誇完人,情緒漸漸平復一些後,在馮家大堂坐下來的人商量起來。
「馮隊長,馬上就要播種冬小麥,咱們正好能用上增產藥。」
馮擁軍點頭,突然想起來看向小兒子:「小五,藥夠用嗎?」
其他人聞言,也瞬間看向他。
陶清之沒想到,他們都不先用自己帶來的藥試試,就信任的準備全隊用藥:「隻有一桶,大概夠幾畝地的用量,你們不先試試?」
「既然山上已經試過了,而且不對的季節都能種出那麽好的麥子,肯定沒問題。」
「對,我們相信你。」
時間就是糧食,看過試驗品的大家顯然都不想等。
如此,陶清之便拿出增產藥的配方:「這是配方,你們自己找家化工廠生產吧。」
「還要找化工廠?我們自己不能弄出來嗎?」有人忍不住問。
「增產藥需要進行藥物萃取,並添加化學物,大批量隻有化工廠能弄出來。」
在場的人好多都不懂什麽「萃取」、什麽「添加化學物」,但聽著就覺得厲害。
「化工廠就化工廠,我明天去縣裏找人,怎麽也得把藥弄出來。」最終,支書有魄力的從他手裏接過配方。
好歹是兒子弄出的配方,馮擁軍立刻道:「好,我跟你一道去。」
接下來,一行人嚮往著算著增產後,他們隊能多收成多少斤糧食,各家能多分多少斤,一個個笑得合不攏嘴。
直到天色很晚,他們才紛紛從馮家離開。
直到他們走後,馮家人才好奇的問究竟是什麽情況,聽到馮擁軍的解釋後,既高興又自豪。
次日,天還沒亮,馮擁軍就和支書動身離開村裏。
比起馮家人的興奮,陶清之淡定得很,照常在嶽瑾瑜的親吻中醒來,洗漱、吃飯後去學校。
村小。
上午的最後一節課快結束時,嶽瑾瑜忽然來到學校,表示有很多縣領導到村裏,指明要見他。
聞言,陶清之便讓學生們自己看書,又去和校長說了一聲,才跟嶽瑾瑜一起離開。
「估計是為增產藥的事。」二人走出村小後,嶽瑾瑜道。
陶清之略有些不耐煩:「配方都給他們了,怎麽還那麽多事。」
「事關糧食生產,自然會重視一些。」嶽瑾瑜說完,握著他的手,安撫的揉了揉。
陶清之反握住他的手:「中午我想吃糖醋魚。」
「好。」嶽瑾瑜一口答應下來。
上午,馮擁軍和支書找上縣領導,把來意一說,領導們都覺得他們在開玩笑。
畢竟高中生在村裏難見,在縣裏還不是一抓一大把,也沒聽說哪個那麽有本事,還能研究出增產藥。
然而,見二人說得信誓旦旦,並拿出了一張配方,縣領導們秉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想法,決定帶他們去一趟化工廠。
廠長看到那麽多領導過來,嚇了一跳,等聽完來意才放下心,好奇的要來配方看起來。
看完後,他認真道:「配方內添加的那些化學物,應該沒有增產糧食的效果,至於藥物萃取物,我不太懂。」
「那把你們廠的專家都請過來看看。」領導立刻道。
那些專家們過來,傳閱過那份配方後,得知是個鄉下高中生弄出來的增產藥配方,不由道:「增產藥哪那麽容易研究出來,我看這配方就是瞎胡鬧。」
「就是,年紀輕輕的,不能仗著知道點化學知識就亂來。」
「是啊,化學製藥哪有那麽容易,更別說是糧食增產藥。」
聽到專家們的話,縣領導心裏失望,覺得果然就像他之前想得一樣,鄉下高中生怎麽可能有那麽大本事。
見他們你一句我一句的貶低自己兒子,馮擁軍道:「我兒子沒有瞎胡鬧,他有實驗過,山上那些用了藥的麥子我們親眼看過,確確實實比沒用藥長得飽滿,抽穗也多!」
「是啊,昨天我們村幹部們一起去看過,從來沒見過那麽好的麥子。」支書附和。
縣領導聞言,重新燃起希望:「真的嗎?你們方才怎麽沒說?」
實際上是說過的,隻是可能他們聽漏了。
不過這會,馮擁軍隻能道:「沒來得及。」
聽說實驗過,一名專家低頭再看了看那張配方,然後道:「那可能是山上土地好。」
總之還是不覺得是增產藥有用。
「我們農民又不傻,山上土地要是好,會不去種?」見他們就是不信,馮擁軍有點氣,被支書撞了一下,才平復下來情緒。
「再說,你們可能不懂農事,不知道冬小麥的播種期是九月中下旬到十月上旬,而他在山上實驗,播種時間是一、二月份。」
非適宜播種期,或許能種出麥子,但再怎麽樣也不可能長得比適宜播種期要好。
如果它偏偏就是要更好,那就說明——增產藥確實有用!
聽出他的話外之音後,辦公室內安靜了一瞬。
隨後,縣領導拍板道:「走,去你們村看看去,要是真如你們說說,那我做主,一定讓化工廠給你們把增產藥生產出來。」
聞言,廠長立刻表態:「我也去,若是真的,不用您說,這藥肯定得生產,還得大量的生產!」
接下來,那幾個專家也表示要同去。
於是,馮擁軍和支書兩個人出去,卻帶著浩浩蕩蕩一群人回來。
「馮隊長,馬上就要播種冬小麥,咱們正好能用上增產藥。」
馮擁軍點頭,突然想起來看向小兒子:「小五,藥夠用嗎?」
其他人聞言,也瞬間看向他。
陶清之沒想到,他們都不先用自己帶來的藥試試,就信任的準備全隊用藥:「隻有一桶,大概夠幾畝地的用量,你們不先試試?」
「既然山上已經試過了,而且不對的季節都能種出那麽好的麥子,肯定沒問題。」
「對,我們相信你。」
時間就是糧食,看過試驗品的大家顯然都不想等。
如此,陶清之便拿出增產藥的配方:「這是配方,你們自己找家化工廠生產吧。」
「還要找化工廠?我們自己不能弄出來嗎?」有人忍不住問。
「增產藥需要進行藥物萃取,並添加化學物,大批量隻有化工廠能弄出來。」
在場的人好多都不懂什麽「萃取」、什麽「添加化學物」,但聽著就覺得厲害。
「化工廠就化工廠,我明天去縣裏找人,怎麽也得把藥弄出來。」最終,支書有魄力的從他手裏接過配方。
好歹是兒子弄出的配方,馮擁軍立刻道:「好,我跟你一道去。」
接下來,一行人嚮往著算著增產後,他們隊能多收成多少斤糧食,各家能多分多少斤,一個個笑得合不攏嘴。
直到天色很晚,他們才紛紛從馮家離開。
直到他們走後,馮家人才好奇的問究竟是什麽情況,聽到馮擁軍的解釋後,既高興又自豪。
次日,天還沒亮,馮擁軍就和支書動身離開村裏。
比起馮家人的興奮,陶清之淡定得很,照常在嶽瑾瑜的親吻中醒來,洗漱、吃飯後去學校。
村小。
上午的最後一節課快結束時,嶽瑾瑜忽然來到學校,表示有很多縣領導到村裏,指明要見他。
聞言,陶清之便讓學生們自己看書,又去和校長說了一聲,才跟嶽瑾瑜一起離開。
「估計是為增產藥的事。」二人走出村小後,嶽瑾瑜道。
陶清之略有些不耐煩:「配方都給他們了,怎麽還那麽多事。」
「事關糧食生產,自然會重視一些。」嶽瑾瑜說完,握著他的手,安撫的揉了揉。
陶清之反握住他的手:「中午我想吃糖醋魚。」
「好。」嶽瑾瑜一口答應下來。
上午,馮擁軍和支書找上縣領導,把來意一說,領導們都覺得他們在開玩笑。
畢竟高中生在村裏難見,在縣裏還不是一抓一大把,也沒聽說哪個那麽有本事,還能研究出增產藥。
然而,見二人說得信誓旦旦,並拿出了一張配方,縣領導們秉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想法,決定帶他們去一趟化工廠。
廠長看到那麽多領導過來,嚇了一跳,等聽完來意才放下心,好奇的要來配方看起來。
看完後,他認真道:「配方內添加的那些化學物,應該沒有增產糧食的效果,至於藥物萃取物,我不太懂。」
「那把你們廠的專家都請過來看看。」領導立刻道。
那些專家們過來,傳閱過那份配方後,得知是個鄉下高中生弄出來的增產藥配方,不由道:「增產藥哪那麽容易研究出來,我看這配方就是瞎胡鬧。」
「就是,年紀輕輕的,不能仗著知道點化學知識就亂來。」
「是啊,化學製藥哪有那麽容易,更別說是糧食增產藥。」
聽到專家們的話,縣領導心裏失望,覺得果然就像他之前想得一樣,鄉下高中生怎麽可能有那麽大本事。
見他們你一句我一句的貶低自己兒子,馮擁軍道:「我兒子沒有瞎胡鬧,他有實驗過,山上那些用了藥的麥子我們親眼看過,確確實實比沒用藥長得飽滿,抽穗也多!」
「是啊,昨天我們村幹部們一起去看過,從來沒見過那麽好的麥子。」支書附和。
縣領導聞言,重新燃起希望:「真的嗎?你們方才怎麽沒說?」
實際上是說過的,隻是可能他們聽漏了。
不過這會,馮擁軍隻能道:「沒來得及。」
聽說實驗過,一名專家低頭再看了看那張配方,然後道:「那可能是山上土地好。」
總之還是不覺得是增產藥有用。
「我們農民又不傻,山上土地要是好,會不去種?」見他們就是不信,馮擁軍有點氣,被支書撞了一下,才平復下來情緒。
「再說,你們可能不懂農事,不知道冬小麥的播種期是九月中下旬到十月上旬,而他在山上實驗,播種時間是一、二月份。」
非適宜播種期,或許能種出麥子,但再怎麽樣也不可能長得比適宜播種期要好。
如果它偏偏就是要更好,那就說明——增產藥確實有用!
聽出他的話外之音後,辦公室內安靜了一瞬。
隨後,縣領導拍板道:「走,去你們村看看去,要是真如你們說說,那我做主,一定讓化工廠給你們把增產藥生產出來。」
聞言,廠長立刻表態:「我也去,若是真的,不用您說,這藥肯定得生產,還得大量的生產!」
接下來,那幾個專家也表示要同去。
於是,馮擁軍和支書兩個人出去,卻帶著浩浩蕩蕩一群人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