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我買的?”她擰眉問道。
龍契點點頭,眾目睽睽之下將豬的麵具給她戴上了。
她欲要摘下,“我們馬上就要趕路,又不是來遊玩的,沒必要戴這樣的東西吧?何況這麽難看,要戴你自己戴。”
龍契捉住她摘麵具的手,將豬的麵具重新親手戴在她臉上,又把狗的麵具戴在自己臉上。
李熙螓看他戴著狗麵具,實打實的滑稽,便也罷了,突然也不是那麽抗拒了。
“引人注目總不是一件好事。”龍契低聲說道。
“這樣就不引人注目了?”她看著他臉上的麵具,跟隻狗妖似的著實難看。
“這樣的引人注目總比那樣的引人注目好。”龍契說罷便伸手攜住了她的手腕,一前一後拉著她走。
她環顧四周,才意識到周圍的確目光少了許多,同來往青年一樣,亦有不少人戴著麵具提著花燈,根本無人會在意麵具底下樣貌如何。
此時二人行於人群中,雖戴著麵具,卻如一對人間眷侶一般,幹淨無塵,清微淡遠……
李熙螓看他像拉小孩一樣拉著她,遂想脫開,卻聽到一旁有人喊救命。
原來路邊有人落水,一旁孩童哭著喊著阿爺阿爺。
周圍圍過來的人都在探頭找水裏的人,按理說不可能剛掉下去就沉下去了,龍契正想去救,卻發現那水中冒出頭來,笑著對岸邊的孩童,嬉皮笑臉地說是騙他的。
他將孩童的鞋子撿了上來,撫著孩子的頭,“阿爺幫你把鞋子撿上來了,下次可不能輕易掉下去。”
孩童不顧父親身上的濕漉漉,一把抱住他父親的雙腿,不笑反哭,像是被嚇著了。
周圍人散開,皆笑聲四起。
多麽溫馨的畫麵,此刻卻刺痛了李熙螓的眸底。
阿爺已逝,奸臣當道……她再也沒機會見到阿爺了!
她哪有心情再遊玩,應該盡快趕路,盡快實行自己的計劃!
“這父親也是心寬,如此捉弄一個孩童……”龍契本想與李熙螓聊兩句,卻不想意識到她心情的沉重,便也不再多言。
不多時,李熙螓發覺身邊的龍契又消失了一會兒,再出現時買來了一樣吃食遞到她麵前,“給。”
是用油紙包裹著,他將之打開能看到裏頭金黃酥脆的糍糕,香氣四溢。
“他們說這是燈盞糍,你嚐嚐味道如何?”他拭了拭鼻尖,這小吃香味很足,彌漫鼻息經久不散。
他如獻寶一般,自己還沒嚐,就期待她嚐出什麽味來。
李熙螓接過燈盞糍,發現還有些燙手,應該剛從油鍋裏撈出來的,她也的確有些餓,也一整天沒好好吃東西了。
她道了謝,將一塊糍糕咬了一口,外表酥脆,內裏綿密爽口,的確不錯。
僅吃了一隻,霎時間胃裏暖暖的。
她伸手將剩下的呈在他麵前,“你也吃,吃完趕路了。”說著便等他拿完就往馬兒的方向走。
“不再看點別的?”龍契拿著吃食向隨詢問道。
她擺擺手,找到馬兒後,發現它也將幹草吃的差不多了,便道:“天要黑了,再晚些走完水路,他們就騎著那匹焉耆馬去往了洛陽。
日夜兼程很快便到達了洛陽地界。
因阿爺晏駕,故而正是國喪期,她不知阿爺埋葬在哪個地界,一通打聽之下才知是在洛陽的緱氏縣,於是就先去了阿爺的陵墓。
陵墓並不宏偉,雖為帝製和陵神道石刻卻有些粗製濫造,形製亦不比前輩皇帝的山陵那般宏大。在李熙螓看來這根本連勉強都欠奉,形式上該有的都有,卻處處都盡顯羼雜寒摻。
一旁大量的酒和食物都是新鮮的,而這酒是阿爺生前最愛的酒,想必是四叔早已來過了。
李熙螓看著墓碑,心頓時擰緊,霎時間覆上了難以剝離的愴痛。
她一直難以接受阿爺崩殂的消息,一直祈禱是梁王設計的詭計,若是假消息該多好……她哀思如潮,幼時阿爺的種種慈愛一幕幕浮現眼前。
霎時間目中晃然一片猩紅之色。
之前她還不敢相信,如今有了變數,接下來的計劃也該提上日程了。
“阿爺,你安心去,一切都有我……”她的眸光遠眺。
繁華盡,染目瘡痍。
龍契為不打擾默然屹立遠處卻怕她悲傷過度忍不住不時看向她。
她抹去臉上的淚,隱去眸中的情愫,來到龍契身旁。
“走吧。”
與龍契回到了山莊,正看到阿嬤坐在莊子門邊。
阿嬤拭了拭眼,以為眼花了。
前幾日那鹹王帶來楚娘子,囑咐她這是公主友人,遂要她安置楚娘子住下。那楚娘子告訴她這幾日公主就會回莊裏來。
她們日日準備迎駕,天天派人守著莊門,除了夜深闌幹,都不帶關門的。
今日輪到阿嬤等,竟讓她等到了。
她看到了公主的身影,不禁熱淚盈眶,看著有些不可置信,“公主,你回來了?”
“阿嬤,是我回來了。”李熙螓也燦笑著看著阿嬤。
“公主,你終於回來了!”說著阿嬤大嗓門喊了幾聲,裏頭便有丫鬟陸續而來,個個皆喜溢眉梢。
阿嬤隨即看向一旁的龍契,微微收斂了淚光。暗忖此人看模樣金尊玉貴的,不像貼身護衛。
龍契微微頷首。
“我與他是患難之交的朋友,幫過我很多忙,此次是他護送,我才能安全回來。”隨即她低聲對阿嬤吩咐,“勞煩阿嬤給他安排下榻處,讓他暫歇幾日。”
阿嬤點點頭,“原來是公主的友人。”對於公主帶來的人不論男女,不論身份,她也是愛屋及烏地尊敬的。
莊子裏一群丫鬟迅速貼了上來,有的嘰嘰喳喳,有的泣涕漣漣。
琉璃、瑪瑙、珍珠、玳瑁、珊瑚……等十來個丫鬟環肥燕瘦,將她團團圍住。
“公主,你終於回來了!”
“讓我們好生想念啊!”
“公主這番回來還會走嗎?”
“公主,你瘦了呢!”……
她們個個鶯聲燕語噓寒問暖,雖人多卻一遞一聲,無爭無搶,將話接得嚴絲合縫,默契得很。
全然沒人顧及身後牽著馬兒的龍契,而他也隻是默默跟在身後,不作言語。
李熙螓揉揉琉璃臉,捏捏珍珠鼻尖,牽牽瑪瑙的手,捋捋玳瑁的額發……
這一個個熟悉的靨容,
久違的木雁山莊她回來了!
一通寒暄過後,才切入正題:“我自然回來了便不會輕易離開,但是……”
“但是什麽?”她們幾乎皆蹙著眉異口同聲。
“我有我的事要幹,但是有一點則是亦不會再輕易離開洛陽了。”李熙螓說罷,餘下丫鬟們便連連雀躍起來。
言下之意就是以後都會留在洛陽,頂多出莊子去辦事,但不會再輕易離開洛陽這片土地。
阿嬤看出公主似乎有心事,且有疲憊之色,忙洪聲將一群丫鬟趕去忙活:“公主鞍馬勞頓需要休息,你們這些個丫頭先忙去!”
她們聽了立馬鴉鵲無聲,紛紛點頭如搗蒜,將焉耆馬從龍契手裏牽走,亦歡欣四散,忙去了。
這時李熙螓看到了佇立回廊下的楚依依正對著她和煦一笑。
她上前拉住楚依依的手,笑問:“住的還習慣嗎?”看不清路!”
看路線已走大部分,預計再有一個時辰也能到了。
龍契點點頭,眾目睽睽之下將豬的麵具給她戴上了。
她欲要摘下,“我們馬上就要趕路,又不是來遊玩的,沒必要戴這樣的東西吧?何況這麽難看,要戴你自己戴。”
龍契捉住她摘麵具的手,將豬的麵具重新親手戴在她臉上,又把狗的麵具戴在自己臉上。
李熙螓看他戴著狗麵具,實打實的滑稽,便也罷了,突然也不是那麽抗拒了。
“引人注目總不是一件好事。”龍契低聲說道。
“這樣就不引人注目了?”她看著他臉上的麵具,跟隻狗妖似的著實難看。
“這樣的引人注目總比那樣的引人注目好。”龍契說罷便伸手攜住了她的手腕,一前一後拉著她走。
她環顧四周,才意識到周圍的確目光少了許多,同來往青年一樣,亦有不少人戴著麵具提著花燈,根本無人會在意麵具底下樣貌如何。
此時二人行於人群中,雖戴著麵具,卻如一對人間眷侶一般,幹淨無塵,清微淡遠……
李熙螓看他像拉小孩一樣拉著她,遂想脫開,卻聽到一旁有人喊救命。
原來路邊有人落水,一旁孩童哭著喊著阿爺阿爺。
周圍圍過來的人都在探頭找水裏的人,按理說不可能剛掉下去就沉下去了,龍契正想去救,卻發現那水中冒出頭來,笑著對岸邊的孩童,嬉皮笑臉地說是騙他的。
他將孩童的鞋子撿了上來,撫著孩子的頭,“阿爺幫你把鞋子撿上來了,下次可不能輕易掉下去。”
孩童不顧父親身上的濕漉漉,一把抱住他父親的雙腿,不笑反哭,像是被嚇著了。
周圍人散開,皆笑聲四起。
多麽溫馨的畫麵,此刻卻刺痛了李熙螓的眸底。
阿爺已逝,奸臣當道……她再也沒機會見到阿爺了!
她哪有心情再遊玩,應該盡快趕路,盡快實行自己的計劃!
“這父親也是心寬,如此捉弄一個孩童……”龍契本想與李熙螓聊兩句,卻不想意識到她心情的沉重,便也不再多言。
不多時,李熙螓發覺身邊的龍契又消失了一會兒,再出現時買來了一樣吃食遞到她麵前,“給。”
是用油紙包裹著,他將之打開能看到裏頭金黃酥脆的糍糕,香氣四溢。
“他們說這是燈盞糍,你嚐嚐味道如何?”他拭了拭鼻尖,這小吃香味很足,彌漫鼻息經久不散。
他如獻寶一般,自己還沒嚐,就期待她嚐出什麽味來。
李熙螓接過燈盞糍,發現還有些燙手,應該剛從油鍋裏撈出來的,她也的確有些餓,也一整天沒好好吃東西了。
她道了謝,將一塊糍糕咬了一口,外表酥脆,內裏綿密爽口,的確不錯。
僅吃了一隻,霎時間胃裏暖暖的。
她伸手將剩下的呈在他麵前,“你也吃,吃完趕路了。”說著便等他拿完就往馬兒的方向走。
“不再看點別的?”龍契拿著吃食向隨詢問道。
她擺擺手,找到馬兒後,發現它也將幹草吃的差不多了,便道:“天要黑了,再晚些走完水路,他們就騎著那匹焉耆馬去往了洛陽。
日夜兼程很快便到達了洛陽地界。
因阿爺晏駕,故而正是國喪期,她不知阿爺埋葬在哪個地界,一通打聽之下才知是在洛陽的緱氏縣,於是就先去了阿爺的陵墓。
陵墓並不宏偉,雖為帝製和陵神道石刻卻有些粗製濫造,形製亦不比前輩皇帝的山陵那般宏大。在李熙螓看來這根本連勉強都欠奉,形式上該有的都有,卻處處都盡顯羼雜寒摻。
一旁大量的酒和食物都是新鮮的,而這酒是阿爺生前最愛的酒,想必是四叔早已來過了。
李熙螓看著墓碑,心頓時擰緊,霎時間覆上了難以剝離的愴痛。
她一直難以接受阿爺崩殂的消息,一直祈禱是梁王設計的詭計,若是假消息該多好……她哀思如潮,幼時阿爺的種種慈愛一幕幕浮現眼前。
霎時間目中晃然一片猩紅之色。
之前她還不敢相信,如今有了變數,接下來的計劃也該提上日程了。
“阿爺,你安心去,一切都有我……”她的眸光遠眺。
繁華盡,染目瘡痍。
龍契為不打擾默然屹立遠處卻怕她悲傷過度忍不住不時看向她。
她抹去臉上的淚,隱去眸中的情愫,來到龍契身旁。
“走吧。”
與龍契回到了山莊,正看到阿嬤坐在莊子門邊。
阿嬤拭了拭眼,以為眼花了。
前幾日那鹹王帶來楚娘子,囑咐她這是公主友人,遂要她安置楚娘子住下。那楚娘子告訴她這幾日公主就會回莊裏來。
她們日日準備迎駕,天天派人守著莊門,除了夜深闌幹,都不帶關門的。
今日輪到阿嬤等,竟讓她等到了。
她看到了公主的身影,不禁熱淚盈眶,看著有些不可置信,“公主,你回來了?”
“阿嬤,是我回來了。”李熙螓也燦笑著看著阿嬤。
“公主,你終於回來了!”說著阿嬤大嗓門喊了幾聲,裏頭便有丫鬟陸續而來,個個皆喜溢眉梢。
阿嬤隨即看向一旁的龍契,微微收斂了淚光。暗忖此人看模樣金尊玉貴的,不像貼身護衛。
龍契微微頷首。
“我與他是患難之交的朋友,幫過我很多忙,此次是他護送,我才能安全回來。”隨即她低聲對阿嬤吩咐,“勞煩阿嬤給他安排下榻處,讓他暫歇幾日。”
阿嬤點點頭,“原來是公主的友人。”對於公主帶來的人不論男女,不論身份,她也是愛屋及烏地尊敬的。
莊子裏一群丫鬟迅速貼了上來,有的嘰嘰喳喳,有的泣涕漣漣。
琉璃、瑪瑙、珍珠、玳瑁、珊瑚……等十來個丫鬟環肥燕瘦,將她團團圍住。
“公主,你終於回來了!”
“讓我們好生想念啊!”
“公主這番回來還會走嗎?”
“公主,你瘦了呢!”……
她們個個鶯聲燕語噓寒問暖,雖人多卻一遞一聲,無爭無搶,將話接得嚴絲合縫,默契得很。
全然沒人顧及身後牽著馬兒的龍契,而他也隻是默默跟在身後,不作言語。
李熙螓揉揉琉璃臉,捏捏珍珠鼻尖,牽牽瑪瑙的手,捋捋玳瑁的額發……
這一個個熟悉的靨容,
久違的木雁山莊她回來了!
一通寒暄過後,才切入正題:“我自然回來了便不會輕易離開,但是……”
“但是什麽?”她們幾乎皆蹙著眉異口同聲。
“我有我的事要幹,但是有一點則是亦不會再輕易離開洛陽了。”李熙螓說罷,餘下丫鬟們便連連雀躍起來。
言下之意就是以後都會留在洛陽,頂多出莊子去辦事,但不會再輕易離開洛陽這片土地。
阿嬤看出公主似乎有心事,且有疲憊之色,忙洪聲將一群丫鬟趕去忙活:“公主鞍馬勞頓需要休息,你們這些個丫頭先忙去!”
她們聽了立馬鴉鵲無聲,紛紛點頭如搗蒜,將焉耆馬從龍契手裏牽走,亦歡欣四散,忙去了。
這時李熙螓看到了佇立回廊下的楚依依正對著她和煦一笑。
她上前拉住楚依依的手,笑問:“住的還習慣嗎?”看不清路!”
看路線已走大部分,預計再有一個時辰也能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