遞鞋子過來,“再試試?”
颯颯看了更不滿意,“我根本不穿!”
高青青蹲著摸摸腳指頭,也正正好好,笑眯眯地問颯颯,“你在外麵,送貨的時候,有認識的女孩嗎?”
她說的特別溫和,說起來未來兒媳婦的時候更溫和了,仿佛人就在跟前,颯颯皺了下眉頭,他上哪兒認識去,他眼裏就沒女孩。
都是魚,現在他高級了,凍魚配不上他了。
人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時調整了策略,在冷凍帶魚飛入尋常百姓家,並且成為餐桌常菜的時候,他就覺得不能再做凍魚了。
得做充氧鮮魚,賣海鮮了。
主打一個鮮字!
但是做凍魚時候他賺了很多錢啊,光做海鮮投入花不完啊,所以就自己拉了運輸隊,這是簡易叫法。
他配套的一個公司,叫貨通物流!
然後他發現,做物流賺的錢,比賣海鮮還要多。
所以他又把錢多多地投入運輸隊,他忙,他顧不上,而且他沒錢,錢都投入了,做生意投資錢都卡的很死,有錢就投入了。
所以提起來這個事情,他才覺得自己到這個階段了,但是他不認識人,沒留意過,也沒有錢,“不知道,不認識。”
高青青心想也是,外麵女孩兒也不大喜歡她老兒這樣的。
“那咱們找個家裏的,到時候你們結婚了,我跟你爸商量了,彩禮我們隨著他們要,房子願意在家住就翻新,要新房子就再蓋,這樣行不行?”
她已經學著怎麽跟兒子商量了,颯颯沒有意見,都隨意,都行,人生就是做生意,其餘事情都是標配,達到人均標配就好。
他這樣人,精明的不均勻。
高青青就歡天喜地地準備去了,颯颯走了她又把衣服收起來,一個褶子都沒有,然後看他拎回來的東西。
一兜子死螃蟹,這麽大的哪怕是死的都很貴。
家裏沒吃過螃蟹的。
臉盤子這麽大的更不用說了,她給隔壁鄰居拿倆,“颯颯哪來的。”
她覺得是好東西了,見過吃的裏麵最好的了。
馮老太太看一眼,也覺得稀罕,真大啊,而且是海蟹子,然後就聽明白了,颯颯要找對象了。
老太太跟兒媳婦就開始尋思了,把親戚朋友裏麵適配的女孩兒都想一想,然後再說一說,一氣兒說了七八個,高青青聽的紅光滿麵的。
這人輩分高,又沒事兒這東家西家的事兒知道的就多,她仔細記下來,“那麻煩大家了,到時候回來了托你們去說,相看相看。”
老太太拍著胸脯兒,絕對是門當戶對的,颯颯有沒有錢這個事情,大概是沒錢的。
這麽大螃蟹不稀奇,他賣海鮮嘛。
賣什麽,從店裏拿點,甚至偷拿點兒,都是合適的。
那麽,就找個十裏八鄉的,或者是鎮上的,一樣是沒有正式工作,女孩兒能幹又長的清秀的,這不就很好嘛。
父母幫襯一下,然後親戚熱鬧一下,這小灶台就起來了,日子就能有滋有味地過起來了。
大兒媳婦琢磨著,這條件不算差,“你看這嫁進去了,公婆倆多能幹,一年四季地裏不閑著,悶著頭幹,可攢不少錢。”
又琢磨性格,“脾氣也好,立仁不吭聲老黃牛一樣,但是公爹也不跟兒媳婦處,人青青當婆婆的也當不差,就一個兒子,都是他們的。”
你看,人的思維,大嫂子這個過來人,從女孩的角度看,第一個看的先是公婆,再是公婆脾氣,然後是公婆家底兒。
這些都有了,再看颯颯這個孩子,人有個活兒幹著,幹這麽多年了,最起碼不是遊手好閑的,個子不高也不矮。
也不抽煙不喝酒,這就是個好孩子,最起碼靠譜吧。
最起碼能養家糊口吧。
這些條件加起來,看著都是基本的,但是並列起來就知道了,這簡直就是個良配了。
因此興衝衝先介紹娘家親戚那邊女孩兒,人不差呢。
馮老太太也有數呢,“這個要是不行啊,再有個女孩兒,是我娘家嫂子的外甥女兒!”
人,總找得到的,在相看這一塊兒,一點不封建,男女看十個八個的是常事兒。
這樣的家族大事兒,瞬間就傳遍了十裏八鄉,鄉下人情旺,走動之間全是訊息。
就連鎮上的穀老師都知道了,她掃著馮老師一眼,“你媽真有閑工夫,給人一口氣介紹四五個女孩兒了,有這功夫也不關心自己孫子。”
第18章 火樹銀花
馮老師針對自己媽的一切流言蜚語,聽到了也隻能跟沒聽見一樣,因為沒辦法,他甚至不能多說一個字兒,“吃飯吧。”
端起來飯碗兒,老婆還要乘勝追擊幾句呢,“兒子都這麽大了,她洗過一件衣服沒有?還是說接送他上過一次學?”
馮老師垂眼,就看著桌子上的菜,一疊子炒黑菜,這個季節春夏之交,外麵鳥語花香的暖和起來了,就連人都變得懶洋洋,屋頭清明之後撒一把黑黑菜的種子,端午節前就能吃了。
豐潤的口感,他悶著頭吃菜,裏麵撒了一把海米幹兒,提鮮又增味兒,咬起來筋拽拽的,如今日子是好過不少,他膽子大,第一批開補習班的。
人一個小孩子那時候看著颯颯都能賣命幹,他有家有業的更得好好幹了,尋思了幾天別的買賣都不行,那就周末開補習班,開始是三五個,現在都好兩個班了。
他後來跟颯颯聯係的也少,那孩子就來過一次,他基本沒見過他,有次去門頭那邊找人早就不在了,他也沒多問。
吃完就去上課去了,他不閑著,周末也還去上課呢,看他走了,小孩兒還不到十歲呢,就歪著頭去教訓自己媽媽,“我媽媽你總是吃力不討好,你講他媽媽不好,他不高興的,你白白得罪人。”
穀老師給他拿零食吃,孩子自己的自己疼,飯後小零食她變著花樣買,“我知道說了得罪人,但是不說豈不是更憋屈,不說他還以為他媽做的很好很到位,一點不記得的了。”
外麵有動靜,熠月拎著東西進來了,滿滿兩兜子零食,她現在大姑娘了,是真漂亮啊,穀老師兒子就覺得這個姐姐是見過最漂亮的人了,他小時候熠月也經常帶。
高高興興的,領著就出去玩兒去了,穀老師就笑,把熠月拿來的東西整理了下,都是孩子吃的高級零食,熠月對這個孩子,真的比對自己親妹妹都上心。
她好容易歇一天班兒,熠熠也高中歇一天呢,都在縣城裏麵,穀老師這些年跟熠月也真處出來感情的,不說那時候幫著帶孩子,帶一兩年人家說她名聲不好,但是這孩子不忘本兒,常來常往的,也就沒人說什麽了。
熠月真就是個人才,一雙彎彎的眼睛看人總是精精神神的,眉毛高挑而明媚,皮膚白皙骨架小小的,整個人文氣而有氣質極了,站在那裏就像是個老師。
她如今讀的也是中專,隻是很遺憾,現如今不分配工作了,晚上穀老師做飯,熠月跟著一起吃,穀老師對她也很關心,“你爸爸的病好沒好啊,以後別花那麽多錢買東西。”
熠月笑了笑,“應該的,平時候上學來不及,有空我就多來坐坐兒,您別嫌棄我。”
事事她都想著穀老師,穀老師當年為了她的成績,費心也不少,熠月靠推薦上的,一大半的成績是穀老師給打的高高的,不然成績的話,有點夠不上。
她如今跑到勤快,是馬上畢業了,她想留在縣城裏麵當老師,但是夠不上,光正兒八經的師範生就很多了,而且中專現在不吃香了,大學生一批一批的開始就業,一個未知的就業市場呈現在大家麵前。
因為身體原因,馬海洋前後幾次手術勉力上班,趕上下崗潮,還沒等著讓熠明接班,就隻能辦理病退,拿著單位給的補貼提前退休了。
木工廠改製,整個企業都下崗了。
要麽有本事的就到別的單位接收過去了,但是馬海洋外地人一個,年紀大了身體還不好,病退已經是最合適的了。
病多少年,家裏的情況,已經是大不如前,三女現如今在外麵上班呢,不然三個孩子怎麽辦。
關鍵是戶口,成了三女心裏的大石頭,當初許諾的三個孩子,熠明接班兒轉城鎮戶口,倆妹妹到時候給找個人嫁了,也轉城鎮戶口。
當初熠明的原話兒是給倆妹妹有口飯吃就行,養大了就嫁出去了。
但是養的時間長了,人心肉長的,她不願意倆女孩兒這樣過,她想孩子成才,想孩子走的更遠,當父母的不就是能托舉孩子走多遠,就走多遠嘛。
父母是孩子的在世佛,她如今在玻璃廠當臨時工呢,錢少事兒多還累,但是她心靈手巧,哪個工序她學學也都會了,轉正是不可能轉正的,多少人下崗沒活兒幹,但是錢真的太少了。
下了班兒往娘家裏麵去,家裏麵昨晚上就鹵煮好的豬蹄兒醬牛肉,給孩子們留點兒,其餘的丟提著走了。
站在窗戶外麵,“他爹,我回去一趟兒。”
馬海洋在裏麵咳嗽,熠熠忙放下筆點點頭兒,自己跑出來,“媽,你去吧,一會兒我做飯,等你家來吃。”
三女就笑笑,“你寫作業去,陪會你爸爸。”
拍打拍打身上的衣服就去了,屋子裏麵還有一點點光,從窗戶跟前兒的石榴樹的樹梢上落下來,落到窗台上,然後照耀著裏麵的人,床頭上的馬海洋,臉色照舊是蠟黃的。
他時常臥床,心髒突突的跳動著,看到手邊趴著寫字的熠熠時又覺得平靜,熠熠抬頭對著她笑笑,火紅的石榴花的影子漫過光到她的臉上。
她不是瘦長的孩子,有些圓潤,臉上白白淨淨的,跟她爸爸媽媽一樣,骨架大,怎麽看著都不是瘦的女孩兒。
“爸爸,我們今天上午月考,等明天上學校就知道排名了,我覺得考的不好,我英語你知道嗎?它不難的,我每天早上起來學英語,竟然一個月就進步很大。”
高一的時候,還沒從考上高中的喜悅裏麵爬出來,熠熠就被第一次英語摸底考試打趴下了,怎麽會差別這麽大呢,這些東西就仿佛是人家學過了,她沒學過。
差的太多了。
就補。
早上五點鍾起床,一直呱呱呱到六點半,吃早飯,一個半小時,就這麽呱呱呱一個月,成績直接就提升到一百分,不至於不及格了。
馬海洋疼孩子,忙囑咐她,“長身體了,得好好睡覺,不然長不高了,你長的比你姐姐還要高才行。”
熠熠就歡快地點點頭,繼續悶著頭寫,寫到黑了天,冷風從院子裏麵遊蕩上房頂,把煙囪裏麵的柴火味兒卷到高空,她舍不得開燈,挪著書使勁兒地往外瞪,馬海洋緩緩起來,把燈開了。
刹那間火樹銀花一樣,熠熠覺得這個詞形容的很好,“爸爸,我覺得你開燈,就用這個形容最好,不知道真的火樹銀花是什麽樣子。”
第19章 借錢(明天上架哦)
她書讀的越來越多,見識不一定增長,但是她的想象力持續增長,語文課上的形容詞,她覺得一定很美,那種刹那的美,她自己就會想象並且帶著這種美好的想象去生活,去行走在未來。
所以如果以後別人看見火樹銀花可能隻是一句,“哇,真漂亮,火樹銀花真漂亮。”
不太有文化的呢,就會說,“對,這火花子怪好看。”
但是熠熠呢,就會站在那裏胸有成竹地講,“這個原來就是火樹銀花啊,難怪人家講一夜魚龍舞,這樣地熱鬧呢。”
所以學一個詞兒,從學的那一刻開始,幸福地想象十年,然後在遇見了之後再幸福地念叨一輩子。
這可能是上學對熠熠這樣的小孩,最大的影響了,她一輩子活的不會太悲慘,總是有點別人理解不了的快樂,書籍知識給予她的東西現在都無法呈現給大家。
但是他們塑造了一個好心態的孩子,一個有些知識浪漫的好孩子,是的,有些浪漫,但不酸。
家庭條件的特殊性,讓這個孩子從小就不會酸,太接地氣了。
外麵熱鍋冷油的的碰撞呲呲作聲兒,三女坐在床邊兒看著自己媽媽,“熠明去當兵去了,寄回來了兩百塊錢。”
“借給我一千塊錢,我湊湊的話,買個小吃車,到時候單幹去,在廠子裏麵做臨時工,錢是人家正式的一半兒不到。”
她第一次回娘家借錢,開這個口,多羞人啊,嫁出去的女兒都這個年紀了,還過的沒有那麽如意,還要這樣不體麵的回來借錢。
老太太年紀大了,喜歡睡炕的,小腳兒的老太太盤腿兒坐在炕上,皺巴巴的臉上卻紅潤,旁邊有個深色木頭箱子,做的景致漂亮,拉開銅鎖兒,開一扇小櫃子門,掏出來一把椰棗兒吃。
颯颯看了更不滿意,“我根本不穿!”
高青青蹲著摸摸腳指頭,也正正好好,笑眯眯地問颯颯,“你在外麵,送貨的時候,有認識的女孩嗎?”
她說的特別溫和,說起來未來兒媳婦的時候更溫和了,仿佛人就在跟前,颯颯皺了下眉頭,他上哪兒認識去,他眼裏就沒女孩。
都是魚,現在他高級了,凍魚配不上他了。
人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時調整了策略,在冷凍帶魚飛入尋常百姓家,並且成為餐桌常菜的時候,他就覺得不能再做凍魚了。
得做充氧鮮魚,賣海鮮了。
主打一個鮮字!
但是做凍魚時候他賺了很多錢啊,光做海鮮投入花不完啊,所以就自己拉了運輸隊,這是簡易叫法。
他配套的一個公司,叫貨通物流!
然後他發現,做物流賺的錢,比賣海鮮還要多。
所以他又把錢多多地投入運輸隊,他忙,他顧不上,而且他沒錢,錢都投入了,做生意投資錢都卡的很死,有錢就投入了。
所以提起來這個事情,他才覺得自己到這個階段了,但是他不認識人,沒留意過,也沒有錢,“不知道,不認識。”
高青青心想也是,外麵女孩兒也不大喜歡她老兒這樣的。
“那咱們找個家裏的,到時候你們結婚了,我跟你爸商量了,彩禮我們隨著他們要,房子願意在家住就翻新,要新房子就再蓋,這樣行不行?”
她已經學著怎麽跟兒子商量了,颯颯沒有意見,都隨意,都行,人生就是做生意,其餘事情都是標配,達到人均標配就好。
他這樣人,精明的不均勻。
高青青就歡天喜地地準備去了,颯颯走了她又把衣服收起來,一個褶子都沒有,然後看他拎回來的東西。
一兜子死螃蟹,這麽大的哪怕是死的都很貴。
家裏沒吃過螃蟹的。
臉盤子這麽大的更不用說了,她給隔壁鄰居拿倆,“颯颯哪來的。”
她覺得是好東西了,見過吃的裏麵最好的了。
馮老太太看一眼,也覺得稀罕,真大啊,而且是海蟹子,然後就聽明白了,颯颯要找對象了。
老太太跟兒媳婦就開始尋思了,把親戚朋友裏麵適配的女孩兒都想一想,然後再說一說,一氣兒說了七八個,高青青聽的紅光滿麵的。
這人輩分高,又沒事兒這東家西家的事兒知道的就多,她仔細記下來,“那麻煩大家了,到時候回來了托你們去說,相看相看。”
老太太拍著胸脯兒,絕對是門當戶對的,颯颯有沒有錢這個事情,大概是沒錢的。
這麽大螃蟹不稀奇,他賣海鮮嘛。
賣什麽,從店裏拿點,甚至偷拿點兒,都是合適的。
那麽,就找個十裏八鄉的,或者是鎮上的,一樣是沒有正式工作,女孩兒能幹又長的清秀的,這不就很好嘛。
父母幫襯一下,然後親戚熱鬧一下,這小灶台就起來了,日子就能有滋有味地過起來了。
大兒媳婦琢磨著,這條件不算差,“你看這嫁進去了,公婆倆多能幹,一年四季地裏不閑著,悶著頭幹,可攢不少錢。”
又琢磨性格,“脾氣也好,立仁不吭聲老黃牛一樣,但是公爹也不跟兒媳婦處,人青青當婆婆的也當不差,就一個兒子,都是他們的。”
你看,人的思維,大嫂子這個過來人,從女孩的角度看,第一個看的先是公婆,再是公婆脾氣,然後是公婆家底兒。
這些都有了,再看颯颯這個孩子,人有個活兒幹著,幹這麽多年了,最起碼不是遊手好閑的,個子不高也不矮。
也不抽煙不喝酒,這就是個好孩子,最起碼靠譜吧。
最起碼能養家糊口吧。
這些條件加起來,看著都是基本的,但是並列起來就知道了,這簡直就是個良配了。
因此興衝衝先介紹娘家親戚那邊女孩兒,人不差呢。
馮老太太也有數呢,“這個要是不行啊,再有個女孩兒,是我娘家嫂子的外甥女兒!”
人,總找得到的,在相看這一塊兒,一點不封建,男女看十個八個的是常事兒。
這樣的家族大事兒,瞬間就傳遍了十裏八鄉,鄉下人情旺,走動之間全是訊息。
就連鎮上的穀老師都知道了,她掃著馮老師一眼,“你媽真有閑工夫,給人一口氣介紹四五個女孩兒了,有這功夫也不關心自己孫子。”
第18章 火樹銀花
馮老師針對自己媽的一切流言蜚語,聽到了也隻能跟沒聽見一樣,因為沒辦法,他甚至不能多說一個字兒,“吃飯吧。”
端起來飯碗兒,老婆還要乘勝追擊幾句呢,“兒子都這麽大了,她洗過一件衣服沒有?還是說接送他上過一次學?”
馮老師垂眼,就看著桌子上的菜,一疊子炒黑菜,這個季節春夏之交,外麵鳥語花香的暖和起來了,就連人都變得懶洋洋,屋頭清明之後撒一把黑黑菜的種子,端午節前就能吃了。
豐潤的口感,他悶著頭吃菜,裏麵撒了一把海米幹兒,提鮮又增味兒,咬起來筋拽拽的,如今日子是好過不少,他膽子大,第一批開補習班的。
人一個小孩子那時候看著颯颯都能賣命幹,他有家有業的更得好好幹了,尋思了幾天別的買賣都不行,那就周末開補習班,開始是三五個,現在都好兩個班了。
他後來跟颯颯聯係的也少,那孩子就來過一次,他基本沒見過他,有次去門頭那邊找人早就不在了,他也沒多問。
吃完就去上課去了,他不閑著,周末也還去上課呢,看他走了,小孩兒還不到十歲呢,就歪著頭去教訓自己媽媽,“我媽媽你總是吃力不討好,你講他媽媽不好,他不高興的,你白白得罪人。”
穀老師給他拿零食吃,孩子自己的自己疼,飯後小零食她變著花樣買,“我知道說了得罪人,但是不說豈不是更憋屈,不說他還以為他媽做的很好很到位,一點不記得的了。”
外麵有動靜,熠月拎著東西進來了,滿滿兩兜子零食,她現在大姑娘了,是真漂亮啊,穀老師兒子就覺得這個姐姐是見過最漂亮的人了,他小時候熠月也經常帶。
高高興興的,領著就出去玩兒去了,穀老師就笑,把熠月拿來的東西整理了下,都是孩子吃的高級零食,熠月對這個孩子,真的比對自己親妹妹都上心。
她好容易歇一天班兒,熠熠也高中歇一天呢,都在縣城裏麵,穀老師這些年跟熠月也真處出來感情的,不說那時候幫著帶孩子,帶一兩年人家說她名聲不好,但是這孩子不忘本兒,常來常往的,也就沒人說什麽了。
熠月真就是個人才,一雙彎彎的眼睛看人總是精精神神的,眉毛高挑而明媚,皮膚白皙骨架小小的,整個人文氣而有氣質極了,站在那裏就像是個老師。
她如今讀的也是中專,隻是很遺憾,現如今不分配工作了,晚上穀老師做飯,熠月跟著一起吃,穀老師對她也很關心,“你爸爸的病好沒好啊,以後別花那麽多錢買東西。”
熠月笑了笑,“應該的,平時候上學來不及,有空我就多來坐坐兒,您別嫌棄我。”
事事她都想著穀老師,穀老師當年為了她的成績,費心也不少,熠月靠推薦上的,一大半的成績是穀老師給打的高高的,不然成績的話,有點夠不上。
她如今跑到勤快,是馬上畢業了,她想留在縣城裏麵當老師,但是夠不上,光正兒八經的師範生就很多了,而且中專現在不吃香了,大學生一批一批的開始就業,一個未知的就業市場呈現在大家麵前。
因為身體原因,馬海洋前後幾次手術勉力上班,趕上下崗潮,還沒等著讓熠明接班,就隻能辦理病退,拿著單位給的補貼提前退休了。
木工廠改製,整個企業都下崗了。
要麽有本事的就到別的單位接收過去了,但是馬海洋外地人一個,年紀大了身體還不好,病退已經是最合適的了。
病多少年,家裏的情況,已經是大不如前,三女現如今在外麵上班呢,不然三個孩子怎麽辦。
關鍵是戶口,成了三女心裏的大石頭,當初許諾的三個孩子,熠明接班兒轉城鎮戶口,倆妹妹到時候給找個人嫁了,也轉城鎮戶口。
當初熠明的原話兒是給倆妹妹有口飯吃就行,養大了就嫁出去了。
但是養的時間長了,人心肉長的,她不願意倆女孩兒這樣過,她想孩子成才,想孩子走的更遠,當父母的不就是能托舉孩子走多遠,就走多遠嘛。
父母是孩子的在世佛,她如今在玻璃廠當臨時工呢,錢少事兒多還累,但是她心靈手巧,哪個工序她學學也都會了,轉正是不可能轉正的,多少人下崗沒活兒幹,但是錢真的太少了。
下了班兒往娘家裏麵去,家裏麵昨晚上就鹵煮好的豬蹄兒醬牛肉,給孩子們留點兒,其餘的丟提著走了。
站在窗戶外麵,“他爹,我回去一趟兒。”
馬海洋在裏麵咳嗽,熠熠忙放下筆點點頭兒,自己跑出來,“媽,你去吧,一會兒我做飯,等你家來吃。”
三女就笑笑,“你寫作業去,陪會你爸爸。”
拍打拍打身上的衣服就去了,屋子裏麵還有一點點光,從窗戶跟前兒的石榴樹的樹梢上落下來,落到窗台上,然後照耀著裏麵的人,床頭上的馬海洋,臉色照舊是蠟黃的。
他時常臥床,心髒突突的跳動著,看到手邊趴著寫字的熠熠時又覺得平靜,熠熠抬頭對著她笑笑,火紅的石榴花的影子漫過光到她的臉上。
她不是瘦長的孩子,有些圓潤,臉上白白淨淨的,跟她爸爸媽媽一樣,骨架大,怎麽看著都不是瘦的女孩兒。
“爸爸,我們今天上午月考,等明天上學校就知道排名了,我覺得考的不好,我英語你知道嗎?它不難的,我每天早上起來學英語,竟然一個月就進步很大。”
高一的時候,還沒從考上高中的喜悅裏麵爬出來,熠熠就被第一次英語摸底考試打趴下了,怎麽會差別這麽大呢,這些東西就仿佛是人家學過了,她沒學過。
差的太多了。
就補。
早上五點鍾起床,一直呱呱呱到六點半,吃早飯,一個半小時,就這麽呱呱呱一個月,成績直接就提升到一百分,不至於不及格了。
馬海洋疼孩子,忙囑咐她,“長身體了,得好好睡覺,不然長不高了,你長的比你姐姐還要高才行。”
熠熠就歡快地點點頭,繼續悶著頭寫,寫到黑了天,冷風從院子裏麵遊蕩上房頂,把煙囪裏麵的柴火味兒卷到高空,她舍不得開燈,挪著書使勁兒地往外瞪,馬海洋緩緩起來,把燈開了。
刹那間火樹銀花一樣,熠熠覺得這個詞形容的很好,“爸爸,我覺得你開燈,就用這個形容最好,不知道真的火樹銀花是什麽樣子。”
第19章 借錢(明天上架哦)
她書讀的越來越多,見識不一定增長,但是她的想象力持續增長,語文課上的形容詞,她覺得一定很美,那種刹那的美,她自己就會想象並且帶著這種美好的想象去生活,去行走在未來。
所以如果以後別人看見火樹銀花可能隻是一句,“哇,真漂亮,火樹銀花真漂亮。”
不太有文化的呢,就會說,“對,這火花子怪好看。”
但是熠熠呢,就會站在那裏胸有成竹地講,“這個原來就是火樹銀花啊,難怪人家講一夜魚龍舞,這樣地熱鬧呢。”
所以學一個詞兒,從學的那一刻開始,幸福地想象十年,然後在遇見了之後再幸福地念叨一輩子。
這可能是上學對熠熠這樣的小孩,最大的影響了,她一輩子活的不會太悲慘,總是有點別人理解不了的快樂,書籍知識給予她的東西現在都無法呈現給大家。
但是他們塑造了一個好心態的孩子,一個有些知識浪漫的好孩子,是的,有些浪漫,但不酸。
家庭條件的特殊性,讓這個孩子從小就不會酸,太接地氣了。
外麵熱鍋冷油的的碰撞呲呲作聲兒,三女坐在床邊兒看著自己媽媽,“熠明去當兵去了,寄回來了兩百塊錢。”
“借給我一千塊錢,我湊湊的話,買個小吃車,到時候單幹去,在廠子裏麵做臨時工,錢是人家正式的一半兒不到。”
她第一次回娘家借錢,開這個口,多羞人啊,嫁出去的女兒都這個年紀了,還過的沒有那麽如意,還要這樣不體麵的回來借錢。
老太太年紀大了,喜歡睡炕的,小腳兒的老太太盤腿兒坐在炕上,皺巴巴的臉上卻紅潤,旁邊有個深色木頭箱子,做的景致漂亮,拉開銅鎖兒,開一扇小櫃子門,掏出來一把椰棗兒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