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元殿燈火沉沉,夜風吹動金色的帳幔輕輕揚起,皇帝渾身無力坐在龍椅上,死寂的氛圍和他荒蕪的內心倒極是相襯。
「你有什麽話說。」
「父皇不都知道了嗎,還要我說什麽呢。」
晉國公主麵無表情跪在地上,挺直的背脊高昂的頭顱,即便是醜事被人揭穿,也要保持她嫡長公主的氣度。
「你為何要如此?」
「為何?父皇還要來問我嗎?若不是您偏寵那對母女,她們如何敢騎到我頭上來作威作福!」
今上少年登基,登基後才大婚,帝後大婚不過一年,便有了榮憲太子,後來二皇子和景王相繼出生,也沒能撼動榮憲太子的位置。再後來晉國公主出生,是宮裏唯一的女孩,皇帝也疼她。那時帝後感情還很好,一對嫡長子女皆出自皇後的肚子,皇後母子三人在後宮中天然就高於旁人。
可是文景八年的天花毀了這一切,榮憲太子死了,底下幾個有皇子的妃嬪蠢蠢欲動,皇後母女的地位便沒那麽尊貴了。
後宮妃嬪越來越多,皇子皇女也一個個的蹦出來,帝後感情疏離,皇後戴上了賢良麵具,對妃嬪和其他皇子公主都和顏悅色,還交待晉國公主也要籠絡兄弟姐妹。
她才不願意,她是嫡長女,那些都是庶出的,怎麽比得上她,她才不要和那些人親近。好在皇帝雖然待皇後不如從前,卻還是一如既往的寵愛她,教她讀書騎射,說她是最像他的孩子。
晉國公主從小到大一直淩駕於其他兄弟姐妹之上,無論是聖寵,還是品級食邑,甚至她嫁的夫婿,也比幾個妹妹好,她以為自己會一直這樣得意下去。
一切的變故都是從永寧生了那個丫頭開始,父皇那樣喜歡她,第一回見就封了縣主,周歲時又封了翁主,比她的麗姐兒都尊貴。
皇帝愛屋及烏,也給了永寧幾分青眼,時常接她們母女進宮住,在那丫頭三歲時甚至封了她做郡主,永寧也成了寧國,和她平起平坐。
她怎麽能忍,永寧不過宮婢之女,自己可是皇後的女兒,她憑什麽跟自己比。最可惡的是,那母女倆誆了她幾十萬兩銀子,卻拿這些銀子給自己晉位,她恨死了她們!
後來那丫頭在燈會上被拐走了,她還高興了一場,巴不得她再也別回來。誰知這丫頭竟然這樣好運,被雲王找到了,過了幾個月又回了京。皇帝更加寶貝她,讓永寧和林四和離,給那丫頭賜了蕭姓,簫家寶,蕭家的寶貝,那丫頭怎麽配!
永寧和離之後便帶著女兒長住宮裏,皇帝眼裏隻有這兩個,其他兒女子孫都視若無物,連生病也隻讓她們侍疾,大家都巴結那母女倆,誰還把她這個嫡長公主放在眼裏。
最後的導火索卻是月前長寧侯府的賞花宴上,康悅郡主和丹陽縣主發生了口角,丹陽縣主嘲笑她胖,郡主卻說對方長的醜,胖可以減肥,醜卻是天生的,就是用再多胭脂水粉,也掩不住你那平庸的相貌。
丹陽縣主氣急了,說康悅郡主的外祖母是個宮婢,以色侍人的主,當然生出了她們母女倆。
康悅郡主當著所有人麵給了她一個耳光:「你算個什麽東西!我外祖母也是你能置喙的,你倒是有個做皇後的外祖母呢,還不是要對我卑躬屈膝!」
丹陽縣主不可置信對方竟然敢打她,反應過來便要還手,她雖然比郡主大五歲,卻不如郡主性子野,從小學騎射,手勁兒也大,再說還有白霜在旁邊,白霜拉住了丹陽縣主,郡主趁機再給了她兩耳光。
丹陽縣主哭著去找晉國公主,晉國公主見女兒雙頰紅腫,便要去找郡主算帳。寧國公主當然攔著她,好言好語向對方道歉,晉國公主一句不聽,愣是要打回來。郡主光明正大的走出來:「我就在這兒,你們倒是來呀!我倒要問問,別人欺辱我外祖母,我該不該教訓她!」
「你叫誰外祖母!芳嬪不過一個低位妃嬪,也配你叫她一聲外祖母?我母後才是你的外祖母!」
「皇後娘娘當然是我的外祖母,我娘的生母也是,田家表姐不也管趙貴妃叫外祖母嘛!」
晉國公主說不過郡主,惱羞成怒就要衝過去打她,被白霜攔住了。晉國公主失了麵子,撂下狠話「你給我等著!」便進宮找皇後做主。
郡主也去向皇帝告狀,皇帝本就因芳嬪之事對公主有些愧疚,如今聽說還有人拿芳嬪之事來羞辱公主母女,心裏也不舒服,大手一揮就下了一道聖旨,追封芳嬪為淳慧皇貴妃,視同副後。
坤寧宮裏,皇後正憤怒難當要拿公主母女來問罪,聽到這道聖旨便息了氣焰,皇帝明擺著偏心,這是警告她們呢,她們還有什麽辦法。
晉國公主卻是無法忍受,新仇舊恨加在一起,才策動了這場刺殺,主要是針對郡主,郡主死了,寧國公主也就廢了。
皇帝聽著晉國公主說話,心中卻是無限悲涼,他為何偏心,若不是這些子女都心思不純,隻有寧國公主母女兩個全心全意為他好,他如何就偏心了。
「晉國,你們都說朕偏心,可是小七以前過的什麽日子你難道不知道,要說偏心,你身為嫡長女,朕偏心你難道少了嗎?你從小事事高出其他子女一等,你有沒有想過他們的感受,若是所有人都像你這種心思,你還能活到現在?」
「他們怎麽能跟我比!」晉國公主嘶吼道:「我是嫡長公主,他們都是庶出,他們天生就低我一等,我本來就該比他們過的好!父皇,你以前最疼我,可你為什麽不能永遠最疼我,為什麽要偏疼永寧!你聽聽你的稱呼,叫她小七,叫我晉國,親疏立現。她隻是賤婢生的,憑什麽和我平起平坐,憑什麽比我得寵,那丫頭憑什麽壓著我的麗姐兒!」
皇帝看著聲嘶力竭情狀癲狂的晉國公主,無力的擺擺手:「你回去吧!」
晉國公主淒冷一笑:「父皇打算怎麽處置我?」
皇帝沒回答她,叫萬福貴領她下去。
晉國公主走後,皇帝枯坐了許久。他真的不是一個稱職父親,兒子為皇位自相殘殺也就算了,女兒也為了些口角動刀動槍,這樣多子女,沒一個真心對他的,就是寧國,瞧著孝順,難道當初芳嬪枉死她就放下了嗎,不過迫於壓力討好他罷了。
晉國公主更是讓皇帝傷心,從小疼到大的女兒,這樣善妒狠辣,雲王和寧國公主被皇帝忽視了這麽多年,也沒生出這種心思來,說到底還是品性問題。皇後教出了這樣的女兒,若是榮憲太子還在,又是哪副光景。皇後手腳不幹淨他早就知道,要不然也不會疏遠她,若不是榮憲太子死了,她不能再生,皇帝又不許她抱養皇子,現在這僅剩的五個兒子還不知道能活下來幾個。
皇帝傷心晉國公主的所作所為,到底虎毒不食子,女兒變成這樣也是父母沒教好,皇帝再氣也不能弄死她。又難過該如何麵對寧國公主母女,手心手背都是肉,晉國要害她們,皇帝卻不能給她們報仇,隻怕她們心裏會有芥蒂。
皇帝想了許久,終於拿定主意,發了一道聖旨去晉國公主府:
晉國公主禦前失儀行為乖僻,有負嫡長公主身份,今降級成郡公主,賜封號永慈,禁足公主府三年靜思己過,望其痛改前非行惠為仁,不負朕所望。
聖旨一出,所有人都聯想到了寧國公主母女遇刺之事。皇帝聖旨上說禦前失儀,失儀是規矩問題,哪裏會用個永慈的封號。永慈,永遠仁慈,她這是做了什麽不慈之事才落到這個下場。
晉國公主和寧國公主母女向來不對頭,前陣子在長寧侯府的對峙,康悅郡主當眾掌摑丹陽縣主,事後皇帝又偏向郡主這邊,晉國公主怕是惱羞成怒才做了此糊塗之事,被皇帝查出來,還不得脫層皮。
皇後聽到消息立刻去幹元殿求見皇帝,皇帝並未接見她,著人將她送回宮,以皇後身體不適之名將宮務交給了趙貴妃陳貴妃和靜妃一同管理,至於皇後,便在坤寧宮靜養。
威遠候也受了永慈公主牽累,原本領的禁衛軍統領一職被皇帝尋個由頭撤了,讓副統領陳燿擔任,威遠候則回家陪公主一道禁足。
皇帝說的禁足可不是普通人家小打小鬧的禁足,皇帝親自下旨禁足便同守孝差不多,全家老小都不能出門,家裏也不準辦宴席,不準在家裏喝酒玩樂,每日銀釵素裙不許打扮光麗,皇帝還會派人監督,每日要抄書靜心。隻可惜了兩府內適齡的姑娘少爺,禁了三年足出來,年紀都要拖大了,丹陽縣主今年十三,正值豆蔻,就要被她娘給耽擱了。
這禁足是前朝遺留下來的規矩,大梁開國以來第一次用,便用在了永慈公主身上,可見皇帝對她的厭惡。一時之間永慈公主府和威遠候府門可羅雀,往日親朋都避之不及,就怕皇帝厭屋及烏。
永慈公主麵如死灰接旨,看著皇帝派來的人將晉國公主府的牌匾換成永慈公主府,嘴角牽動一絲笑容。多諷刺,她風光了這麽多年,現在落了這麽個下場,大家肯定都在笑她吧!
「你有什麽話說。」
「父皇不都知道了嗎,還要我說什麽呢。」
晉國公主麵無表情跪在地上,挺直的背脊高昂的頭顱,即便是醜事被人揭穿,也要保持她嫡長公主的氣度。
「你為何要如此?」
「為何?父皇還要來問我嗎?若不是您偏寵那對母女,她們如何敢騎到我頭上來作威作福!」
今上少年登基,登基後才大婚,帝後大婚不過一年,便有了榮憲太子,後來二皇子和景王相繼出生,也沒能撼動榮憲太子的位置。再後來晉國公主出生,是宮裏唯一的女孩,皇帝也疼她。那時帝後感情還很好,一對嫡長子女皆出自皇後的肚子,皇後母子三人在後宮中天然就高於旁人。
可是文景八年的天花毀了這一切,榮憲太子死了,底下幾個有皇子的妃嬪蠢蠢欲動,皇後母女的地位便沒那麽尊貴了。
後宮妃嬪越來越多,皇子皇女也一個個的蹦出來,帝後感情疏離,皇後戴上了賢良麵具,對妃嬪和其他皇子公主都和顏悅色,還交待晉國公主也要籠絡兄弟姐妹。
她才不願意,她是嫡長女,那些都是庶出的,怎麽比得上她,她才不要和那些人親近。好在皇帝雖然待皇後不如從前,卻還是一如既往的寵愛她,教她讀書騎射,說她是最像他的孩子。
晉國公主從小到大一直淩駕於其他兄弟姐妹之上,無論是聖寵,還是品級食邑,甚至她嫁的夫婿,也比幾個妹妹好,她以為自己會一直這樣得意下去。
一切的變故都是從永寧生了那個丫頭開始,父皇那樣喜歡她,第一回見就封了縣主,周歲時又封了翁主,比她的麗姐兒都尊貴。
皇帝愛屋及烏,也給了永寧幾分青眼,時常接她們母女進宮住,在那丫頭三歲時甚至封了她做郡主,永寧也成了寧國,和她平起平坐。
她怎麽能忍,永寧不過宮婢之女,自己可是皇後的女兒,她憑什麽跟自己比。最可惡的是,那母女倆誆了她幾十萬兩銀子,卻拿這些銀子給自己晉位,她恨死了她們!
後來那丫頭在燈會上被拐走了,她還高興了一場,巴不得她再也別回來。誰知這丫頭竟然這樣好運,被雲王找到了,過了幾個月又回了京。皇帝更加寶貝她,讓永寧和林四和離,給那丫頭賜了蕭姓,簫家寶,蕭家的寶貝,那丫頭怎麽配!
永寧和離之後便帶著女兒長住宮裏,皇帝眼裏隻有這兩個,其他兒女子孫都視若無物,連生病也隻讓她們侍疾,大家都巴結那母女倆,誰還把她這個嫡長公主放在眼裏。
最後的導火索卻是月前長寧侯府的賞花宴上,康悅郡主和丹陽縣主發生了口角,丹陽縣主嘲笑她胖,郡主卻說對方長的醜,胖可以減肥,醜卻是天生的,就是用再多胭脂水粉,也掩不住你那平庸的相貌。
丹陽縣主氣急了,說康悅郡主的外祖母是個宮婢,以色侍人的主,當然生出了她們母女倆。
康悅郡主當著所有人麵給了她一個耳光:「你算個什麽東西!我外祖母也是你能置喙的,你倒是有個做皇後的外祖母呢,還不是要對我卑躬屈膝!」
丹陽縣主不可置信對方竟然敢打她,反應過來便要還手,她雖然比郡主大五歲,卻不如郡主性子野,從小學騎射,手勁兒也大,再說還有白霜在旁邊,白霜拉住了丹陽縣主,郡主趁機再給了她兩耳光。
丹陽縣主哭著去找晉國公主,晉國公主見女兒雙頰紅腫,便要去找郡主算帳。寧國公主當然攔著她,好言好語向對方道歉,晉國公主一句不聽,愣是要打回來。郡主光明正大的走出來:「我就在這兒,你們倒是來呀!我倒要問問,別人欺辱我外祖母,我該不該教訓她!」
「你叫誰外祖母!芳嬪不過一個低位妃嬪,也配你叫她一聲外祖母?我母後才是你的外祖母!」
「皇後娘娘當然是我的外祖母,我娘的生母也是,田家表姐不也管趙貴妃叫外祖母嘛!」
晉國公主說不過郡主,惱羞成怒就要衝過去打她,被白霜攔住了。晉國公主失了麵子,撂下狠話「你給我等著!」便進宮找皇後做主。
郡主也去向皇帝告狀,皇帝本就因芳嬪之事對公主有些愧疚,如今聽說還有人拿芳嬪之事來羞辱公主母女,心裏也不舒服,大手一揮就下了一道聖旨,追封芳嬪為淳慧皇貴妃,視同副後。
坤寧宮裏,皇後正憤怒難當要拿公主母女來問罪,聽到這道聖旨便息了氣焰,皇帝明擺著偏心,這是警告她們呢,她們還有什麽辦法。
晉國公主卻是無法忍受,新仇舊恨加在一起,才策動了這場刺殺,主要是針對郡主,郡主死了,寧國公主也就廢了。
皇帝聽著晉國公主說話,心中卻是無限悲涼,他為何偏心,若不是這些子女都心思不純,隻有寧國公主母女兩個全心全意為他好,他如何就偏心了。
「晉國,你們都說朕偏心,可是小七以前過的什麽日子你難道不知道,要說偏心,你身為嫡長女,朕偏心你難道少了嗎?你從小事事高出其他子女一等,你有沒有想過他們的感受,若是所有人都像你這種心思,你還能活到現在?」
「他們怎麽能跟我比!」晉國公主嘶吼道:「我是嫡長公主,他們都是庶出,他們天生就低我一等,我本來就該比他們過的好!父皇,你以前最疼我,可你為什麽不能永遠最疼我,為什麽要偏疼永寧!你聽聽你的稱呼,叫她小七,叫我晉國,親疏立現。她隻是賤婢生的,憑什麽和我平起平坐,憑什麽比我得寵,那丫頭憑什麽壓著我的麗姐兒!」
皇帝看著聲嘶力竭情狀癲狂的晉國公主,無力的擺擺手:「你回去吧!」
晉國公主淒冷一笑:「父皇打算怎麽處置我?」
皇帝沒回答她,叫萬福貴領她下去。
晉國公主走後,皇帝枯坐了許久。他真的不是一個稱職父親,兒子為皇位自相殘殺也就算了,女兒也為了些口角動刀動槍,這樣多子女,沒一個真心對他的,就是寧國,瞧著孝順,難道當初芳嬪枉死她就放下了嗎,不過迫於壓力討好他罷了。
晉國公主更是讓皇帝傷心,從小疼到大的女兒,這樣善妒狠辣,雲王和寧國公主被皇帝忽視了這麽多年,也沒生出這種心思來,說到底還是品性問題。皇後教出了這樣的女兒,若是榮憲太子還在,又是哪副光景。皇後手腳不幹淨他早就知道,要不然也不會疏遠她,若不是榮憲太子死了,她不能再生,皇帝又不許她抱養皇子,現在這僅剩的五個兒子還不知道能活下來幾個。
皇帝傷心晉國公主的所作所為,到底虎毒不食子,女兒變成這樣也是父母沒教好,皇帝再氣也不能弄死她。又難過該如何麵對寧國公主母女,手心手背都是肉,晉國要害她們,皇帝卻不能給她們報仇,隻怕她們心裏會有芥蒂。
皇帝想了許久,終於拿定主意,發了一道聖旨去晉國公主府:
晉國公主禦前失儀行為乖僻,有負嫡長公主身份,今降級成郡公主,賜封號永慈,禁足公主府三年靜思己過,望其痛改前非行惠為仁,不負朕所望。
聖旨一出,所有人都聯想到了寧國公主母女遇刺之事。皇帝聖旨上說禦前失儀,失儀是規矩問題,哪裏會用個永慈的封號。永慈,永遠仁慈,她這是做了什麽不慈之事才落到這個下場。
晉國公主和寧國公主母女向來不對頭,前陣子在長寧侯府的對峙,康悅郡主當眾掌摑丹陽縣主,事後皇帝又偏向郡主這邊,晉國公主怕是惱羞成怒才做了此糊塗之事,被皇帝查出來,還不得脫層皮。
皇後聽到消息立刻去幹元殿求見皇帝,皇帝並未接見她,著人將她送回宮,以皇後身體不適之名將宮務交給了趙貴妃陳貴妃和靜妃一同管理,至於皇後,便在坤寧宮靜養。
威遠候也受了永慈公主牽累,原本領的禁衛軍統領一職被皇帝尋個由頭撤了,讓副統領陳燿擔任,威遠候則回家陪公主一道禁足。
皇帝說的禁足可不是普通人家小打小鬧的禁足,皇帝親自下旨禁足便同守孝差不多,全家老小都不能出門,家裏也不準辦宴席,不準在家裏喝酒玩樂,每日銀釵素裙不許打扮光麗,皇帝還會派人監督,每日要抄書靜心。隻可惜了兩府內適齡的姑娘少爺,禁了三年足出來,年紀都要拖大了,丹陽縣主今年十三,正值豆蔻,就要被她娘給耽擱了。
這禁足是前朝遺留下來的規矩,大梁開國以來第一次用,便用在了永慈公主身上,可見皇帝對她的厭惡。一時之間永慈公主府和威遠候府門可羅雀,往日親朋都避之不及,就怕皇帝厭屋及烏。
永慈公主麵如死灰接旨,看著皇帝派來的人將晉國公主府的牌匾換成永慈公主府,嘴角牽動一絲笑容。多諷刺,她風光了這麽多年,現在落了這麽個下場,大家肯定都在笑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