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州城,天府地,魚米鄉,大糧倉……”
行人如織的街道上,幾名孩童追逐笑鬧間,口中念著膾炙人口的小調,短短幾字,已非常直接道出倉州城的富庶。
剛好擦肩而過的林弈樓卻知道,這個小調裏的大糧倉,更早一些的時候,應該是宋糧倉。
白城與倉州,一北一南,相隔千裏。與地處偏僻北地的白城不同,倉州自古繁華,曾是大宋皇朝的糧倉之地,要是再往前推,這裏還曾是北越皇朝的國都所在,也是刀皇宮九的故鄉。
刀皇陵裏的傳送陣讓幾人出現在倉州城外的官道,也就不怎麽讓人意外了。
熟悉的故地重遊,白梨花看著熟悉又陌生的倉州城,恍如隔世,深邃的眼神情緒複雜飽滿。
年輕人體會不到那種心情,心中隻有不必與刀皇遺跡外的各方勢力以及鎮守白城的商朝大軍鬥智鬥勇,就輕鬆離開了北地,來到天府之鄉的輕鬆喜悅。
作為旅行愛好者,這等盛名之地,林弈樓自然不會錯過,很早就慕名而來過,還不止一次,理所當然的,他也就成了眾人向導的不二人選。
林弈樓自不推辭,順利進城後,先帶一行人在自家集團名下的四季客棧倉州分號直接開了十幾間房。
待所有人安頓好後,東方玉和白梨花似乎有自己的往昔想要追憶,自行其事,順帶還拐走了林弈樓的玄武印。
林弈樓隻能說,器靈有器靈的圈子,融入不易。
人逢喜事精神爽,董鬆香很大氣地表示要請客吃飯。
然後江小樹酷酷地反對:“我請!”
林弈樓淡定地建議,不用搶,一個請晚餐,一個請宵夜,兩不耽誤,錢一定有花出去的機會。
江小樹覺得可行,不再爭搶。
城中攬月樓在餐飲界有口皆碑,林弈樓每過倉州城,都必然不會錯過,作為安排行程的向導人物,很自然地將晚餐安排在了這裏。
菜單上的價目看得董鬆香眼角抽搐,若說單請林弈樓一人倒是好說,這目測一看,安大小姐一行五人,八號隊伍一行六人,再加上年糕和他們姐弟,還有一個突然蹦出來的小女娃,這一大桌子十五號人,今晚要吃掉她多少銀子?
草率了……
冷靜後的董鬆香看著林少爺闊氣地將菜單上的好酒好菜點了個遍,有點心如死灰,悠長吐出口氣……早知道把機會讓給青雲榜首了,宵夜怎麽也造不了這麽多銀子!
等待上菜的時間裏,席間眾人也沒閑著,交流了些實時要事。
林弈樓相信,之前剛剛在客棧房間下榻時,其他人應該大多和他一樣,都在飛信傳書,了解最近的各方動態。
畢竟刀皇遺跡不在服務區,飛信傳不進去,他們在遺跡之內的日子,可以說是與世隔絕的,想必有很多飛信因為太久找不到接收源頭,已經自毀,造成錯漏。
不算意外,大燕定國公世子許經年意外身死刀皇遺跡之內,在燕朝上下造成轟動,定國公悲痛請戰,再加上燕朝內部複雜的局勢,有心人煽風點火,一時群情激憤,聲稱這是大商軍方公然的挑釁,懇請女皇陛下出兵,揚大燕國威!
李承安頗有種騎虎難下之感,不打,人家當眾斬殺國朝要員,雖說擂台之上,生死各安天命,但麵對喪子之痛,又軍功赫赫的定國公,這樣的話如何說得出口?
但開戰,李承安如何不想?
大商滋擾邊境已久,自當初百花仙姑打上朝安後有所收斂,近來又有故態複萌之像,再加上對許經年這等燕朝要員之死,大商朝廷沒有絲毫的撫慰表示,商皇甚至表示了小將勇武,頗有其父之姿的意思。
雖是私下言論,但能被傳得金川城家喻戶曉,進一步同仇敵愾。
李承安很清楚,大商在故意刺激燕朝先行舉兵。
但若真要開戰,大燕又能有多少勝算?
大燕女帝躊躇不已之際,嶽清靈血戰書約戰百裏策,一舉將其打廢的消息再度震動天下。
據說百裏閱看到經脈斷裂,丹田破碎的兒子,當即大怒攻心,激起舊傷吐了口血,甚至一度要自壓境界,進入刀皇遺跡,親手為兒子報仇,好在同在白城的老神將朝天闕攔住,才沒有讓百裏閱衝動行事。
此事對李承安來說無疑是好消息,甚至比所謂大夏天之驕女揚了大夏國威的那個大夏,都更來得為之叫好。
雖然此舉確實痛快,但大夏無疑也和大商劍拔弩張了起來。
這給了大燕女帝絕佳安撫群臣的理由,若說大燕被人蹬鼻子上臉都不敢有所動作,那大商軍中的年輕猛將被廢,商皇又敢對大夏如何?說大燕不行,那大商又厲害到哪裏去?
如果商皇有膽子借此事對大夏發起兵鋒,那她李承安就能順勢與趙明極結盟,燕夏共抗商軍,如此怎麽也比大燕一腔孤勇率先發兵來得穩妥。
殺子仇人被廢,百裏閱怒極吐血,百裏策一朝被廢,生不如死,定國公也算戾氣稍解,再有包括沈柏在內的沈家人從旁勸說。定國公也公然表示女皇陛下所言有理,一場蓄勢待發的兵鋒算是消弭於無形。
各方雲動,以為神州局勢將一觸即發,結果忽然又變得平靜無波起來,著實有些出人意料。
畢竟李承安心裏打的什麽算盤,商皇武東清楚得很。
大商強兵,無論對上大燕還是大夏,他都無懼。但若是要麵對燕夏共同聯手的局麵,多少還是有些拿不準。
故而,許經年身死擂台,百裏策場上被廢,刀皇遺跡裏發生的事,都被留在了刀皇遺跡中,沒有被刻意上升到進一步解讀的局麵。
“要這樣說起來……”
席間討論了一下近來時勢後,安瀟瀟悠悠笑道:“那看來嶽姑娘打廢百裏策,還免得天下蒼生卷入戰火,真是大善之事啊!”
酒杯重重往桌上一落,霍山甲聞言,臉色頓時冷峻了起來。
林弈樓見狀趕緊打個哈哈,將話題揭了過去。
行人如織的街道上,幾名孩童追逐笑鬧間,口中念著膾炙人口的小調,短短幾字,已非常直接道出倉州城的富庶。
剛好擦肩而過的林弈樓卻知道,這個小調裏的大糧倉,更早一些的時候,應該是宋糧倉。
白城與倉州,一北一南,相隔千裏。與地處偏僻北地的白城不同,倉州自古繁華,曾是大宋皇朝的糧倉之地,要是再往前推,這裏還曾是北越皇朝的國都所在,也是刀皇宮九的故鄉。
刀皇陵裏的傳送陣讓幾人出現在倉州城外的官道,也就不怎麽讓人意外了。
熟悉的故地重遊,白梨花看著熟悉又陌生的倉州城,恍如隔世,深邃的眼神情緒複雜飽滿。
年輕人體會不到那種心情,心中隻有不必與刀皇遺跡外的各方勢力以及鎮守白城的商朝大軍鬥智鬥勇,就輕鬆離開了北地,來到天府之鄉的輕鬆喜悅。
作為旅行愛好者,這等盛名之地,林弈樓自然不會錯過,很早就慕名而來過,還不止一次,理所當然的,他也就成了眾人向導的不二人選。
林弈樓自不推辭,順利進城後,先帶一行人在自家集團名下的四季客棧倉州分號直接開了十幾間房。
待所有人安頓好後,東方玉和白梨花似乎有自己的往昔想要追憶,自行其事,順帶還拐走了林弈樓的玄武印。
林弈樓隻能說,器靈有器靈的圈子,融入不易。
人逢喜事精神爽,董鬆香很大氣地表示要請客吃飯。
然後江小樹酷酷地反對:“我請!”
林弈樓淡定地建議,不用搶,一個請晚餐,一個請宵夜,兩不耽誤,錢一定有花出去的機會。
江小樹覺得可行,不再爭搶。
城中攬月樓在餐飲界有口皆碑,林弈樓每過倉州城,都必然不會錯過,作為安排行程的向導人物,很自然地將晚餐安排在了這裏。
菜單上的價目看得董鬆香眼角抽搐,若說單請林弈樓一人倒是好說,這目測一看,安大小姐一行五人,八號隊伍一行六人,再加上年糕和他們姐弟,還有一個突然蹦出來的小女娃,這一大桌子十五號人,今晚要吃掉她多少銀子?
草率了……
冷靜後的董鬆香看著林少爺闊氣地將菜單上的好酒好菜點了個遍,有點心如死灰,悠長吐出口氣……早知道把機會讓給青雲榜首了,宵夜怎麽也造不了這麽多銀子!
等待上菜的時間裏,席間眾人也沒閑著,交流了些實時要事。
林弈樓相信,之前剛剛在客棧房間下榻時,其他人應該大多和他一樣,都在飛信傳書,了解最近的各方動態。
畢竟刀皇遺跡不在服務區,飛信傳不進去,他們在遺跡之內的日子,可以說是與世隔絕的,想必有很多飛信因為太久找不到接收源頭,已經自毀,造成錯漏。
不算意外,大燕定國公世子許經年意外身死刀皇遺跡之內,在燕朝上下造成轟動,定國公悲痛請戰,再加上燕朝內部複雜的局勢,有心人煽風點火,一時群情激憤,聲稱這是大商軍方公然的挑釁,懇請女皇陛下出兵,揚大燕國威!
李承安頗有種騎虎難下之感,不打,人家當眾斬殺國朝要員,雖說擂台之上,生死各安天命,但麵對喪子之痛,又軍功赫赫的定國公,這樣的話如何說得出口?
但開戰,李承安如何不想?
大商滋擾邊境已久,自當初百花仙姑打上朝安後有所收斂,近來又有故態複萌之像,再加上對許經年這等燕朝要員之死,大商朝廷沒有絲毫的撫慰表示,商皇甚至表示了小將勇武,頗有其父之姿的意思。
雖是私下言論,但能被傳得金川城家喻戶曉,進一步同仇敵愾。
李承安很清楚,大商在故意刺激燕朝先行舉兵。
但若真要開戰,大燕又能有多少勝算?
大燕女帝躊躇不已之際,嶽清靈血戰書約戰百裏策,一舉將其打廢的消息再度震動天下。
據說百裏閱看到經脈斷裂,丹田破碎的兒子,當即大怒攻心,激起舊傷吐了口血,甚至一度要自壓境界,進入刀皇遺跡,親手為兒子報仇,好在同在白城的老神將朝天闕攔住,才沒有讓百裏閱衝動行事。
此事對李承安來說無疑是好消息,甚至比所謂大夏天之驕女揚了大夏國威的那個大夏,都更來得為之叫好。
雖然此舉確實痛快,但大夏無疑也和大商劍拔弩張了起來。
這給了大燕女帝絕佳安撫群臣的理由,若說大燕被人蹬鼻子上臉都不敢有所動作,那大商軍中的年輕猛將被廢,商皇又敢對大夏如何?說大燕不行,那大商又厲害到哪裏去?
如果商皇有膽子借此事對大夏發起兵鋒,那她李承安就能順勢與趙明極結盟,燕夏共抗商軍,如此怎麽也比大燕一腔孤勇率先發兵來得穩妥。
殺子仇人被廢,百裏閱怒極吐血,百裏策一朝被廢,生不如死,定國公也算戾氣稍解,再有包括沈柏在內的沈家人從旁勸說。定國公也公然表示女皇陛下所言有理,一場蓄勢待發的兵鋒算是消弭於無形。
各方雲動,以為神州局勢將一觸即發,結果忽然又變得平靜無波起來,著實有些出人意料。
畢竟李承安心裏打的什麽算盤,商皇武東清楚得很。
大商強兵,無論對上大燕還是大夏,他都無懼。但若是要麵對燕夏共同聯手的局麵,多少還是有些拿不準。
故而,許經年身死擂台,百裏策場上被廢,刀皇遺跡裏發生的事,都被留在了刀皇遺跡中,沒有被刻意上升到進一步解讀的局麵。
“要這樣說起來……”
席間討論了一下近來時勢後,安瀟瀟悠悠笑道:“那看來嶽姑娘打廢百裏策,還免得天下蒼生卷入戰火,真是大善之事啊!”
酒杯重重往桌上一落,霍山甲聞言,臉色頓時冷峻了起來。
林弈樓見狀趕緊打個哈哈,將話題揭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