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爾故意把他倆推到你麵前來。


    至於李黑虎、柳氏女他們兩個……”


    陶祖瞥了眼蘇午身旁靜立的黑虎肉身,眼中精光閃動:“應當是他倆本就特殊,所以想爾對他們本身幹涉更深……”


    蘇午抬起頭,目光看向陶祖。


    陶祖咧嘴一笑,指了指李黑虎:“此人在清時,被諸多法脈一致認為是身具天命之人!


    雖然清時的天命人,在唐時究竟還帶有幾分天命,尤未可知,但李黑虎這個背負天命的命格,總不至於被輕易忽略。


    而可能就在咱們腳下的柳氏女,更被‘天根’糾纏。”


    “黑虎性靈、劫身盡皆隱沒無蹤。


    與此相關的因果更蕩然無存。”蘇午緊皺著眉頭,道,“當時想爾與我們同歸今下時空之時,他還將現世諸名山大嶽一同帶入了此間時空之中——黑虎的性靈與劫身,會不會就留存於並入此間時空的諸多名山大嶽之內?


    現世諸名山大嶽,至今還未曾顯露任何影跡……”


    蘇午一邊與陶祖言語著,一邊俯身下去,一隻手掌按在了腳下堆積枯葉的地麵之上——


    他體內三相交轉。


    一縷縷神靈本源媾和了黃天神韻,交融著人道氣脈,從蘇午掌心發散而出,如無形的蛛網般,在瞬息間覆蓋了此間的群山!


    莫名氣韻滲入泥土山石之下——


    蘇午腳下的泥土刹那間墳起塊壘,諸多裂縫不斷蔓延,其下如玉髓般的氣脈就此暴露於蘇午眼下!


    深深溝壑底。


    流轉不息的山根龍脈之中,未曾見到有任何異常!


    柳飛煙的形跡並未在此間顯露出一絲一毫!


    “她不曾葬在此地……”蘇午歎息一聲,收回手掌,四下裏墳起的地塊像是被一隻巨大手掌一刹那撫過,一時間紛紛平整了下去,恢複原貌!


    蘇午接著道:“今下亂魈山地域,已是柳飛煙殘餘因果最終指向之地。


    然而此間亦沒有留下她的分毫影跡……再去探查別處,也已無意義。”


    他費勁心力捕捉到這一縷殘存的因果,都尚不能找到柳飛煙的影蹤,又何談其他?


    眼下除非想爾主動放出柳飛煙的影蹤,否則,蘇午想要找到柳飛煙,便幾乎沒有可能!


    如今天下詭患漸息,一派歌舞升平之相。


    曾經蘇午許諾的天下無詭之世,今時已然實現。


    但想爾留在天下間的迷局仍在,沒有一絲被破解的趨勢。


    那些隱藏在水麵之下,在歲月長河中看似不顯山不露水,但每一次出現都必然引發時局天翻地覆的恐怖厲詭,更不曾被蘇午真正關押,它們隻是暗暗蟄伏於某處,等待時機一現,即會破冰而出,攪亂天地!


    蘇午擰緊眉心,看著身旁的陶祖、洪仁坤,道:“這四年有餘的時間裏,我領兩位周遊天下,尋訪名勝古跡,遊覽高山大嶽,兩位想來已經玩得盡興了罷?”


    四載有餘的時間裏,蘇午拜訪今時天下才人秀士,更收集起了不知多少道天人真意,造就了多少宗生人甲。


    與此相比,帶著陶祖兩人遊山玩水才是次要。


    陶祖聞聲嘖了嘖舌。


    洪仁坤則看了蘇午一眼,道:“難道我們說自己還沒玩夠,你能放我們再去多玩一些時間?”


    蘇午搖頭:“不是我不願再讓兩位盡情玩樂。


    實則是今下已經沒有時間了——


    祖師,洪兄,可曾準備好自己的死期了?想好要死在何處了?”


    “死在長安行不行?”陶祖忽然向蘇午問道。


    蘇午瞥了他一眼,沒有說話。


    “看來是不行……”陶祖搖了搖頭,麵色竟還有些惋惜,他轉而又道,“那便定在華山罷。


    我和阿坤選華山作自身的葬地。”


    “華山?”


    蘇午未有料到陶祖會選在此地以渡生死劫關,他低眉沉思了一陣,最終點了點頭:“華山根脈雖已被彌合,更有‘五嶽大獄’鎮壓在彼處,但華夏根脈之中,終究還是留下了傷痕。


    兩位選華山作自身的葬地倒也合適。”


    “嗯。”陶祖應了一聲,接著道,“咱們這便往華山趕罷,一路車馬交通回去,到華山的時候,大抵也到老夫和阿坤的死期了。”


    “好。”


    ……


    華山。


    詭獄‘五嶽’之首。


    西天世界群僧性靈聚集於此,鎮壓五嶽之中厲詭凶邪,諸不良人關押厲詭的車隊於此頻頻往返,然而天下遊人們,並未因華山如今變作一處‘絕凶之地’,而停止登臨此山,相反,因詭獄五嶽之首的名頭日盛,往來此間的遊客反而日益增多。


    山腳下門庭若市。


    山道間遊人絡繹不絕。


    此時,華山腳下熙熙攘攘的遊人之中,便有一個白發蒼蒼的老者,撐著一根拐杖,仰頭看著華山主峰之上,那漸被蒼翠綠樹遮蓋住的‘五嶽’二字。


    他一雙渾濁老眼,盯著那兩個字看了良久,方才回過神來,隨手拽住身旁一個年輕遊人,乃向對方問道:“小郎君,老夫同你問個路。”


    側身對著老者的年輕遊人轉過臉來,就從老者身上聞到了一股被酒水醃透了氣味,那般氣味衝擊著年輕人的鼻翼,令之一下子皺緊了眉頭。


    第1461章 、求道記


    “你有甚麽事?”


    年輕遊人甩動肩膀,掙脫開老者拽著他衣裳的手掌,以手掩鼻,滿眼嫌惡地向老者問道。


    周圍人紛紛散開,亦對老者側目相視。


    老者咧嘴一笑,置身於周圍人的異樣目光之中,其神色間倒也沒有甚麽畏怯。他指著遠處被雲嵐山霧遮掩著的華山,向身前的年輕人問道:“老朽從別處聽到消息,雕聖楊惠之而今隱居在華山紫雲觀中,要在此處率領眾弟子完成其生平最巔頂的雕塑之作,小郎君是否知道此事真假啊?”


    那年輕人雖然嫌惡老者身上氣味,但總算也未有就此跑開,還是回應了老者的問題:“我和友人相伴至此,是為尋幽訪勝而來。我們也不是本地人,對於華山上的具體事情卻也不了解。”


    他說完話便不再停留,與友人結伴匆匆而去。


    老者搖了搖頭,正要再找下一個人詢問之時,身旁有一麵貌粗黑,背著個籮筐的中年矮漢主動湊過來,和藹地向老者說道:“老人家得到的消息是真的。楊大師已經在華山上停留有二三日了,他落腳紫雲觀那日,紫雲觀中鍾鳴之聲連響了一刻不止,以此來表示對雕聖的尊崇。


    您這樣大的年紀,長途跋涉至華山腳下,也是為了追隨雕聖而來的嗎?”


    “我確是為了找他。”老者點了點頭,看著中年矮漢背上籮。在其籮筐之中,多能看到錘頭、鑿子、刻刀等工具,老者由此推測這個漢子應當是個雕匠,行至華山,乃是為了追隨雕聖楊惠之。


    雕聖之名,在今時天下之間,已經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其於鴉山首作‘降魔十八羅漢浮雕’,引得鴉山震動,彼處龍脈更易,將肆虐鴉山一帶厲詭盡數困入龍脈之中,至今無從脫離,還當地百姓以太平。


    楊惠之大名由此傳揚開來。其之雕塑作品,常有神鬼莫測之能,蘊有某種玄奧意蘊,常能使得天地同力,盡被其雕刻之中氣韻調遣,而山石草木等死物由此化為‘天地威靈’,懾壓鬼邪,救度群生。


    如曲陽河畔‘龍神吐水浮雕石碑’,鎮住河中三道害人無數的厲詭;


    如陽蕩川上十八童子送婚銅塑像,將當地令人聞風喪膽的‘鬼新娘’送入地脈之內,就此封押填埋;


    又如‘虎王捉倀浮雕’,在那‘虎山’之下,聚集了二十六道厲詭作倀鬼,此二十六道倀鬼,甚至能為當地百姓所用!


    楊惠之此般手段,堪稱鬼斧神工!


    更無愧‘雕聖’之名。


    此人在四五載歲月間所作雕塑作品化作天地威靈者,乃有二十餘副,目前最為人所稱道的一副雕塑,應是‘衛河’之底的‘鼉龍吞棺’。


    這尊雕塑定住了衛河百年水患,將曾經引得百千人同時溺亡的鬼王‘無支祁’,填入了鼉龍雕刻腹內棺槨之中。


    然而,即便生平已經有此般鎮壓鬼王層次厲詭的作品,楊惠之對自身技藝的追求依舊無有止歇——他而今暫居於華山之中,就是為了在此地籌謀自己嘔心瀝血之下,一生最巔頂的作品。


    為此楊惠之招來了門下十三個得意弟子!


    此事已然吸引來天下人的目光!


    不知有多少希望在雕刻、畫技上有所長進,乃至是希望學成此法以鎮詭的人們,如今盡皆聚集在了華山之中,日夜叩門,希望能拜楊惠之為師。


    紫雲觀中香火因此大盛。


    今下主動回應老者所問的這個中年矮漢,應當也是為此而來!


    老者猜出了中年矮漢的目的,便開口向對方問道:“你手指關節粗大,虎口之間結繭厚實粗糙——應當也是一位雕匠,來此尋楊惠之學藝?”


    矮漢憨厚地笑了笑,道:“也不奢望能求得雕聖傳道授業,就是能拜在他某位弟子門下,我也心滿意足了。”


    說到這裏,矮漢頓了頓,看著老者猶豫了片刻,道:“華山山勢險絕,紫雲觀的位置,幾乎臨於華山之頂了。


    老人家自己一個人上山,難免會體力不支,恐有危險。


    既然您也是去紫雲觀尋楊大師去的,咱倆不妨結伴同行?到時候彼此之間,也好有個照應。”


    “倒是正好。”老者咧嘴笑著答應。


    見他答應下來,矮漢更放鬆了些許,麵上拘謹之色少了許多。二者一邊閑談著,一邊往華山上走。


    多數時候,都是矮漢向老者詢問,老者看心情回應一二。


    “您尋楊大師,也是為了向他學習那般出神入化的雕刻之道罷?


    您這樣大的年紀,仍舊能精進學習,多少年輕人都比不得您的。”矮漢如是說道。


    老者悶悶地應了一聲,拄著拐杖低頭行過幾級山階,良久後才在矮漢要提起別的話題之前,開口道:“世間也不是隻有雕刻之道,可以出神入化,鎮壓鬼祟,救度群生。”


    他語氣之間,隱隱有些不甘。


    矮漢一世未聽出其言外之意,隻是順著他的話答道:“是,是。


    不論道佛二門,亦或是灶王神教、端公、儺神、巫教之中,都有鎮壓詭邪的法門,我有一族侄,就被灶王神教中大脈‘陰喜脈’看中,成了灶班弟子。


    那個族侄父母被詭所害,吃百家飯才長到十歲,如今成為了灶班弟子,隻要好好修行,日後說不得能被玄門挑入鎮詭隊中,從此就是一片坦途了。


    天下法脈,盡歸玄門。


    連雕聖楊大師,都是玄門中人。


    如今世間,不論是法脈弟子,還是秀才高士,除了在朝廷做官來報國以外,還多了一條路——拜入玄門之中,一樣可以報國救民,一樣能得功名利祿,一樣能流芳後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詭異人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白刃斬春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白刃斬春風並收藏我的詭異人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