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相對的,或許隻有‘九窟世界’,才能容人性魂留駐。
眼前這些倀鬼,從前說不定也是來自於現實,被卷入‘九尾’與‘九首’演化世界中的活人。若這九山之中,隻能容許活人身軀踏足的話,那‘邵道師’的肉殼,此時說不定已被塑化‘顯神’,正被人‘送神上山’了——在現實之時,蘇午分明看到‘阿福’的因果,臨近一道裂縫,欲將爬出裂縫的邵道師因果再推入裂縫中去!
那般情景,與現實對應,說明邵道師的肉殼極可能正在被送上九山之上!
那邵道師的性靈今時莫非已被攝入‘九窟’之中?!
邵道師自有造化,未來將會首先容納眼詭,更與容納發詭的麻仙姑,聯合壓製住了‘三清之腸’的複蘇!
其應當不至於死得這般潦草!
但是蘇午涉入這段因果中,又為這段因果增加了許多不確定性。
他未能見得邵道師真人之前,也不能斷定對方就是安全無虞的!
“你等在此九山九窟之中,已經存活了多少歲月?”蘇午又向那些詭奴出聲問道,不等詭奴們回應,他隨手一拂,先封住了九成九的詭奴意識,隻留它們中的一個來回答自己的問題。
那詭奴見蘇午目光朝它看來,連忙回道:“我們已在九山九窟之中存活一萬零四百餘年了!”
“一萬餘年……”蘇午看著在場眾多詭奴,它們身上衣衫服飾看來似是漢晉時期人的裝束,但它們隻是寄附在‘九山’中的前人之屍身上的意識而已,它們本身並不一定就是漢晉時期生人,“你們是何時生人?”
“我們都是明時人,嘉靖時人!”
現實中,明嘉靖時至今不過二百餘年而已。
‘九山九窟’之中卻已經過去了萬餘年之久……
“你等為何能在‘九窟’之中存留意識?在那座‘墳山’附近死去之人,皆能在九窟之中存留意識,還是隻有特定的人才能存留意識於九窟之中?”
“須得蒙‘九尾娘娘’選中,才能在九窟之中存留意識。
那些在墳山死去的人,就真的死了,絕無可能把意識留存在九窟中的。”那詭奴回道。
“你等隻要送神上山一回,便能多活五百餘年。
由此來看,你等至少已經送神上山二十多次了……”蘇午淡淡出聲。
那唯一能說話的詭奴,此下聽得蘇午平淡的言語,忽似想起了甚麽一般,縮了縮脖子,未敢接著回話。
其實萬餘年來,它們送神上身不止二十餘次。
有時一個五百年的周期內,九山之中甚至會有六七次出現大量的新廟。
如此來算,它們至今請神上山的次數,縱然沒有百次,也至少有七八十餘次了!
“你們可知道,自己每每送神上山一回,便相當於將一無辜之人拉扯入九山九窟之中,奪去了那人的性命?”
那詭奴徹底不再言語。
蘇午邁步走出了那座大廟,他抬目看了看被灰霧遮掩的群山,身形倏忽化作一片昏黃的霧氣,侵入灰霧之中,往群山間蔓延開去。
……
大廟內。
一個個借屍寄‘魂’的詭奴們站在牆根處、門口處,以及門外。
靠近神台周邊的那些詭奴,此下盡化作了一具具腐爛的屍體,唯有這些距離神台較遠的詭奴,暫時還未有倒下。
它們麵麵相覷一陣。
有‘人’小心翼翼地開口:“能、能說話了?!”
“能說話了!”
“看來他是放過咱們了啊,被‘九尾娘娘’勒令去填墳,也比徹底死了好啊,這下還能撿回一條命,太好了,太好了……”
“是啊,好死不如賴活著……”
“咱們塑化神靈,也不是咱們自心本願啊,都是被逼著做了這些事……”
“對對對!
咱們也不想害人,拉人下水的……”
這些詭奴們議論了一陣,其中忽然有個出聲道:“那咱們這就去填墳吧?”
“走吧!”
“走吧!”
眾詭奴聞聲紛紛景從。
一群詭奴擠出了大廟正門,倏忽間化作一根根銀灰色的狐毛,往群山上飄散而去——這時候,忽有一陣金色火焰蓬勃而起,點燃了這大片狐毛!
將之盡燒成灰燼!
——哪裏有甚麽‘九尾娘娘’下令?
更或者說,這些詭奴,本也是那‘九尾娘娘’的一部分罷了!
第1110章 、塑像
灰霧遮掩之下,亂山伏延。
身在山中,往往不知此山之高。然若能化為雲霧,乘遊於天際,便能對群山的伏脈與高峰一覽無餘,在天上時,看地上的山,反而會覺得那群山變得渺小了許多。
此時,黯淡無光的天穹之中,一片金雲如綢緞般穿過了層層灰霧。
金雲遮蓋下,‘九山’中,某座山脈的半山腰處,十餘個人在山間艱難緩行。
這十餘人簇擁著一尊等人高的神像,他們撐起縱橫交錯的四根粗木杠子,以四根木杠子托起了上方的神台,神台上端坐著一個留著羊角胡子,一身黑衫的道士塑像。
那道士塑像周身細節、五官麵容都被塑化得徐徐如生,就跟真的一樣。
甚至於,這道士的雙眼珠兒還微微轉動著——這就是個活人!
十餘人動作僵硬地扛著‘神像’往山上走,‘他們’神色木然,膚色蒼白,眼睛裏也灰白一片,根本就是一具具行屍走肉——這些人論及‘靈動程度’,卻遠遠不及先前塑造蘇午的那齊家上下所有詭奴,他們的數量也不如齊家人多。
當時圍攏在蘇午廟堂內外的齊家人,加起來足足三百餘了。
今下這夥送神上山的人,卻隻有十餘個。
‘道士塑像’坐在神台上,緩緩轉動著脖頸,看著那些行屍走肉般抬著木杠的人,他眼神驚異,又轉頭四顧——霧氣遮蔽下的山道兩旁,已經堆積了不知多少尊神靈塑像,那些神靈塑像的體態、衣飾皆有種種不同。
它們的麵孔在霧氣裏若隱若現。
多數神靈塑像的麵容、膚色已經逐漸幹枯成灰白色,神像上塗刷的各種油彩也漸漸剝落了。
但也有少數神像的麵容、膚色,還保持了部分的‘新鮮’。
新鮮的泥色,就像人膚色一樣,栩栩如生,與周圍灰白泥色的膚色,形成了鮮明對比!
‘道士塑像’眼中流露沉思之色。
越往山上走,堆積的神像便愈來愈多了。
十餘人扛著他走過半山腰的時候,道士塑像仰頭朝前方看了看——前頭已經有大大小小、密密麻麻不知多少具神像,鋪陳在山野之上!
有道金黃色的‘溪流’,從諸道山脈的最高峰上流淌而來,蜿蜒於十餘人所處的這座小山前方,溪流裏淌出的黃金河水,浸潤了漫山遍野間鋪陳的部分塑像,將那部分塑像也染成了金黃色。
前方,大抵就是自己此行的盡頭了……
‘道士塑像’看著前方山野間隨意散落的塑像,內心生出了某種預感。
他低頭看向扛著自己的十餘個人,想看看它們會最終把自己置於何處?自身被丟在山上之後,最終又會有怎樣遭遇?
卻在這時,一陣低低的哭聲傳進他耳朵裏。道士塑像聞聲猛地抬頭,循聲望去,就見霧氣隱隱之間,三五具與他泥胎裝束差不多的塑像被丟在山道的盡頭,隻不過,那些道士塑像未有戴冠,而其頭上還戴了一頂帽子。
哭聲正出自於那五尊道士塑像中間的那具。
未有戴冠的年輕道士塑像低著頭,嗚嗚地哭著。
其膚色正常,栩栩如生,與周圍那幾個已經漸漸幹涸,‘膚色’變為灰白泥色的道士塑像完全不同。
被扛在杠子上的戴冠道士塑像,看著那未戴冠的年輕道士塑像,他的眼神變得更加悲哀,口中竟發出了人聲:“怪我識人不明,竟與妖人偕行,誤了你們性命。
今下咱們師徒,都同死在這荒山之上,下輩子,師父給你們當牛做馬,彌補罪過……”
聽到被自己等人扛著的道士塑像,口中竟發出人言,那十餘個人依舊神色木訥,其中隻有一個身材稍矮些的男人回過頭來,看了神台上的塑像一眼。
那道士塑像說過話後,便低下了頭去。
身高稍矮的男人此時似有所感,轉回頭去,仰頭看向了天穹。
天穹之中,不知何時飄轉來一片金雲,那片金雲在矮小漢子向其投去目光之時,倏忽間似一道綢帶般飄轉而下,在扛著道士塑像的人群裏彌散而開!
一團團金焰頃刻間點燃了那些扛著神台的‘人’!
金雲霧氣中的‘人們’,在被火舌舔上身軀的刹那,就化作一根根銀灰色的狐毛!
頃刻間,這小小的一撮狐毛,就被火焰燒成了虛無!
這片飄轉而下的金雲,倏忽間在道士塑像對麵聚攏起一個人形的輪廓,須臾變作一高大英偉的青年人來。
高大青年人——蘇午看著神台上神色驚愕的道士塑像,出聲問道:“邵道師?”
“是!”
道士塑像未想到蘇午會有此言語,有些驚訝地應了一聲。
“你在‘九山’之中竟然保有了神智?倒叫我出乎意料了。
我看到了你在現實世界的墳山某塊石頭上,留下的字跡。”蘇午手掐‘寶瓶印’,默念清靈咒,以此般方法與道士塑像心神溝通著。
他用的這般方法,正是邵道師當時刻在墳山某塊石塊之上的。
邵道師見他以此法與自身溝通,對這青年人的疑慮一下子消散了大半,即出聲道:“這方詭秘所在,便名作‘九山’嗎?
我修成天王觀‘天王鎖詭錘’,今下還未鎖拿厲詭在‘命符’之中,是以將性意留在命符之內,以肉身緊緊鎖住,或許是因為這個法子,才叫我在這‘九山’之中,依舊保有了神智……
閣下尊姓大名?
是否能幫我看看我那幾個弟子?救他們一把……”
邵道師連連出言,蘇午走到他近前來,卻搖了搖頭:“我若是你的敵人,你今下將自己的壓箱底手段和盤托出,豈不正給了敵人可乘之機?”
黑須道士麵色一滯,未有言語甚麽。
——他想起自己先前與大名府台的公子同行,探索中皇山所謂‘女媧石刻’,卻被對方坑害,以至於淪落到如今境地的事情。
這般一想,邵守善就暗生悔意,怨怪自己怎麽這麽大嘴巴?甚麽都往外麵說?
眼前這些倀鬼,從前說不定也是來自於現實,被卷入‘九尾’與‘九首’演化世界中的活人。若這九山之中,隻能容許活人身軀踏足的話,那‘邵道師’的肉殼,此時說不定已被塑化‘顯神’,正被人‘送神上山’了——在現實之時,蘇午分明看到‘阿福’的因果,臨近一道裂縫,欲將爬出裂縫的邵道師因果再推入裂縫中去!
那般情景,與現實對應,說明邵道師的肉殼極可能正在被送上九山之上!
那邵道師的性靈今時莫非已被攝入‘九窟’之中?!
邵道師自有造化,未來將會首先容納眼詭,更與容納發詭的麻仙姑,聯合壓製住了‘三清之腸’的複蘇!
其應當不至於死得這般潦草!
但是蘇午涉入這段因果中,又為這段因果增加了許多不確定性。
他未能見得邵道師真人之前,也不能斷定對方就是安全無虞的!
“你等在此九山九窟之中,已經存活了多少歲月?”蘇午又向那些詭奴出聲問道,不等詭奴們回應,他隨手一拂,先封住了九成九的詭奴意識,隻留它們中的一個來回答自己的問題。
那詭奴見蘇午目光朝它看來,連忙回道:“我們已在九山九窟之中存活一萬零四百餘年了!”
“一萬餘年……”蘇午看著在場眾多詭奴,它們身上衣衫服飾看來似是漢晉時期人的裝束,但它們隻是寄附在‘九山’中的前人之屍身上的意識而已,它們本身並不一定就是漢晉時期生人,“你們是何時生人?”
“我們都是明時人,嘉靖時人!”
現實中,明嘉靖時至今不過二百餘年而已。
‘九山九窟’之中卻已經過去了萬餘年之久……
“你等為何能在‘九窟’之中存留意識?在那座‘墳山’附近死去之人,皆能在九窟之中存留意識,還是隻有特定的人才能存留意識於九窟之中?”
“須得蒙‘九尾娘娘’選中,才能在九窟之中存留意識。
那些在墳山死去的人,就真的死了,絕無可能把意識留存在九窟中的。”那詭奴回道。
“你等隻要送神上山一回,便能多活五百餘年。
由此來看,你等至少已經送神上山二十多次了……”蘇午淡淡出聲。
那唯一能說話的詭奴,此下聽得蘇午平淡的言語,忽似想起了甚麽一般,縮了縮脖子,未敢接著回話。
其實萬餘年來,它們送神上身不止二十餘次。
有時一個五百年的周期內,九山之中甚至會有六七次出現大量的新廟。
如此來算,它們至今請神上山的次數,縱然沒有百次,也至少有七八十餘次了!
“你們可知道,自己每每送神上山一回,便相當於將一無辜之人拉扯入九山九窟之中,奪去了那人的性命?”
那詭奴徹底不再言語。
蘇午邁步走出了那座大廟,他抬目看了看被灰霧遮掩的群山,身形倏忽化作一片昏黃的霧氣,侵入灰霧之中,往群山間蔓延開去。
……
大廟內。
一個個借屍寄‘魂’的詭奴們站在牆根處、門口處,以及門外。
靠近神台周邊的那些詭奴,此下盡化作了一具具腐爛的屍體,唯有這些距離神台較遠的詭奴,暫時還未有倒下。
它們麵麵相覷一陣。
有‘人’小心翼翼地開口:“能、能說話了?!”
“能說話了!”
“看來他是放過咱們了啊,被‘九尾娘娘’勒令去填墳,也比徹底死了好啊,這下還能撿回一條命,太好了,太好了……”
“是啊,好死不如賴活著……”
“咱們塑化神靈,也不是咱們自心本願啊,都是被逼著做了這些事……”
“對對對!
咱們也不想害人,拉人下水的……”
這些詭奴們議論了一陣,其中忽然有個出聲道:“那咱們這就去填墳吧?”
“走吧!”
“走吧!”
眾詭奴聞聲紛紛景從。
一群詭奴擠出了大廟正門,倏忽間化作一根根銀灰色的狐毛,往群山上飄散而去——這時候,忽有一陣金色火焰蓬勃而起,點燃了這大片狐毛!
將之盡燒成灰燼!
——哪裏有甚麽‘九尾娘娘’下令?
更或者說,這些詭奴,本也是那‘九尾娘娘’的一部分罷了!
第1110章 、塑像
灰霧遮掩之下,亂山伏延。
身在山中,往往不知此山之高。然若能化為雲霧,乘遊於天際,便能對群山的伏脈與高峰一覽無餘,在天上時,看地上的山,反而會覺得那群山變得渺小了許多。
此時,黯淡無光的天穹之中,一片金雲如綢緞般穿過了層層灰霧。
金雲遮蓋下,‘九山’中,某座山脈的半山腰處,十餘個人在山間艱難緩行。
這十餘人簇擁著一尊等人高的神像,他們撐起縱橫交錯的四根粗木杠子,以四根木杠子托起了上方的神台,神台上端坐著一個留著羊角胡子,一身黑衫的道士塑像。
那道士塑像周身細節、五官麵容都被塑化得徐徐如生,就跟真的一樣。
甚至於,這道士的雙眼珠兒還微微轉動著——這就是個活人!
十餘人動作僵硬地扛著‘神像’往山上走,‘他們’神色木然,膚色蒼白,眼睛裏也灰白一片,根本就是一具具行屍走肉——這些人論及‘靈動程度’,卻遠遠不及先前塑造蘇午的那齊家上下所有詭奴,他們的數量也不如齊家人多。
當時圍攏在蘇午廟堂內外的齊家人,加起來足足三百餘了。
今下這夥送神上山的人,卻隻有十餘個。
‘道士塑像’坐在神台上,緩緩轉動著脖頸,看著那些行屍走肉般抬著木杠的人,他眼神驚異,又轉頭四顧——霧氣遮蔽下的山道兩旁,已經堆積了不知多少尊神靈塑像,那些神靈塑像的體態、衣飾皆有種種不同。
它們的麵孔在霧氣裏若隱若現。
多數神靈塑像的麵容、膚色已經逐漸幹枯成灰白色,神像上塗刷的各種油彩也漸漸剝落了。
但也有少數神像的麵容、膚色,還保持了部分的‘新鮮’。
新鮮的泥色,就像人膚色一樣,栩栩如生,與周圍灰白泥色的膚色,形成了鮮明對比!
‘道士塑像’眼中流露沉思之色。
越往山上走,堆積的神像便愈來愈多了。
十餘人扛著他走過半山腰的時候,道士塑像仰頭朝前方看了看——前頭已經有大大小小、密密麻麻不知多少具神像,鋪陳在山野之上!
有道金黃色的‘溪流’,從諸道山脈的最高峰上流淌而來,蜿蜒於十餘人所處的這座小山前方,溪流裏淌出的黃金河水,浸潤了漫山遍野間鋪陳的部分塑像,將那部分塑像也染成了金黃色。
前方,大抵就是自己此行的盡頭了……
‘道士塑像’看著前方山野間隨意散落的塑像,內心生出了某種預感。
他低頭看向扛著自己的十餘個人,想看看它們會最終把自己置於何處?自身被丟在山上之後,最終又會有怎樣遭遇?
卻在這時,一陣低低的哭聲傳進他耳朵裏。道士塑像聞聲猛地抬頭,循聲望去,就見霧氣隱隱之間,三五具與他泥胎裝束差不多的塑像被丟在山道的盡頭,隻不過,那些道士塑像未有戴冠,而其頭上還戴了一頂帽子。
哭聲正出自於那五尊道士塑像中間的那具。
未有戴冠的年輕道士塑像低著頭,嗚嗚地哭著。
其膚色正常,栩栩如生,與周圍那幾個已經漸漸幹涸,‘膚色’變為灰白泥色的道士塑像完全不同。
被扛在杠子上的戴冠道士塑像,看著那未戴冠的年輕道士塑像,他的眼神變得更加悲哀,口中竟發出了人聲:“怪我識人不明,竟與妖人偕行,誤了你們性命。
今下咱們師徒,都同死在這荒山之上,下輩子,師父給你們當牛做馬,彌補罪過……”
聽到被自己等人扛著的道士塑像,口中竟發出人言,那十餘個人依舊神色木訥,其中隻有一個身材稍矮些的男人回過頭來,看了神台上的塑像一眼。
那道士塑像說過話後,便低下了頭去。
身高稍矮的男人此時似有所感,轉回頭去,仰頭看向了天穹。
天穹之中,不知何時飄轉來一片金雲,那片金雲在矮小漢子向其投去目光之時,倏忽間似一道綢帶般飄轉而下,在扛著道士塑像的人群裏彌散而開!
一團團金焰頃刻間點燃了那些扛著神台的‘人’!
金雲霧氣中的‘人們’,在被火舌舔上身軀的刹那,就化作一根根銀灰色的狐毛!
頃刻間,這小小的一撮狐毛,就被火焰燒成了虛無!
這片飄轉而下的金雲,倏忽間在道士塑像對麵聚攏起一個人形的輪廓,須臾變作一高大英偉的青年人來。
高大青年人——蘇午看著神台上神色驚愕的道士塑像,出聲問道:“邵道師?”
“是!”
道士塑像未想到蘇午會有此言語,有些驚訝地應了一聲。
“你在‘九山’之中竟然保有了神智?倒叫我出乎意料了。
我看到了你在現實世界的墳山某塊石頭上,留下的字跡。”蘇午手掐‘寶瓶印’,默念清靈咒,以此般方法與道士塑像心神溝通著。
他用的這般方法,正是邵道師當時刻在墳山某塊石塊之上的。
邵道師見他以此法與自身溝通,對這青年人的疑慮一下子消散了大半,即出聲道:“這方詭秘所在,便名作‘九山’嗎?
我修成天王觀‘天王鎖詭錘’,今下還未鎖拿厲詭在‘命符’之中,是以將性意留在命符之內,以肉身緊緊鎖住,或許是因為這個法子,才叫我在這‘九山’之中,依舊保有了神智……
閣下尊姓大名?
是否能幫我看看我那幾個弟子?救他們一把……”
邵道師連連出言,蘇午走到他近前來,卻搖了搖頭:“我若是你的敵人,你今下將自己的壓箱底手段和盤托出,豈不正給了敵人可乘之機?”
黑須道士麵色一滯,未有言語甚麽。
——他想起自己先前與大名府台的公子同行,探索中皇山所謂‘女媧石刻’,卻被對方坑害,以至於淪落到如今境地的事情。
這般一想,邵守善就暗生悔意,怨怪自己怎麽這麽大嘴巴?甚麽都往外麵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