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八神仙卷,這便在天理運轉之下,絞碎化無了!”季行舟痛悔不已,有些壓抑不住情緒。
相比於他,蘇午卻氣定神閑,他將宣紙鋪陳在草廬鐵桌之上,形成一道長幅大卷,而後拿起桌角的毛筆,於宣紙之上揮毫。
季行舟看著蘇午運筆如飛,行雲流水,隻得按捺出情緒,看看蘇午在描畫甚麽——他目光落在蘇午筆觸之上,片刻後便發現蘇午所描畫的,正是那‘八十七神仙卷’!
八十七尊神靈隨著時間飛逝,盡皆躍然紙上。
他們靈性灼然,不曾有半分毀損!
這般情形卻叫季行舟覺得,自己當時所見天理絞碎八十七尊摹畫神靈的景象,好似是幻覺一般!
可又哪有如此真實的幻覺?
季行舟看著那靈性灼然的八十七尊神靈,想及蘇午此前展開玄黃法旨,好似從八十七尊神靈中收攝去了甚麽,他若有所思地道:“那‘玄變之仙’,已然羅列法旨之上?”
畫上八十七尊神仙,靈性凝練與先前別無二致。
除此以外,它們身上隱隱縈繞著一縷玄黃神韻,與蘇午那道黃天法旨暗有牽連。
蘇午擱下筆,垂目看著桌案上的長幅畫卷,道:“八十八神仙卷,原本乃是與‘地獄變相圖’齊名的入墨圖。
而地獄變相圖後來居上,更壓過了‘八十八神仙卷’一頭。
我原本以為,此八十七神仙卷之所以在唐時出名,蓋因吳道子想象瑰麗,首先將想象落諸筆端,勾勒出了他心中的八十七道神靈,但相比於其‘地獄變相圖’而言,實不如後者多矣。
繪就地獄變相圖的吳道子畫技更加純熟,對於畫道的理解,已然超越古人。此畫係吳道子巔峰時期所做,自然應是其最巔峰的作品。
但而今親眼見到此‘八十八神仙卷’,方知此畫在後世之東流島評價所以不如‘地獄變相圖’,應因畫中‘玄變之仙’為天所奪,此點睛之筆被天所奪,八十八變作八十七,卻就遜色了地獄變相圖不止一籌。
好在今時成功留住那道‘玄變之仙’。
吳道子也不過是個天才橫溢的凡人畫師而已,蘊含著他想想與靈性的一筆畫卷緣何能為人所用,最終可以抗衡鬼王、天詭?
我們最初為尋常人之時,又何其羸弱,緣何最後能抗禦恐怖,直麵災劫?
人道緣何能與天道爭鋒?
一切是在最開始便注定了的麽?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並非如此。
一切種種的生發,少不了‘變數’的參與。
因為努力求變,方才能有革新。
而今時之舊天,正不願看到‘變數’的出現。”
蘇午看向季行舟,接著道:“我先前與你說過,生人甲的造就,雖然最開始仍需借助舊天神韻,但隨著諸多工匠對於易理研修愈深,對於‘天理’了解愈深,這生人甲的造就最終必須要脫離今時之天。
否則我們今時造甲,與真實曆史中的唐人塑造生人甲,又有甚麽不同?連前人的影子尚且不能走出,又何談走出革新之路?
如今,變數已然發生。
前事的影子仍會影響如今,但我們如今已不在從前影子覆蓋的範圍之內。”
“隻因那由吳道子摹畫而出的‘變數’,未有被天所奪,而是被你的法旨收攝而去?”季行舟驚疑不定地道。
“正是。”
蘇午點了點頭。
黃天法旨於他身後倏忽展開,法旨之上,並未出現所謂‘玄變之仙’的名諱,但整道黃天法旨此時顯露出的氣韻卻飄飄忽忽,令季行舟生出捉摸不定,不可測度的感覺。
“譬如有人家資億萬,譬如有人手無分文。
但變數之下,二者仍可以分庭抗禮,一決高下。所謂家資千萬者,或因這變數的生發,一朝傾家蕩產,更淪亡性命,而手無分文者,卻也可能借機扶搖而上,飛黃騰達。
自然,變數之下,也可能有另一番相反結果。
而不論如何,變數之下,一切俱是平等。
翻天覆地,就此而始。”蘇午眼神灼灼,“自此以後,神工局諸工匠首以造就‘八十八神仙卷’中,‘三十二天丁’與‘十七女官’所穿戴衣甲為第一目標,此後可以依照難度不同,逐漸煉造‘十八神將’穿戴衣甲,及至‘五行童子甲’,又至‘仙君甲’、‘諸聖之甲’。
變數之下,此八十八神仙卷涵蓋的諸般甲胄層次並非恒定,亦不會隨著複刻愈多,威能便愈會衰減。
能夠煉造出哪個層次的生人甲,全憑函鬼工個人的努力、天資,以及甲胄的用材等等。
如此,以煉造出如‘東華天帝君’、‘南極天帝君’、‘扶桑大帝君’等五聖所配衣甲的函鬼工,為‘函鬼宗師’。
以煉造出如‘火德仙君’、‘赤明仙君’此七仙君所配衣甲的函鬼工,為‘大家’。
以煉造出‘金光碧霞童子’、‘海雲玄陰童子’等五行童子所配衣甲的函鬼工,為‘大匠’……”
蘇午依照八十八神仙卷中神仙層次,為煉造諸神威靈穿戴衣甲的函鬼工,由低到高分了五個層次,即‘函鬼宗師’、‘大家’、‘大匠’、‘匠師’、‘匠’。
八十八神仙卷中留駐神韻,因這‘玄變之仙’的存在,而能如流水一般恒久更新,匠人感悟內中摹畫神韻,用以造就生人甲,便不會如造就‘霜煉甲’等生人甲一般,複刻地生人甲愈多,所能禁錮厲詭的層次便愈發衰減。
正如蘇午所言,以‘八十八神仙卷’造甲,能夠造就何種層次的生人甲,全憑匠人的努力與天賦,及至當時所用材料的好壞,天資越高,努力愈多,所造就的生人甲層次自然越高!
而那所謂的‘天資’,其實更可以說是‘靈光一閃’,或是‘變數發生’。
季行舟點了點頭,記下蘇午當下交代種種,而後道:“五聖之上,還有西王母、觀音菩薩、太上老君此‘三尊’。
這三道神韻……”
他如今都對這三道摹畫神韻拿捏不準。
蘇午笑道:“便如你我先前商量好的一般,我們共同來造就此‘三尊’所配衣甲,後來匠師如能造出三尊之甲,可稱‘神工’。”
“善!”季行舟神色滿意,讚歎出聲。
第1423章 、大才與小才
草廬之外,響起一陣淩亂的腳步聲。
季行舟聽著外頭逐漸接近的那陣腳步聲,將鐵桌子上的那‘八十八神仙卷’鄭重收了起來。
他在此間隙向蘇午問道:“諸般生人甲造就出來後,終需要禁錮了厲詭,方才能發揮它的真正威能。
如今神工局內,儲備礦藏豐厚,人才足夠,今又有了種種入墨圖,並且還有了‘八十八神仙卷’這般能一直重複利用,而不擔心其層次衰減的無上入墨圖,在此後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神工局皆能持續造甲。
但是此後生人甲倒不缺了,又該從何處去尋可以禁錮的、與甲胄層次相匹配的厲詭?”
“便尋此上之詭,抓來禁錮即是。”
蘇午展開‘黃天法旨’,使得羅列其上的‘想爾天庭紫籍仙官’尊名,盡皆能為季行舟所見。
諸般紫籍仙官,今因與蘇午的約定,而紛紛陷入沉寂。
在想爾本尊打破局勢,複蘇以前,它們便隻能埋藏於名山大川之下,今下正適合為不良人所用。
如此,待到想爾打破當下局麵之後,再想糾集舊部,卻也已然不可能。
“不良人本是今之唐皇所設機構,此中人員,多受唐皇恩遇。是以此中自有諸多唐皇安插進來的眼線。
而你於不良人之中設‘神工局’,以諸僧道、我手下‘元皇大神教’舊部、諸函人工匠填充神工局,先前又令有意功名的神工局工匠各奔前程而去,倒是令如今的神工局內,少了許多唐皇的眼線。
神工局在如今算是‘不良人’之中,最少唐皇暗探的機構。
現今,你既有意收押諸地厲詭,可是要再增設一個機構,與‘神工局’對應,專門負責緝捕厲詭、查禁邪祟之事?”季行舟看過蘇午展開來的黃天法旨之上羅列諸紫籍仙官名錄,轉而向蘇午說道,“某如今一心鍛煉甲兵,感悟天人交變之韻,卻分不開手來,再幫你做其他事情了。”
他看出蘇午有增設新機構的意思,是以提前出聲,表明自身的態度——今下季行舟心神已為‘天人交變之韻’所秘,從中更窺見了自己的修行之道,這一時半會兒之間,他卻不願脫離神工局,再依蘇午的安排去做其他事情。
雖然先前口口聲聲要求蘇午,莫要將他囿於爐火氈台前的人,也是他自己。不過他今時顯然改變了主意,甘心留在神工局中。
蘇午笑著搖了搖頭,轉身看向草廬外。
吳道子匆忙忙跑進了草廬中,其看到在鐵桌旁交談的蘇午與季行舟,一時遲疑著未有出聲。
“閣下在醉夢之中,已為我們摹畫出一副世上無雙無對的‘天人交變圖錄’,這副圖錄已然超出了我們對閣下原本的期許。
是以,今時閣下若想要離開此地,亦請閣下自便。
蘇某虧欠閣下實多,閣下旦有要求,我必一力滿足。”蘇午神色鄭重,向匆匆奔入草廬中的吳道子深施一禮,季行舟在旁跟著向畫聖行禮。
蘇午接著道:“此般圖錄之神異,蘇某亦不會遮瞞,自會將之添加在閣下的成績之中,呈報聖人。
自此以後,高官顯爵,榮華富貴,於閣下而言,亦如探囊取物。”
如今,因那一副‘八十八神仙卷’的誕生,蘇午已決定不再強留吳道子在此,但他態度轉變如此之快,卻叫吳道子有些難以適應。
中年畫師神色茫然地看看蘇午,又看看其旁邊握著紙卷的季行舟,目光最終落在了季行舟手中握著的紙卷之上——他隱有預感,自身摹畫的那副所謂世間無雙無對的天人交變圖錄,應當就是季行舟手中握著的紙卷。
吳道子看著那紙卷,一時猶疑不定。
蘇午與他說完話,卻轉回身去,接著先前的話題與季行舟說道:“我以‘楊惠之’為神工局主事,他雖有大才,但實無修行在身,以他來引導諸工匠做事、諸畫師摹畫神韻自然沒有絲毫問題,但若令他來約束諸般有修行在身的僧道,其實力有未逮。
是以你今願意留在神工局中,與他相互輔佐,由他來主持對神工局中工匠、畫師摹畫天人交變之韻的事物,由你來約束神工局中諸有修行在身之輩的事務,卻是再好不過,我無意將你遷往別處就任。”
“如此甚好。”季行舟點了點頭。
那站在草廬門口的吳道子聞言微微昂首,揚聲說道:“惠之師弟如今找到了自身的‘道’在何處,日後自有一番成就。
但說他有大才,卻並不盡然罷?
以他今時專注的‘道’,雖也可以指導他人摹畫所謂‘天人交變之韻’,但讓他親自來摹畫那般神韻,再以摹畫而來的神韻,造就所謂生人甲,卻是不能。”
雕塑之技藝,在今時確無法用在‘生人甲’的煉造之上。
吳道子倒也算一語中的。
隻不過他並不知道,楊惠之之才,並不在‘生人甲’上,蘇午撚起一支毛筆,那毛筆之上蘸取的黑墨,竟在他心念影響之下,陡作朱紅之色,他隨手裁來一道宣紙,那宣紙也在他的氣韻影響下,呈現金紫之色。
他以朱筆一揮而就,在那裁下的一道金紫符紙上,寫就一道‘除厄避災符籙’,旋而將那隱隱赤光流轉的符籙收起來,遞給了吳道玄。
吳道玄不明所以地接過符籙。
就聽蘇午說道:“閣下亦有大才,此般天才,卻為天所妒,日後或亦有如今時一般,摹畫世間無雙天人交變之韻的時候,但那般‘天人之韻’,必會為天所奪,而不能落於人間。
僥幸留於人間,亦必完全變一副模樣,再不是你本願呈現出來的狀態。
而閣下醉心於功名之中,以你大才,隻能為權貴所用,而不能造福蒼生——百千年後,你雖有才名存世,但也隻有才名而已。而如閣下的惠之師弟,卻願意施展所學,供蒼生一用。
他之名卻能留在蒼生心底,口口相傳。此名卻非隻是才名。
閣下以為,此兩種‘才能’,哪個大,哪個又小?
閣下以為,楊惠之的雕塑之道,不能應用於甲胄之上,莫非不能應用在天下山川大嶽之上?
在石上作畫,點石生靈,與閣下的畫道相比,又孰高孰低?”
吳道玄被蘇午這一番話說得愣在原地,他在醉夢之中,畫出‘八十八神仙卷’以後,便已生出此畫真意必被蒼天所奪的預感——如他這般自負才名之輩,又怎會願意自己頃刻而就、渾然天成的畫作,不能流傳於世間,而被天意蒙蔽?是以欲向蘇午來尋解決辦法,卻意外在草廬中感應到了‘八十八神仙卷’的真意。
相比於他,蘇午卻氣定神閑,他將宣紙鋪陳在草廬鐵桌之上,形成一道長幅大卷,而後拿起桌角的毛筆,於宣紙之上揮毫。
季行舟看著蘇午運筆如飛,行雲流水,隻得按捺出情緒,看看蘇午在描畫甚麽——他目光落在蘇午筆觸之上,片刻後便發現蘇午所描畫的,正是那‘八十七神仙卷’!
八十七尊神靈隨著時間飛逝,盡皆躍然紙上。
他們靈性灼然,不曾有半分毀損!
這般情形卻叫季行舟覺得,自己當時所見天理絞碎八十七尊摹畫神靈的景象,好似是幻覺一般!
可又哪有如此真實的幻覺?
季行舟看著那靈性灼然的八十七尊神靈,想及蘇午此前展開玄黃法旨,好似從八十七尊神靈中收攝去了甚麽,他若有所思地道:“那‘玄變之仙’,已然羅列法旨之上?”
畫上八十七尊神仙,靈性凝練與先前別無二致。
除此以外,它們身上隱隱縈繞著一縷玄黃神韻,與蘇午那道黃天法旨暗有牽連。
蘇午擱下筆,垂目看著桌案上的長幅畫卷,道:“八十八神仙卷,原本乃是與‘地獄變相圖’齊名的入墨圖。
而地獄變相圖後來居上,更壓過了‘八十八神仙卷’一頭。
我原本以為,此八十七神仙卷之所以在唐時出名,蓋因吳道子想象瑰麗,首先將想象落諸筆端,勾勒出了他心中的八十七道神靈,但相比於其‘地獄變相圖’而言,實不如後者多矣。
繪就地獄變相圖的吳道子畫技更加純熟,對於畫道的理解,已然超越古人。此畫係吳道子巔峰時期所做,自然應是其最巔峰的作品。
但而今親眼見到此‘八十八神仙卷’,方知此畫在後世之東流島評價所以不如‘地獄變相圖’,應因畫中‘玄變之仙’為天所奪,此點睛之筆被天所奪,八十八變作八十七,卻就遜色了地獄變相圖不止一籌。
好在今時成功留住那道‘玄變之仙’。
吳道子也不過是個天才橫溢的凡人畫師而已,蘊含著他想想與靈性的一筆畫卷緣何能為人所用,最終可以抗衡鬼王、天詭?
我們最初為尋常人之時,又何其羸弱,緣何最後能抗禦恐怖,直麵災劫?
人道緣何能與天道爭鋒?
一切是在最開始便注定了的麽?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並非如此。
一切種種的生發,少不了‘變數’的參與。
因為努力求變,方才能有革新。
而今時之舊天,正不願看到‘變數’的出現。”
蘇午看向季行舟,接著道:“我先前與你說過,生人甲的造就,雖然最開始仍需借助舊天神韻,但隨著諸多工匠對於易理研修愈深,對於‘天理’了解愈深,這生人甲的造就最終必須要脫離今時之天。
否則我們今時造甲,與真實曆史中的唐人塑造生人甲,又有甚麽不同?連前人的影子尚且不能走出,又何談走出革新之路?
如今,變數已然發生。
前事的影子仍會影響如今,但我們如今已不在從前影子覆蓋的範圍之內。”
“隻因那由吳道子摹畫而出的‘變數’,未有被天所奪,而是被你的法旨收攝而去?”季行舟驚疑不定地道。
“正是。”
蘇午點了點頭。
黃天法旨於他身後倏忽展開,法旨之上,並未出現所謂‘玄變之仙’的名諱,但整道黃天法旨此時顯露出的氣韻卻飄飄忽忽,令季行舟生出捉摸不定,不可測度的感覺。
“譬如有人家資億萬,譬如有人手無分文。
但變數之下,二者仍可以分庭抗禮,一決高下。所謂家資千萬者,或因這變數的生發,一朝傾家蕩產,更淪亡性命,而手無分文者,卻也可能借機扶搖而上,飛黃騰達。
自然,變數之下,也可能有另一番相反結果。
而不論如何,變數之下,一切俱是平等。
翻天覆地,就此而始。”蘇午眼神灼灼,“自此以後,神工局諸工匠首以造就‘八十八神仙卷’中,‘三十二天丁’與‘十七女官’所穿戴衣甲為第一目標,此後可以依照難度不同,逐漸煉造‘十八神將’穿戴衣甲,及至‘五行童子甲’,又至‘仙君甲’、‘諸聖之甲’。
變數之下,此八十八神仙卷涵蓋的諸般甲胄層次並非恒定,亦不會隨著複刻愈多,威能便愈會衰減。
能夠煉造出哪個層次的生人甲,全憑函鬼工個人的努力、天資,以及甲胄的用材等等。
如此,以煉造出如‘東華天帝君’、‘南極天帝君’、‘扶桑大帝君’等五聖所配衣甲的函鬼工,為‘函鬼宗師’。
以煉造出如‘火德仙君’、‘赤明仙君’此七仙君所配衣甲的函鬼工,為‘大家’。
以煉造出‘金光碧霞童子’、‘海雲玄陰童子’等五行童子所配衣甲的函鬼工,為‘大匠’……”
蘇午依照八十八神仙卷中神仙層次,為煉造諸神威靈穿戴衣甲的函鬼工,由低到高分了五個層次,即‘函鬼宗師’、‘大家’、‘大匠’、‘匠師’、‘匠’。
八十八神仙卷中留駐神韻,因這‘玄變之仙’的存在,而能如流水一般恒久更新,匠人感悟內中摹畫神韻,用以造就生人甲,便不會如造就‘霜煉甲’等生人甲一般,複刻地生人甲愈多,所能禁錮厲詭的層次便愈發衰減。
正如蘇午所言,以‘八十八神仙卷’造甲,能夠造就何種層次的生人甲,全憑匠人的努力與天賦,及至當時所用材料的好壞,天資越高,努力愈多,所造就的生人甲層次自然越高!
而那所謂的‘天資’,其實更可以說是‘靈光一閃’,或是‘變數發生’。
季行舟點了點頭,記下蘇午當下交代種種,而後道:“五聖之上,還有西王母、觀音菩薩、太上老君此‘三尊’。
這三道神韻……”
他如今都對這三道摹畫神韻拿捏不準。
蘇午笑道:“便如你我先前商量好的一般,我們共同來造就此‘三尊’所配衣甲,後來匠師如能造出三尊之甲,可稱‘神工’。”
“善!”季行舟神色滿意,讚歎出聲。
第1423章 、大才與小才
草廬之外,響起一陣淩亂的腳步聲。
季行舟聽著外頭逐漸接近的那陣腳步聲,將鐵桌子上的那‘八十八神仙卷’鄭重收了起來。
他在此間隙向蘇午問道:“諸般生人甲造就出來後,終需要禁錮了厲詭,方才能發揮它的真正威能。
如今神工局內,儲備礦藏豐厚,人才足夠,今又有了種種入墨圖,並且還有了‘八十八神仙卷’這般能一直重複利用,而不擔心其層次衰減的無上入墨圖,在此後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神工局皆能持續造甲。
但是此後生人甲倒不缺了,又該從何處去尋可以禁錮的、與甲胄層次相匹配的厲詭?”
“便尋此上之詭,抓來禁錮即是。”
蘇午展開‘黃天法旨’,使得羅列其上的‘想爾天庭紫籍仙官’尊名,盡皆能為季行舟所見。
諸般紫籍仙官,今因與蘇午的約定,而紛紛陷入沉寂。
在想爾本尊打破局勢,複蘇以前,它們便隻能埋藏於名山大川之下,今下正適合為不良人所用。
如此,待到想爾打破當下局麵之後,再想糾集舊部,卻也已然不可能。
“不良人本是今之唐皇所設機構,此中人員,多受唐皇恩遇。是以此中自有諸多唐皇安插進來的眼線。
而你於不良人之中設‘神工局’,以諸僧道、我手下‘元皇大神教’舊部、諸函人工匠填充神工局,先前又令有意功名的神工局工匠各奔前程而去,倒是令如今的神工局內,少了許多唐皇的眼線。
神工局在如今算是‘不良人’之中,最少唐皇暗探的機構。
現今,你既有意收押諸地厲詭,可是要再增設一個機構,與‘神工局’對應,專門負責緝捕厲詭、查禁邪祟之事?”季行舟看過蘇午展開來的黃天法旨之上羅列諸紫籍仙官名錄,轉而向蘇午說道,“某如今一心鍛煉甲兵,感悟天人交變之韻,卻分不開手來,再幫你做其他事情了。”
他看出蘇午有增設新機構的意思,是以提前出聲,表明自身的態度——今下季行舟心神已為‘天人交變之韻’所秘,從中更窺見了自己的修行之道,這一時半會兒之間,他卻不願脫離神工局,再依蘇午的安排去做其他事情。
雖然先前口口聲聲要求蘇午,莫要將他囿於爐火氈台前的人,也是他自己。不過他今時顯然改變了主意,甘心留在神工局中。
蘇午笑著搖了搖頭,轉身看向草廬外。
吳道子匆忙忙跑進了草廬中,其看到在鐵桌旁交談的蘇午與季行舟,一時遲疑著未有出聲。
“閣下在醉夢之中,已為我們摹畫出一副世上無雙無對的‘天人交變圖錄’,這副圖錄已然超出了我們對閣下原本的期許。
是以,今時閣下若想要離開此地,亦請閣下自便。
蘇某虧欠閣下實多,閣下旦有要求,我必一力滿足。”蘇午神色鄭重,向匆匆奔入草廬中的吳道子深施一禮,季行舟在旁跟著向畫聖行禮。
蘇午接著道:“此般圖錄之神異,蘇某亦不會遮瞞,自會將之添加在閣下的成績之中,呈報聖人。
自此以後,高官顯爵,榮華富貴,於閣下而言,亦如探囊取物。”
如今,因那一副‘八十八神仙卷’的誕生,蘇午已決定不再強留吳道子在此,但他態度轉變如此之快,卻叫吳道子有些難以適應。
中年畫師神色茫然地看看蘇午,又看看其旁邊握著紙卷的季行舟,目光最終落在了季行舟手中握著的紙卷之上——他隱有預感,自身摹畫的那副所謂世間無雙無對的天人交變圖錄,應當就是季行舟手中握著的紙卷。
吳道子看著那紙卷,一時猶疑不定。
蘇午與他說完話,卻轉回身去,接著先前的話題與季行舟說道:“我以‘楊惠之’為神工局主事,他雖有大才,但實無修行在身,以他來引導諸工匠做事、諸畫師摹畫神韻自然沒有絲毫問題,但若令他來約束諸般有修行在身的僧道,其實力有未逮。
是以你今願意留在神工局中,與他相互輔佐,由他來主持對神工局中工匠、畫師摹畫天人交變之韻的事物,由你來約束神工局中諸有修行在身之輩的事務,卻是再好不過,我無意將你遷往別處就任。”
“如此甚好。”季行舟點了點頭。
那站在草廬門口的吳道子聞言微微昂首,揚聲說道:“惠之師弟如今找到了自身的‘道’在何處,日後自有一番成就。
但說他有大才,卻並不盡然罷?
以他今時專注的‘道’,雖也可以指導他人摹畫所謂‘天人交變之韻’,但讓他親自來摹畫那般神韻,再以摹畫而來的神韻,造就所謂生人甲,卻是不能。”
雕塑之技藝,在今時確無法用在‘生人甲’的煉造之上。
吳道子倒也算一語中的。
隻不過他並不知道,楊惠之之才,並不在‘生人甲’上,蘇午撚起一支毛筆,那毛筆之上蘸取的黑墨,竟在他心念影響之下,陡作朱紅之色,他隨手裁來一道宣紙,那宣紙也在他的氣韻影響下,呈現金紫之色。
他以朱筆一揮而就,在那裁下的一道金紫符紙上,寫就一道‘除厄避災符籙’,旋而將那隱隱赤光流轉的符籙收起來,遞給了吳道玄。
吳道玄不明所以地接過符籙。
就聽蘇午說道:“閣下亦有大才,此般天才,卻為天所妒,日後或亦有如今時一般,摹畫世間無雙天人交變之韻的時候,但那般‘天人之韻’,必會為天所奪,而不能落於人間。
僥幸留於人間,亦必完全變一副模樣,再不是你本願呈現出來的狀態。
而閣下醉心於功名之中,以你大才,隻能為權貴所用,而不能造福蒼生——百千年後,你雖有才名存世,但也隻有才名而已。而如閣下的惠之師弟,卻願意施展所學,供蒼生一用。
他之名卻能留在蒼生心底,口口相傳。此名卻非隻是才名。
閣下以為,此兩種‘才能’,哪個大,哪個又小?
閣下以為,楊惠之的雕塑之道,不能應用於甲胄之上,莫非不能應用在天下山川大嶽之上?
在石上作畫,點石生靈,與閣下的畫道相比,又孰高孰低?”
吳道玄被蘇午這一番話說得愣在原地,他在醉夢之中,畫出‘八十八神仙卷’以後,便已生出此畫真意必被蒼天所奪的預感——如他這般自負才名之輩,又怎會願意自己頃刻而就、渾然天成的畫作,不能流傳於世間,而被天意蒙蔽?是以欲向蘇午來尋解決辦法,卻意外在草廬中感應到了‘八十八神仙卷’的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