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在最後麵的二人這會已經鬧夠了,身上的花瓣也互相幫著摘下來,因此小王爺並沒有看到什麽。
他們繼續前行數百步,就看到前方的村落,等走近時,竟然在村口看到有幾個老人坐在地上啃樹皮。
一路走來,窮苦的地方也見了不少,如這座村子一樣窮的還是少見的。
但凡有些同理心的,看到年過半百,骨瘦如柴的老人在以樹皮充飢都不會無動於衷。
於是在下一刻,小王爺便讓人阻止他們繼續吃樹皮,同時吩咐人將他們帶的糧食運一些過來。
左右沿途都有官府糧倉,他們也不怕沒糧食吃,因此下麵的人立刻跑回去運糧。
那些老人卻是無論如何不肯放棄樹皮,個別的還緊緊抱在懷裏,一副怕被搶的模樣。
夏葶看得心酸,忍不住移開臉去。
「不吃餓啊……」
唯一精神好點的老人見這些外來人阻止他們,有氣無力的嘆息。
第24章 戰亂古代24
陶清之倒是突然想起來,身上還有他給自己做的肉幹,於是取出鼓鼓囊囊的荷包,用胳膊撞了他一下。
明白他是什麽意思的雲瑾卿接過荷包,取出裏麵的肉幹分給那些老人:「你們先墊墊肚子,等會就有吃的送過來。」
按說肉幹是不適合老人吃的,但他們連樹皮都照啃不誤,一時間倒也顧不了那麽多。
「是肉!謝謝大善人。」發現他給的是肉,老人們瞬間來精神了,感謝以後,紛紛站起來就跑。
「他們這是?」小王爺身後的隨從不解道。
唯一沒跑,正小心翼翼吃著肉幹的老人回答道:「這麽好的東西,當然是送回去給兒孫吃,也就我個孤老頭隻能自己吃。」他語氣裏都是嘆息之意,顯然並不為此感到高興。
過了一會,聽說來了大善人的村民們紛紛從屋子裏出來,隻是因為小王爺身後的隨從身上佩了刀,倒是不敢貿然靠近。
直到運著糧食的人過來,招呼他們過來分糧食,那些餓得臉色發黃的村民才顧不得那麽多,趕緊圍上來。
等將糧食領到手,村民們才真正相信,他們這是遇到好心人了,各家各戶拖老帶小的給他們磕頭。
小王爺自然吩咐人趕緊扶他們起來。
算是當店主的習慣吧,陶清之看人習慣先看功德,然而滿村人身上加起來,統共也沒多少功德。
不過想來也能理解,他們連努力活下去都快成問題了,又哪裏有多餘的功夫行善積德。
等各家開始生火造飯要招待大善人們吃上一頓時,村裏德高望重的老人正在陪小王爺等人聊天。
「今年這邊還算風調雨順,你們怎麽就淪落到吃樹皮草根的地步?」小王爺不解道。
老人嘆了口氣:「你們有所不知,前兩年,我們這遭了災,當時的孫縣令是個好人,不但立刻開糧倉賑災,災後還借我們糧種,免了我們的接下來幾年的賦稅。」
說起這位孫大人,老人滿口誇讚,然而話頭一轉,臉上的笑容瞬間就消失:「可惜,好景不長,去年突然從京城來了其他官,不但貶了孫縣令的官,還說我們是拒交賦稅的刁民,要補交十倍賦稅,並歸還之前吃的糧食。如此重的賦稅,交完以後,大家哪裏還有餘糧生活。唉……之前我們村已經餓死幾個人了,若不是你們這些大善人送來救命糧,還不知要死多少人。」
老人話說完,周圍一片沉默,過了一會,小王爺想起來問:「那位孫大人現在是什麽情況?」
「原本京裏來的官還要將他關進牢裏發落,可我們這些被他救過的百姓怎麽肯,於是大家一起圍堵了縣衙,他這才被放出來,如今據說是歸隱附近的哪座山裏了。」提到他們如何救下孫大人時,老人眼裏透著光彩,詳細的給他們描述了當時的情景。
附近有其他村民聽到在說這個,也紛紛插話補充,顯然他們對當初能救下孫大人這位好官,發自內心的感到自豪。
雲瑾卿聞言,頓時明白為何縣衙一點活路都不給他們。
「你們既然愛戴那位孫大人,那就讓他重新給你們當父母官。」小王爺突然道。
一位村民聞言哈哈哈的笑起來:「你真是會說笑。」
小王爺也沒有解釋,隻是打了個手勢給身後的隨從。
領會他意思的隨從點頭表示明白後,轉身離開。
晚上,他們在村裏吃了一頓村民們目前能拿出來的最好的晚飯,飯菜的味道比軍營裏的大鍋飯還不如,卻沒有人嫌棄,包括陶清之。
第二天,夏葶帶著人留在村裏教村民們種紅薯和玉米,小王爺則帶著屬下找到的孫大人前往衙門。
原本,孫大人已經心灰意冷不願出山,雲瑾卿與他聊了聊以後,他才從山上下來。
這位孫大人不光是個好官,才氣也十分高,與雲瑾卿很有話題聊,惹得陶清之頻頻看向他們。
雲瑾卿注意到後,借著袖擺的遮掩握住他的手,將話題往他感興趣的方向轉。
一行人在此停留兩日,解決完此地的事後,他們正準備重新啟程,卻突然收到從京城傳來的消息——皇帝駕崩了!
小王爺離京時,皇帝身體還好得很,聽說他突然駕崩,如何不驚訝。
追問以後得知是因為他要南下,皇子與大臣們不讓,爭執起來後,不知被誰推搡一下,他腦袋磕在龍椅上不治身亡的,小王爺頓時有種無言以對的感覺。
他們繼續前行數百步,就看到前方的村落,等走近時,竟然在村口看到有幾個老人坐在地上啃樹皮。
一路走來,窮苦的地方也見了不少,如這座村子一樣窮的還是少見的。
但凡有些同理心的,看到年過半百,骨瘦如柴的老人在以樹皮充飢都不會無動於衷。
於是在下一刻,小王爺便讓人阻止他們繼續吃樹皮,同時吩咐人將他們帶的糧食運一些過來。
左右沿途都有官府糧倉,他們也不怕沒糧食吃,因此下麵的人立刻跑回去運糧。
那些老人卻是無論如何不肯放棄樹皮,個別的還緊緊抱在懷裏,一副怕被搶的模樣。
夏葶看得心酸,忍不住移開臉去。
「不吃餓啊……」
唯一精神好點的老人見這些外來人阻止他們,有氣無力的嘆息。
第24章 戰亂古代24
陶清之倒是突然想起來,身上還有他給自己做的肉幹,於是取出鼓鼓囊囊的荷包,用胳膊撞了他一下。
明白他是什麽意思的雲瑾卿接過荷包,取出裏麵的肉幹分給那些老人:「你們先墊墊肚子,等會就有吃的送過來。」
按說肉幹是不適合老人吃的,但他們連樹皮都照啃不誤,一時間倒也顧不了那麽多。
「是肉!謝謝大善人。」發現他給的是肉,老人們瞬間來精神了,感謝以後,紛紛站起來就跑。
「他們這是?」小王爺身後的隨從不解道。
唯一沒跑,正小心翼翼吃著肉幹的老人回答道:「這麽好的東西,當然是送回去給兒孫吃,也就我個孤老頭隻能自己吃。」他語氣裏都是嘆息之意,顯然並不為此感到高興。
過了一會,聽說來了大善人的村民們紛紛從屋子裏出來,隻是因為小王爺身後的隨從身上佩了刀,倒是不敢貿然靠近。
直到運著糧食的人過來,招呼他們過來分糧食,那些餓得臉色發黃的村民才顧不得那麽多,趕緊圍上來。
等將糧食領到手,村民們才真正相信,他們這是遇到好心人了,各家各戶拖老帶小的給他們磕頭。
小王爺自然吩咐人趕緊扶他們起來。
算是當店主的習慣吧,陶清之看人習慣先看功德,然而滿村人身上加起來,統共也沒多少功德。
不過想來也能理解,他們連努力活下去都快成問題了,又哪裏有多餘的功夫行善積德。
等各家開始生火造飯要招待大善人們吃上一頓時,村裏德高望重的老人正在陪小王爺等人聊天。
「今年這邊還算風調雨順,你們怎麽就淪落到吃樹皮草根的地步?」小王爺不解道。
老人嘆了口氣:「你們有所不知,前兩年,我們這遭了災,當時的孫縣令是個好人,不但立刻開糧倉賑災,災後還借我們糧種,免了我們的接下來幾年的賦稅。」
說起這位孫大人,老人滿口誇讚,然而話頭一轉,臉上的笑容瞬間就消失:「可惜,好景不長,去年突然從京城來了其他官,不但貶了孫縣令的官,還說我們是拒交賦稅的刁民,要補交十倍賦稅,並歸還之前吃的糧食。如此重的賦稅,交完以後,大家哪裏還有餘糧生活。唉……之前我們村已經餓死幾個人了,若不是你們這些大善人送來救命糧,還不知要死多少人。」
老人話說完,周圍一片沉默,過了一會,小王爺想起來問:「那位孫大人現在是什麽情況?」
「原本京裏來的官還要將他關進牢裏發落,可我們這些被他救過的百姓怎麽肯,於是大家一起圍堵了縣衙,他這才被放出來,如今據說是歸隱附近的哪座山裏了。」提到他們如何救下孫大人時,老人眼裏透著光彩,詳細的給他們描述了當時的情景。
附近有其他村民聽到在說這個,也紛紛插話補充,顯然他們對當初能救下孫大人這位好官,發自內心的感到自豪。
雲瑾卿聞言,頓時明白為何縣衙一點活路都不給他們。
「你們既然愛戴那位孫大人,那就讓他重新給你們當父母官。」小王爺突然道。
一位村民聞言哈哈哈的笑起來:「你真是會說笑。」
小王爺也沒有解釋,隻是打了個手勢給身後的隨從。
領會他意思的隨從點頭表示明白後,轉身離開。
晚上,他們在村裏吃了一頓村民們目前能拿出來的最好的晚飯,飯菜的味道比軍營裏的大鍋飯還不如,卻沒有人嫌棄,包括陶清之。
第二天,夏葶帶著人留在村裏教村民們種紅薯和玉米,小王爺則帶著屬下找到的孫大人前往衙門。
原本,孫大人已經心灰意冷不願出山,雲瑾卿與他聊了聊以後,他才從山上下來。
這位孫大人不光是個好官,才氣也十分高,與雲瑾卿很有話題聊,惹得陶清之頻頻看向他們。
雲瑾卿注意到後,借著袖擺的遮掩握住他的手,將話題往他感興趣的方向轉。
一行人在此停留兩日,解決完此地的事後,他們正準備重新啟程,卻突然收到從京城傳來的消息——皇帝駕崩了!
小王爺離京時,皇帝身體還好得很,聽說他突然駕崩,如何不驚訝。
追問以後得知是因為他要南下,皇子與大臣們不讓,爭執起來後,不知被誰推搡一下,他腦袋磕在龍椅上不治身亡的,小王爺頓時有種無言以對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