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商議完蓋西廂房的事,肖恩就讓老劉牽頭,帶著幾人開始準備材料蓋房子。他自己則帶上幾人去樹林裏“進貨”。


    因為前些日子一直忙於蓋房子,肖恩幾乎沒再進入樹林深處,隻讓其他人去一些熟悉的資源點收集食物、草藥。


    現在蓋房子告一段落,又有老劉在家裏坐鎮,他才有時間出來,而且王胖子給他們說的擴大隊伍的計劃,需要很多食物,所以他這次帶隊的人數多、裝備也齊全,盡可能多收集食物。


    除了肖恩和白雷雷之外,王胖子、沈曼如、秀蘭都跟了出來,另外還有麥克和傑西、瑪麗、林達。


    裝備方麵,除了每人手裏的武器、背上的背筐之外,每人還帶了兩個背包或竹簍,去的時候放在背筐裏,回來裝滿東西可以一手拎一個。


    為了防止蛇咬,他們都穿了去了毛的兔皮護腿,並在皮護腿上豎著固定了一圈兒打磨過的竹片,這樣防護能力更強,一般的蛇根本咬不透。


    叢林裏蚊蟲多,沈曼如製作了兩種藥水,一種是幾味驅蟲草藥熬製的,呈黃褐色;另一種是菘藍、艾蒿等草藥直接搗碎泡水配製的,呈青綠色。


    將它們分別倒入用鍋蒸過的細粘土中,再摻入稀釋的豬膠混合均勻,就製成了兩種顏色的粘乎乎的軟膏,像化妝品一樣,塗在身上能驅蚊、防曬、掩蓋自身氣味,還附帶迷彩效果。


    因為摻入了稀膠,這種軟膏幹了之後粘在皮膚上,不會輕易脫落,需要用手揭下來、或者泡在水裏才能洗掉。


    著裝方麵,繼上次眾人為沈曼如製作了“海島叢林風”的一身行頭之後,其他人的服裝也漸漸開始海島化、叢林化。因為他們上島的衣服在這兩個多月的時間內,終於逐漸破爛,徹底不能穿了。


    白雷雷之前采過幾個炮彈果,那炮彈果又大又圓,比椰子大好幾圈兒,而且果殼堅硬,古人曾用它曬幹做水瓢等容器。於是她讓王胖子幫她也做了一對加大碼的鏤空炮彈果護胸,縫製到用漁網、麻線編織的衣服上。


    在沈白二人的引領之下,秀蘭和菲比、瑪麗幾位女士,最近一段時間紛紛利用椰殼、炮彈果、網繩、麻線、兔皮、兔毛等材料製作類似的衣服遮體。


    而且她們在收集、編織網繩的過程中,逐漸發現那些爛漁網其實有兩種材質,一種是聚乙烯類的塑料材質,另一種則是尼龍材質。


    其中尼龍網繩的纖維更細、更柔順,也更結實,做出來的衣服質量更好、更舒服。


    白雷雷還利用拆出來的尼龍纖維,重新紡線、編織出了荒島上第一雙白絲尼龍短襪,把眾女羨慕得不行。


    因為尼龍纖維的柔軟,眾人主要用尼龍編織一些內衣內褲,貼身穿著又涼快又舒服,而襪子在荒島上並不是必須品,所以格外顯得奢侈。


    將尼龍繩拆絲、重新紡線、編織的過程非常耗時,所以這雙襪子白雷雷自己平時都不舍得穿,隻在遇到正式活動、需要當眾亮相時,才舍得拿出來小心翼翼地穿一會兒。


    就這樣,眾人穿著各類奇葩材質的衣服、裝備,全身塗著迷彩,背著大竹筐,手持各種利器,浩浩蕩蕩地進入了叢林。


    在已經探索過的區域內,肖恩仍然按規劃好的最短路線,引領眾人一路上貨,隻是這次他進一步優化了路線,將重量較輕的資源盡量安排在去的路上,將較重的資源安排在回程,以最大限度地節省體力。


    一路上,眾人照例按圖索驥、瘋狂收割各種資源,一直走到未探索區域才放慢腳步、仔細搜尋起來,不一會兒就有新發現。


    “臥槽!”隻聽王胖子興奮地大叫一聲,衝到一棵大樹下,驚喜地望著樹上道:“無花果!”


    無花果眾人都認識,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栽培果樹之一,在海東省、華國乃至全世界範圍內,分布都非常廣泛。


    眾人全都跑到樹下,圍著那樹一邊摘一邊吃一邊裝,那無花果一掰開裏麵全是果蜜,非常香甜。


    王胖子用柴刀砍了一大堆無花果枝條下來,用繩子捆起來扔到背筐裏。


    白雷雷問道:“胖子哥你是想帶回去種?用不著這麽多枝條吧?”


    他們對果樹的處理方式,主要還是以有序采摘為主,因為要種植果樹的話,周期實在太長。


    多數果樹從種下到結果,都需要好幾年的時間。我國有句俗語:“桃三杏四梨五年”,說的就是這個事兒。


    所以,他們雖然也會自己種一些果樹,但基本上就是意思意思,不指望真能吃上果子。


    而王胖子卻弄了好幾十根枝條,大約都是1厘米粗、十幾厘米長、帶芽節的枝條,最適合扡插,顯然是打算大規模種植。


    他解釋道:“雷雷你有所不知啊,這無花果最大的優點,就是生長快、結果快。即便是海東省那樣的北方氣候,春天扡插的枝條,到秋天就能結果。像咱這裏是熱帶氣候,肯定當年就會結果。”


    無花果病蟲害少,生長、結果快,也很容易繁殖,特別適合家庭種植。海東省無花果種植特別廣,尤其是沿海一帶的農村,幾乎家家都有種,所以王胖子對它特別了解。


    聽他這麽一說,白雷雷立刻就明白了,無花果樹確實有這樣的特點。


    無花果是桑科榕屬的一種小喬木,可生長在溫帶或熱帶,在熱帶是常綠的,在溫帶冬天會落葉。無花果其實是有花的,但它的花是隱頭花序,花朵藏於果實之中,它所謂的果子其實可以看作是未開花的花骨朵,果子裏顆粒狀的果瓤其實是它的花蕊,隻有靠近葉柄的一部分才是真正的退化的果實。


    王胖子繼續向眾人介紹:“這無花果還有個優點,它每三四個月就能結一波果子,在北方每年也能結兩季。而且它的果子並不是一起生長、一起成熟,而是零零散散的,每季果從開始到結束能持續兩個月。熱帶地區沒有冬天,無花果至少能結三季果,基本上全年有果吃。”


    有的水果,比如杏,一年隻結一季,一棵樹結幾百斤杏,在十幾天之內一起成熟,吃不完就爛掉了。


    眾人在無花果樹下吃得心滿意足,又裝了滿滿一大筐才離開。臨走前,王胖子還在附近地上,隨手挖坑,扡插了十幾根無花果枝條。


    這也是他們的一貫做法,就地擴大資源點規模。優點有兩個,第一,充分利用周邊環境,因為這裏的環境肯定是比較適宜無花果生長的;第二,相較於集中人工種植,省時省力省土地,對環境影響小。


    返程的路上,他們路過了渡渡鳥的棲息地,就是那個瀑布和水潭。


    這裏他們也起了名字,叫“渡渡灣”,那瀑布就叫“羚羊瀑”。


    剛進入渡渡灣,一大群渡渡鳥就圍了上來。因為他們每次過來都會帶一些吃的給這些渡渡鳥,幾次之後居然混熟了。


    而這一次,他們不光帶了好多吃的,還帶來了十六隻小渡渡鳥。他們將小渡渡抱過來放在地上,觀察了一會兒,那些小渡渡果然很快就融入了群體。


    白雷雷滿意地點頭道:“像它們這種不怕生人的佛係物種,不會有很強的群體意識和領地意識,也不會排斥新個體。”


    經過這些日子的觀察,他們發現渡渡鳥其實很聰明,智商非常高,隻是有點心大,不知道怕人,而且還有點社牛,見了誰都往前湊。


    白雷雷經過觀察發現,它們見了生人之所以會咕嘟嘟地叫個不停,並不是出於警覺,而是出於興奮,想吸引對方的注意力,大概意思就是:“大爺快來玩兒啊~”


    而那些小渡渡鳥,是他們專門帶過來放生的。


    這島上並不缺食物,但渡渡鳥的數量卻不是特別多,據白雷雷分析,主要還是因為渡渡鳥不會飛,習慣在地上築巢,所以它們的鳥蛋很容易被其它動物偷吃,極大地影響了孵化率,從而影響種群的增殖、擴大。


    基於這一點,白雷雷就想到了一種幫助它們擴大種群的辦法,那就是人工孵化、野外放生。


    這些小渡渡鳥是由他們營地鳥圈裏的渡渡鳥孵化的,那裏輕易不會有動物來偷蛋,孵化成功率非常高。


    他們會將小渡渡鳥養到二十多天,這時小渡渡們具備了基本的自主覓食、躲避危險的能力,就會被帶到這裏放生。這樣它們的孵化、成活率會比在野外高好幾倍。


    通過這種方式,能最大限度地保護這種珍稀野生動物。


    放下小渡渡鳥,他們又撿了三四十枚渡渡蛋,又抓了六隻成年大渡渡鳥,全部綁了裝到筐裏。


    這些蛋和渡渡鳥,弄回去主要是用做科學研究,比如研究渡渡鳥的生活習性、飲食習慣、飼養技術、孵化方法、烹飪技巧等等。


    這種以小換大的辦法,不僅能保護動物,還能極大地降低人工飼養成本,畢竟渡渡鳥體型巨大,由小養到大還是要喂不少飼料的,時間上也需要好幾個月。


    像這樣以小換大,就可以事半功倍,那十幾隻小渡渡才幾十斤肉,而六隻大渡渡則有兩三百斤。那些蛋帶回去還可以繼續孵化,養二十天再來換一次。


    因為王胖子的招募計劃需要大量食物,所以林羚他們也沒放過,沈曼如直接放箭射了兩隻成年公羚羊。


    繼續往回走的路上,他們又經過“野豬林”,這裏就是沈曼如和肖恩遭遇野豬的區域,之前他們還在這裏挖了兩個陷阱,但是野豬們似乎比較聰明,一直也沒有什麽收獲。


    但是,這一次貌似不同,遠遠的他們就聽見了豬叫。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荒島六人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金角大王728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金角大王728並收藏荒島六人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