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壓的方法梁永豐已經想好了,就是利用香港媒體。


    港澳聯係緊密,香港媒體在澳門有很大的影響力。


    不過要做這件事,《香港商報》就不合適了。


    梁永豐準備利用一下《東方日報》、《星島日報》、《南華早報》,或者更進一步找台灣方麵設在香港的《香港時報》。


    這件事不能急,他剛剛去過中堂。


    必須再等一段時間,保證事情發生的時候,他自己不在受懷疑之列。


    回莞城的路上遇到了一點小意外,有一段路壞掉了,耽誤了不少時間,梁永豐便跟他們的新大廚黃邵龍聊了起來。


    黃邵龍祖上自清朝時起就是廚師。


    中堂跟東莞相鄰,他的高祖父很小的時候就被送到廣州學習廚藝,並且逐漸有了一些小名氣。


    1895年,譚鍾麟調任兩廣總督。


    有一次譚鍾麟偶然吃了黃邵龍高祖父做的飯菜,非常對他的胃口,便請黃邵龍的高祖父到他家中做了廚師。


    譚鍾麟不僅是一名高官,還是一個美食家。


    “八大菜係”的說法,據說最早就是由他提出的。


    在擔任兩廣總督之前,譚鍾麟曾經在浙江、河南、陝西等省任職。


    他府上有來自全國多個省份的廚師,而且都是各個地方最頂尖的。


    在譚鍾麟府上做廚師期間,黃邵龍的祖上通過與其他省廚師的交流,進一步增長了廚藝。


    1899年,譚鍾麟因不滿清廷租借香港、九龍給英國,以年邁為由告老辭官。


    由於是告老辭官,譚鍾麟遣散了府上大部分仆役,黃邵龍祖上得到了一筆不菲的遣散費。


    拿著這筆遣散費,再加上之前的積蓄,黃邵龍的祖上便在廣州開了一家酒樓。


    憑借出色的手藝,以及曾經為兩廣總督做飯的名氣,酒樓開業後便生意興隆。


    可是清朝末年到民國這段時間,正是廣州曆史上最不太平的時期。


    從英國人到rb人,從反清到內戰,屢遭戰火。


    1938年,黃家的酒樓傳到了黃邵龍的爺爺那一輩。


    當年6月,廣州就遭到了日軍的轟炸。


    當時廣州的房屋多用木頭,轟炸引起了漫天大火。


    日軍的轟炸持續了三天三夜,整個廣州城被毀七成,超過10萬人死亡,幾十萬人無家可歸。


    財產損失更是不計其數!


    黃家的酒樓也在日軍轟炸中,被燒成了白地,隻能回東莞老家。


    不久之後,日軍占領廣州,他們就再也回不去了,隻能在東莞老家找了份活計,誰家有婚、喪、嫁、娶,他們便上門給人做飯。


    這是一個辛苦活,掙的不多。


    做的飯讓人不滿意,還可能拿不到工錢。


    像黃主任他爹,便沒有學家傳的廚藝。


    黃邵龍跟他爹都很有做菜的天份,繼承了家傳的手藝。


    他們回到莞城的時候,天已經完全黑了。


    路過永豐精密機械公司廠房的時候,廠房內仍然燈火通明。


    永豐精密機械公司接了大量單子,這些天都在加班加點的工作。


    回到宿舍區,梁永豐將黃邵龍安排到了有空調的宿舍,他也是帶著高級技能卡的人。


    “我馬上叫人去熱飯!”梁鎮過來道。


    “不用他們!”梁永豐一擺手,“讓我們的新大廚露一手!”


    黃邵龍也不客氣,用廚房現有的材料炒了幾個菜,還做了一鍋生滾魚片粥。


    梁永豐嚐了嚐,連連點頭,“不錯,以後這個食堂就交給你了!而且你得給我帶幾個徒弟出來,咱們有七八個食堂,都缺好廚師!把這些人都帶出來,你以後就是食堂的頭!”


    大妹、二妹那邊剛剛補習結束,梁永豐讓人給大妹、二妹,還有王老師各端了一碗過去。


    梁永豐自己吃完後,帶著粥和幾樣小菜來到永豐精密機械公司的廠房內。


    廠房內的氣味有些重,門口有一個棚子,供工人休息。


    梁永豐把食物放在棚子裏,章易得很快迎了出來。


    “老板,您怎麽來了?”章易得道。


    “給你們送點宵夜!”梁永豐邊說邊親自給章易得盛了一碗粥。


    章易得連忙接過來碗。


    沒多大會,劉宣德、關運昌也先後出來。


    兩個人接過粥,就呼嚕呼嚕的喝了起來,看來是餓的不輕。


    梁永豐準備將最早培訓的那批職工放出來,加持技能,減輕他們的工作量。


    關運昌邊喝粥邊道,“今天的粥比平常好喝多了!”


    “那就多兩碗!”梁永豐說完看了劉宣德一眼。


    劉宣德平時話最多,可是今天他一直沒說話。


    直到吃完宵夜,劉宣德故意落後了一步。


    見其他人都走遠了,劉宣德這才問,“老板,聽說您能把戶口轉到東莞?”


    劉宣德他們原本都是東北人,後來國家建設第二汽車廠,他們被調到湖北十堰,戶口也轉到了湖北。


    十堰那個地方位於湖北西北角,第二汽車廠更是位於一條山溝中。


    當初國家選址十堰,就是看中這裏地勢險要,又出於四省交界。


    第二汽車廠進,可去關中;


    退,可去四川。


    但是從商業角度看,十堰那裏並不適合建大型工業企業。


    劉宣德這段時間就深有感觸,這幾個月東莞的發展日新月異。


    超過十堰指日可待!


    而且沒有戶口,總覺得紮不下根,心裏總是懸著。


    “我本來還想過段時間再宣布的,既然你問起,我就提前給你透露一個消息!”梁永豐道。


    “您盡管,我保證不告訴第二個人!”劉宣德道。


    “我已經跟東莞縣裏討論這方麵的問題,他們已經同意了我的要求,但也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拿到東莞戶口!”梁永豐道。


    “什麽人能拿到東莞戶口?”劉宣德問。


    “像你這樣優秀的技術工人肯定是沒有問題的,還有就是各個工種幹的最好的前十名!”梁永豐道。


    東莞縣裏雖然沒有給他限製,不過梁永豐想用這件事激勵一下他們。


    第二天,梁永豐正準備去縣裏,誰知道王主任卻先把電話打了過來。


    “梁老板,你想不想要一個水泥廠?”王主任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80年代做產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總是覺得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總是覺得累並收藏重生80年代做產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