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效率還是很高的,和壯壯說開之後的第八日,太子便上書請求辭去儲位,又說他的侄子英王世子蕭天賜稟賦極佳剛柔並濟,是儲位的不二人選。


    關於易儲之事,大家都有所準備,隻是沒想到會是這樣和平的解決方式,朝臣事先沒收到一點消息,太子一係的大臣都被打蒙了。尤其是鎮國公府,雖然蕭藝也是鎮國公府的外孫,壯壯也淌了一點宋家的血,可郡主和宋家早就撕破了臉,壯壯上位他們一點好處都撈不著。


    朝上反對之聲異常高亢,其他派係的大臣也是持反對之意,他們倒不反對太子辭退,他們反對的是壯壯做太孫,太子和幾位王爺爭了這也多年,被一個小輩的奶娃娃後來居上,憑什麽呀!就憑他有一個強勢的娘?


    皇帝早有預料,他倒是不急著立壯壯為儲,畢竟他年紀小,資歷不夠,於國家社稷也沒什麽貢獻,捧他做太孫確實說不過去,他的目的本來就隻是廢掉太子而已。


    皇帝對於太子的請辭很是傷神了一番,但奈不過太子心意已決,便收了他的太子金印,立他為七珠親王,封號良,食邑三千戶,世襲三代不降爵,幾個嫡女郡主之位不變,另賞賜了他良田百頃黃金千兩,還有兩個別莊,將原來的隆慶大長公主府擴建一番改為良王府,竣工之後太子一家再搬出東宮。


    隆慶大長公主前幾年去世了,公主的子嗣不能繼承她的府邸,如今便給了良王做府邸。表麵瞧著皇帝對良王諸多優待彌補,但大家都知道皇帝給的肯定不止這些。


    果然,太子被廢後,皇帝找上了郡主,說出了他的另一個要求:讓嘟嘟出繼良王一脈,以後明麵上管良王夫婦叫父母,但還是跟著郡主住,私下裏也可以叫蕭藝和郡主作爹娘,以後壯壯做了皇帝,也可以封嘟嘟做公主。


    郡主心情起伏,她自然是不答應的,莫說她不是重男輕女的,為了兒子的前途將女兒送人,便是壯壯也不可能答應。她本來就不怎麽喜歡壯壯做太孫,更別提還要把女兒賠進去,這事沒商量。


    郡主的反應在皇帝的意料之中,她那般愛孩子,但凡傷及到孩子的事,她都要掐滅在搖籃裏。


    皇帝也退了一步:「那就讓壯壯以後娶一個董氏女吧,良王妃的嫡親侄女董四姑娘和壯壯年齡相仿,董家家教也不錯,教出來的姑娘名聲都挺好,董家自從董首輔致仕後,便低調起來,對於壯壯來說,一個平庸的妻族比一個強盛的妻族要好。」


    皇帝自覺虧欠長子許多,如今良王做出這樣大的犧牲,他自然得補償,就像郡主說的,向來廢儲君不會有好下場,他必須送良王一張護身符。


    可是郡主卻不打算犧牲自己的子女來保證良王的榮耀,廢太子是皇帝的意思,郡主又沒做什麽,憑什麽讓她們家來做犧牲!


    「父皇,那董四姑娘是圓是扁都不知道,和壯壯處不處得來也不知道,他們都還是孩子,早早的定下婚約,若是以後成了一對怨侶,這帝後可不比普通夫妻,以後有的是風波。我不同意他們這樣早定下親事,若是壯壯成年以後自己看中了董家姑娘,我也看得過眼,那這樁婚事才能作數。」


    皇帝聽到這話目光之中已有了些陰沉:「思齊,你不要得寸進尺,你已經占了優勢,還不能分點湯給良王喝嗎?」


    郡主冷笑道:「我占了什麽優勢?從英王妃晉升到未來太後?你以為我稀罕這些?立壯壯為儲是你提出來的,廢太子也是你的決定,你想怎麽補償良王是你的事,不要讓我們家為良王的下半輩子買單。」


    「放肆!」


    皇帝胸口起伏臉色漲紅,很是喘了幾口:「你還不是太後呢,就敢違逆朕的旨意了?這兩個條件你選一個,若是兩個都不答應,那朕就將壯壯出繼良王一脈,這樣他便是真正的嫡長子嫡長孫,朕立刻就能讓他做太孫,以後良王做太上皇,良王妃做太後,你們夫妻倆什麽都撈不著!」


    郡主笑得意味不明:「壯壯還是三歲小孩嗎?將他過繼給良王夫婦,他就真把他們當爹娘了?別說隻是繼父子,便是親父子,皇家父子相殘的事還少嗎?我可以發下毒誓,除非是良王主動生事,否則我們不會動他一根汗毛,保他一生榮寵。」但他若是不老實,郡主自然不會放過。


    皇帝疲憊地閉上眼睛,他何嚐不明白,隻是想給他個護身符安自己的心罷了,壯壯不是個兇殘的孩子,隻要良王老實,他容得下的,可是良王會安分嗎?


    皇帝沉默了許久,終是再退了一步:「既然你不捨得你的孩子,便從東宮接個孩子過來吧,你不是向來喜歡靜儀嗎?以後她跟著你們住。」皇帝想了一會兒又放棄了:「算了吧,有什麽意思,以後你對良王多包容一些,無論如何,留他條命吧!」


    至於給良王的補償,隻能多給些金銀之物了。


    良王回到東宮時,太子妃已經在組織下人將那些違規之物收起來上交內務府,幾位郡主站在一邊,看著東宮這樹倒猢猻散的模樣,芳儀和靜儀呈現出驚慌迷茫的狀態,華儀則滿臉滿眼的憤恨,其他妾室庶出也躲在一邊不敢說話,見良王回來,大大小小的主子們都撲上去哭喊:


    「殿下!這是怎麽了?怎麽天都變了,這可怎麽辦呀!」


    良王頹然地推開她們,看著臨危不亂處理宮務井井有條的太子妃,突然就升起一股愧疚,董氏剛跟著他時,也是如花美眷,如今似水流年過去,她已經不再年輕,但良王就是覺的親切,在他大勢已去的日子裏,太子妃的沉著冷靜無疑能給他一些慰籍。


    皇後在後宮知道這個消息後第一時間趕去了東宮,指責不成器的長子:「你怎麽能做出這種蠢事!是不是你父皇逼你的,他再怎麽逼你你也不能答應啊!說出去的話就是潑出去的水,覆水難收你知不知道!不行!我得去找皇上說話,這事我都不知道,他怎麽就能決定了!」


    良王頹然道:「父皇屬意天賜做太孫,他也是您的孫子,您直接從皇後越級到太皇太後,不好嗎?」


    「你這是說的什麽話!天賜怎麽能跟你比!榮兒!你才是娘的兒子,娘把所有都寄托在你身上,你怎麽能放棄呢?」


    良王也很不甘,可是再不甘又能如何呢,連父皇都放棄他了,他不是不知道自己的短處,如果不是生為嫡長子,太子怎麽能輪得到他做。如今他沒有了太子身份加持,再想翻盤談何容易,向來那些不安分的親王能有什麽好下場,瞧瞧他上一輩的安國公和寧王便知,似逸王樂王一般不問世事倒能安穩度日,可是壯壯會和他爺爺一樣仁慈嗎?能容得下他安居一隅嗎?


    良王心裏很亂,他做了這麽多年儲君,處了這麽多年的風口浪尖,如今退下來,倒覺輕鬆多了,可是許多人都對他抱有厚望,都說他應該去爭,而他也怕以後被侄子迫害,護不住家小,到底該如何呢?


    皇帝得知皇後去找太子說話後,便敲打了她一頓,無外乎大勢已定叫她不要再生事之類的話。而後皇帝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往東宮發了道旨意,大意便是將洛陽劃給良王做封地,待皇帝駕崩後他便去就藩,但良王逝世後他的兒孫要遷回京城來,不能留在洛陽做土皇帝。


    這算是皇帝給良王的最後一重保障了,去了封地總比在新帝眼皮子底下更安心,壯壯已經答應了皇帝會對這位伯父多加關照,隻希望良王不要生事,皇帝費心調解兒孫間的矛盾才不致化作了流水。


    太子被廢,壯壯的奪嫡之路算是走了一半,郡主一家子也該出門了。壯壯看著府內下人忙忙碌碌收收揀揀,心裏就說不出的難受。


    爹娘和妹妹要遠遊,他要住進青雲殿,生活了這麽多年的英王府,以後就是一座空宅了。可是他不能哭哭啼啼的挽留父母,不能撒嬌耍賴,爺爺說他是要做大事的人,不能兒女情長。


    臨行前郡主交代了壯壯許多事情,給了他招雨喚雲兩個大丫鬟,大丫鬟又各自帶了個小丫鬟,郡主身邊的齊嬤嬤給他做管事嬤嬤,加上他五歲之後就隨身帶著的福祿富貴兩個小太監,湊齊了整副班底給他帶去青雲殿。


    青雲殿的一草一木也是郡主親自驗看過的,那是壯壯未來幾年要生活的地方,又是在深宮大院,好在有小廚房,稍微要安全些。


    青雲殿目前伺候的人,除了皇上給的就是郡主送的,但不排除他們有看走眼的時候,說不定就有什麽人混進去了,郡主說是不管壯壯,讓他自己成長,卻還是把能做的都做好了,甚至悄悄往宮裏宮外放了暗衛,壯壯走在哪裏都會有人跟著,皇帝也安排了人,若是這樣壯壯還是出事了,那就是他的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路繁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濯水清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濯水清淺並收藏一路繁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