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王淩改編的話劇《白毛女》中,黃世仁伺機將喜兒強奸,王淩考慮到自己所處的這個時代是明朝末年,人們對婦女貞潔的重視,便改成了由於喜兒反抗,黃世仁強奸未成,遂惱羞成怒,打了喜兒。


    大春救喜兒未成,投奔了解放軍改成了投奔民生軍。


    抗日戰爭爆發,大春隨八路軍回到家鄉進行土地革命,改成韃子入關在大春家鄉一帶燒殺劫掠,民生軍奮起殺韃子,大春隨民生軍來到家鄉與韃子作戰。


    由於大春對家鄉熟悉,被抽調到宣教團負責土改工作,在大春深入村莊調研時,竟在一山洞中與自己的未婚妻喜兒相逢。


    結局是民生會對黃世仁等惡霸進行公審,罪犯伏法,喜兒大仇得報與大春成婚。


    王淩改編的話劇《白毛女》在民生會土地革命中大顯神威,幾乎無往而不勝,民生會一軍軍長張名鎮,二軍軍長李二貴等眾多將領都不止一次誇讚說:會長寫的這戲本,堪頂百萬兵!


    當然,隻有王淩知道自己是抄襲別人的東西改編的。


    所以,當姚家灣的村民開始對民生會的宣傳漠然視之,對其態度冷淡,甚至一部分村民在裏正、王府等人的蠱惑下,對宣傳人員敵視態度等等。


    王麗、崔宛如等人卻是波瀾不驚,她們太知道村民們是怎麽想的,更知道用什麽方法能攻破他們心中的堡壘。


    《白毛女》便是民生會攻破堡壘的利刃之一。


    來到王麗這裏演白毛女喜兒的女演員是王麗專門從第二軍借過來的,名字叫唐柔兒,原是衛輝府碧玉閣的花魁,很受潞王朱常淓的喜歡,曾多次邀請其去王府表演歌舞。


    唐柔兒也是佃戶之女,其過往經曆與白毛女喜兒相似,也是夠淒慘。


    唐柔兒原有一個美滿的家庭,父母佃種潞王府田地六畝,唐柔兒是家中長女,下邊有一弟一妹,一家五口男耕女織(唐柔兒母親是織布能手),勉強解決溫飽,但是家庭和睦,其樂融融。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然而,好景不長。一天,唐柔兒的父親在田裏勞作時,不幸被毒蛇咬傷,救治無效身亡。


    這突如其來的變故,讓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母親不得不加倍努力地織布,以維持生計。但終究是杯水車薪,生活的重擔逐漸壓垮了這位堅強的母親,最終她積勞成疾,病倒在床。


    為了給母親治病和撫養年幼的弟弟妹妹,十二歲的唐柔兒隻能被迫賣身進入碧玉閣,在碧玉閣三年悉心培養下,憑借著出眾的容貌和歌舞技藝,很快成為了衛輝府花魁。


    唐柔兒逐漸成為衛輝府家喻戶曉的人物,生活有所好轉,但她的母親最終不治而亡,唐柔兒如今十七歲,一個人帶著弟弟妹妹生活。


    李二貴在衛輝府搞土地革命,唐柔兒不但恢複了自由身,而且和弟弟妹妹三人分了十五畝耕地。


    更讓唐柔兒高興的是弟弟妹妹都上了民生會建的民生會小學,開始讀書識字。


    這一係列變化讓唐柔兒心向往之,她毅然和含煙、香雪等幾個姐妹走出煙柳巷,投奔民生軍。


    唐柔兒擔心自己的身份和過往,恐怕民生軍會不要她們,沒想到民生軍真像他們宣傳的那樣:人人平等,男女平等,沒有高低貴賤之分。


    民生軍接納了她們,將她們安排在宣教團,正好王淩改編的話劇《白毛女》正在物色角色,由於唐柔兒等從青樓來參加民生會的這些人能唱會跳,大都安排到各地劇團擔任白毛女喜兒的角色。


    唐柔兒看完《白毛女》劇本,幾乎從頭哭到尾,她覺得《白毛女》就是在寫她。


    王淩改編的《白毛女》曲調都是後世的曲調,因為當時延安文藝人員是模仿西方國家的歌劇編寫的《白毛女》,其曲調是延安魯迅文藝學院眾多“大神”結合中西方獨創的一種曲調,此曲一出,立即轟動延安,轟動整個解放區,堪為神曲。


    雖然《白毛女》的主題曲《北風吹》神曲拿到幾百年前的大明,對唐柔兒等人來說唱慣了散曲、昆曲的她們有點難,但是音樂是超越時空的,這些女孩子很快掌握了其要領,而且是用心來唱,因為她們覺得唱得是自己。


    所以,在已完成土改工作的地區,民生會的人都知道:“喜兒”一出場,天地變色,人心向背立即轉向民生會。


    《白毛女》戲班的其她演員分別是宣教團戰士杜威演楊白勞,宣教團戰士程強演黃世仁,宣教團戰士武彬演穆仁智,其它角色也全是宣教團戰士們擔任。


    今天來看戲的除了姚家灣的村民外,王麗特意讓縣丞徐日章、主薄李延梁、教諭梁善政、師爺陳策謀、捕頭張雷軍等滋陽縣大小官吏全坐在第戲台前的第一排。


    王麗驚奇的發現,幾個相鄰村莊也有人前來看戲。


    這些人中一半是其它村莊的地主派來打探消息的,另一半是喜歡湊熱鬧的人。


    王麗讓崔宛如也對他們進行登記,並給他們發紙條,看完戲同樣發糧。


    大戲馬上開演了,卻見有一個小廝打扮的人走到前排靠中位置向正襟危坐的姚員外說了幾回話,姚員外便起身匆匆走了。


    立即有幾個民生軍戰士尾隨姚員外而去。


    姚員外到了姚宅,原來三弟姚會盛派心腹家丁姚安前來送信了。


    送的什麽信?


    送的可不是書信而是口信,為什麽不送書信呢?


    當然是害怕入城門時被守門城門的民生軍士兵搜查。


    所以,隻能帶口信。


    這位姚安向姚員外施禮後道:“老爺,我家提學大人讓俺告訴你,民生會不但要沒收咱的土地,還會開訴苦大會、公審大會,老爺可不能硬頂,民生會也是既要財又要命,一開公審會,老爺便凶多吉少,提學大人勸老爺速帶金銀細軟先去外地躲躲!”


    在明代,信息傳播慢,張名鎮、李二貴等人的土改已接近收尾,這一重要消息才傳到了兗州,而且還是大明的官員來通知的,說明百姓得到消息更慢。


    (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王淩在明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豐收的西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豐收的西瓜並收藏王淩在明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