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綺月心中早已沒了試探之意,她滿心愧疚,默默垂淚,發髻上的步搖也在微微顫抖。
安詩寧仿佛已經是疲倦了,擺手道:“公主所願,妾身會幫的。”
蕭綺月眼淚欲墜不墜,目露驚訝感激,“多謝表姐……”
她就是憂懼兩方都不會動手,隻留她一人在局中,故而是來勸說淩君汐等人先主動打擊,承擔梁黨等人大半報複。
她怕梁瞿撿得一命,她也得不了自由,這婚姻雖名存實亡,可這名頭於她而言簡直如鯁在喉。
若是將軍府不動手,皇兄是絕對袖手旁觀的,她是皇帝的親妹妹又如何,也隻是其中一顆棋子罷了……
“還請公主給聖上帶句話,要是想削弱梁黨,僅有我們將軍府是不夠的。”
蕭綺月問:“表姐意思是……守衛軍?”
守衛軍裏麵有將軍府的人,也有保皇黨的人,最妙的是雖半數實權都在淩初手裏,但名義上卻仍在安王和方居勤管轄之下,這兩個已在朝局中摸爬滾打數年的人物時而給淩初使個絆子都是常有的事,淩初初入官場,就已被折騰得心力交瘁。
安詩寧道:“這案子的功勞我們不敢全占,隻能占一半,守衛軍來複審定刑最合適不過。”
梁黨的報複,也隻能承一半。
蕭綺月道:“我會讓皇兄知道的。”
安詩寧起身行禮:“妾身告退。”
蕭綺月也起身,“十幾年了,表姐仍不肯再喚我一聲月兒嗎?”
安詩寧搖頭,“於禮不合。”
蕭綺月沉默片刻,問:“表姐可曾後悔救我們兄妹?”
安詩寧眼中閃過一絲遲鈍的疑惑,但她沒說話,隻是回頭,看向蕭綺月。
蕭綺月以為安詩寧後悔了,話語說得更懇切感激:“當年在寧家旁莊,若不是表姐派花詞……也就是君汐製止,皇兄早被亂石虐打致死,後來先帝選蕭姓皇孫入宮,我們才有了如今,我們一直不提,並非是我與皇兄寡恩,而是皇兄心中有愧有卑,從不讓我提起這些往事……”
安詩寧幾不可察地愣了一下,隻心道是原來如此,怪不得當年蕭綺月會在宴上說淩君汐是貼身護衛,而非奴仆……
安詩寧垂眸,仍舊不答。
蕭綺月見她這般模樣,隻能扯起嘴角幹笑一聲,“不管如何,多謝表姐。”
安詩寧又行了一禮,轉身離開,又聽到蕭綺月在後麵帶著哽咽的聲音:“……皇兄他是萬般真心,他當年見了你第一眼便久記在心,隻是不知你是誰而錯過了,後來得知救命之恩和心許之情都是同一個人,心中複雜,不知如何是好……最後時局於他不利,他種種舉措都是迫不得已……”
安詩寧根本不知蕭暘何時見的她第一麵,但她也不想問,隻戴好鬥篷黑帽,低聲道:“聖上如今皇嗣廣結,何必還記掛往日?”
蕭綺月嘴唇顫動,終是無言,垂首默然,她忽然拉住安詩寧衣袖,以極輕的聲音問道:“表姐,月兒來還想問你……”
蕭綺月抬頭,數次啟唇,嘴角顫抖,仿佛那話黏在喉間,難以吐露,安詩寧隻是靜靜站著,也不催促。
蕭綺月幾乎氣聲道:“你和……君汐好似都待他極好,故令皇兄有難解心結……那個孩子,究竟是蕭闕的,還是皇兄的?”
牆的另一邊,安逢心竅幾震,神態倉惶驚悚,幾乎懷疑自己聽錯了,他極快地看了站在不遠處的陳一示一眼,牙齒咬著腮肉,竭力壓下神色,滿口是血。
陳一示正沉浸在對蕭闕的思念之中,神色癡狂。
安詩寧輕輕拉開蕭綺月的手,話語平靜,卻有著淡淡譏諷和厭惡:“說實話,我也不知道。”
作者有話說:
這是安逢失憶前的事
第九十章 名正言順
雨敲打著屋簷。
蘭漫等人焦急地等候著,盧行義也早已被蘭漫叫來等在安逢屋裏。
砰地一聲!
門被推開,後麵嘩啦啦跟著數人,都被雨淋得濕透,重傷的護衛已被背去另一個地方讓府醫醫治。
縱使蘭漫做好了準備,可真見著護衛背上的安逢,還是眼眶通紅。
安逢被輕輕放在床上 盧行義剪去安逢染血衣裳,見身上刀傷劍傷交雜,也重重一歎。
安逢身上共有十九道的刀傷,或輕或重,最嚴重的是他肩上的傷,血肉模糊,險些將他整個鎖骨砍裂。幸好他及時閃避,躲開寸餘,並用手上大刀卸了力道,不然後果不堪設想。
那傷血流如注,盧行義給他紮了數道銀針,止住血,歲珠在旁默默垂淚,為安逢塗著藥。
盧行義把著脈,眉頭緊皺,歎的氣都把胡子吹落了幾根,“難治啊。”
淩初看著床上雙眸緊閉的安逢,心痛如絞,聽了此話簡直眼前發黑,“當年從陳一示手裏救回來,也是盧叔和醫穀的人為安逢治傷……”
盧行義歎道:“那一回是有我師姐襄助,且今日這傷怎能與陳一示那回相比?老夫銀針之術尚佳,可小公子這傷得實在太重,又淋了雨,頭上受撞擊,舊疾複發,老夫都不知從何下手……”
屋內眾人都倒抽一口氣,淩初頭一回知道恐懼何意,眼前發黑。江晟眼眶泛酸,咬牙道:“賊人實乃可惡!”他看向淩初,厲聲埋怨,“都是因為你,自己不好好拿著佩刀!害得安逢親自去送!”
淩初看著地上的刀,白著臉,不言語。
袁若全想解釋,可看著屋裏氣氛,眾人的臉色,還是咽下話。
蘭漫麵色沉肅,“行了!安靜些!”
江晟抹淚,咳嗽道:“咳……那叫淩初出去!”
淩初麵色扭曲,抖聲道:“我要看著他……”
盧行義正細心切著安逢脈象,查看安逢後腦狀況,“吵吵什麽!都安靜!”
盧行義是大夫,說話好使,江晟即刻噤聲,淩初也不再說話。
盧行義見屋裏這般氣氛,皺眉:“老夫無能為力,又不是其他人不行,我又不是全天下最好的大夫!”
沒有人是最好的大夫,總有人專研精於一麵,有人擅治跌打損傷,有人擅解毒用藥,有人擅處理外傷,有人擅針灸之術,有人擅易容之道……
盧行義道:“還是要請楊心華師姐來一趟,她專擅外傷,膽大心細,就是脾氣有些怪,出診隨心,請動她出診要費一番功夫,她兄長楊動英也難請,不過他們都曾來府上借居一段時日,應該能再請來。小公子如今這情況,最好他們兄妹二人都能來。”
楊動英和楊心華都是醫穀中輩分和醫術都很高,也很難請動的醫者,他們雖是盧行義師兄師姐,但年紀並不大,很年輕。正是春夏之際,說不定人是四處遊醫,難覓蹤跡。
淩初立馬道:“好,我即刻動身,袁若全,去替我準備。”
江晟紅著眼,忙道:“我也去!楊心華我有印象!楊動英我記著也挺好的!我的腿都是他治的。”雖然他記得楊動英跟他哥有些不對付,後來鬧得不大好看,但自己好像跟楊動英楊心華沒什麽矛盾,應該能請來。
淩初對江晟道:“日夜兼程,此去至少會跑死三匹好馬,你承不住。”
江晟道:“可聖上未下旨意,你怎可離京!”
淩初還要再說,卻被盧行義吹胡子瞪眼地打斷:“你們能不能聽老夫把話說完!我那兩位師兄師姐就在上京,你們爭什麽爭!待老夫穩住小公子,讓他退了熱,再去請便是!無幹人等出去罷!帶傷的先去府醫那兒治著,一身雨淋淋的,莫要汙了傷口!”盧行義將淩初等人趕出門,隻留藥童兩名擦藥。
蘭漫默聲去備馬車,等著去請楊家兄妹。江晟在門外小聲道:“明明是盧叔總吊著話不說完,誰能料到楊動英他們恰好就在這兒,我們又不知道……而且他們來這兒怎都不給我說一聲,可以一起玩兒啊……”
江晟想到江連當時“客氣”請楊動英出府的尷尬場麵,不說話了。
淩初忽然想到安逢曾對他說過的話:
“我也聽說杏林醫手楊家那邊將要來人,要接曆練弟子回醫穀……”
那是他們說清心意的那一夜,安逢再平常不過的一句話,當時他未放心上,如今忽然想起,好似是話語中的命運使然,叫他如今心頭劇痛……
淩初立於門前,渾身都澆透,臉上滿是水痕,麵色蒼白愧恨,似比安逢還要白上三分,就連一向看不慣他的江晟都起了惻隱之心,挽回方才的話,道:“方才我說話急了些,這不該怪你的……我也該攔著安逢,一把刀而已,他何必親自去送。”
誰料這句話更是正好切中淩初內心,他看著屋裏渾身赤裸,傷勢觸目驚心的安逢,心如刀割,兩顆不像是雨水的水珠從他眼中滾落……
*
上京郊外一處宅院中。
上坐著的是聲稱已回溫陽的淩君汐和安詩寧。
淩君汐道:“清嘉,我撥給你六個影衛,就是為了讓你護好安逢的。”
於清嘉垂眸跪著,一言不發。
淩君汐看著於清嘉,眉眼凝著冷色,問:“為何不出手?”
於清嘉道:“屬下見江晟已去通報府中。”
“為何支走楚行?”
“怕江晟來不及,想讓公子也帶人過來。”
“安逢途中頭疾發作,難以自保,你為何還在拖延!”
最後影衛出手去救,卻不是聽著於清嘉的命令,而是有人實在看不過,決定違命,於清嘉並未阻攔,隻是默認。
於清嘉胸脯起伏幾下,垂首不答。
淩君汐被她這般態度惹惱,她冷聲道:“於清嘉!本將是信任你!才交給你這等重要的差事!”
於清嘉喉口發苦,心中生懼,卻硬著頭皮道:“信任?將軍難道不是二十年前就不信我了嗎!你交給我這差事,不也仍讓楚行監察我試探我嗎!”
淩君汐麵容微有怒色,目光冷冷,落在於清嘉身上。
於清嘉害怕得身軀顫抖,淚珠滾落:“當年在佞王府,將軍寧願讓小姐……在路上撿的七八歲孩童抱著嬰孩偷逃出府,讓楚行背上……”於清嘉頓住,看了看一直沉默的安詩寧,咽下那個稱呼。
她低聲道:“也不願讓我……與將軍在戰場拚殺的我知曉半分!若論信任,將軍何曾信任過我?”
淩君汐對這番話大失所望:“清嘉,我很信任你,可是當年若真是讓你抱走孩子,你捫心自問,你是屈先生的人,你會服從嗎?你能理解我的用心嗎?疏香死在陳一示手上,你不恨蕭闕麽!你看著身無還手之力的嬰兒,你會甘心留下蕭闕一絲血脈麽!”
於清嘉被這一連串的反問打倒,她聽到至交好友秦疏香的名字,萬千思念愧恨湧上心頭,滿麵淚痕,跌坐在地。
當年硬闖佞王府,她心急露餡,引了佞王府護衛注意,差些報不了仇,是淩君汐在危急時分,改了計劃,衝進府中,破了層層護衛屏障,一槍劃開蕭闕咽喉。
蕭闕仰躺在地,目眥欲裂,還有殘喘苟活之氣,最後於清嘉滿麵仇恨,拿刀斬了他頭顱。
所謂的淩君汐一槍挑破蕭闕頭顱的傳言,不過是坊間神化,淩君汐也刻意順之,免得於清嘉受牽連。
淩君汐闔眸,道:“江一存好歹留下兩個兒子,可秦疏香什麽都沒留下,唯有你一個至交知己,當年秘密回上京,我隻要二十五歲以上的人,你當年才十七歲!你苦苦哀求,我便也讓你去了,你為友報仇,一時衝動,後對蕭闕泄憤補刀,我都能容忍,可帶走孩子這一事,我決不能冒險!”
於清嘉字字鏗鏘:“可明明沒有他,將軍照樣能成事!根本不用等——”
淩君汐打斷她:“你覺得滿朝文武能容忍我一個女人登上大位?且我要的是兵不血刃的名正言順!”
“名正言順?”於清嘉反問:“一個通敵賣國之人的兒子,焉能讓將軍名正言順?就算將軍刻意將他養廢,他日後知曉真相,知道將軍殺了他親生父親,難道會無怨言嗎!將軍的義子淩懷歸待他如眼珠子似地看重,往後不會出差錯嗎!
將軍說對小公子無感情,安夫人與您也總避開與他相處,可這些年來,將軍你能說你心未軟下半分?將軍最初留下他是將他作傀儡,可將軍如今對寧家示好不迎不拒,態度不明,心難道不是向寧家漸漸傾斜?對寧家有殘存希冀!”
昏暗的空中,慘白的閃電白光閃過,於清嘉憋在心中許久的憤恨終於說了出來。
話落,便是陣陣雷鳴。
若說寧家對淩君汐諱莫如深,淩君汐對寧家又何嚐不是抵觸排斥。
安詩寧仿佛已經是疲倦了,擺手道:“公主所願,妾身會幫的。”
蕭綺月眼淚欲墜不墜,目露驚訝感激,“多謝表姐……”
她就是憂懼兩方都不會動手,隻留她一人在局中,故而是來勸說淩君汐等人先主動打擊,承擔梁黨等人大半報複。
她怕梁瞿撿得一命,她也得不了自由,這婚姻雖名存實亡,可這名頭於她而言簡直如鯁在喉。
若是將軍府不動手,皇兄是絕對袖手旁觀的,她是皇帝的親妹妹又如何,也隻是其中一顆棋子罷了……
“還請公主給聖上帶句話,要是想削弱梁黨,僅有我們將軍府是不夠的。”
蕭綺月問:“表姐意思是……守衛軍?”
守衛軍裏麵有將軍府的人,也有保皇黨的人,最妙的是雖半數實權都在淩初手裏,但名義上卻仍在安王和方居勤管轄之下,這兩個已在朝局中摸爬滾打數年的人物時而給淩初使個絆子都是常有的事,淩初初入官場,就已被折騰得心力交瘁。
安詩寧道:“這案子的功勞我們不敢全占,隻能占一半,守衛軍來複審定刑最合適不過。”
梁黨的報複,也隻能承一半。
蕭綺月道:“我會讓皇兄知道的。”
安詩寧起身行禮:“妾身告退。”
蕭綺月也起身,“十幾年了,表姐仍不肯再喚我一聲月兒嗎?”
安詩寧搖頭,“於禮不合。”
蕭綺月沉默片刻,問:“表姐可曾後悔救我們兄妹?”
安詩寧眼中閃過一絲遲鈍的疑惑,但她沒說話,隻是回頭,看向蕭綺月。
蕭綺月以為安詩寧後悔了,話語說得更懇切感激:“當年在寧家旁莊,若不是表姐派花詞……也就是君汐製止,皇兄早被亂石虐打致死,後來先帝選蕭姓皇孫入宮,我們才有了如今,我們一直不提,並非是我與皇兄寡恩,而是皇兄心中有愧有卑,從不讓我提起這些往事……”
安詩寧幾不可察地愣了一下,隻心道是原來如此,怪不得當年蕭綺月會在宴上說淩君汐是貼身護衛,而非奴仆……
安詩寧垂眸,仍舊不答。
蕭綺月見她這般模樣,隻能扯起嘴角幹笑一聲,“不管如何,多謝表姐。”
安詩寧又行了一禮,轉身離開,又聽到蕭綺月在後麵帶著哽咽的聲音:“……皇兄他是萬般真心,他當年見了你第一眼便久記在心,隻是不知你是誰而錯過了,後來得知救命之恩和心許之情都是同一個人,心中複雜,不知如何是好……最後時局於他不利,他種種舉措都是迫不得已……”
安詩寧根本不知蕭暘何時見的她第一麵,但她也不想問,隻戴好鬥篷黑帽,低聲道:“聖上如今皇嗣廣結,何必還記掛往日?”
蕭綺月嘴唇顫動,終是無言,垂首默然,她忽然拉住安詩寧衣袖,以極輕的聲音問道:“表姐,月兒來還想問你……”
蕭綺月抬頭,數次啟唇,嘴角顫抖,仿佛那話黏在喉間,難以吐露,安詩寧隻是靜靜站著,也不催促。
蕭綺月幾乎氣聲道:“你和……君汐好似都待他極好,故令皇兄有難解心結……那個孩子,究竟是蕭闕的,還是皇兄的?”
牆的另一邊,安逢心竅幾震,神態倉惶驚悚,幾乎懷疑自己聽錯了,他極快地看了站在不遠處的陳一示一眼,牙齒咬著腮肉,竭力壓下神色,滿口是血。
陳一示正沉浸在對蕭闕的思念之中,神色癡狂。
安詩寧輕輕拉開蕭綺月的手,話語平靜,卻有著淡淡譏諷和厭惡:“說實話,我也不知道。”
作者有話說:
這是安逢失憶前的事
第九十章 名正言順
雨敲打著屋簷。
蘭漫等人焦急地等候著,盧行義也早已被蘭漫叫來等在安逢屋裏。
砰地一聲!
門被推開,後麵嘩啦啦跟著數人,都被雨淋得濕透,重傷的護衛已被背去另一個地方讓府醫醫治。
縱使蘭漫做好了準備,可真見著護衛背上的安逢,還是眼眶通紅。
安逢被輕輕放在床上 盧行義剪去安逢染血衣裳,見身上刀傷劍傷交雜,也重重一歎。
安逢身上共有十九道的刀傷,或輕或重,最嚴重的是他肩上的傷,血肉模糊,險些將他整個鎖骨砍裂。幸好他及時閃避,躲開寸餘,並用手上大刀卸了力道,不然後果不堪設想。
那傷血流如注,盧行義給他紮了數道銀針,止住血,歲珠在旁默默垂淚,為安逢塗著藥。
盧行義把著脈,眉頭緊皺,歎的氣都把胡子吹落了幾根,“難治啊。”
淩初看著床上雙眸緊閉的安逢,心痛如絞,聽了此話簡直眼前發黑,“當年從陳一示手裏救回來,也是盧叔和醫穀的人為安逢治傷……”
盧行義歎道:“那一回是有我師姐襄助,且今日這傷怎能與陳一示那回相比?老夫銀針之術尚佳,可小公子這傷得實在太重,又淋了雨,頭上受撞擊,舊疾複發,老夫都不知從何下手……”
屋內眾人都倒抽一口氣,淩初頭一回知道恐懼何意,眼前發黑。江晟眼眶泛酸,咬牙道:“賊人實乃可惡!”他看向淩初,厲聲埋怨,“都是因為你,自己不好好拿著佩刀!害得安逢親自去送!”
淩初看著地上的刀,白著臉,不言語。
袁若全想解釋,可看著屋裏氣氛,眾人的臉色,還是咽下話。
蘭漫麵色沉肅,“行了!安靜些!”
江晟抹淚,咳嗽道:“咳……那叫淩初出去!”
淩初麵色扭曲,抖聲道:“我要看著他……”
盧行義正細心切著安逢脈象,查看安逢後腦狀況,“吵吵什麽!都安靜!”
盧行義是大夫,說話好使,江晟即刻噤聲,淩初也不再說話。
盧行義見屋裏這般氣氛,皺眉:“老夫無能為力,又不是其他人不行,我又不是全天下最好的大夫!”
沒有人是最好的大夫,總有人專研精於一麵,有人擅治跌打損傷,有人擅解毒用藥,有人擅處理外傷,有人擅針灸之術,有人擅易容之道……
盧行義道:“還是要請楊心華師姐來一趟,她專擅外傷,膽大心細,就是脾氣有些怪,出診隨心,請動她出診要費一番功夫,她兄長楊動英也難請,不過他們都曾來府上借居一段時日,應該能再請來。小公子如今這情況,最好他們兄妹二人都能來。”
楊動英和楊心華都是醫穀中輩分和醫術都很高,也很難請動的醫者,他們雖是盧行義師兄師姐,但年紀並不大,很年輕。正是春夏之際,說不定人是四處遊醫,難覓蹤跡。
淩初立馬道:“好,我即刻動身,袁若全,去替我準備。”
江晟紅著眼,忙道:“我也去!楊心華我有印象!楊動英我記著也挺好的!我的腿都是他治的。”雖然他記得楊動英跟他哥有些不對付,後來鬧得不大好看,但自己好像跟楊動英楊心華沒什麽矛盾,應該能請來。
淩初對江晟道:“日夜兼程,此去至少會跑死三匹好馬,你承不住。”
江晟道:“可聖上未下旨意,你怎可離京!”
淩初還要再說,卻被盧行義吹胡子瞪眼地打斷:“你們能不能聽老夫把話說完!我那兩位師兄師姐就在上京,你們爭什麽爭!待老夫穩住小公子,讓他退了熱,再去請便是!無幹人等出去罷!帶傷的先去府醫那兒治著,一身雨淋淋的,莫要汙了傷口!”盧行義將淩初等人趕出門,隻留藥童兩名擦藥。
蘭漫默聲去備馬車,等著去請楊家兄妹。江晟在門外小聲道:“明明是盧叔總吊著話不說完,誰能料到楊動英他們恰好就在這兒,我們又不知道……而且他們來這兒怎都不給我說一聲,可以一起玩兒啊……”
江晟想到江連當時“客氣”請楊動英出府的尷尬場麵,不說話了。
淩初忽然想到安逢曾對他說過的話:
“我也聽說杏林醫手楊家那邊將要來人,要接曆練弟子回醫穀……”
那是他們說清心意的那一夜,安逢再平常不過的一句話,當時他未放心上,如今忽然想起,好似是話語中的命運使然,叫他如今心頭劇痛……
淩初立於門前,渾身都澆透,臉上滿是水痕,麵色蒼白愧恨,似比安逢還要白上三分,就連一向看不慣他的江晟都起了惻隱之心,挽回方才的話,道:“方才我說話急了些,這不該怪你的……我也該攔著安逢,一把刀而已,他何必親自去送。”
誰料這句話更是正好切中淩初內心,他看著屋裏渾身赤裸,傷勢觸目驚心的安逢,心如刀割,兩顆不像是雨水的水珠從他眼中滾落……
*
上京郊外一處宅院中。
上坐著的是聲稱已回溫陽的淩君汐和安詩寧。
淩君汐道:“清嘉,我撥給你六個影衛,就是為了讓你護好安逢的。”
於清嘉垂眸跪著,一言不發。
淩君汐看著於清嘉,眉眼凝著冷色,問:“為何不出手?”
於清嘉道:“屬下見江晟已去通報府中。”
“為何支走楚行?”
“怕江晟來不及,想讓公子也帶人過來。”
“安逢途中頭疾發作,難以自保,你為何還在拖延!”
最後影衛出手去救,卻不是聽著於清嘉的命令,而是有人實在看不過,決定違命,於清嘉並未阻攔,隻是默認。
於清嘉胸脯起伏幾下,垂首不答。
淩君汐被她這般態度惹惱,她冷聲道:“於清嘉!本將是信任你!才交給你這等重要的差事!”
於清嘉喉口發苦,心中生懼,卻硬著頭皮道:“信任?將軍難道不是二十年前就不信我了嗎!你交給我這差事,不也仍讓楚行監察我試探我嗎!”
淩君汐麵容微有怒色,目光冷冷,落在於清嘉身上。
於清嘉害怕得身軀顫抖,淚珠滾落:“當年在佞王府,將軍寧願讓小姐……在路上撿的七八歲孩童抱著嬰孩偷逃出府,讓楚行背上……”於清嘉頓住,看了看一直沉默的安詩寧,咽下那個稱呼。
她低聲道:“也不願讓我……與將軍在戰場拚殺的我知曉半分!若論信任,將軍何曾信任過我?”
淩君汐對這番話大失所望:“清嘉,我很信任你,可是當年若真是讓你抱走孩子,你捫心自問,你是屈先生的人,你會服從嗎?你能理解我的用心嗎?疏香死在陳一示手上,你不恨蕭闕麽!你看著身無還手之力的嬰兒,你會甘心留下蕭闕一絲血脈麽!”
於清嘉被這一連串的反問打倒,她聽到至交好友秦疏香的名字,萬千思念愧恨湧上心頭,滿麵淚痕,跌坐在地。
當年硬闖佞王府,她心急露餡,引了佞王府護衛注意,差些報不了仇,是淩君汐在危急時分,改了計劃,衝進府中,破了層層護衛屏障,一槍劃開蕭闕咽喉。
蕭闕仰躺在地,目眥欲裂,還有殘喘苟活之氣,最後於清嘉滿麵仇恨,拿刀斬了他頭顱。
所謂的淩君汐一槍挑破蕭闕頭顱的傳言,不過是坊間神化,淩君汐也刻意順之,免得於清嘉受牽連。
淩君汐闔眸,道:“江一存好歹留下兩個兒子,可秦疏香什麽都沒留下,唯有你一個至交知己,當年秘密回上京,我隻要二十五歲以上的人,你當年才十七歲!你苦苦哀求,我便也讓你去了,你為友報仇,一時衝動,後對蕭闕泄憤補刀,我都能容忍,可帶走孩子這一事,我決不能冒險!”
於清嘉字字鏗鏘:“可明明沒有他,將軍照樣能成事!根本不用等——”
淩君汐打斷她:“你覺得滿朝文武能容忍我一個女人登上大位?且我要的是兵不血刃的名正言順!”
“名正言順?”於清嘉反問:“一個通敵賣國之人的兒子,焉能讓將軍名正言順?就算將軍刻意將他養廢,他日後知曉真相,知道將軍殺了他親生父親,難道會無怨言嗎!將軍的義子淩懷歸待他如眼珠子似地看重,往後不會出差錯嗎!
將軍說對小公子無感情,安夫人與您也總避開與他相處,可這些年來,將軍你能說你心未軟下半分?將軍最初留下他是將他作傀儡,可將軍如今對寧家示好不迎不拒,態度不明,心難道不是向寧家漸漸傾斜?對寧家有殘存希冀!”
昏暗的空中,慘白的閃電白光閃過,於清嘉憋在心中許久的憤恨終於說了出來。
話落,便是陣陣雷鳴。
若說寧家對淩君汐諱莫如深,淩君汐對寧家又何嚐不是抵觸排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