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儒不停勸諫周宣王,君臣對峙七八回,周宣王雖然是周天子,但是左儒作為諫議大夫,毫不畏懼王權,勢必要保杜伯不死。
周宣王則是篤定主意,杜伯要是交不出妖女 ,再加上他竟敢調戲王妃,與女鳩私通。
周宣王對於一個臣子,竟敢給自己戴綠帽子,顯然無法忍受,於是下令驅逐左儒。
諫議大夫左儒則跪在殿前,大聲喊道;“大王,微臣懇請大王,重新徹查杜伯一案,以免錯殺忠良……”。
周宣王被左儒搞得徹底火了,於是道;“他是忠良,那為何滿朝文武沒人給他求情。
隻有你死皮賴臉替他說話,我來問你。
你作為宗周的卿士,理應竭盡全力效忠周天子,我怎麽看你對待杜伯,比對待寡人還要好”。
正所謂“汝薄君而厚友也”。
周宣王這是急眼了,又不能殺諫議大夫,於是開口說的意思就是,作為宗周的卿士臣子,你待朋友比待君王都要好,那話呲左儒。
左儒毫不禮讓,大聲道;“君道而友逆,順君而誅友。
友道而君逆,則順友而違君”。
左儒意思很簡單,我作為諫議大夫 ,要以理據爭,你拿君君臣臣那一套壓我,我不吃你那一套。
我做事之分對錯,那就是如果周天子是對的,杜伯是錯的,我可以聽從您的指令,親自殺了朋友杜伯。
如果朋友杜伯是對的,那我不惜犯上,也要站在朋友這一邊,違背君主旨意。
左儒原本就是諫議大夫,除了正直無私,還能言善辯,認死理 ,反正我有一堆理由等著你,周宣王你今天不動用王權,你是別想贏。
周宣王腦門上青筋都出來了,氣得哆裏哆嗦道;“那你可曾聽聞,在周天子麵前,易而言則生 逆而言則死”。
周宣王有點惱羞成怒了,不在把仁君這個人設裝下去了,意思就是說,在周天子麵前,你應該知道 ,順我者昌 ,逆我者亡。
左儒嗬嗬一笑道;“士不枉義以畏死,不易言以求生,臣能明君主之過,以正杜伯之無罪。”
臣不能怕死,而忘記大義,不會為了畏畏縮縮偷生而去說些違心的好話來討好你。
今天大王即便殺了我,隻要我能夠匡正君主之錯,證明了杜伯的無罪之身,我就是死也值得了。
周宣王道;“你是看準寡人曾經說過,周天子不得殺諫議大夫,所以才如此放肆,想逼急我殺了你,好成全你千古忠良之名,讓後世萬代罵我是桀紂之君,你好狠毒的心啊!左儒……”。
左儒道;“天子震怒,伏屍百萬,天下哀嚎。
但是君王對錯是非,自有後人評說,您能殺人,不能誅心……”。
周宣王於是道;“好吧!你不是以死證明杜伯無罪,證明你不是為了朋友私利而諫言。
你要是真的如此正直無私,你別逼著我殺你,你自己陪著杜伯去死,來證明你是千古忠臣,萬世良友……”。
周宣王說罷拂袖離去,將左儒留在大殿,左儒心灰意冷,好友救不了,周宣王如此一意孤行,原本宗周朝堂就已經被申侯等人把控,杜伯死了,周宣王真正的幫手就隻有嬴祺和晉侯姬叔,還不在朝廷裏麵。
左儒於是來到市曹,看到杜伯已經被劊子手五花大綁,就等時辰到了,就要行刑。
左儒來到杜伯麵前道;“兄台,左儒無能,不能諫言天子,作為臣子不能盡忠,作為朋友未能救你性命,乃失信於你。
左儒如今是不忠不義無信之人,有何顏麵立足於世,杜桓,你我來世再做兄弟吧!小弟先走一步”。
左儒說罷從身旁侍衛身上抽出寶劍,把寶劍在肩膀一橫道;“大王,臣這就奉命就死,以正君王,以正杜伯清白,還我清白之身。”
杜伯一看情景不妙,趕緊大聲喊到,賢弟不可……,快攔住他……。
侍衛正要動手奪左儒的劍,說時遲那時快,左儒手腕一轉,劍鋒已經劃破喉嚨,頓時血濺三尺,自刎而亡。
這一情景將在場的人都嚇傻了,人群一陣騷動,有人大喊道;“是不是有冤情啊!”。然後都齊聲大喊,重審此案,重審此案……。
監斬官尹吉甫一看要亂,於是大聲喊道,來人啊!警戒……警戒……將閑雜人等驅散。
隨後尹吉甫道;“時辰已到!案犯杜桓拒不招供,妖女下落 ,奉王命,將罪人杜桓,及其家眷斬首市曹,以示效尤”。
杜伯淚流滿麵,跪地仰天長歎道;“蒼天啊!天子無道,逼死諫議大夫,冤殺於我族人。
我死若是沒有冤情,魂魄自是無知,此事到此為止。
我若是被人冤枉而死,死後魂魄自然有怨氣,將會聚而不散,三年內吾定當讓周天子知曉,定要複仇”。
杜伯被殺,左儒為了好友之情,自刎身亡,跟隨杜伯赴死,這就是中國曆史上有名的八拜之交中的“刎頸之交”典故來曆。
尹吉甫一聲令下,杜伯人頭落地,全家老小數百口皆死於市曹,集市上頓時血流成河,天空此時晴天霹靂,傾盆大雨,官員百姓四散逃竄。
尹吉甫趕緊回宮複命,眾人將事情經過講述一遍,周宣王這兩年讓這童謠之事搞得焦頭爛額,再加上今天這件事,聽到眾人匯報。
左儒自殺,杜伯臨死發下毒誓,周宣王心中忐忑不安,於是道;“寡人累了,此事到此為止 ,不許任何人再提及謠言一事”。
眾人退下,周宣王回到內宮後,隨即病倒。
此日,周宣王的弟弟姬友,也就是鄭桓公來探望周宣王 ,鄭桓公進入寢宮之後,先是施禮詢問病情,然後周宣王讓他坐下談話。
周宣王詢問,如何看待自己誅殺杜伯和左儒的事情。
周宣王對於這個弟弟其實沒啥感情,因為姬友是當年周厲王逃到彘地,王後才生下姬友,兩兄弟一直到了周宣王繼位三年後,姬友才被周宣王冊封為鄭國國君。
當時的目的就是為了收回千畝之地,所以姬友才能回來,後來擔任周宣王的大司徒 ,主管財政和大型水利,農業。
姬友倒是踏踏實實,勤奮能幹,這些年將司徒府事務處理的妥妥當當。
但是鄭桓公也是能幹,周宣王就越是忌憚他,總怕他有不臣之心,所以即便現在沒有幫手,鄭桓公仍舊沒能進入軍事核心圈,隻是管理財政。
周宣王有氣無力問,鄭桓公如何看待杜伯一案。
鄭桓公心中也知道自己這位哥哥,天生猜忌心很重,所以講話要格外小心,於是鄭桓公道。
歡迎閱讀下一章,褒餉入周。
周宣王則是篤定主意,杜伯要是交不出妖女 ,再加上他竟敢調戲王妃,與女鳩私通。
周宣王對於一個臣子,竟敢給自己戴綠帽子,顯然無法忍受,於是下令驅逐左儒。
諫議大夫左儒則跪在殿前,大聲喊道;“大王,微臣懇請大王,重新徹查杜伯一案,以免錯殺忠良……”。
周宣王被左儒搞得徹底火了,於是道;“他是忠良,那為何滿朝文武沒人給他求情。
隻有你死皮賴臉替他說話,我來問你。
你作為宗周的卿士,理應竭盡全力效忠周天子,我怎麽看你對待杜伯,比對待寡人還要好”。
正所謂“汝薄君而厚友也”。
周宣王這是急眼了,又不能殺諫議大夫,於是開口說的意思就是,作為宗周的卿士臣子,你待朋友比待君王都要好,那話呲左儒。
左儒毫不禮讓,大聲道;“君道而友逆,順君而誅友。
友道而君逆,則順友而違君”。
左儒意思很簡單,我作為諫議大夫 ,要以理據爭,你拿君君臣臣那一套壓我,我不吃你那一套。
我做事之分對錯,那就是如果周天子是對的,杜伯是錯的,我可以聽從您的指令,親自殺了朋友杜伯。
如果朋友杜伯是對的,那我不惜犯上,也要站在朋友這一邊,違背君主旨意。
左儒原本就是諫議大夫,除了正直無私,還能言善辯,認死理 ,反正我有一堆理由等著你,周宣王你今天不動用王權,你是別想贏。
周宣王腦門上青筋都出來了,氣得哆裏哆嗦道;“那你可曾聽聞,在周天子麵前,易而言則生 逆而言則死”。
周宣王有點惱羞成怒了,不在把仁君這個人設裝下去了,意思就是說,在周天子麵前,你應該知道 ,順我者昌 ,逆我者亡。
左儒嗬嗬一笑道;“士不枉義以畏死,不易言以求生,臣能明君主之過,以正杜伯之無罪。”
臣不能怕死,而忘記大義,不會為了畏畏縮縮偷生而去說些違心的好話來討好你。
今天大王即便殺了我,隻要我能夠匡正君主之錯,證明了杜伯的無罪之身,我就是死也值得了。
周宣王道;“你是看準寡人曾經說過,周天子不得殺諫議大夫,所以才如此放肆,想逼急我殺了你,好成全你千古忠良之名,讓後世萬代罵我是桀紂之君,你好狠毒的心啊!左儒……”。
左儒道;“天子震怒,伏屍百萬,天下哀嚎。
但是君王對錯是非,自有後人評說,您能殺人,不能誅心……”。
周宣王於是道;“好吧!你不是以死證明杜伯無罪,證明你不是為了朋友私利而諫言。
你要是真的如此正直無私,你別逼著我殺你,你自己陪著杜伯去死,來證明你是千古忠臣,萬世良友……”。
周宣王說罷拂袖離去,將左儒留在大殿,左儒心灰意冷,好友救不了,周宣王如此一意孤行,原本宗周朝堂就已經被申侯等人把控,杜伯死了,周宣王真正的幫手就隻有嬴祺和晉侯姬叔,還不在朝廷裏麵。
左儒於是來到市曹,看到杜伯已經被劊子手五花大綁,就等時辰到了,就要行刑。
左儒來到杜伯麵前道;“兄台,左儒無能,不能諫言天子,作為臣子不能盡忠,作為朋友未能救你性命,乃失信於你。
左儒如今是不忠不義無信之人,有何顏麵立足於世,杜桓,你我來世再做兄弟吧!小弟先走一步”。
左儒說罷從身旁侍衛身上抽出寶劍,把寶劍在肩膀一橫道;“大王,臣這就奉命就死,以正君王,以正杜伯清白,還我清白之身。”
杜伯一看情景不妙,趕緊大聲喊到,賢弟不可……,快攔住他……。
侍衛正要動手奪左儒的劍,說時遲那時快,左儒手腕一轉,劍鋒已經劃破喉嚨,頓時血濺三尺,自刎而亡。
這一情景將在場的人都嚇傻了,人群一陣騷動,有人大喊道;“是不是有冤情啊!”。然後都齊聲大喊,重審此案,重審此案……。
監斬官尹吉甫一看要亂,於是大聲喊道,來人啊!警戒……警戒……將閑雜人等驅散。
隨後尹吉甫道;“時辰已到!案犯杜桓拒不招供,妖女下落 ,奉王命,將罪人杜桓,及其家眷斬首市曹,以示效尤”。
杜伯淚流滿麵,跪地仰天長歎道;“蒼天啊!天子無道,逼死諫議大夫,冤殺於我族人。
我死若是沒有冤情,魂魄自是無知,此事到此為止。
我若是被人冤枉而死,死後魂魄自然有怨氣,將會聚而不散,三年內吾定當讓周天子知曉,定要複仇”。
杜伯被殺,左儒為了好友之情,自刎身亡,跟隨杜伯赴死,這就是中國曆史上有名的八拜之交中的“刎頸之交”典故來曆。
尹吉甫一聲令下,杜伯人頭落地,全家老小數百口皆死於市曹,集市上頓時血流成河,天空此時晴天霹靂,傾盆大雨,官員百姓四散逃竄。
尹吉甫趕緊回宮複命,眾人將事情經過講述一遍,周宣王這兩年讓這童謠之事搞得焦頭爛額,再加上今天這件事,聽到眾人匯報。
左儒自殺,杜伯臨死發下毒誓,周宣王心中忐忑不安,於是道;“寡人累了,此事到此為止 ,不許任何人再提及謠言一事”。
眾人退下,周宣王回到內宮後,隨即病倒。
此日,周宣王的弟弟姬友,也就是鄭桓公來探望周宣王 ,鄭桓公進入寢宮之後,先是施禮詢問病情,然後周宣王讓他坐下談話。
周宣王詢問,如何看待自己誅殺杜伯和左儒的事情。
周宣王對於這個弟弟其實沒啥感情,因為姬友是當年周厲王逃到彘地,王後才生下姬友,兩兄弟一直到了周宣王繼位三年後,姬友才被周宣王冊封為鄭國國君。
當時的目的就是為了收回千畝之地,所以姬友才能回來,後來擔任周宣王的大司徒 ,主管財政和大型水利,農業。
姬友倒是踏踏實實,勤奮能幹,這些年將司徒府事務處理的妥妥當當。
但是鄭桓公也是能幹,周宣王就越是忌憚他,總怕他有不臣之心,所以即便現在沒有幫手,鄭桓公仍舊沒能進入軍事核心圈,隻是管理財政。
周宣王有氣無力問,鄭桓公如何看待杜伯一案。
鄭桓公心中也知道自己這位哥哥,天生猜忌心很重,所以講話要格外小心,於是鄭桓公道。
歡迎閱讀下一章,褒餉入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