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大明皇室,都可以為國犧牲!
大明朝我救定了,康熙來了也不行 作者:胖的很顯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朱慈炯與李定國一番深談,確定了戰後對朱由榔的安置,甚至初定了對張獻忠等農民軍領袖的曆史定位。
李定國再無憂慮,真心誠意的拜服在朱慈炯身前,誓言為皇太子、為大明效死,將韃子、漢奸通通趕盡殺絕。
朱慈炯大喜,立即以大明皇太子身份頒布旨意,成立大明陸軍第二軍,軍隊定為編製五萬人。
李定國為軍長,白文選副軍長,以緬甸和雲南為根據地,繼續和韃子、吳三桂軍馬作戰,使他們不敢調兵攻擊江南。
陸二軍的其他軍職人選,由李定國、白文選和羅倫自行商議確定,並由李定國最終決定。
同時,朱慈炯還特別強調,陸二軍在華夏大西南的所有作戰方略,由李定國全權決定,朝廷主要是提供物資和武器支持。
朱慈炯在各事項確定後,再度開口強調了一件事情:
“李愛卿,西南所有戰事,孤王全部委任給你!各路軍隊必須整編好,不能出現軍閥割據的現象。”
“待到緬甸、雲南平定後,地方治理和稅賦征收,將由朝廷委派專人治理,軍隊將領們就不要幹涉了。”
“軍隊麽,就是要專注於作戰,去擊敗敵人取得一個個勝利!至於所需物資和武器,朝廷自然會全力供給。”
朱慈炯下達了旨意,將軍隊和地方治理分割開來,盡量杜絕地方割據的可能性。
“諾,吾等遵旨!”
李定國、白文選和羅倫,齊聲行禮答複。
其後,朱慈炯等人又商定了次日的作戰計劃,直至深夜時分,眾人各自返回大營準備。
......
次日一早,阿瓦城內外,都是一片人聲鼎沸的情形,雙方都在緊鑼密鼓的準備著。
過了辰時初,明軍兩路大軍朝食後,營寨之中傳出震天的擂鼓聲,兩路明軍按照約定時辰,同時開始攻城。
在阿瓦城的南門和北門,各有兩座巨大的攻城車,在大象的牽引下,緩慢但堅定的向城門逼近。
在這四座巨大的攻城車後麵,各有兩輛大車拉著一具棺材,棺材裏麵則裝滿了炸藥,用作炸開城門。
四座巨大的攻城車上,上麵鋪上了濕透的棉被,棉被外再鋪上一層防火的沙土,以增強攻城車的防護能力。
最關鍵的措施,則是跟隨攻城車前進的軍陣中,特別靠前配置的火箭筒兵和衝鋒槍兵,用作壓製城頭的攻擊。
盡管緬甸人已經將城門洞從裏麵堵死,但隻要那些棺材炸藥被送進外城門洞子裏,必然能將這巍峨的城門,徹底的炸毀崩塌。
緬甸軍隊見大明軍隊逼近,拚死射出火箭和用強力軍弩射擊,但無論是引起的零星火焰還是強弩的衝擊力,都沒法阻擋攻城車的前進。
緬軍將領看著不斷逼近的攻城車,以及攻城車後的大車上拉著的棺材,心中惶恐到了極點。
“快快,繼續堵死城門洞,門洞裏堆滿就往外圍堆積,越多越好!”
“明軍還拉了幾個棺材,可能會使用邪術,速速派人去找黑狗和公雞血,還有女人天葵血,必須破了他們的邪術。”
“”還有,立即把明廷的皇室給本將推出去,讓明軍投鼠忌器不敢攻城,快快快,不要耽擱了!”
緬軍將領聲嘶力竭,指揮著手下的軍將們,做著各項準備。
於是,兩處城門樓之上,都出現了十幾名大明皇室成員,有老有少有男有女,皆是一副狼狽之色。
同時,他們還派出一隊大嗓門士兵,大聲向城外呼喊:
“上國皇帝到我家避難,汝等明軍雲何殺我地方?上國無禮也!”
“你們明軍就是要攻城,我們也不怕,你們大軍來這裏,必然水土不服,將士都會得病而死。”
“而且你們明人的皇帝,現在就在這座城門樓上,如果膽敢攻城,別怪我們心狠手辣,殺了你們的皇帝。”
城頭之上的聲浪,很快傳入了城下的明軍之中,朱慈炯自然也很快得到了匯報。
他略微沉思,毫不猶豫的下令道:“派出一隊士兵喊話,告訴緬人給他們一刻時間,立即讓出城頭,時間一到必然天雷炸城。”
“大明自成立以來,天子和皇室都可以殉國,他們也都實際的殉過國,大軍絕不會因此撤走!”
“城頭的將領們,如果不知我大明曆史,不信孤王之言,自可以去找他們緬人文官文人去問!”
“時間一到,立即炸城!但凡我大明皇室有一人損傷,城中緬王宗室、文臣武將及所有家眷九族,都要陪葬!”
朱慈炯下達旨意之後,還專門了一支斥候小隊,快速奔馳去南門,將旨意傳達給李定國,令他如法炮製。
沒用多久時間,南北兩門的城下,各自派出的大嗓門士兵,將朱慈炯的旨意,大聲的喊向了城頭。
就在士兵大喊的同時,攻城車和拉著棺材炸藥包的大車絲毫不停,很快逼近了城門處!
城頭如雨般的強弓勁弩火箭,始終不能破壞攻城車;不斷扔下的滾木礌石,也沒能阻止明軍將棺材炸藥放到城門洞裏;還有那一盆盆的金汁和黑狗血,也是徒勞無功。
如此一番,時間已經飛快的過去,很快向著一刻鍾的期限逼近。
城頭的緬軍武將,有些惱怒,更多的是絕望!不死心的向在城頭監軍的文臣請教,知道了大明戰神朱祁鎮被俘和崇禎帝殉國的事跡。
他們總算知道了,大明這個漢人朝廷的風骨,竟是如此的剛烈和強硬,寧願死也不妥協。
皇帝被草原人抓走了,草原人用皇帝威脅各城守將不要防守,但大明的反應則是趕緊立了個新皇帝,然後死磕到底。
在一個文臣的率領之下,竟給強大的草原人重擊,使他們軍隊損傷慘重,不得不撤回了草原。
甲申天變之時,大明的崇禎皇帝在農民軍攻進都城時,也沒有成為慫貨,幹脆的在一棵歪脖子樹上吊死了自己,還留下了一句千古之言: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
兩處城頭的武將,了解了這些情況之後,看著城下陣容鼎盛殺氣騰騰的明軍,不禁糾結猶豫了起來。
他們還知道,城下的明朝大軍是由上國皇太子親自率領的,而皇太子才是最正統的帝位繼承人。
城頭的這個“皇帝”,是在皇太子沒出現前,由大明的文臣們私下擁立的,權威性似乎也沒有那麽強。
如果再深入想一想,如果這些人在工程中被弄死了,甚至還是在幫大明皇太子解決麻煩呢。
“不行,本將覺得此乃大事,勿要帶著明廷宗室,親自去向大王請示一番,你們收好城頭,等本將將令!”
緬軍大將一邊想著嬌妻美妾、萬貫家財和萬畝良田,一邊正氣凜然的帶著心腹,押著大明皇室匆忙下了城頭,往內城行去。
在李定國負責攻擊的南門,那個緬軍將領也是心有靈犀,做了相同的選擇,匆忙的去了內城。
“轟!轟!”
兩聲霹靂驟然炸響,幾乎在同一時間爆發,幾乎要響徹緬甸大地。
李定國再無憂慮,真心誠意的拜服在朱慈炯身前,誓言為皇太子、為大明效死,將韃子、漢奸通通趕盡殺絕。
朱慈炯大喜,立即以大明皇太子身份頒布旨意,成立大明陸軍第二軍,軍隊定為編製五萬人。
李定國為軍長,白文選副軍長,以緬甸和雲南為根據地,繼續和韃子、吳三桂軍馬作戰,使他們不敢調兵攻擊江南。
陸二軍的其他軍職人選,由李定國、白文選和羅倫自行商議確定,並由李定國最終決定。
同時,朱慈炯還特別強調,陸二軍在華夏大西南的所有作戰方略,由李定國全權決定,朝廷主要是提供物資和武器支持。
朱慈炯在各事項確定後,再度開口強調了一件事情:
“李愛卿,西南所有戰事,孤王全部委任給你!各路軍隊必須整編好,不能出現軍閥割據的現象。”
“待到緬甸、雲南平定後,地方治理和稅賦征收,將由朝廷委派專人治理,軍隊將領們就不要幹涉了。”
“軍隊麽,就是要專注於作戰,去擊敗敵人取得一個個勝利!至於所需物資和武器,朝廷自然會全力供給。”
朱慈炯下達了旨意,將軍隊和地方治理分割開來,盡量杜絕地方割據的可能性。
“諾,吾等遵旨!”
李定國、白文選和羅倫,齊聲行禮答複。
其後,朱慈炯等人又商定了次日的作戰計劃,直至深夜時分,眾人各自返回大營準備。
......
次日一早,阿瓦城內外,都是一片人聲鼎沸的情形,雙方都在緊鑼密鼓的準備著。
過了辰時初,明軍兩路大軍朝食後,營寨之中傳出震天的擂鼓聲,兩路明軍按照約定時辰,同時開始攻城。
在阿瓦城的南門和北門,各有兩座巨大的攻城車,在大象的牽引下,緩慢但堅定的向城門逼近。
在這四座巨大的攻城車後麵,各有兩輛大車拉著一具棺材,棺材裏麵則裝滿了炸藥,用作炸開城門。
四座巨大的攻城車上,上麵鋪上了濕透的棉被,棉被外再鋪上一層防火的沙土,以增強攻城車的防護能力。
最關鍵的措施,則是跟隨攻城車前進的軍陣中,特別靠前配置的火箭筒兵和衝鋒槍兵,用作壓製城頭的攻擊。
盡管緬甸人已經將城門洞從裏麵堵死,但隻要那些棺材炸藥被送進外城門洞子裏,必然能將這巍峨的城門,徹底的炸毀崩塌。
緬甸軍隊見大明軍隊逼近,拚死射出火箭和用強力軍弩射擊,但無論是引起的零星火焰還是強弩的衝擊力,都沒法阻擋攻城車的前進。
緬軍將領看著不斷逼近的攻城車,以及攻城車後的大車上拉著的棺材,心中惶恐到了極點。
“快快,繼續堵死城門洞,門洞裏堆滿就往外圍堆積,越多越好!”
“明軍還拉了幾個棺材,可能會使用邪術,速速派人去找黑狗和公雞血,還有女人天葵血,必須破了他們的邪術。”
“”還有,立即把明廷的皇室給本將推出去,讓明軍投鼠忌器不敢攻城,快快快,不要耽擱了!”
緬軍將領聲嘶力竭,指揮著手下的軍將們,做著各項準備。
於是,兩處城門樓之上,都出現了十幾名大明皇室成員,有老有少有男有女,皆是一副狼狽之色。
同時,他們還派出一隊大嗓門士兵,大聲向城外呼喊:
“上國皇帝到我家避難,汝等明軍雲何殺我地方?上國無禮也!”
“你們明軍就是要攻城,我們也不怕,你們大軍來這裏,必然水土不服,將士都會得病而死。”
“而且你們明人的皇帝,現在就在這座城門樓上,如果膽敢攻城,別怪我們心狠手辣,殺了你們的皇帝。”
城頭之上的聲浪,很快傳入了城下的明軍之中,朱慈炯自然也很快得到了匯報。
他略微沉思,毫不猶豫的下令道:“派出一隊士兵喊話,告訴緬人給他們一刻時間,立即讓出城頭,時間一到必然天雷炸城。”
“大明自成立以來,天子和皇室都可以殉國,他們也都實際的殉過國,大軍絕不會因此撤走!”
“城頭的將領們,如果不知我大明曆史,不信孤王之言,自可以去找他們緬人文官文人去問!”
“時間一到,立即炸城!但凡我大明皇室有一人損傷,城中緬王宗室、文臣武將及所有家眷九族,都要陪葬!”
朱慈炯下達旨意之後,還專門了一支斥候小隊,快速奔馳去南門,將旨意傳達給李定國,令他如法炮製。
沒用多久時間,南北兩門的城下,各自派出的大嗓門士兵,將朱慈炯的旨意,大聲的喊向了城頭。
就在士兵大喊的同時,攻城車和拉著棺材炸藥包的大車絲毫不停,很快逼近了城門處!
城頭如雨般的強弓勁弩火箭,始終不能破壞攻城車;不斷扔下的滾木礌石,也沒能阻止明軍將棺材炸藥放到城門洞裏;還有那一盆盆的金汁和黑狗血,也是徒勞無功。
如此一番,時間已經飛快的過去,很快向著一刻鍾的期限逼近。
城頭的緬軍武將,有些惱怒,更多的是絕望!不死心的向在城頭監軍的文臣請教,知道了大明戰神朱祁鎮被俘和崇禎帝殉國的事跡。
他們總算知道了,大明這個漢人朝廷的風骨,竟是如此的剛烈和強硬,寧願死也不妥協。
皇帝被草原人抓走了,草原人用皇帝威脅各城守將不要防守,但大明的反應則是趕緊立了個新皇帝,然後死磕到底。
在一個文臣的率領之下,竟給強大的草原人重擊,使他們軍隊損傷慘重,不得不撤回了草原。
甲申天變之時,大明的崇禎皇帝在農民軍攻進都城時,也沒有成為慫貨,幹脆的在一棵歪脖子樹上吊死了自己,還留下了一句千古之言: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
兩處城頭的武將,了解了這些情況之後,看著城下陣容鼎盛殺氣騰騰的明軍,不禁糾結猶豫了起來。
他們還知道,城下的明朝大軍是由上國皇太子親自率領的,而皇太子才是最正統的帝位繼承人。
城頭的這個“皇帝”,是在皇太子沒出現前,由大明的文臣們私下擁立的,權威性似乎也沒有那麽強。
如果再深入想一想,如果這些人在工程中被弄死了,甚至還是在幫大明皇太子解決麻煩呢。
“不行,本將覺得此乃大事,勿要帶著明廷宗室,親自去向大王請示一番,你們收好城頭,等本將將令!”
緬軍大將一邊想著嬌妻美妾、萬貫家財和萬畝良田,一邊正氣凜然的帶著心腹,押著大明皇室匆忙下了城頭,往內城行去。
在李定國負責攻擊的南門,那個緬軍將領也是心有靈犀,做了相同的選擇,匆忙的去了內城。
“轟!轟!”
兩聲霹靂驟然炸響,幾乎在同一時間爆發,幾乎要響徹緬甸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