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泉州濟慈堂的事情歷時半年終於算步入了正軌,屋子也建起來了,學堂也開學了,人也住下了,規章製度也都開始實施了。唯一的不足之處是,濟慈堂改革至今都是郡主在往裏貼錢,一點收入都沒有。雖然說這些孩子長大以後會有些出息的,算是後期回報,可是如果一直是郡主單方麵出血,不等這些孩子成才,郡主已經破產了。


    郡主也想過讓濟慈堂裏的人自主創業,或者找些活做,好歹成年人都能養活自己,不過濟慈堂都是些老弱病殘,還真不好找活做,但凡能養活自己,誰會想靠人接濟過日子。


    郡主在泉州這邊置了些產業,濟慈堂裏有些手腳麻利的婦人,或者身手靈活的半大孩子,郡主會讓他們去做些零工打打雜,賺些零花錢,但吃住還是在濟慈堂,等於還是郡主養著他們。而有些手工靈巧的婦人或是老人,郡主會讓他們做些手工,繡花打絡子做竹編等,做好了統一交給管事,管事將他們的手工品賣了後,在裏頭收取一些費用,剩下的分給他們,但還是收入微薄。


    郡主想了想,濟慈堂那邊在裏頭的孩子長大之前,估計都是郡主養著他們了,就跟養蠶似的,買了蠶卵,等他們孵化,長大,這期間蠶主是隻出不進的,但蠶寶寶長大之後吐絲結繭再產卵,蠶主的收益就來了。這些孩子就是她養的蠶寶寶呀,希望以後他們都有點出息,別讓郡主虧太多。


    好吧,郡主一開始是真的想做善事不求回報的,但是現實不允許呀,聖母不好做,她的錢也不是天上掉的,照現在這光景來看,一個濟慈堂就有幾千人,全靠她養著,這些人雖然都很可憐,但郡主不能因為可憐他們把自己家掏空吧!


    因此郡主定下了一條規定,凡十五以上五十以下肢體頭腦健全者,都要出去找工作,每月要交其月薪的三成給濟慈堂,如果是月薪低的,這點錢還抵不了濟慈堂每月的食宿費,但如果是月薪高的,每月交錢就有些虧了,但如果他有那麽高的月薪也不會住濟慈堂了。所以郡主這條規定就是針對那些孩子的,現在郡主供他們上學,以後他們大了,升官發財了,那肯定得回報濟慈堂的。


    但不管郡主怎麽描繪日後的美好藍圖,濟慈堂這幾年的事情總得解決了,她現在才明白她當初說要在每個州縣建濟慈堂的話有多大,難怪皇帝聽說她要接管這事答應的這麽爽快,心裏不定怎麽樂呢,心想終於有個人傻錢多的來接這個燙手山芋了。


    郡主想了許多,濟慈堂那邊節流估計是節不了多少,看來還是得她來開源呀,拾起她的老本行來,賺錢做生意吧。


    郡主如今名下產業不少,田莊這些是不動的,她在京城江南都買了不少田地,但這麽多張嘴都要吃不是。然後是天衣閣,這是她名下最賺錢的生意了,又開在秦淮河畔這等銷金窟,說句不好聽的,賣一件衣服就能抵濟慈堂這上千人一天的口糧了。


    再是她開在泉州的茶葉香料鋪子,打著皇室旗號和西洋人做生意,那也是暴利,一月盈利幾千兩不是問題。然後是她加盟的鹽運生意,她不管流程隻拿分紅,錢雖然不多,但來的最容易,基本上萬事不管坐等收錢。


    再然後是珍珠作坊,彩色珍珠當年剛上市時可是風靡一時,不過也就一時,後來也有別的珠商研製出了染料,價格又比郡主這裏低,可不就搶生意了嘛!後來有些不良珠商用劣質染料給淡水珠上色,導致客人中毒,染色珍珠名聲便臭大街了,饒是郡主這邊打著皇室旗號,也受到了影響。好在郡主有宮裏和天衣閣做後盾,賣不出去的珍珠就鑲到衣服上,天衣閣名聲在外,客人還是願意相信的,郡主再賣些到宮裏,進宮的東西都是嚴格檢查的,珍珠帶毒的顧慮便不存在了,郡主的彩色珍珠在後宮還是很吃香的。


    因此在別的珠商都淹沒在毒珍珠的風潮中時,郡主的珍珠作坊站住了腳,後來便少逢敵手,人們一聽是溢彩苑的珍珠,便都放心購買了。


    最後就是京城的崇文館了,這算是郡主生意裏頭最不溫不火的,偶爾有些大儒講經,才子開文會,淡季的時候說句門可羅雀都不誇張。每三年一次的科考是崇文館最熱鬧的時候,因為崇文館裏經常能碰到大儒文官之類的,而且會出示歷年的試題,雖然不是獨家,但誰都知道崇文館的主人是天子心腹,指不定就漏點什麽出來呢。


    崇文館雖然是郡主名下最不賺錢的生意,但卻是郡主名下名聲最好的產業,好歹在郡主滿身的銅臭味中添了點書香味兒,也堵堵那些清流的嘴,因此它雖然不賺錢,郡主為著名聲著想也還是默許了它的存在。


    但眼下郡主突增了大筆的開銷,以前那些生意便不夠看了,她必須再有一項持續暴利的生意,而且要壟斷,否則她養不起那些人。


    郡主想了許久,想遍了前世的各種暴利生意,終於鎖定在「旅遊」這個行業上。


    旅遊業是後世興起的產業,如今有些歷史悠久建築精美的亭台樓閣也是受朝廷保護的,外人想參觀要交銀子,但那些名山大川是不受限製的,隻要你有這個閑情逸緻,隨時可以去,郡主為什麽不能買下這些山地,在上頭搞些建設,擺些攤子,然後收取旅遊費呢?


    雖然這樣一來,郡主勢必要受人詬病,說她想錢想瘋了,做這等壟斷壓榨之事,但郡主可以把濟慈堂擺出來呀,打著做慈善的旗號,在每個旅遊景點都放一個功德箱,呼籲來旅遊的人捐款。實施山地旅遊後,普通百姓估計都不會做這等費錢費時之事,能來旅遊的估計都有點小錢,來了你好意思不拔毛?


    郡主為自己的智商很是驕傲了一把,驕傲過後便開始實施了,往京裏遞了個摺子,講述她旅遊開發掙錢養濟慈堂的構想。皇帝瞧見這張摺子龍顏大悅,對一邊學習的壯壯道:「你瞧瞧你娘,在外地也不安生,大事情一件接一件,也就她這個腦子才想的到這些,你要多向她學習。」


    有這麽個娘,壯壯也是與有榮焉,不過又想到嘟嘟跟在娘身邊,見識到這許多事情,回來之後隻怕有許多談資,他卻隻能困在京裏,日日上學看摺子,和叔伯兄弟們明爭暗鬥,有什麽意思。他要努力,早日做到太孫,爹娘和嘟嘟才能回來。


    郡主在泉州呆了一年多,期間又去蘇杭揚州等地轉了一圈,這邊富庶一些,窮人沒那麽多,郡主再擴建了惠州的濟慈堂,江南這邊就算完了,有這兩個收容所便夠了。


    江南這邊落幕後,郡主便向母親辭行,帶著丈夫和女兒出發去了洛陽,林瑞在那邊有宅子,郡主去那邊也能有個接應,而且河南和山西山東等地都靠著,許多名山大川,郡主的旅遊開發大計才好實施。像江南那邊,郡主便圈了片海出來,做了個水上樂園,多是有錢人家的大人帶著孩子來玩,這時候又不像後世有那麽多比基尼女郎曬日光浴,海邊旅遊著實並不那麽熱門。


    臨行前公主在總督府給郡主設了個踐行宴,和女兒團聚不過一年多又要分離,對公主來說著實是很殘忍的事,但是郡主有她的事業,公主有她的家庭,這是難免的事。


    踐行宴來的人不多,也就林琛一家和陳楓,以及陳家幾個小姑娘。嘟嘟原在李巡撫府上讀書,但他們家的姑娘心眼兒多,嘟嘟和她們處不來,還鬧了些事情,雖然事後李家夫人帶了小姑娘來給嘟嘟道歉,但嘟嘟說什麽都不願再去了,郡主也不願讓女兒在那樣的氛圍下學習,便回絕了她們。


    嘟嘟從李家回來後在家裏閑置了些時間,郡主那段日子在忙濟慈堂之事,著實沒有精力教導嘟嘟,便罔顧嘟嘟的哭鬧將她送去了陳家,嘟嘟前幾日都是拉著臉去的,後來便有了笑臉,膳桌上都說她在陳家怎麽怎麽好玩。但她在陳家也就呆了半年,和陳年幾個姑娘結下了深厚的情意,如今小姐妹要分離,少不得又有些離愁別緒。


    郡主瞧著嘟嘟這副模樣,再想到遠在京城的兒子,心裏也有些不忍,讓嘟嘟和壯壯骨肉分離,如今又是辭別摯友,再有母親的淚眼漣漣,她似乎心太大了,離情別意總是難受的,她希望的是和家人一起遊走天下。


    郡主這次離開,短時間內估計都不會來泉州了,陳華和柯洛也來送了她,這兩人如今也算安定下來,郡主由衷為他們高興。


    說起來,林瑞也有一位攜手同遊天下的摯友,就陳楓還是一個人,踐行宴上眾人推杯換盞,陳楓雖然笑得開懷,但郡主總能感覺到他的孤寂。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路繁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濯水清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濯水清淺並收藏一路繁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