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難關頭,即燃心燈。
我自會有感應,為你辟出生路。”蘇午鄭重道。
丹加眼神含笑,唇角翹起,向蘇午雙手合十過,即站起身來,和卓瑪尊勝一同走到了靜室的門口。
她回頭來,看了鼎靈一眼,眼中亦無有多餘情緒,就此推門離去。
蘇午目送丹加離開,而後看向角落裏的鑒真,出聲道:“鬼佛便交由長老來應對。
一如我向丹加囑托的那般,以留下牽製鬼佛的手段為第一要務。
萬萬不可草率押上自身的性命。”
鑒真緩緩地點了點頭:“貧僧明白。
今時之局麵,比之貧僧曾經預測的最好局麵,都更好了許多。如此為謀取最終的大勝,貧僧可以保持忍耐。”
“鬼佛就在彼岸。
隻要佛門弟子法性試圖越過此岸,重鑄彼岸,便一定會看到它。”蘇午道,“長老如今可往華山去,坐鎮‘五嶽詭獄’當中。
與其中西天世界諸僧多加交流,屆時聯手以對鬼佛。”
“嗯。”
鑒真答應一聲,旋即站起身來。
蘇午看著鑒真和尚,又道:“一切種種皆是因緣和合而起,所謂‘緣起性空’。長老因‘弑殺佛之偶像’的執念而存世至今,此‘我執’既是長老存世至今的‘緣起’,亦同樣是‘鬼佛’的緣起。
然若將心性囚困於‘我執’之中,最終亦不過隻得‘頑空’,自性頑空,便似鏡中之花,水中之月,終究不能得證‘真空’,不能‘真空生妙有’,所施諸法,終歸‘假有’,所有修行,又盡空虛。
此不能真正牽製鬼佛。
唯有將我執化為‘真空’,方能真正牽製鬼佛,方能競得性中真自由。”
鑒真和尚站在原地,聽過蘇午這一番告誡,沉思了一陣,慢吞吞地離開了這間靜室。
看著屋室裏剩餘的幾人,蘇午還未出聲。
在旁思索了良久的鼎靈師妹,此時忽然出聲道:“假若陶祖壽限來臨之時,‘三清’顯露手段,我可以為師兄援手。
——我修‘有無形道’,將廟中坐胎神靈化為‘有無形道法’,充盈真閭山中,亦此有無形道法禁製著‘三清之足’的死劫,可以將其死劫短暫歸我所用,屆時應能以此援助師兄。”
蘇午聽得鼎靈師妹所言,麵上並無多少驚訝之色,隻有由衷的感慨與讚歎。
師妹能有今時成就,其實在他隱約預料之中。
畢竟,赤龍師父當時便極看重鼎靈資質,在赤龍這一脈傳承之下,鼎字輩的弟子,隻有蘇午與鼎靈兩人而已。
赤龍性情狂傲不羈,自身修行高絕,能被他看重,並且起意收為弟子的人,資質品性必然差不了。
更何況,蘇午在後世亦聽到過關於鼎靈的些許消息。
知道在自己離開閭山以後,師妹更將閭山道推到了新高度,乃為朱明國教,鼎靈師妹更是朱明國師。
若非閭山後來因變故而隱遁世外,閭山之聲名,或能壓過茅山宗、龍虎山天師府!
假若鼎靈修行不夠出色,非有大能力在身,也絕難有在明時期的那般成績。
蘇午目視鼎靈,腦海中回想著自身初入真武廟係之時,那一道道模糊形神疊合形成的‘真武之相’所發種種道音。
曆代祖師各自闡述著自身的‘道’。
其中最叫蘇午印象深刻的,便是那句‘道是化有為無’——如今鼎靈證悟‘有無形道法’,正應了真武廟係之中,那位祖師前輩對‘道’的探索,她比真武廟係之中的那位祖師前輩走得更遠。
能證有無道法,已然直指道法本真。
鼎靈能借此‘有無道法’牽製‘三清之足’,甚至引‘三清之足’死劫規律而為己用——三清之足的死劫,便是斷碎過去未來所有與‘三清’牽扯的道士性命因果,而鼎靈能運轉其死劫,而不為其死劫所殺,已然說明——她脫離‘三清神譜’、斬斷與‘三清’的勾連,更加徹底,與蘇午旗鼓相當!
這般斬卻三清牽扯的修行,如陶祖、鍾離權、含光子等得道高真,今下還都不能做到!
“三清合為‘原天大神’,總攝‘太上大象’、‘太無之先’、‘太上玄元’此三天大道。
其形分化‘三清之足’、‘三清之腸’、‘三清之手’、‘三清之魂’等等諸般,諸般詭形,極端恐怖,每一道詭形俱超越‘天詭’之層次,與‘魯母’、‘鬼佛’同列。
而其總攝三天大道,亦有詭變。
如‘太上玄元’與‘祖天師心識’相合,化生‘想爾’,此詭亦屬於‘三清’厲詭的序列。
師妹如今能暫借三清之足死劫而為己用,我亦深感欣慰。師父頗為看重你的資質——他倒是沒有看走眼。
然而三清恐怖,我今時之言語不能敘述其萬一。
僅僅是以‘三清之足’,想要應對‘三清序列’之中各類厲詭,卻完全不可能——是以,屆時假若三清顯形,我卻不能留師妹獨自牽製三清,大家勠力同心,共同應對此般大災劫,才是正道。”蘇午笑著向鼎靈說道。
鼎靈清麗麵孔上亦有淺淺笑意:“一切都依師兄的安排,隻要我能為師兄分憂解難就好。”
女冠好似被一層雲霧遮蓋著、看起來清清淺淺不甚真切的眼睛,一到將目光投向蘇午的時候,眼神便變得分外真摯起來。
陶祖看著蘇午與鼎靈這般互動,頓時扭動起了身子,好似渾身都不自在一樣。
他清了清嗓子,揚聲向蘇午問道:“我說啊——你要為我和阿坤替死,借我倆的死劫來修‘魔身種道大法’的話,那你預備以何為劫材?
在何處渡劫,你可想好了?”
蘇午點了點頭,他依舊看著鼎靈,道:“真閭山實是三清之足與‘後土血脈’相互牽連而化成的山形。
如今師妹既能以‘有無形道法’牽製三清之足,我不妨便將‘後土血脈’連同後土血脈演化的‘閭山神譜’收回。
將來以‘閭山神譜’為劫材,借後土血脈來渡過生死劫關。”
“師兄所言可行。”鼎靈應聲道。
陶祖撇了撇嘴,一攤手道:“倒是有現成的……”
‘後土血脈’與蘇午之間存留有奇異牽扯——他初開始時,借助‘後土血脈’與‘三清之足’互相牽扯,在此上開辟‘閭山神譜廟係’,真正傳下閭山道統,令閭山弟子修習閭山神譜廟係,於閭山廟係之中坐胎、寄托靈性,聚化廟係之中神靈。
他以此般手段,掌握了‘後土血脈’。
但因彼時自身修行不高,體魄太過羸弱,又與真閭山距離太遠,真閭山內部奇詭變化他更難知曉,是以雖以此法掌握了後土血脈,卻無法真正將‘後土血脈——閭山神譜廟係’容納在自身,隻有過幾次短暫借用後土血脈的力量,即便如此,在那時仍舊對他自身造成了絕大負擔。
而至於如今,蘇午體魄、修行已然遠超越‘人王層次’,將天地人三相於體內重構,此時徹底容納後土血脈,執掌閭山神譜廟係,已然再沒有半分懸念。
鼎靈接著向蘇午說道:“真閭山先前於明時經曆過一次變故,因閭山道涉世太深,與大明國運牽扯過甚,以至於三清之足於無意間勾連了太多塵世因果,險些複蘇。
我當時雖已於‘閭山神譜’之頂‘母氣鼎廟係’之中坐胎成功,但還未領悟‘有無形道法’,為避免三清之足複蘇,師父與師兄你們的心血毀於一旦,當時隻得令閭山避居世外,不與天下大勢產生牽扯。
即便如此,那時閭山局勢仍舊岌岌可危。
好在我後來修成了‘有無形道法’,顯真、顯直她倆相繼坐胎成功,又各自走出新路,於閭山神譜之上再開廟係。
我們三人聯手,才壓製住了當時行將複蘇的‘三清之足’,使閭山局勢重歸安定。
至於如今,閭山神譜之中,除卻師兄最初開辟的九十九座廟係之外,更多了數百座廟係。
最初師兄開辟的那九十九座廟係之中,已然盡有神靈被養煉而成。”
“顯真、顯直如今俱安好?”蘇午向鼎靈問道,“顯正、顯一、顯興、顯盛這些弟子,今在閭山之上又情況如何?”
鼎靈回道:“師兄門下顯字輩徒眾裏,顯真、顯直各自開辟新路,各自廟係已經高過居於閭山神譜最高位的‘母氣鼎廟係’。
其餘弟子雖然修行不輟,但或因天資受限,但因心誌所累,最終能坐胎成功者,隻有顯一一個。
餘者性靈散落諸多廟係之中,已經斷卻生前因果,化為廟中神靈的一部分了。”
“原來如此。”
蘇午歎息了一聲。
他當時收下的‘正、一、興、盛’等諸顯字輩弟子,多出身於閩地各個閭山道壇,且多是名聲不顯的小道壇,亦或者根本就是半路出家,從前根本不曾接觸過道法修行。
這幾個弟子的天資悟性皆屬平庸,不能渡過光陰長河,與蘇午相見,實屬尋常。
而今反倒有一個弟子真正修成了坐胎功,存世至今,蘇午該為此高興才對。
他腦海中翻騰著過往的記憶,徐徐道:“我若沒有記錯的話,顯一拜入我門下之時,其實已經年歲頗長,已是年過半百的老者了。
他最終還能修成坐胎功,坐胎於廟係之內,實在超出了我的預料。”
“顯一性情憨直而勤懇,於修行一道雖然悟性平庸,天資頗差,但好在能持身正大,從不會‘劍走偏鋒’。
能夠坐胎成功,與他修行穩紮穩打關聯極大。他實是在行將壽盡之時,方才修成坐胎功的。”鼎靈道。
“能夠修行成功,就是一大幸事。”
蘇午身邊雖還有諸多人簇擁環繞,但他先前為眾人厘定過諸事以後,便將注意力完全轉移到了‘閭山道’之上,與鼎靈旁若無人地交談著,詢問過與閭山相關的種種情形。
陶祖、洪仁坤見狀,頓時百無聊賴,連打了幾個哈欠後,二人帶著晴子、江鶯鶯等後輩各自離開。
季行舟見狀也匆匆跟著離去,不想叫自己成為這間靜室之中的第三人。
蘇午與鼎靈一番交談過後,敲定了收回後土血脈-閭山神譜廟係的具體計劃:“七日之後,我與你同往閩地,登上閭山,收回後土血脈。
屆時需要師妹稍稍牽製三清之足片刻。
待我容納後土血脈以後,再將廟係覆映三清之足,令之重歸沉寂。”
“好。”
鼎靈唇角含笑,解下身後法劍,雙手托著,遞至蘇午麵前:“此‘閭山祖師法劍’,如今總算可以物歸原主,歸還於師兄了。”
第1451章 、嬰初
閭山祖師法劍,又名‘閭山大真人法劍’。
乃是蘇午以許旌陽天師法劍為胚,熔煉殺生石於此劍之內,最終重煉而成的一柄法劍。
此劍自他當初脫離模擬時空之時,便一直留在了閭山道中,成為閭山道有序傳承的最佳明證,亦是後來閭山道代代大真人方有資格運使的一柄法劍。
法劍經過歲月洗禮,更得每一代閭山真人細心養煉,其本身威能已然遠遠超出蘇午初將它煉造出來的時候,但即便如此,它於蘇午而言,仍已沒有任何實際意義,無法為他提供多少助力。
他看著那柄褪盡爐火氣、流轉瑩潤若水光澤的法劍,笑著搖了搖頭,將法劍推了回去:“此劍於我而言,已經沒有大用。
反倒是於閭山道內代代傳承,能護持後來弟子。
師妹把劍收回去罷。”
鼎靈聞言,垂目思索了片刻,就將法劍收回身後鞘中,與蘇午說道:“既然師兄已不需要此劍,我便把它送歸閭山,交由今之閭山大真人使用。”
“嗯。”
蘇午眼中神光閃動,若有所思:“如今閭山道已經傳承四代,而今掌教是‘鼎顯通玄明’五個字輩中的‘玄’字輩,曆數五代千百餘弟子,能登‘閭山神譜’之中廟係坐胎成功者有幾位?”
我自會有感應,為你辟出生路。”蘇午鄭重道。
丹加眼神含笑,唇角翹起,向蘇午雙手合十過,即站起身來,和卓瑪尊勝一同走到了靜室的門口。
她回頭來,看了鼎靈一眼,眼中亦無有多餘情緒,就此推門離去。
蘇午目送丹加離開,而後看向角落裏的鑒真,出聲道:“鬼佛便交由長老來應對。
一如我向丹加囑托的那般,以留下牽製鬼佛的手段為第一要務。
萬萬不可草率押上自身的性命。”
鑒真緩緩地點了點頭:“貧僧明白。
今時之局麵,比之貧僧曾經預測的最好局麵,都更好了許多。如此為謀取最終的大勝,貧僧可以保持忍耐。”
“鬼佛就在彼岸。
隻要佛門弟子法性試圖越過此岸,重鑄彼岸,便一定會看到它。”蘇午道,“長老如今可往華山去,坐鎮‘五嶽詭獄’當中。
與其中西天世界諸僧多加交流,屆時聯手以對鬼佛。”
“嗯。”
鑒真答應一聲,旋即站起身來。
蘇午看著鑒真和尚,又道:“一切種種皆是因緣和合而起,所謂‘緣起性空’。長老因‘弑殺佛之偶像’的執念而存世至今,此‘我執’既是長老存世至今的‘緣起’,亦同樣是‘鬼佛’的緣起。
然若將心性囚困於‘我執’之中,最終亦不過隻得‘頑空’,自性頑空,便似鏡中之花,水中之月,終究不能得證‘真空’,不能‘真空生妙有’,所施諸法,終歸‘假有’,所有修行,又盡空虛。
此不能真正牽製鬼佛。
唯有將我執化為‘真空’,方能真正牽製鬼佛,方能競得性中真自由。”
鑒真和尚站在原地,聽過蘇午這一番告誡,沉思了一陣,慢吞吞地離開了這間靜室。
看著屋室裏剩餘的幾人,蘇午還未出聲。
在旁思索了良久的鼎靈師妹,此時忽然出聲道:“假若陶祖壽限來臨之時,‘三清’顯露手段,我可以為師兄援手。
——我修‘有無形道’,將廟中坐胎神靈化為‘有無形道法’,充盈真閭山中,亦此有無形道法禁製著‘三清之足’的死劫,可以將其死劫短暫歸我所用,屆時應能以此援助師兄。”
蘇午聽得鼎靈師妹所言,麵上並無多少驚訝之色,隻有由衷的感慨與讚歎。
師妹能有今時成就,其實在他隱約預料之中。
畢竟,赤龍師父當時便極看重鼎靈資質,在赤龍這一脈傳承之下,鼎字輩的弟子,隻有蘇午與鼎靈兩人而已。
赤龍性情狂傲不羈,自身修行高絕,能被他看重,並且起意收為弟子的人,資質品性必然差不了。
更何況,蘇午在後世亦聽到過關於鼎靈的些許消息。
知道在自己離開閭山以後,師妹更將閭山道推到了新高度,乃為朱明國教,鼎靈師妹更是朱明國師。
若非閭山後來因變故而隱遁世外,閭山之聲名,或能壓過茅山宗、龍虎山天師府!
假若鼎靈修行不夠出色,非有大能力在身,也絕難有在明時期的那般成績。
蘇午目視鼎靈,腦海中回想著自身初入真武廟係之時,那一道道模糊形神疊合形成的‘真武之相’所發種種道音。
曆代祖師各自闡述著自身的‘道’。
其中最叫蘇午印象深刻的,便是那句‘道是化有為無’——如今鼎靈證悟‘有無形道法’,正應了真武廟係之中,那位祖師前輩對‘道’的探索,她比真武廟係之中的那位祖師前輩走得更遠。
能證有無道法,已然直指道法本真。
鼎靈能借此‘有無道法’牽製‘三清之足’,甚至引‘三清之足’死劫規律而為己用——三清之足的死劫,便是斷碎過去未來所有與‘三清’牽扯的道士性命因果,而鼎靈能運轉其死劫,而不為其死劫所殺,已然說明——她脫離‘三清神譜’、斬斷與‘三清’的勾連,更加徹底,與蘇午旗鼓相當!
這般斬卻三清牽扯的修行,如陶祖、鍾離權、含光子等得道高真,今下還都不能做到!
“三清合為‘原天大神’,總攝‘太上大象’、‘太無之先’、‘太上玄元’此三天大道。
其形分化‘三清之足’、‘三清之腸’、‘三清之手’、‘三清之魂’等等諸般,諸般詭形,極端恐怖,每一道詭形俱超越‘天詭’之層次,與‘魯母’、‘鬼佛’同列。
而其總攝三天大道,亦有詭變。
如‘太上玄元’與‘祖天師心識’相合,化生‘想爾’,此詭亦屬於‘三清’厲詭的序列。
師妹如今能暫借三清之足死劫而為己用,我亦深感欣慰。師父頗為看重你的資質——他倒是沒有看走眼。
然而三清恐怖,我今時之言語不能敘述其萬一。
僅僅是以‘三清之足’,想要應對‘三清序列’之中各類厲詭,卻完全不可能——是以,屆時假若三清顯形,我卻不能留師妹獨自牽製三清,大家勠力同心,共同應對此般大災劫,才是正道。”蘇午笑著向鼎靈說道。
鼎靈清麗麵孔上亦有淺淺笑意:“一切都依師兄的安排,隻要我能為師兄分憂解難就好。”
女冠好似被一層雲霧遮蓋著、看起來清清淺淺不甚真切的眼睛,一到將目光投向蘇午的時候,眼神便變得分外真摯起來。
陶祖看著蘇午與鼎靈這般互動,頓時扭動起了身子,好似渾身都不自在一樣。
他清了清嗓子,揚聲向蘇午問道:“我說啊——你要為我和阿坤替死,借我倆的死劫來修‘魔身種道大法’的話,那你預備以何為劫材?
在何處渡劫,你可想好了?”
蘇午點了點頭,他依舊看著鼎靈,道:“真閭山實是三清之足與‘後土血脈’相互牽連而化成的山形。
如今師妹既能以‘有無形道法’牽製三清之足,我不妨便將‘後土血脈’連同後土血脈演化的‘閭山神譜’收回。
將來以‘閭山神譜’為劫材,借後土血脈來渡過生死劫關。”
“師兄所言可行。”鼎靈應聲道。
陶祖撇了撇嘴,一攤手道:“倒是有現成的……”
‘後土血脈’與蘇午之間存留有奇異牽扯——他初開始時,借助‘後土血脈’與‘三清之足’互相牽扯,在此上開辟‘閭山神譜廟係’,真正傳下閭山道統,令閭山弟子修習閭山神譜廟係,於閭山廟係之中坐胎、寄托靈性,聚化廟係之中神靈。
他以此般手段,掌握了‘後土血脈’。
但因彼時自身修行不高,體魄太過羸弱,又與真閭山距離太遠,真閭山內部奇詭變化他更難知曉,是以雖以此法掌握了後土血脈,卻無法真正將‘後土血脈——閭山神譜廟係’容納在自身,隻有過幾次短暫借用後土血脈的力量,即便如此,在那時仍舊對他自身造成了絕大負擔。
而至於如今,蘇午體魄、修行已然遠超越‘人王層次’,將天地人三相於體內重構,此時徹底容納後土血脈,執掌閭山神譜廟係,已然再沒有半分懸念。
鼎靈接著向蘇午說道:“真閭山先前於明時經曆過一次變故,因閭山道涉世太深,與大明國運牽扯過甚,以至於三清之足於無意間勾連了太多塵世因果,險些複蘇。
我當時雖已於‘閭山神譜’之頂‘母氣鼎廟係’之中坐胎成功,但還未領悟‘有無形道法’,為避免三清之足複蘇,師父與師兄你們的心血毀於一旦,當時隻得令閭山避居世外,不與天下大勢產生牽扯。
即便如此,那時閭山局勢仍舊岌岌可危。
好在我後來修成了‘有無形道法’,顯真、顯直她倆相繼坐胎成功,又各自走出新路,於閭山神譜之上再開廟係。
我們三人聯手,才壓製住了當時行將複蘇的‘三清之足’,使閭山局勢重歸安定。
至於如今,閭山神譜之中,除卻師兄最初開辟的九十九座廟係之外,更多了數百座廟係。
最初師兄開辟的那九十九座廟係之中,已然盡有神靈被養煉而成。”
“顯真、顯直如今俱安好?”蘇午向鼎靈問道,“顯正、顯一、顯興、顯盛這些弟子,今在閭山之上又情況如何?”
鼎靈回道:“師兄門下顯字輩徒眾裏,顯真、顯直各自開辟新路,各自廟係已經高過居於閭山神譜最高位的‘母氣鼎廟係’。
其餘弟子雖然修行不輟,但或因天資受限,但因心誌所累,最終能坐胎成功者,隻有顯一一個。
餘者性靈散落諸多廟係之中,已經斷卻生前因果,化為廟中神靈的一部分了。”
“原來如此。”
蘇午歎息了一聲。
他當時收下的‘正、一、興、盛’等諸顯字輩弟子,多出身於閩地各個閭山道壇,且多是名聲不顯的小道壇,亦或者根本就是半路出家,從前根本不曾接觸過道法修行。
這幾個弟子的天資悟性皆屬平庸,不能渡過光陰長河,與蘇午相見,實屬尋常。
而今反倒有一個弟子真正修成了坐胎功,存世至今,蘇午該為此高興才對。
他腦海中翻騰著過往的記憶,徐徐道:“我若沒有記錯的話,顯一拜入我門下之時,其實已經年歲頗長,已是年過半百的老者了。
他最終還能修成坐胎功,坐胎於廟係之內,實在超出了我的預料。”
“顯一性情憨直而勤懇,於修行一道雖然悟性平庸,天資頗差,但好在能持身正大,從不會‘劍走偏鋒’。
能夠坐胎成功,與他修行穩紮穩打關聯極大。他實是在行將壽盡之時,方才修成坐胎功的。”鼎靈道。
“能夠修行成功,就是一大幸事。”
蘇午身邊雖還有諸多人簇擁環繞,但他先前為眾人厘定過諸事以後,便將注意力完全轉移到了‘閭山道’之上,與鼎靈旁若無人地交談著,詢問過與閭山相關的種種情形。
陶祖、洪仁坤見狀,頓時百無聊賴,連打了幾個哈欠後,二人帶著晴子、江鶯鶯等後輩各自離開。
季行舟見狀也匆匆跟著離去,不想叫自己成為這間靜室之中的第三人。
蘇午與鼎靈一番交談過後,敲定了收回後土血脈-閭山神譜廟係的具體計劃:“七日之後,我與你同往閩地,登上閭山,收回後土血脈。
屆時需要師妹稍稍牽製三清之足片刻。
待我容納後土血脈以後,再將廟係覆映三清之足,令之重歸沉寂。”
“好。”
鼎靈唇角含笑,解下身後法劍,雙手托著,遞至蘇午麵前:“此‘閭山祖師法劍’,如今總算可以物歸原主,歸還於師兄了。”
第1451章 、嬰初
閭山祖師法劍,又名‘閭山大真人法劍’。
乃是蘇午以許旌陽天師法劍為胚,熔煉殺生石於此劍之內,最終重煉而成的一柄法劍。
此劍自他當初脫離模擬時空之時,便一直留在了閭山道中,成為閭山道有序傳承的最佳明證,亦是後來閭山道代代大真人方有資格運使的一柄法劍。
法劍經過歲月洗禮,更得每一代閭山真人細心養煉,其本身威能已然遠遠超出蘇午初將它煉造出來的時候,但即便如此,它於蘇午而言,仍已沒有任何實際意義,無法為他提供多少助力。
他看著那柄褪盡爐火氣、流轉瑩潤若水光澤的法劍,笑著搖了搖頭,將法劍推了回去:“此劍於我而言,已經沒有大用。
反倒是於閭山道內代代傳承,能護持後來弟子。
師妹把劍收回去罷。”
鼎靈聞言,垂目思索了片刻,就將法劍收回身後鞘中,與蘇午說道:“既然師兄已不需要此劍,我便把它送歸閭山,交由今之閭山大真人使用。”
“嗯。”
蘇午眼中神光閃動,若有所思:“如今閭山道已經傳承四代,而今掌教是‘鼎顯通玄明’五個字輩中的‘玄’字輩,曆數五代千百餘弟子,能登‘閭山神譜’之中廟係坐胎成功者有幾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