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棋者入神至極,棋局已至柯爛之境;伐木之聲叮叮作響,不絕於耳。


    在那白雲繚繞、山穀幽深之處,有一人一猴正悠然徐行。


    正是沈默與那猢猴。


    他們一路前行,耳畔傳來陣陣清幽之音,仿佛置身仙境之中。


    忽然間,前方傳來一陣低語聲,聲音若隱若現,似真似幻。


    沈默與猢猴對視一眼,好奇心大起,遂循聲而去。


    待到近前,隻見一人身著粗布麻衣,麵容憨厚樸實,嘴裏卻在輕聲唱著黃庭謠,言辭玄妙深奧。


    沈默和猢猴屏氣凝神,聽得如癡如醉。


    尤其是那猢猴,心中暗自揣測,這定是傳說中的老神仙無疑。


    於是,它按捺不住激動之情,三步並作兩步地衝上前去,口中高呼:“老神仙!老神仙!”


    那正在哼唱黃庭謠的樵夫被猢猴突如其來的舉動嚇了一跳,待看清來者竟是一隻會說話的猢猴時,更是驚詫不已。


    身穿粗布麻衣的樵夫很快便鎮定下來,他微笑著看著猢猴,擺了擺手說道:“我可不是什麽老神仙,隻是一介山野樵夫而已。平日裏常在這山中砍柴為生,偶然間結識了山上的老神仙,並從其那裏學到了些許微末手段,故而比常人多了幾分力氣罷了。”


    猢猴聽聞此言,眼中閃過一絲失望之色,但旋即便又燃起希望之火,急忙追問道:“那請問這位大哥,您可知那位老神仙身在何處?我一心求學,還望大哥指點迷津。”


    樵夫上下打量了一番猢猴,又轉頭看了看沈默,沉吟片刻後開口說道:“這座山名叫靈台方寸山,山中深處有一座洞府,名為斜月三星洞。那洞中住著一位德高望重的老神仙,自稱菩提老祖。你們若是真心想要學習本領,不妨前往一試,或許能求得一份機緣。”


    說完,樵夫背起柴貨,繼續沿著山路緩緩而下。


    沈默拱了拱手,向樵夫表達謝意後,便領著猢猴踏上了上山之路。


    一路上,沈默和猢猴沿著蜿蜒曲折的山路前行,不知不覺間已經走過了七八裏的路程。


    期間,他們越過了一處陡峭的山坡,就在這時,一座氣勢恢宏的洞府赫然出現在眼前。


    這座洞府上方刻著幾個龍飛鳳舞的大字——斜月三星洞。


    遠遠望去,隻見那洞府四周霞光閃耀,色彩斑斕,仿佛將整個天地都映照得如夢如幻。


    洞中更是日月交輝,光芒璀璨奪目。


    洞口周圍生長著古老而高大的樹木,有的樹幹粗壯,需數人合抱;有的枝葉繁茂,宛如一把把巨大的綠傘遮天蔽日,其中不乏千年古柏和萬重疊樟,這些樹木見證了歲月的變遷,顯得格外莊嚴肅穆。


    再看那洞府門前,各種奇花異草爭奇鬥豔,散發出陣陣迷人的芬芳。


    花叢中,仙鶴優雅地踱步,靈雀歡快地歌唱,還有一群群玄猿和白鹿穿梭其間,或嬉戲玩耍,或悠然自得地咀嚼著鮮嫩的青草。


    如此美景,當真稱得上是一方令人心馳神往的洞天福地!


    沈默心中不禁暗自感歎道:“這裏果真比我的逍遙穀還要逍遙自在啊!”


    然而,當沈默和猢猴滿心歡喜地走近洞府時,卻發現那扇洞門緊緊關閉著,沒有絲毫開啟的跡象,看上去似乎並不像有人在此居住一般。


    猢猴本就是個急性子,此刻見到洞門緊閉,它哪裏還按捺得住?


    隻見它三兩下就蹦跳著登上了台階,迅速來到門前。


    可到了門前之後,它又突然變得有些膽怯起來,伸出爪子在空中比劃了幾下,終究還是沒敢叩響那扇門,隻是站在那裏急得抓耳撓腮,一副不知所措的模樣。


    沈默見此情景,連忙快步走上前去。


    他先是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冠,然後穩穩地抬起手,輕輕叩響了洞門,並接連不斷地高聲拜請道:“在下遠來苦修沈默,今日特來拜見祖師,請祖師賜見!”


    猢猴見沈默這般有禮有節,也趕忙學著沈默的樣子,躬身拜請起來,嘴裏還念念有詞地說道:“俺也一樣!俺也一樣!”


    那猢猴本就無名無姓,乃是由天地自然孕育而生。


    它雖說跟著旁人學了些許禮數,但對於如何正式拜請山門這種繁文縟節之事,卻是全然不知曉。


    無奈之下,當沈默恭恭敬敬地行禮時,它也隻會照葫蘆畫瓢般來上那麽一句“俺也一樣”。


    就這樣,一人一猴完成了簡單而又獨特的拜山儀式後,靜靜地站在原地等待著。


    沒過多久,隻聽得“吱呀”一聲輕響傳來,原本緊閉著的洞門緩緩打開。


    緊接著,從洞內走出一名童子。


    隻見這童子生得麵容清秀,眉宇間透著一股英氣,身姿挺拔如鬆,氣質超凡脫俗,仿佛渾身都散發著一種不食人間煙火的氣息,當真不似凡間之人。


    童子打開門後,一眼便瞧見了門前站立的一人一猴,臉上不由得流露出一絲詫異之色。


    “什麽人在此喧嘩擾攘?”童子脆生生地開口問道。


    那猢猴性子急躁,一聽這話,趕忙搶著回答道:“仙童,我是特地前來求仙問道的!”


    童子聞言,不禁微微皺起了眉頭。


    他活了這麽多年,還從未見過猢猴有求仙問道之心呢,心中正想著要將其拒之門外。


    就在這時,一旁的沈默突然開口說道:“仙童,請莫要怪罪於我們。這猴兒乃是來自遙遠的東勝神洲,一路上漂洋過海,曆經無數艱難險阻,吃盡苦頭,才終於抵達此處。隻因聽聞方寸山上住著一位得道真仙,不僅神通廣大、法力無邊,更是有著高深莫測的仙家妙法。所以,它才不辭辛勞地趕來拜師求學。而我則是在山下偶然與它相遇。因我倆誌同道合,都渴望能習得真本領,故而結伴同行來到此地。還望仙童能夠大發慈悲,為我二人通融通融,給一個拜見祖師的機會吧。”


    童子聽後微微頷首,緩聲道:“嗯,你還算知曉些禮數。正巧,祖師今日開壇講道,你們就隨我一同前往吧。”


    聽聞此言,那猢猴興奮得手舞足蹈,連聲道謝:“多謝仙童!多謝仙童啊!”


    沈默也趕忙拱手施禮,表達感激之情。


    隨後,兩人緊緊跟隨著仙童踏入了山門。


    剛一進入山門,眼前的景象讓沈默和猢猴瞠目結舌。


    隻見重重疊疊的瓊樓玉宇拔地而起,高聳入雲;仙閣錯落有致,美輪美奐;宮闕樓宇金碧輝煌,莊嚴巍峨;還有那一間間幽靜的密室,宛如世外桃源般靜謐。


    這一切簡直如同傳說中的天宮一般,令人歎為觀止。


    再看那瑤台之上,正穩穩端坐一位仙風道骨的老者。


    他鶴發童顏,慈眉善目,周身散發著一種超凡脫俗的氣息。


    這位老神仙便是眾人敬仰的大覺金仙、妙相祖菩提。


    而在他的左右兩側,依次排列著三十六位弟子,這些弟子們個個氣宇軒昂,風采非凡。


    沈默見此情景,心中不禁暗暗驚歎:“果真是名不虛傳啊!如此氣度,不愧是大覺金仙、妙相祖菩提!”


    於是,他毫不猶豫地與猢猴一起屈膝跪地,準備向祖師行大禮參拜。


    可就在這時,沈默隻覺得有一股無形的力量將自己托住,無論如何用力都無法下跪拜倒。


    而一旁的猢猴卻是順利地磕起頭來,而且速度極快,猶如搗蒜一般,磕頭聲此起彼伏,不計其數。


    沈默:···


    猢猴:???


    沈默心道:看來菩提老祖已經瞧出我的根腳,這是不願意收我為徒啊。


    猢猴:老兄,你咋得見了老神仙還不拜呢,是不想拜嗎?


    那仙童與一眾弟子見沈默遇祖師而不拜,心道他怎麽如此不知禮數。


    沈默趕忙解釋。


    “祖師在上,遠來苦修沈默此番前來,欲拜師求道,習無上神通妙法,證無量大羅道果,還望祖師成全。”


    仙童:???


    眾弟子:???


    此話什麽含金量?


    相當於你去一家私人輔導部,見了老師便說,我來學習就是為了考清華北大,當全國狀元來的,你得教會我。


    仙童厲聲嗬斥,“呔!本以為你是個知禮數的,沒想到竟然此番無禮,還不給我出去!”


    “出去!”


    “出去!”


    “出去!”


    ···


    眾弟子紛紛嗬斥,恨不得直接將沈默叉出去。


    那猢猴是個有義氣的。


    盡管與沈默相識不久,卻也有同行之情,連忙求道:“祖師在上,莫要責怪於他,我也是來求無上神通,證長生道果的。”


    仙童:???


    眾弟子:???


    “一起叉出去!”


    “對,一起叉出去!”


    ···


    沈默站在那裏,心中不禁泛起一陣苦澀的笑容。


    他緩緩抬起頭來,目光掃過眼前的仙童以及眾多弟子。


    隻見那仙童身姿挺拔,氣質不凡,然而其餘的一眾弟子卻顯得頗為平庸,沒有一個人能夠得到老祖的真傳。


    他們所修習的功法和技藝,盡是些旁門左道、三教九流之類。


    沈默暗自思忖著,看來菩提老祖隱居於這方寸山中,的確隻是為了等待那隻猢猻啊。


    可誰能想到,此時此刻自己竟然也來到了這裏,或許這就是所謂的天意弄人吧?


    隨著時間的推移,原本一直假寐著的菩提老祖終於慢慢地睜開了雙眼。


    他的目光如炬,直直地望向台下的一人一猴。


    當看到那個陌生人時,菩提老祖微微皺起眉頭。


    經過一番打量之後,他發現此人的來曆和根腳竟是來自域外的天魔,而且與這個世界有著千絲萬縷的因果關係。


    若將其收歸門下,恐怕日後自己這清淨之地就再難安寧了。


    不過,當他的視線轉移到那隻猢猻身上時,卻是突然眼前一亮,心中忍不住接連發出幾聲驚歎:“好猴兒!好猴兒!好猴兒!”


    這隻猢猻乃是天生地養之物,周身散發著一種與生俱來的靈韻,身形矯健靈活,眼神靈動聰慧,仿佛蘊含著無盡的潛力和天賦。


    菩提老祖心中大喜,暗歎自己這麽多年在這方寸之地苦苦守候總算沒有白費功夫,今日終於是等到了如此出色的苗子。


    隻瞧那菩提老祖氣定神閑地揮動著手中潔白如雪的拂塵,口中一聲輕喝:“休得聒噪!”


    說罷,目光如炬般直直落在那猢猴身上,威嚴地質問道:“那猢猴,本祖倒要問問你。”


    這猢猴倒是機靈得很,眼珠子滴溜溜一轉,瞬間心領神會,連忙雙手合十,恭恭敬敬地朝著菩提老祖拜倒在地,誠惶誠恐地應聲道:“祖師您盡管發問便是,弟子一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絕不敢有半句虛言。”


    菩提老祖微微頷首,繼續追問:“你究竟來自何方?快快如實道來。”


    猢猴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啟稟祖師,弟子乃是從那東勝神洲傲來國的花果山水簾洞中而來。”


    菩提老祖聽聞此言,不禁眉頭一皺,若有所思地道:“哦?原來如此。那花果山距此地路途遙遠,其間需跨越兩重大海以及一座南贍部洲,你這小猴兒,到底是怎樣來到這裏的呢?”


    猢猴挺起胸膛,臉上滿是自豪之色,繪聲繪色地講述起來:“祖師容稟,弟子一心求道,故而不畏艱難險阻,獨自漂泊於茫茫大海之上,曆經無數風雨,四處遊曆闖蕩。就這樣走走停停,足足耗費了十數年光陰,才終於抵達此處。”


    菩提老祖輕撫長須,點了點頭,眼中閃過一絲讚許之意,但很快又恢複了嚴肅的神情,追問道:“哦,既已至此,那你又是如何與這個人相識的?”說著,手指向一旁默不作聲的沈默。


    猢猴扭頭望了一眼沈默,然後再次轉向菩提老祖,畢恭畢敬地回答道:“回祖師的話,弟子與他乃是在山腳下偶然相遇。我倆交談之間,發現彼此皆追求修仙悟道,可謂是誌趣相投、一拍即合。於是乎,我們便決定結伴而行,一同上山前來拜見祖師您,希望能夠求得大道真法。”


    菩提老祖聽罷,微微一笑,捋了捋那雪白的胡須,將目光在沈默和猢猴身上來回掃視一番後,緩緩開口說道:“嗯,看來你們二人確是誌同道合。隻是可惜啊,這人與我並無師徒緣分。猴兒,你暫且留在這裏吧,至於你……還是速速下山離去吧。”


    猢猴聽了,連忙求道:“祖師,既是誌同道合為何不能一同拜於您門下,您既然收了我,那也收了他吧。”


    沈默連忙說道:“我知道祖師是個喜靜的,此番求道,隻為逆天改命,普渡眾生,救億萬生靈於水火,免滅世重生之苦難。若有幸得道,學了本事,往後不論闖出多大的禍事,絕不會提及祖師名號。”


    菩提老祖沉默不語,心中卻道:善!!!是個懂分寸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港綜:從義莊開始煉屍成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號鈴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號鈴鐺並收藏港綜:從義莊開始煉屍成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