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陽公主扯起我的手就走,我就這樣被她生拉硬扯的拽到了千秋院內牆的鞦韆架旁邊。我們都各自屏退了身邊的侍女。


    一看城陽公主怒氣未盡,她的手使勁一推,那鞦韆架就在那憑空蕩漾著,她盯著我,語氣已經不似剛才那般上揚,她說:“還記得你是怎麽摔倒的嗎?”


    我輕輕的點了點頭,這是屬於高陽公主本身的記憶。


    她向前走了幾步,長裙迤邐,背對著我,那背影宛若仙子,隻聽她輕嘆著說:“要是有人那麽用力的推我,我也會和你一樣摔倒的。”


    對於這件事情,我本來不想過問,一則這事發生在我穿越之前,二則這件事已了,可今天既然她這麽說了,分明是想讓我問的。我順勢問著:“這麽說,你知道是誰推我的?”


    她轉過頭來,抿了抿嘴,盯著我的雙眼,點了點頭說:“是巴陵姐姐,那天我恰巧經過,親眼所見,可日後所有人都以為你是自己摔下去的,包括父皇也是這麽認為的。”


    果然和我料想的一樣。我嗔怪的問:“那你為什麽不告訴父皇?”


    她低頭沉默了好一會,輕聲說:“是我不想理會這些是非糾葛,不想管。你倆吵架動手,自小就有。早都習以為常了。”


    我心裏悲嘆著,皇家的姐妹,親情都這麽冷淡。轉而又覺得這個公主倒也坦誠。


    我又問:“那你為什麽今天又告訴我了?”


    她低頭沉默不語。


    我見她不說話,就替她回答:“是因為今天巴陵公主的話,讓你心生怨懟。所以才告訴我的,對不對?”


    她不好意思的說:“不完全是。”


    這我就多少有些不解了,忙問:“那還有什麽?”


    旁邊的鞦韆架已停止了蕩漾,她坐在上麵輕輕蕩漾起來,閃動著清澈的雙眸說:“如果我沒看到,倒也罷了,可既然看到了,這事便在心裏裝著了,我每次見到你,總會想起這件事,與其這樣,還不如告訴你,心裏倒落個輕鬆。如果你要我去父皇那裏做個證,我也是願意的。”


    這一刻我才發現,這個城陽公主簡簡單單,倒也是難得。


    於是,我輕輕鬆鬆的說了句:“既然你心生坦誠,我又何必讓你為難,不如就讓這事過去,自然不用你在父皇麵前為我作證。”


    她笑著,頰邊閃出一個酒窩,又問:“如今,你的性子真是大變,那你真的要嫁給柴令武了嗎?我雖然比你大上幾個月,可你畢竟是這待嫁的姐妹中,年紀最小的一個。”


    我苦笑了一下,我向前走了幾步,望了眼湛藍的天空:“我不想嫁,要嫁總要嫁個自己喜歡的。”


    她聽了我的話,眼底閃現奇異的光芒,納悶的說:“可我們,不過都是等著指婚,哪能憑自己的心意呢?”


    我幫她輕推著鞦韆架,她便因我的推動來來回回滑動著,我幽幽的說:“愛情對我來說太寶貴了,那是我心裏最美好的嚮往,我要和我所愛的男人,在紅塵裏轟轟烈烈的愛一場。總之不是這樣,素不相熟就結為夫妻。那簡直是對愛情的褻瀆。”


    聽了我的話,她突然從鞦韆架上下來,臉上掠過一絲困惑,半分笑意,半分不可思議的問:“你這想法從哪來的?”


    我挺了挺背脊,因為無法回答,所以笑而不語。


    對於我的想法,在她眼裏,或許頗為另類,也更為大膽,我總覺得,我說出了生活在皇城裏所有女性的心聲。


    自這以後,我和城陽公主的關係明顯比以前要好很多,偶爾她也會來我的寢殿裏串門,一起出去賞花問景。諸如“女子無才便是德”這類話,似乎在唐朝卻不怎麽適用,這個時期對女性的壓迫相對其他朝代要小很多,否則怎麽會出來武則天這麽個女皇呢!


    第4章 易冠儒道佛,道通


    漸漸的,我適應了長裙下快速走路,適應了頭上珠釵玉環的繚繞。也習慣了別人對我的叩拜,甚至喜歡上做這個高高在上的公主。


    巴陵公主時不時的言語衝撞,我高興就還幾句嘴,然後氣的她暴跳如雷。不高興,索性就將她當做空氣,不理不睬,不過後者明顯更讓她生氣。


    我也一直再找機會解決柴令武這件事,雖然不喜歡這個巴陵公主,但是單單這件事,我倒希望能成全她。


    不過太極宮就是再大,看過了幾次便也沒有了意思,這一天,我帶著靜兒沿著宜秋門一直走,穿過兩儀門、朱明門,前麵就是太極殿。


    我自言自語的說了句,這就是辦公的地方,靜兒則納悶的問我,什麽是辦公?我隻好解釋成上朝。


    走上了台階,路過殿外,裏麵的聲音聽起來甚是不妙,父皇的聲音高昂似有怒意。我不知不覺的走了進去,李公公躬身站在殿外,見我拜手一禮。


    “哎呦,十七公主,你怎麽到這來了,皇上正生氣呢!您還是到別的地方玩去吧。”說著順勢向殿內給我一個眼色。


    我望向殿內,隻見父皇滿臉通紅,他負著手來回踱步,兩個年邁的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露出焦急之色。


    突然間,其中一個大臣跪在地上,稽首一禮,看背影已經年近古稀,他用誠懇的語氣說:“陛下,老子雖不是是道教得創始人,卻也是道教的先祖,他為後世樹立的規範是無為。而釋迦牟尼開創了佛教,他的法則是因果報應。這兩者教義,雖然途徑大不相同,但是,勸善佐誌的目的是一致的。老子開創的道教起於遠古無名之世,其教義可治理國家、安定天下。佛教雖為域外之人所創,因果報應的姻緣莫衷一是,是其安民良方。如今,道、佛兩教矛盾激化,勢必不利於我朝臣民安泰。還請陛下定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生一世一菩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炎冬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炎冬明並收藏一生一世一菩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