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看到過我孤獨的模樣


    你可看到過我無助的目光


    昔日的夢想已滿目痍瘡


    命運的輪渡在浪吼中發慌


    在這個風狠難掠的命場


    隻有攥緊帆繩穩住漂泊的航向


    讓勝利的信念在顛簸中高高飄揚


    風浪可以撕毀我的衣衫


    卻無法俘虜我遠航的夢想


    讓我在與惡浪的肉搏中鍛造臂膀


    擊碎那一個個橫阻豎檔的路障


    縱然遍布突遭伏擊的硬傷


    也不做那丟盔棄甲的船長


    既然降生浪海


    注定會有惡浪肆意圍觀


    挺起信念的腰杆


    擊碎那些虛張聲勢的浪尖


    既然想開創生命的壯舉


    就要是高高揚起命運之帆


    伴風起舞擊穿浪山


    “快看,快看!洛陽龍門石窟……”


    土根後排的高音女郎,突發一陣驚喜的尖叫,把土根從綿長的回憶中驚醒。


    此時,大巴車已駛入龍門大橋。


    透過車窗遠遠望去,寬闊的河麵波光粼粼,兩岸山巒疊嶂,精雕細琢的石窟依山建造。


    那伊河兩岸已矗立千年之久的龍門石窟,多像是一個個巨大的蜜蜂巢啊!


    聽說,鯉魚躍龍門的勵誌故事,就發生在這個河段。


    洛陽龍門,又稱伊闕,位於黃河的支流伊河剛剛進入洛陽的邊境。相傳伊水北歸黃河至此,為山所擋、常有水患,大禹遂“鑿伊闕、通龍門”。


    大禹凱辟伊闕以後,水流湍急,遊息於孟津河中的鯉魚,順著洛、伊之水逆行而上,當遊到今洛陽龍門石窟所在地時,波浪滔天,紛紛跳躍,意欲翻過。跳過者為龍,跳不過者額頭上便留下一道黑疤。故此,唐代大詩人李白在《贈崔侍禦》詩中寫道:“黃河三尺鯉,本在孟津居,點額不成龍,歸來伴凡魚。”


    從此以後每逢暮春季節,就有無數金色鯉魚循著黃河逆流而上,聚在禹門下,奮力跳躍,偶有一躍而過者,便化為蒼龍,騰飛九天之上……


    其實,在命運的河道裏,芸芸眾生皆是奔命之魚,我土根當然是其中之一。


    隻是我不會是那條幸運的鯉魚,一個拚死一搏的飛躍,就可以把苦難砸死在河底的黃泥理。


    我的抵抗力的確太差,在一次覓食的遊弋中,竟差一點被一個惡浪給誤擊解體。


    土根啊,你就不要自負的思想作賤自己。一隻普普通通的魚,能有多大的抵抗力。有時,隻有學會了巧妙的躲避,才不會在惡浪的淫威裏無奈解體。


    所以,為躲避惡浪的惦記,你也隻能逆流北上,躲開這苦難的沼澤地啦!


    你聽,這滾滾的車輪聲,猶如奔馳的馬蹄。


    疾馳如飛的馬兒啊,你何時才能把我帶到新的領地。


    那裏是否有我想要的風和日麗?那裏是否依舊會降這心酸的淚雨?


    誘人的京城啊,你是我心中一個待解的謎。


    你是否會歡迎一隻逆流而上的失魂魚,躲進你溫暖的懷抱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命運拚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浩天流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浩天流星並收藏命運拚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