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雁山莊之內,山環水抱之中,幽雅僻靜之域,處處霧閣雲窗,偶有鳥語聲、溪水潺潺聲、風拂葉脈般沁人心脾。
隻見一隅池塘,樹半遮陰,一少女挽起衣袖,彎著腰,雙手探入水中鑽進淤泥裏尋摸著什麽。
岸上幾個丫鬟也整裝待發,四五個皆跳入池中,濺起半人高的水花,如瓢潑般迅速染濕了她全身。
她抹了一把麵容,氣鼓鼓道:“幾個臭丫頭弄我一身水,看我豈能放過你們!”
“哈哈……”池塘裏響起的嬉笑聲隨著白藕迎風揚起又落下,求饒聲亦此起彼伏,不絕如縷。
正玩的高興就有阿嬤由遠到近急切的叫喚聲傳來。
李熙螓抬首望著遠處走路焦灼,磕磕絆絆的阿嬤不覺有些滑稽,阿嬤是極老成穩重的,怎麽突然這麽火燎燎的。
阿嬤唉歎了兩聲又道:“奴婢的小祖宗誒,宮裏的小黃門來了,說是有陛下的旨意到了,快快隨奴婢去換身衣裳去接旨吧。”
李熙螓抹掉臉上的水珠,臉容微仰,透過遠處的粗壯樹杈看著天邊的斜陽正緩緩落下,眸中的光恍了恍。
聖旨?聽到這個消息,李熙螓頗為意外。
三年了,阿爺都不曾讓人來莊裏,也沒有在逢年過節讓她進宮團圓。
這個時辰傳旨肯定不是讓她即時進宮,畢竟半年前及笄,都沒有盼來阿爺的親自為她加笄。
可這好端端的來旨,是為何?難道……是阿爺要彌補了她的及笄之禮?
但這還不如徹底忘記呢,常言道,遲來的禮物不如草。
雖有些失望,卻更多是開心,畢竟阿爺身為聖人,多身不由己,心底到底還是疼愛她的。
她赤腳步上石梯,將蓮藕放在岸上,邊將綁在身上的裙擺放下來,邊吩咐水裏的幾個丫鬟道:“現在罰你們把蓮藕收集起來,洗淨製成藕粉,過幾日調著吃,對了記得留一截晚上蒸煮做晚食。”
看見幾個丫頭紛紛點頭,一副副老實巴交的模樣。方才在她麵前奔放如斯,如今阿嬤一來一個個都噤若處子了。
李熙螓心想著能早打發早了事,微風徐徐而來,帶來一絲絲涼意,隻想立刻就去換掉身上還在淌水的襦裙。
若不是礙於那小黃門代的是阿爺之意,她真想讓其與丫鬟交割一下,不必浪費時間等在那。
待她回房一切穿戴好後,便端莊許多,青色襦裙微微齊地,淡綠色披帛隨風飄逸,恍如仙子般履底生風。
走過小拱橋聽著水聲嘩嘩,她說不清心中是期盼,還是不以為意。
見小黃門孤零零一個人站於堂內,李熙螓疑惑的瞧了瞧他身後竟然真的一個人也沒有,不禁質疑道:“怎麽就你一人宣旨?”
小黃門擦了擦額上的汗,“小的這一路來的辛苦……”沒說完他捂住了嘴,怕是說錯話,又諂笑道:“本來半年前就該到您這的,可是路上遇到了變故,差點一條小命交代在路上,不過好在聖旨無恙。”
他咽了咽口水,擦了擦汗,不像說謊。
瞧他形容枯槁,看來這一路真的十分凶險?
“瞧瞧你這明明一日的車馬路程,卻走了半年才到?你可是宮裏人,怎跟鬧了饑荒似的。”
小黃門遮遮掩掩道:“那……那倒不是……”
若是這樣,阿爺錯過了她的及笄之禮也情有可原。
小黃門不好耽擱,恭敬地舉起聖旨,拔起高聲:“公主,陛下有旨。”
正要念就被她抽了去,“勿念,也沒旁人,瞧著你路上折騰的怪累的,就不必走這形式了。”隻見她轉身坐在案前左側太師椅上,邊打開聖旨邊道:“聖旨算是接了,你歇會兒就回宮複命去吧。”
小黃門半弓著身子點點頭,略有些詫異,佝僂著身子正要走就被阿嬤叫住,“陛下沒有托你帶什麽來嗎?”
他轉身咂了咂冒血絲的嘴,有氣無力道:“實不相瞞,小的來時路上的確是碰到了強盜,九死一生才護下了聖旨,一路靠腳走到洛陽,這一路吃野草啃樹皮,還得躲著……強盜,身上盤纏盡失,一身衣物更是穿了數月沒換……”說著說著他就憋屈得哭了。
“阿嬤,給他倒杯水。”李熙螓打斷道。
阿嬤照做,隻是目光半信半疑:“公主,您該不會信了他吧?”
好歹是皇帝派來的,竟連個禁衛軍都沒有,且如此寒酸……
李熙螓並未多想,“聖旨裏說,送了及笄的簪子來。簪子並不貴重,貴重的是阿爺的心意。若真如他所說遇到強盜,別的什麽丟了便丟了,他能傳達阿爺的旨意來就罷了。”
阿嬤聽了更加詫異,忙活這一陣,皇帝不喚公主回宮就罷了,還‘千辛萬苦’隻送了一枚簪子過來?
她就此打住,不敢胡亂揣測聖意,看著小黃門伸出枯手接過水杯,狼吞虎咽地將水喝盡,一杯又一杯下肚,便也不得不信。
李熙螓叫阿嬤收好聖旨,給了一些盤纏給那小黃門,讓其早些回宮去。
她知道阿爺向來不喜驕奢,無論禮物輕重,隻要他沒有忘記這個女兒!
隻見一隅池塘,樹半遮陰,一少女挽起衣袖,彎著腰,雙手探入水中鑽進淤泥裏尋摸著什麽。
岸上幾個丫鬟也整裝待發,四五個皆跳入池中,濺起半人高的水花,如瓢潑般迅速染濕了她全身。
她抹了一把麵容,氣鼓鼓道:“幾個臭丫頭弄我一身水,看我豈能放過你們!”
“哈哈……”池塘裏響起的嬉笑聲隨著白藕迎風揚起又落下,求饒聲亦此起彼伏,不絕如縷。
正玩的高興就有阿嬤由遠到近急切的叫喚聲傳來。
李熙螓抬首望著遠處走路焦灼,磕磕絆絆的阿嬤不覺有些滑稽,阿嬤是極老成穩重的,怎麽突然這麽火燎燎的。
阿嬤唉歎了兩聲又道:“奴婢的小祖宗誒,宮裏的小黃門來了,說是有陛下的旨意到了,快快隨奴婢去換身衣裳去接旨吧。”
李熙螓抹掉臉上的水珠,臉容微仰,透過遠處的粗壯樹杈看著天邊的斜陽正緩緩落下,眸中的光恍了恍。
聖旨?聽到這個消息,李熙螓頗為意外。
三年了,阿爺都不曾讓人來莊裏,也沒有在逢年過節讓她進宮團圓。
這個時辰傳旨肯定不是讓她即時進宮,畢竟半年前及笄,都沒有盼來阿爺的親自為她加笄。
可這好端端的來旨,是為何?難道……是阿爺要彌補了她的及笄之禮?
但這還不如徹底忘記呢,常言道,遲來的禮物不如草。
雖有些失望,卻更多是開心,畢竟阿爺身為聖人,多身不由己,心底到底還是疼愛她的。
她赤腳步上石梯,將蓮藕放在岸上,邊將綁在身上的裙擺放下來,邊吩咐水裏的幾個丫鬟道:“現在罰你們把蓮藕收集起來,洗淨製成藕粉,過幾日調著吃,對了記得留一截晚上蒸煮做晚食。”
看見幾個丫頭紛紛點頭,一副副老實巴交的模樣。方才在她麵前奔放如斯,如今阿嬤一來一個個都噤若處子了。
李熙螓心想著能早打發早了事,微風徐徐而來,帶來一絲絲涼意,隻想立刻就去換掉身上還在淌水的襦裙。
若不是礙於那小黃門代的是阿爺之意,她真想讓其與丫鬟交割一下,不必浪費時間等在那。
待她回房一切穿戴好後,便端莊許多,青色襦裙微微齊地,淡綠色披帛隨風飄逸,恍如仙子般履底生風。
走過小拱橋聽著水聲嘩嘩,她說不清心中是期盼,還是不以為意。
見小黃門孤零零一個人站於堂內,李熙螓疑惑的瞧了瞧他身後竟然真的一個人也沒有,不禁質疑道:“怎麽就你一人宣旨?”
小黃門擦了擦額上的汗,“小的這一路來的辛苦……”沒說完他捂住了嘴,怕是說錯話,又諂笑道:“本來半年前就該到您這的,可是路上遇到了變故,差點一條小命交代在路上,不過好在聖旨無恙。”
他咽了咽口水,擦了擦汗,不像說謊。
瞧他形容枯槁,看來這一路真的十分凶險?
“瞧瞧你這明明一日的車馬路程,卻走了半年才到?你可是宮裏人,怎跟鬧了饑荒似的。”
小黃門遮遮掩掩道:“那……那倒不是……”
若是這樣,阿爺錯過了她的及笄之禮也情有可原。
小黃門不好耽擱,恭敬地舉起聖旨,拔起高聲:“公主,陛下有旨。”
正要念就被她抽了去,“勿念,也沒旁人,瞧著你路上折騰的怪累的,就不必走這形式了。”隻見她轉身坐在案前左側太師椅上,邊打開聖旨邊道:“聖旨算是接了,你歇會兒就回宮複命去吧。”
小黃門半弓著身子點點頭,略有些詫異,佝僂著身子正要走就被阿嬤叫住,“陛下沒有托你帶什麽來嗎?”
他轉身咂了咂冒血絲的嘴,有氣無力道:“實不相瞞,小的來時路上的確是碰到了強盜,九死一生才護下了聖旨,一路靠腳走到洛陽,這一路吃野草啃樹皮,還得躲著……強盜,身上盤纏盡失,一身衣物更是穿了數月沒換……”說著說著他就憋屈得哭了。
“阿嬤,給他倒杯水。”李熙螓打斷道。
阿嬤照做,隻是目光半信半疑:“公主,您該不會信了他吧?”
好歹是皇帝派來的,竟連個禁衛軍都沒有,且如此寒酸……
李熙螓並未多想,“聖旨裏說,送了及笄的簪子來。簪子並不貴重,貴重的是阿爺的心意。若真如他所說遇到強盜,別的什麽丟了便丟了,他能傳達阿爺的旨意來就罷了。”
阿嬤聽了更加詫異,忙活這一陣,皇帝不喚公主回宮就罷了,還‘千辛萬苦’隻送了一枚簪子過來?
她就此打住,不敢胡亂揣測聖意,看著小黃門伸出枯手接過水杯,狼吞虎咽地將水喝盡,一杯又一杯下肚,便也不得不信。
李熙螓叫阿嬤收好聖旨,給了一些盤纏給那小黃門,讓其早些回宮去。
她知道阿爺向來不喜驕奢,無論禮物輕重,隻要他沒有忘記這個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