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15歲的少年與那位婦人即將離去之際,陳雲天再次伸手將他們攔住。


    “怎麽?你以為拿一個圓盤交換我家的傳承法器,就能這麽輕易離開嗎?”


    少年聽聞此言,臉色頓時一變,黑氣從他的七竅中洶湧而出,他冷冷地開口道:


    “陳五爺,你以為能留住我們嗎?”


    陳雲天的眉頭微微一挑,麵對屍魔洞教主的狠勁,他心中不禁有些緊張。


    “至少得留下一個人,看管你們的寶貝吧。你們就不怕我們私吞了你們的寶物?”


    屍魔洞教主冷笑一聲,回應道:


    “陳五爺,我還是信得過的。如果你們不歸還,那就隻能麵對我們的金甲屍王了。”


    “可是,我們心裏不踏實啊……”


    陳雲天緊握著拳頭,心中反複權衡,到底要不要現在將屍魔洞的人留下。


    日食的日光亮度逐漸加強,屍魔洞教主也意識到日食即將結束。


    他回頭看了看那位婦人,又望了望在樹下靜默的我。


    他的手輕輕一招,我仿佛被一股無形的力量吸引,飛入他的掌中。


    “既然陳五爺堅持要留下一個人,那麽我們的左護法就留在這裏吧。”


    屍魔洞教主從七竅中冒出的黑煙,如同濃霧般湧入我的身體,在我的左臂上形成了一個獨特的印記。


    或許是他察覺到了我身上的不凡之處,不敢過多探查,便將我隨手丟給了陳雲天。


    陳雲天不敢隨意接住,眼神中流露出幾分猶豫。


    陳雲天轉頭看向陳玉樓,陳玉樓微微點頭,示意昆侖接住我。


    昆侖上前一步,穩穩地將我接入手中,就像拎著一隻雞仔般輕鬆自如。


    見到屍魔洞的教主已經做出了選擇,陳雲天便不再加以阻攔。


    屍魔洞教主與右護法婦人化為遁光,迅速消失在視野中,而我則被作為人質帶回卸嶺山莊。


    陳雲天此行,犧牲了不少卸嶺山莊的弟子,這主要是由於他強行催動都天卸嶺旗所導致的。


    那麵旗幟蘊含著巨大的力量,非同小可,然而要駕馭它,卻也需要付出相應的代價。


    不過,如今陳雲天已經成功拿回了那枚充能的圓盤,有了它,接下來的行動應該就不需要再像這次一樣,付出如此慘重的代價了。


    陳雲天目送著弟子們漸行漸遠的背影,眼中掠過一抹難以察覺的哀傷。


    他緩緩地吸了一口氣,轉過身來,目光深沉地對陳玉樓說:


    “此次行動,我們雖有所收獲,但也付出了不小的代價。我隻希望,這些犧牲不會付諸流水。”


    陳玉樓沒有立刻回答,他默默地點了點頭,眼神中流露出對那些犧牲弟子的深深惋惜。


    他清楚,每一次行動的代價都是沉重的,而每一次犧牲都讓人痛心。


    陳觀海看著自家老爹那嚴肅而堅定的態度,心中早已明了老爹做出的選擇。


    在返回山莊的路上,他默默地脫離了隊伍,沒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夜色中,他獨自一人,悄悄地向瓶山的方向逃去。


    月光如水,灑在瓶山蜿蜒的山路上,陳觀海的身影在月光下拉長。


    他心中充滿了複雜的情緒,既有對老爹決定的無奈,也有對未來道路的迷茫。


    然而,他知道,自己已經沒有退路,隻能硬著頭皮向前走。


    ……………………


    隨著秋風漸起,張老爺子已經有兩個月沒有回到他魂牽夢縈的天門張家村了。


    村裏的老人們坐在村口的石凳上,望著遠方的小路,不禁開始擔心起來。


    \"老李,你聽說了嗎?百忍兩個月沒回來了,也不知道是不是身子骨有什麽不適。\"


    張大娘憂心忡忡地說。


    \"是啊,百忍一向身子硬朗,這突然不回來,確實讓人擔心。\"


    老李也應聲附和,眉頭緊皺。


    村裏的老人們紛紛圍了過來,七嘴八舌地議論起來。


    \"我記得上次他回來的時候,臉色看起來還好好的,怎麽這麽快就……\"


    張伯伯摸著胡子,若有所思地說。


    \"會不會是外麵有什麽事情絆住了腳?畢竟現在世道不太平,出門在外總是要小心一些。\"


    王大娘猜測道。


    就在這時,村口的小路上出現了一個熟悉的身影。


    老人們紛紛站起身,他們的目光如同被磁鐵吸引,緊緊地盯著那個越來越近的人影。


    \"是百忍麽?\"


    張大娘眯著她的老花眼,努力地辨識著,聲音中帶著一絲不確定。


    然而,走近的身影卻並非他們所期待的張老爺子,而是張澤專大帥的二兒子,張載山。


    張載山風塵仆仆,一臉的嚴肅和凝重。他跟隨父親,帶領一部分天門張家人回到了東北。


    中元節過後不久,他聽聞了黃泉宮的慘敗,於是父親便派遣他帶領一隊人馬回來,專程看望張老爺子。


    “天門方向有金蟾降世,這預示著傳說中的魘門天葬可能要開始了。”


    張家人通過觀星之術,得到了這個消息,這個傳說他們在古書中也曾經看到過。


    傳說在很久以前,張家的一位先人,因為金蟾降世,而開創了天門,金蟾負棺,奔葬於月。


    更多的人則說,這位先人因此得道成仙,這也是張家選擇在天門定居的原因之一。


    如今,張家在天門已經是遠近聞名的大族,他們的聲望和地位,也讓卸嶺對他們禮遇有加。


    張載山的出現,讓老人們的心中充滿了期待和好奇。


    他們紛紛議論起來,猜測著這位年輕的張家人此行的目的。


    而張載山,則一臉沉思,仿佛心中有著重重心事。


    張載山目光掃過在場的老人,他的眼神中流露出了一絲期待。


    他走到一位看起來頗有年紀的老者麵前,尊敬地叫了一聲:


    “二大爺,我想打聽一下,百忍老爺子最近有回村嗎?”


    那位被稱作二大爺的老人,搖了搖頭,臉上露出了些許遺憾的神色,緩緩說道:


    “唉,百忍老爺子已經有兩個多月沒回村子咯。


    現在都已經是八月十八了,天氣漸漸轉涼,也不知道他老人家在外的日子過得好不好。”


    “兩個多月……”


    張載山沉吟著,手指不自覺地摸了摸自己的下巴,似乎在思考著什麽。


    隨後,他回頭看向身後的士兵們,詢問道:“你們當中,有人知道百忍老爺子平時會在哪裏出現嗎?”


    話音剛落,隊伍中走出了一位年輕力壯的士兵,他挺直了腰板,向張載山報告:


    “少帥,據我所知,張老爺子平時都在鎮上為人行醫治病,要麽就是去道觀探望張元吉。”


    張元吉這個名字,張載山也有所耳聞,但一直未曾有機會見麵。


    他了解到,就在前不久的中元節,閻王點卯之事就是因張元吉而起。


    那一次,黃泉宮損失慘重,十殿閻羅中有一半在這場點卯中失去了性命,黃泉大帝更是化作了一尊雕像,令人不勝唏噓。


    張載山整理好行囊,他將幾份精心挑選的禮物輕輕放在桌上,那是他為村中的老人們準備的。


    這些禮物雖不昂貴,卻滿載著他的心意。他走到門口,轉身對圍坐在火塘旁的老人們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後說道:


    “各位長輩,我這一去可能很久都不會回來,這些小禮物就當作是我對你們的敬意和祝福吧。”


    老人們眼中閃過一絲不舍,他們紛紛起身,拍著張載山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


    “載山啊,外麵的世界雖大,但記得常回家看看。這裏永遠是你的家。”


    張載山點了點頭,眼眶有些濕潤,他告別了老人們,轉身帶著一行人往附近的小鎮趕去。


    夕陽的餘暉灑在山間的小路上,張載山的身影在落日下拉出長長的影子。


    他的步伐堅定,但心中卻有些許的不舍和期待。


    他知道,這次離開是為了更好的未來,但家鄉的記憶和親人們的牽掛,將永遠伴隨著他。


    小鎮的輪廓在晨曦的微光中逐漸清晰起來。


    往日裏,這裏總是充滿了喧囂的聲音和熱鬧的市集,商販們的叫賣聲、孩子們的歡笑聲,交織成一幅生動的畫麵。


    然而,此刻的小鎮卻鴉雀無聲,安靜得讓人感到詭異。


    街道上空無一人,仿佛一夜之間,所有人都消失得無影無蹤。


    原本熙熙攘攘的市集,如今隻剩下空蕩蕩的攤位和散落的貨物。


    幾家店鋪的門還半開著,仿佛在等待著主人的歸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蠱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士居仁善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士居仁善並收藏蠱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