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是因為我。”
麵對老馬的發問,列席旁聽的塞雷娜挺著大肚子站了起來,菲比在一邊攙扶著她。
“你?”老馬麵露疑惑:“這位是?”
“她是傑森的愛人……塞雷娜女士。”
沈曼如對塞雷娜示意,“你坐下說吧。”
“我沒事。”塞雷娜捧著自己的孕肚,神色淒楚:“傑森出海,應該是為了我肚子裏的孩子。”
說著,她拿出一張紙條,攤開放到桌子上。
眾人看到紙條,紛紛湊上去看,隻見上麵潦草地寫著:“wait for me. (等我回來。)”
在場眾人看到紙條,先是一愣,又連連歎息。
理無可恕,情有可原。
在塞雷娜站起來之前,沈曼如其實已經隱隱猜到了,因為她的預產期就在一個月之後。
傑森此時出海,多半是覺得島上條件艱苦,不想在這裏生育、哺乳、撫養孩子,想給母子倆創造更好的條件。
呯!
“這也太特麽自私了!就他的老婆孩子重要嗎?!啊?!我們都不是人嗎!”
一個黃臉漢子拍了桌子,怒不可遏。
“老楊,你控製一下情緒!”
老馬在一旁拍了拍他的肩膀。
“實在是抱歉,是我沒有領導好。”
詹姆斯麵露尷尬。
傑森這家夥向來不服管,在他手下沒少惹禍。
“他成功的把握有多大?”
老馬手指輕扣著桌子,看向肖恩。
這個問題很關鍵,如果傑森僥幸成功,那就壞事變好事,他們就能提前回家了。
眾人的目光都聚集在肖恩身上,等待著答案。
“不足一成。”
肖恩沉默了許久,給出了自己的估計。
“不至於這麽低吧?那麽大一艘船呢!”
拍桌子的老楊還心存僥幸。
“那不是一艘普通的船,是實驗船,當初建造的目的就是用於原型驗證,不能用於遠洋航行。”
類似的話肖恩給不同的人說過好幾遍,如今他也隻能耐著性子再解釋一遍。
“它的設計雖然有原型,但那原型是艘漕船,用於航海會有很多問題。”
“很多設計細節隻能靠猜測和後續驗證,是一套很不完善的設計。”
“我們造船的木工,經驗最久的也不超過一年,過半的人隻做過幾個月,就是造傑森號這四個月。”
“為了節約時間,實驗船所用的木料,晾幹的時間不夠長,有20%的機率會在一個月之內變形、開裂。”
他們專門預留了一批木料用於建造最後那艘船,至於實驗船,用料就不那麽講究了。
如果都用晾好的木料,造船時間又要大大延長。
“他們隻帶了一枚指南針,沒有任何定位裝置和手段。”
詹姆斯正在組織全島懂天文的人,一起研究華國古代的越洋牽星術,這是鄭和下西洋時所用的定位技術,但是暫時還沒有搞明白。
“行了行了……肖總工,我大致聽明白了,你別說了。”
老楊越聽心越涼,苦笑著連連擺手。
“那……還有沒有補救的辦法?”
老馬從座位上站起來,圍著桌子來回踱步:“事已至此,我們隻能接受現狀,考慮下一步的對策。”
肖恩讚同老馬的話,他走到靠牆的一張黑板旁,拿起一根粉筆在板上寫寫畫畫:
“補救的措施主要有兩條,各位看看還要不要補充:”
“其一,派出現有的其它船隻,在周邊海域搜索,萬一遇到他們,就地展開救援。”
他沒說出口的是,還要注意觀察有沒有船隻殘骸。
“其二,在山頂燃起火堆,派人24小時看守,白天還要放煙,並加快燈塔的建造。”
萬一傑森他們迷路或返航,看到火光就有了方向。
他們一個月前就開始在山頂建燈塔,為出海的船隻提供視距內的導航。
隻是燈塔還沒建好,傑森先出海了。
“我聽說,那艘船的木料上都有記號?”
一個瘦瘦的年輕人問道,“如果我們在海邊撿到一塊木頭,有沒有辨別的辦法?”
他就是島北那個以撿破爛為生的營地首領,姓洪。
“呸呸呸!洪老三你特麽能不能盼點兒好?!”
老楊梗著脖子罵道。
“我這不也是想做點貢獻嗎!”
“好了別吵了!聽聽肖總工怎麽說。”
肖恩看著洪老三點了點頭:“沒錯,因為是實驗船,為了在出問題時方便找原因,我們在每塊木料上都做了標記和編號。”
“標記就是jason,我們當時用燒紅的銅板將這個單詞烙在每塊木料上。”
“編號是用來標記木料位置的,格式是xx-xxx,前麵是2個字母,後麵是3位數字。如cw-034表示船尾第34號木板。”
“每塊木料都泡過桐油,這也是個比較明顯的特征。”
“明白了!字母、數字和桐油,我們隻要看見了,就拿來找你。”
洪老三迅速概括出關鍵點。
肖恩繼續在黑板上寫寫畫畫。
“至於下一步的對策,今天要和大家商量一下。”
“我個人的建議是,一,直接啟動下一型號帆船的設計和建造。二,立即啟動機械廠的籌備工作,啟動我島的機械化進程,依靠機械化加速造船事業。”
建立機械廠的計劃,他們之前討論過,排在傑森號的試航、改進之後,現在傑森號沒了,可以馬上啟動了。
“下個型號的帆船,計劃建造什麽樣的?”
老馬問道。
“我的想法,是直接建造三桅海船。”肖恩沉吟了一下,答道。
“哦?可之前的計劃,下一型號還是漕船吧?”
老楊提出疑問:“現在傑森號沒了,直接造海船?會不會太跳躍了?”
肖恩點點頭,解釋道:“的確有些跳躍,但這是當前最優的方案了。”
“原計劃的三桅漕船,是基於傑森號的驗證基礎上,進行改進、發展而來。”
“現在傑森號沒了,可以直接啟動海船的建造,隻是比原計劃多一個型號,從三桅船開始,這樣有更多摸索和試錯的機會。”
“哦……我明白肖總工的意思了,提前啟動海船,多試一個型號。隻是,肖總工,咱們有必要試這麽多型號嗎?”
老楊覺得這樣一艘艘造下去,似乎過於謹慎了些。
肖恩從黑板上轉過身來,“我們依靠一群從未造過船,甚至從未做過木工的人,在一兩年的時間內,吃透人類先輩數百年積累的造船技術,其實已經非常激進了。”
老馬衝老楊一擺手:“老楊,這個問題不要糾結了!誰讓你上次開會不來?我們早就和肖總工商量好了。”
“我當時真的有事兒!好好我明白了,都聽肖總工的。”老楊訕笑著連連點頭。
“不過,今天開這個會,也不全是壞消息,我有一個好消息要分享給大家。”
肖恩話鋒一轉。
麵對老馬的發問,列席旁聽的塞雷娜挺著大肚子站了起來,菲比在一邊攙扶著她。
“你?”老馬麵露疑惑:“這位是?”
“她是傑森的愛人……塞雷娜女士。”
沈曼如對塞雷娜示意,“你坐下說吧。”
“我沒事。”塞雷娜捧著自己的孕肚,神色淒楚:“傑森出海,應該是為了我肚子裏的孩子。”
說著,她拿出一張紙條,攤開放到桌子上。
眾人看到紙條,紛紛湊上去看,隻見上麵潦草地寫著:“wait for me. (等我回來。)”
在場眾人看到紙條,先是一愣,又連連歎息。
理無可恕,情有可原。
在塞雷娜站起來之前,沈曼如其實已經隱隱猜到了,因為她的預產期就在一個月之後。
傑森此時出海,多半是覺得島上條件艱苦,不想在這裏生育、哺乳、撫養孩子,想給母子倆創造更好的條件。
呯!
“這也太特麽自私了!就他的老婆孩子重要嗎?!啊?!我們都不是人嗎!”
一個黃臉漢子拍了桌子,怒不可遏。
“老楊,你控製一下情緒!”
老馬在一旁拍了拍他的肩膀。
“實在是抱歉,是我沒有領導好。”
詹姆斯麵露尷尬。
傑森這家夥向來不服管,在他手下沒少惹禍。
“他成功的把握有多大?”
老馬手指輕扣著桌子,看向肖恩。
這個問題很關鍵,如果傑森僥幸成功,那就壞事變好事,他們就能提前回家了。
眾人的目光都聚集在肖恩身上,等待著答案。
“不足一成。”
肖恩沉默了許久,給出了自己的估計。
“不至於這麽低吧?那麽大一艘船呢!”
拍桌子的老楊還心存僥幸。
“那不是一艘普通的船,是實驗船,當初建造的目的就是用於原型驗證,不能用於遠洋航行。”
類似的話肖恩給不同的人說過好幾遍,如今他也隻能耐著性子再解釋一遍。
“它的設計雖然有原型,但那原型是艘漕船,用於航海會有很多問題。”
“很多設計細節隻能靠猜測和後續驗證,是一套很不完善的設計。”
“我們造船的木工,經驗最久的也不超過一年,過半的人隻做過幾個月,就是造傑森號這四個月。”
“為了節約時間,實驗船所用的木料,晾幹的時間不夠長,有20%的機率會在一個月之內變形、開裂。”
他們專門預留了一批木料用於建造最後那艘船,至於實驗船,用料就不那麽講究了。
如果都用晾好的木料,造船時間又要大大延長。
“他們隻帶了一枚指南針,沒有任何定位裝置和手段。”
詹姆斯正在組織全島懂天文的人,一起研究華國古代的越洋牽星術,這是鄭和下西洋時所用的定位技術,但是暫時還沒有搞明白。
“行了行了……肖總工,我大致聽明白了,你別說了。”
老楊越聽心越涼,苦笑著連連擺手。
“那……還有沒有補救的辦法?”
老馬從座位上站起來,圍著桌子來回踱步:“事已至此,我們隻能接受現狀,考慮下一步的對策。”
肖恩讚同老馬的話,他走到靠牆的一張黑板旁,拿起一根粉筆在板上寫寫畫畫:
“補救的措施主要有兩條,各位看看還要不要補充:”
“其一,派出現有的其它船隻,在周邊海域搜索,萬一遇到他們,就地展開救援。”
他沒說出口的是,還要注意觀察有沒有船隻殘骸。
“其二,在山頂燃起火堆,派人24小時看守,白天還要放煙,並加快燈塔的建造。”
萬一傑森他們迷路或返航,看到火光就有了方向。
他們一個月前就開始在山頂建燈塔,為出海的船隻提供視距內的導航。
隻是燈塔還沒建好,傑森先出海了。
“我聽說,那艘船的木料上都有記號?”
一個瘦瘦的年輕人問道,“如果我們在海邊撿到一塊木頭,有沒有辨別的辦法?”
他就是島北那個以撿破爛為生的營地首領,姓洪。
“呸呸呸!洪老三你特麽能不能盼點兒好?!”
老楊梗著脖子罵道。
“我這不也是想做點貢獻嗎!”
“好了別吵了!聽聽肖總工怎麽說。”
肖恩看著洪老三點了點頭:“沒錯,因為是實驗船,為了在出問題時方便找原因,我們在每塊木料上都做了標記和編號。”
“標記就是jason,我們當時用燒紅的銅板將這個單詞烙在每塊木料上。”
“編號是用來標記木料位置的,格式是xx-xxx,前麵是2個字母,後麵是3位數字。如cw-034表示船尾第34號木板。”
“每塊木料都泡過桐油,這也是個比較明顯的特征。”
“明白了!字母、數字和桐油,我們隻要看見了,就拿來找你。”
洪老三迅速概括出關鍵點。
肖恩繼續在黑板上寫寫畫畫。
“至於下一步的對策,今天要和大家商量一下。”
“我個人的建議是,一,直接啟動下一型號帆船的設計和建造。二,立即啟動機械廠的籌備工作,啟動我島的機械化進程,依靠機械化加速造船事業。”
建立機械廠的計劃,他們之前討論過,排在傑森號的試航、改進之後,現在傑森號沒了,可以馬上啟動了。
“下個型號的帆船,計劃建造什麽樣的?”
老馬問道。
“我的想法,是直接建造三桅海船。”肖恩沉吟了一下,答道。
“哦?可之前的計劃,下一型號還是漕船吧?”
老楊提出疑問:“現在傑森號沒了,直接造海船?會不會太跳躍了?”
肖恩點點頭,解釋道:“的確有些跳躍,但這是當前最優的方案了。”
“原計劃的三桅漕船,是基於傑森號的驗證基礎上,進行改進、發展而來。”
“現在傑森號沒了,可以直接啟動海船的建造,隻是比原計劃多一個型號,從三桅船開始,這樣有更多摸索和試錯的機會。”
“哦……我明白肖總工的意思了,提前啟動海船,多試一個型號。隻是,肖總工,咱們有必要試這麽多型號嗎?”
老楊覺得這樣一艘艘造下去,似乎過於謹慎了些。
肖恩從黑板上轉過身來,“我們依靠一群從未造過船,甚至從未做過木工的人,在一兩年的時間內,吃透人類先輩數百年積累的造船技術,其實已經非常激進了。”
老馬衝老楊一擺手:“老楊,這個問題不要糾結了!誰讓你上次開會不來?我們早就和肖總工商量好了。”
“我當時真的有事兒!好好我明白了,都聽肖總工的。”老楊訕笑著連連點頭。
“不過,今天開這個會,也不全是壞消息,我有一個好消息要分享給大家。”
肖恩話鋒一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