嘛。
那不是很不合理嗎?
終於是從天上下來了。
放假的緣由很多。
公司那邊在搞新一代宇宙戰艦,是其中之一。
在搞完之前,暫時不會開啟新一輪的模擬對抗。
所以,潘成璐可以休息一下。
當然,像是待在太空有點久,需要回到藍星,重新感受一下重力。以及向將軍們做一下戰敗報告總結,也是很有必要的。
說實在話,在係統內,具體一點的說,是軍隊內部,對於她的戰敗,並沒有太多的指責之聲。
最多隻是覺得一直輸,從來沒贏過,有點太丟臉了。
會有這樣的結果,那是因為將軍們知道,她會輸的最根本原因,不是單純的指揮之術比不上公司,而是因為公司一直用更先進的裝備在跟他們進行模擬對抗。
老實說,除了第一次模擬對抗,大家都是使用的第一代戰艦以外,後續的,都是不對稱戰鬥。
眾所周知,第一代宇宙戰艦,是三條龍骨,正麵武器有一門主炮,兩門副炮,兩個魚雷發射管。
在完成第一次模擬對抗之後,部隊手上的戰艦全數被擊沉。而公司則是把他們手裏的戰艦,移交給部隊,讓他們操控。
部隊原以為公司是想讓他們更快地上手。畢竟公司還貼心地再補充了兩艘一代宇宙戰艦。
然而結果是……
到了第二次模擬對抗的時候,潘成璐所指揮的宇宙戰艦編隊,要跟公司的第二代宇宙戰艦進行對抗。
那是有著六條龍骨,正麵武器為更大口徑的主炮,以及一門副炮的設計。
毫無疑問,潘成璐在模擬對抗之中落敗。
手上的一代戰艦全數被擊沉。隨後,公司把二代戰艦都交給她了。
說起來,那會兒潘成璐還沒有感覺有什麽不對勁。
畢竟公司都把戰艦交給她了,不是麽?
她隻需要抓緊時間,好好地練一練,徹底的掌握二代戰艦就好。
後來嘛……
就被公司教育了。
公司用著第三代宇宙戰艦編隊,來跟她這個第二代來打。
壓根就不是公司的對手,被打了個落花流水。
等她按照慣例,接受了公司轉交的第三代宇宙戰艦之後,才發現,這第三代宇宙戰艦,光龍骨就高達八條,呈‘米’字型。正麵有且隻有一門高性能主炮。
那些被撤除掉的武器,所空出來的位置,被加裝了助推引擎。
可以讓戰艦便捷地在太空中轉換航向。
總而言之,第三代宇宙戰艦的設計,比起第二代來說,更傾向並且更擅長於艦隊決戰。
本以為第三代已經是到頭了。
沒想到……
公司又掏出了第四代。
相較於第三代宇宙戰艦,第四代的引擎動力更強,助推引擎更多,沒什麽用的艦身副炮被大幅度削減。
這樣的改動,使得第四代的戰艦,在用主炮對決的時候,可以輕易地通過調整方位,更便捷地獲取優勢。
總結來看,除了第一次模擬對抗,剩下的,公司隻靠裝備性能壓製,就打贏潘成璐了。
裝備不如人,打不過對方,也算是情有可原吧。
為此,將軍們都不是很生氣。
他們隻會感慨,公司對於裝備的更新換代,實在太快太快了。
可以這麽說,每一次模擬對抗,公司都有提升。
短短的四次模擬,或者說,三次吧。
所生產出來的第四代宇宙戰艦,就已經跟第一代有著非常明顯的不同了。
假如說第一代宇宙戰艦看起來像是細長的蛇。
那第四代宇宙戰艦就是又粗又短的蛤蟆。
主炮威力強大,轉向高效,移動性能強勁。搭配一些數量並不是很多的側麵發射口。真的是與第一代完全不一樣了。
現在又說要對主炮進行改進。
真的不知道第五代宇宙戰艦,會變成什麽模樣呢。
潘成璐跟將軍們對此暢想了一下之後,就按下不管了。
公司的宇宙戰艦更新換代那麽快,那是人家的本事。
他們再羨慕也沒啥用,不如好好地學習一下如何操控這些宇宙戰艦。
“我個人是覺得,第一代宇宙戰艦,是最適合我們的。”潘成璐說出自己的想法,“因為後麵那幾代宇宙戰艦,它們的核心理念,都是驅趕乃至擊沉敵對戰艦。”
不是說那些戰艦沒有用。
而是,華國目前的對手,沒有人擁有宇宙戰艦。尤其是阿美莉卡。
除非把公司當做對手,不然,壓根就沒有宇宙決戰的需求。
第一代那種標準的內河炮艇級別的宇宙戰艦,已經足夠了。
尤其是,相比後麵的戰艦,第一代的宇宙戰艦有著最長的艦艇長度,有著最多的艦身魚雷發射口。
假如搞軌道轟炸,這種戰艦是最適合不過的了。
跟那種一心要搞艦隊決戰的戰艦不一樣。
“若是按照你的想法……那我們要造一些第一代宇宙戰艦?”有將軍遲疑地問,“這東西,是我們自己想要的……我們能造出來嗎?”
“造是肯定沒問題的,就是時間會比較長。”旁邊有人接話,“公司造戰艦的速度太快了,快得讓人難以置信。”
說到這裏,頓了頓,轉頭看向潘成璐。
“你覺得,第一代宇宙戰艦就行了嗎?”
他刻意提醒。
“你要明白一件事,按照我們的造船水平以及速度來算,想要造一艘宇宙戰艦,時間不會少於一年。”
“那可是整整一年。以公司的發展速度來算,怕是宇宙戰艦都更新到十代以上了。”
“哪怕後續的宇宙戰艦都不是特別契合我們的需求,可第十代宇宙戰艦,肯定是比第一代更優秀的。”
“你覺得,有必要一定要造第一代宇宙戰艦嗎?哪怕是為了維持軌道轟炸的優勢?”
這話,不僅僅是對潘成璐說的,也是對其他人說的。
公司造戰艦的速度太快,迭代的速度也是超級快。
假如華國也是幾天就造一艘戰艦出來,那沒什麽可說的,直接造就是了。
問題是……
華國造裝備可沒有那麽快。
起碼要一年才造出來。
說不準,一年都沒造出來呢。
到時候,公司所迭代的宇宙戰艦性能已經充分吊打第一代了。
他們還要堅持造一艘性能已經過時的宇宙戰艦幹嘛。
那不是很不合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