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軍議
大明朝我救定了,康熙來了也不行 作者:胖的很顯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康熙元年十二月初的時候,朱慈炯方才領著大軍,在初冬乍寒的天氣裏,回到了久違的南京城。
大軍得勝回朝,全城百姓歡騰,同時也有了些習以為常的意思!畢竟,在皇太子的率領下,各種大勝不斷,產生審美疲勞了。
數萬大軍,在文武百官的迎接下,滿城百姓歡呼崇敬中,好好地享受了大明英雄的美好感覺。
其後幾日,自是按功行賞,犒賞三軍,發下獎勵、撫恤這一套標準流程,很快逐一落實。
朱慈炯召集了兀爾特、薑光軍、袁禮、金俊、李虎等陸軍將領,以及甘輝、張飛等海軍 將領;又傳來國安殷齊山、科學院宋應星、張繼孟、戴蒼等人,商議幾件大事。
恰又得知呂勇陪著農學大家張履祥,也已帶著水稻、紅薯、土豆、玉米等良種,剛好也回到南京城。
大喜之下,朱慈炯便將兩人傳來,一起出席了這場軍議,商議、完善未來幾年的作戰方略。
軍議正式開始前,朱慈炯自然是按照慣例,細細關心了宋應星的身體狀況,擔憂繁重事務累壞了老人家。
宋應星的身體很好,大明聲勢蒸蒸日上,一日強過一日,令他心情舒暢精神煥發,近兩年竟顯得更年輕一些,還能為大明效力很多年。
他還特意告訴朱慈炯,張繼孟、畢登翰等年輕人進步神速,都能獨擋一麵了,還有那小神童戴梓,表現優異必成大器。
有這些人在,大明科學院的未來,自然是後繼有人的!他還特地建立起了學徒製,令這些高手各自帶了些弟子,為將來儲備人才。
宋應星老人家的娓娓道來,令朱慈炯的嘴角幾乎壓不住了,笑容持續的掛在臉上,從未消失一絲。
隨後又和張履祥認真攀談,聽他述說幾種糧食種子的狀況,暢想良種推廣後的美好,笑容更加濃鬱。
他慎重的囑咐了一番,言稱良種推廣利國利民,不僅能百姓增產增收過上好日子,還能在幾件大事上幫助大明,其後詳談。
朱慈炯特意向張履祥承諾,朝廷必定全力支持他的研究,令他毫無後顧之憂的提升大明的農業水平。
當場便傳下了旨意,成立的大明皇家農學院,令張履祥為院長,專司大明農業之事,諸如培育良種、施肥除害、改善農具、興修水利等等。
於是,朱慈炯又得到了一位感恩萬分、激情澎湃的老人家,發誓要為大明效死,為大明農業竭盡心力。
關懷好兩位科學、農學的超牛老人家後,朱慈炯又令眾人依次入座,開始商談正事。
他想了想,先開口立下了一條開會的新規矩:“咳咳,各位愛卿,今日會議有兩位老人家參會,為了他們的健康,會場不準抽煙。”
此言一出,海陸軍的將領們頓時傻眼,他們拿著香煙的手,紛紛僵硬在半空,複又尷尬的裝了回去。
宋應星、張履祥兩位老人家,也是大大的無語,悄然將掏香煙的手,從袖中收了回來。
堂堂大明皇太子都說了,是為了他們的健康,他們再大喇喇的點上一支,豈不過於諷刺!
眾人還知道,皇太子這家夥,抽煙的老癮頭,可不比在座的哪位小!至於為何回了南京就假模假樣了,自有難念的經所致。
隻是不能在開會之際,美美的吸一口,再讓煙氣從鼻孔中冒出來,真是令人煎熬呐。
朱慈炯看著眾人怪異神情,自也知道他們在想什麽,不過他臉皮厚,無所謂的,反正目的達到了。
他沉思了片刻,整理了一下思路,便沉聲開了口:
“大明各地和緬甸宣慰司的征兵之事,已是順利完成,大明各省征得了三萬兵,緬甸方麵竟也征得了兩萬兵,土人歸心,令孤王歡喜。”
“兀爾特、光軍、金俊、李虎,孤王給你們三個月時間,務必將他們訓練合格,可有問題?”
四人當即領命,並立下了軍令狀,表示絕無問題,新兵訓練已有成熟經驗,此事不難。
“宋院長,一下子多了五萬新兵,他們所需的刀槍鎧甲、火器大炮,還有海軍所需的戰船,可有問題?”
“啟稟太子殿下,兵器鎧甲、火器大炮並無問題,科學院下屬的各地兵工廠,在春節之前,都能配備完成。火銃都是燧發槍,受風雨天氣的影響減少很多,手雷、炸藥包的威力,也提升不少。”
“戰艦方麵,仿製鄭家三維炮艦的四艘三級戰列艦,已經建造完成,已在江上航行測試,不久便可入列海軍。”
“四艘二級戰列艦,前三艘也在江麵航行測試了,不久必能加入海軍,第四艘鋼鐵龍骨的二級戰列艦,能提前到明年四月便可完工。”
“傳遞信息的郵船十艘、艦隊保障糧船十艘,一百艘用作縱火、貼身近戰的馬船等,已經由民間的船廠建造完成。”
“殿下交待建造的另外八艘三級艦和四艘二級艦,到明年十月,必然能夠完工,交付海軍。”
“哦,還有一點,無論是交付陸軍的火炮,還是戰艦上的火炮,都是改善後的開花彈。”
朱慈炯非常滿意,麵帶笑意的點著頭,非常讚賞老人家的工作!
甘輝和張飛則是狂喜,他們知道海軍大擴張的好日子到來了,海軍在大明的重要性,將愈發重要。
在他們狂喜、激動的時刻,朱慈炯已麵向他們開口:“從新兵中挑選一萬五千人,由你們負責訓練,半年內要基本合格方可。”
“諾,請太子殿下放心,我們願立軍令狀,定能完成任務。”
甘輝和張飛兩人,樂顛顛的接下了任務,對海軍的美好未來,充滿了狂野的暢想。
朱慈炯目光由看向了兀爾特,笑著說到:“兀爾特,你在湖北戰場上,救下了百餘名野人女真,思想工作弄好了嗎?”
“啟稟太子殿下,末將開始沒有直接勸服他們,而是先令人帶著他們,看了葉赫部家屬們的生活現狀,幾乎就令他們崩潰了,狗韃子推行的野蠻政策,讓他們活的不像人。”
“其後袁政委、李政委又親自出馬,好好的教育了他們一番,告訴他們其實是鄂倫春族,和建奴並不是一路人!他們隻有追隨大明,才能令自己的家人、族人過上葉赫部一樣的好日子。”
“他們現在已經明白了過來,已經恨死了建奴狗韃子,恨不得立即和建奴拚個你死我活。”
“殿下,他們已經準備好了,可以行動了!”
兀爾特眼中神光湛然,充滿了期待!在遼東,不僅有所謂的鄂倫春族人,還有他們葉赫部啊!
大軍得勝回朝,全城百姓歡騰,同時也有了些習以為常的意思!畢竟,在皇太子的率領下,各種大勝不斷,產生審美疲勞了。
數萬大軍,在文武百官的迎接下,滿城百姓歡呼崇敬中,好好地享受了大明英雄的美好感覺。
其後幾日,自是按功行賞,犒賞三軍,發下獎勵、撫恤這一套標準流程,很快逐一落實。
朱慈炯召集了兀爾特、薑光軍、袁禮、金俊、李虎等陸軍將領,以及甘輝、張飛等海軍 將領;又傳來國安殷齊山、科學院宋應星、張繼孟、戴蒼等人,商議幾件大事。
恰又得知呂勇陪著農學大家張履祥,也已帶著水稻、紅薯、土豆、玉米等良種,剛好也回到南京城。
大喜之下,朱慈炯便將兩人傳來,一起出席了這場軍議,商議、完善未來幾年的作戰方略。
軍議正式開始前,朱慈炯自然是按照慣例,細細關心了宋應星的身體狀況,擔憂繁重事務累壞了老人家。
宋應星的身體很好,大明聲勢蒸蒸日上,一日強過一日,令他心情舒暢精神煥發,近兩年竟顯得更年輕一些,還能為大明效力很多年。
他還特意告訴朱慈炯,張繼孟、畢登翰等年輕人進步神速,都能獨擋一麵了,還有那小神童戴梓,表現優異必成大器。
有這些人在,大明科學院的未來,自然是後繼有人的!他還特地建立起了學徒製,令這些高手各自帶了些弟子,為將來儲備人才。
宋應星老人家的娓娓道來,令朱慈炯的嘴角幾乎壓不住了,笑容持續的掛在臉上,從未消失一絲。
隨後又和張履祥認真攀談,聽他述說幾種糧食種子的狀況,暢想良種推廣後的美好,笑容更加濃鬱。
他慎重的囑咐了一番,言稱良種推廣利國利民,不僅能百姓增產增收過上好日子,還能在幾件大事上幫助大明,其後詳談。
朱慈炯特意向張履祥承諾,朝廷必定全力支持他的研究,令他毫無後顧之憂的提升大明的農業水平。
當場便傳下了旨意,成立的大明皇家農學院,令張履祥為院長,專司大明農業之事,諸如培育良種、施肥除害、改善農具、興修水利等等。
於是,朱慈炯又得到了一位感恩萬分、激情澎湃的老人家,發誓要為大明效死,為大明農業竭盡心力。
關懷好兩位科學、農學的超牛老人家後,朱慈炯又令眾人依次入座,開始商談正事。
他想了想,先開口立下了一條開會的新規矩:“咳咳,各位愛卿,今日會議有兩位老人家參會,為了他們的健康,會場不準抽煙。”
此言一出,海陸軍的將領們頓時傻眼,他們拿著香煙的手,紛紛僵硬在半空,複又尷尬的裝了回去。
宋應星、張履祥兩位老人家,也是大大的無語,悄然將掏香煙的手,從袖中收了回來。
堂堂大明皇太子都說了,是為了他們的健康,他們再大喇喇的點上一支,豈不過於諷刺!
眾人還知道,皇太子這家夥,抽煙的老癮頭,可不比在座的哪位小!至於為何回了南京就假模假樣了,自有難念的經所致。
隻是不能在開會之際,美美的吸一口,再讓煙氣從鼻孔中冒出來,真是令人煎熬呐。
朱慈炯看著眾人怪異神情,自也知道他們在想什麽,不過他臉皮厚,無所謂的,反正目的達到了。
他沉思了片刻,整理了一下思路,便沉聲開了口:
“大明各地和緬甸宣慰司的征兵之事,已是順利完成,大明各省征得了三萬兵,緬甸方麵竟也征得了兩萬兵,土人歸心,令孤王歡喜。”
“兀爾特、光軍、金俊、李虎,孤王給你們三個月時間,務必將他們訓練合格,可有問題?”
四人當即領命,並立下了軍令狀,表示絕無問題,新兵訓練已有成熟經驗,此事不難。
“宋院長,一下子多了五萬新兵,他們所需的刀槍鎧甲、火器大炮,還有海軍所需的戰船,可有問題?”
“啟稟太子殿下,兵器鎧甲、火器大炮並無問題,科學院下屬的各地兵工廠,在春節之前,都能配備完成。火銃都是燧發槍,受風雨天氣的影響減少很多,手雷、炸藥包的威力,也提升不少。”
“戰艦方麵,仿製鄭家三維炮艦的四艘三級戰列艦,已經建造完成,已在江上航行測試,不久便可入列海軍。”
“四艘二級戰列艦,前三艘也在江麵航行測試了,不久必能加入海軍,第四艘鋼鐵龍骨的二級戰列艦,能提前到明年四月便可完工。”
“傳遞信息的郵船十艘、艦隊保障糧船十艘,一百艘用作縱火、貼身近戰的馬船等,已經由民間的船廠建造完成。”
“殿下交待建造的另外八艘三級艦和四艘二級艦,到明年十月,必然能夠完工,交付海軍。”
“哦,還有一點,無論是交付陸軍的火炮,還是戰艦上的火炮,都是改善後的開花彈。”
朱慈炯非常滿意,麵帶笑意的點著頭,非常讚賞老人家的工作!
甘輝和張飛則是狂喜,他們知道海軍大擴張的好日子到來了,海軍在大明的重要性,將愈發重要。
在他們狂喜、激動的時刻,朱慈炯已麵向他們開口:“從新兵中挑選一萬五千人,由你們負責訓練,半年內要基本合格方可。”
“諾,請太子殿下放心,我們願立軍令狀,定能完成任務。”
甘輝和張飛兩人,樂顛顛的接下了任務,對海軍的美好未來,充滿了狂野的暢想。
朱慈炯目光由看向了兀爾特,笑著說到:“兀爾特,你在湖北戰場上,救下了百餘名野人女真,思想工作弄好了嗎?”
“啟稟太子殿下,末將開始沒有直接勸服他們,而是先令人帶著他們,看了葉赫部家屬們的生活現狀,幾乎就令他們崩潰了,狗韃子推行的野蠻政策,讓他們活的不像人。”
“其後袁政委、李政委又親自出馬,好好的教育了他們一番,告訴他們其實是鄂倫春族,和建奴並不是一路人!他們隻有追隨大明,才能令自己的家人、族人過上葉赫部一樣的好日子。”
“他們現在已經明白了過來,已經恨死了建奴狗韃子,恨不得立即和建奴拚個你死我活。”
“殿下,他們已經準備好了,可以行動了!”
兀爾特眼中神光湛然,充滿了期待!在遼東,不僅有所謂的鄂倫春族人,還有他們葉赫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