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睡覺的時間還比較早,總體要保證9小時的睡覺時間,這樣每人值班1.5小時,每人都能睡7個多小時。
夜裏王胖子繼續製鹽,燒鹵水,製作草木灰水,混合、過濾,又製了半瓶鹽。
燒水的間隙,還從旁邊空地挖了很多土,土裏的石頭也都集中擺在一起,為後麵燒陶、煉鐵做準備。
李金庫則是搗鼓他的風箱,他打算做一副夾板,然後用兔皮做一個氣囊,把氣囊固定在夾板之間,用夾板擠壓氣囊來鼓風。
因為他們沒有鋸、刨子這些工具,木板不好做,所以這兩片夾板得想別的辦法。
他找了一堆細木棍,用小刀加工一下,然後交叉固定、細繩捆綁,拚成網格狀,長寬都有60多厘米,用來作為夾板。
這樣的木網格做了兩塊,疊在一起,用繩子綁住一邊,適當綁鬆一點,保證能正常開合。
網格的另一邊,各做一個手柄,握住手柄可以將兩片網格張開、合攏,這樣就得到一副夾板。
但是氣囊的縫製讓他犯了難,雖然有兔皮,但是他不會針線活兒,況且他們也沒有針。
跟沈曼如交班的時候,他問了一下沈曼如,沈曼如也犯了難,沒有針怎麽縫?
忽然,李金庫靈機一動,拿出一個魚鉤來,“魚鉤行不行?魚鉤也可以綁線,隻是它是彎的,我不大會用。”
簡單的縫補李金庫還是會的,但他以前都是用的普通針線,魚鉤從沒用過。
看到魚鉤,沈曼如倒是想起了什麽。
這彎曲的魚鉤,與醫用縫合針有點像。
她是醫學生,對醫用縫合針非常熟悉。縫合針都是圓弧型的,魚鉤雖然不圓,但是意思差不多。
可以用手術縫合的手法,用魚鉤縫製皮囊。
反正人皮也是縫、兔皮也是縫,差球不多!
隻是,魚鉤不能直接當針用,因為它的尖端附近有倒刺,尾部還有綁魚線的“把子”,比針體寬,穿針時會卡住。
她讓李金庫將魚鉤的倒刺敲平,將尾部的把子也敲得稍窄一些,勉強能綁住線就可以,再從爛漁網上拆出一些細線,綁在魚鉤上,就讓他去休息了。
然後她用魚鉤當縫合針,用手術縫合的手法,將兔皮縫合了起來,最後用了6張兔皮,縫出一個直徑約50多厘米的大氣囊。
按李金庫的要求,氣囊上留了四個直徑近3厘米的洞,其中三個當進氣孔,一個當出氣孔。
她找了四個撿來的破塑料瓶,用小刀割下瓶口部分,將瓶口塞到四個氣孔上,然後將瓶口周圍的兔皮縫緊,緊緊包住瓶口。
利用塑料瓶口將四個氣孔撐起來,不會因擠壓而變形。
然後她又從塑料瓶上裁下一塊圓形的塑料片,比瓶口稍大。
用兩小片兔皮,將塑料片前後貼起來縫好,當作小蓋板。
小蓋板上的兔皮,特意在一側多出2厘米,用於往皮囊上固定。
將這一小塊兔皮,吊在每個氣孔的瓶口上方,縫好,使蓋板正好虛掩在氣孔上,起單向閥的作用。
在三個進氣孔處,蓋板都縫在氣囊內側,當空氣由外向內流動時,蓋板就會被頂開;當空氣由內向外流動時,蓋板就會壓住瓶口,關閉氣孔。
在出氣孔處,蓋板縫在氣囊外側,當空氣由內向外流動時,蓋板就會打開;反之就會關閉。
氣囊縫好後,沈曼如用細繩,將氣囊上的幾個點與上下夾板分別綁緊。
她輕輕一擠夾板,立即就有風從出氣孔吹出來;撐開夾板時,三個進氣孔同時進氣,能很輕鬆、快速地撐起來。
這樣風箱就做好了。
對於燒陶打鐵來說,風箱的作用至關重要。有了風箱,打鐵爐和燒陶爐的溫度才能提升。
如果溫度上不去,燒陶、打鐵哪個也玩兒不轉。
輪到白雷雷值班時,她想到馬上就要燒陶、煉鐵,到時肯定會很熱,就用棕葉編了好幾把大蒲扇。
肖恩還是挖沙蠶、釣魚,他對這裏的魚情越來越熟悉,還用木棍做了兩根魚杆,兩小時釣了好幾條大魚。
秀蘭值最後一班崗,她感覺最近的運動量不夠,達不到她平時的訓練標準。
於是她一邊燒淡水,一邊跑到稍遠的沙灘上,借著月光練習使用鐵鏈,不斷地甩出去、抽回來、掄幾圈,練得滿身大汗、氣喘籲籲。
她擦著汗回來時,太陽還沒出來,但東方的天光已經亮了。
王胖子剛從海裏洗漱完,走上岸來。
秀蘭看到王胖子,抿了抿嘴道:“胖哥哥,我想去打淡水,順便在那裏洗洗,你能陪我去嘛?”
他們上島第四天了,一直用海水洗漱,身上都起了鹽沫子,加上陽光毒辣,皮膚多少都有些曬傷、發紅,弄得身上癢癢的。
秀蘭剛訓練完,出了一身汗,又粘又癢,非常難受。
王胖子皮膚白嫩,本來就容易曬傷,一沾海水更是又疼又癢。
他點了點頭,“好,我也去洗一下,把身上的海水衝一衝。”
他們帶上浮桶、水瓶、防身的長矛、鐵鏈就出發了。
經過眾人這幾天的踩踏、修整,去打水的小路已經非常明顯,兩側的雜草、樹枝、灌木都有被清理的痕跡,加上天光大亮,他們一路走得很順利,幾百米的距離,沒幾分鍾就到了。
到了小水潭之後,他們發現水潭又被加高了,周圍用砂石圍了一個小型的水壩,離地麵有大腿那麽高。
上遊的山石上,之前的一些苔蘚、雜草也被清理修整過,水流大了許多。
經過一夜的積蓄,潭水已經滿溢出來。
秀蘭一看四下無人,直接翻過水壩,跳了進去。
水潭裏麵也挖得更深,最深處水已經沒到腰部,淺處也能到大腿。
秀蘭一猛子紮進水裏,清洌的山水一下子消解了全身的燥熱。
王胖子見狀,也扔下東西,脫下上衣跳了進去。
“嘩~!”秀蘭從水中鑽出來,用雙手把一頭金發向後一攏,抹掉臉上的水,長舒一口氣:“啊~!真的太爽了,這幾天我身上難受死了!”
王胖子也紮了個猛子。
潭水從山石上流下來,溫度正好,稍有點涼意而又不冷。
他攏了攏頭發,往臉上潑了幾捧水,大呼了幾口氣。
他觀察了一下四周道:“這裏應該改成兩個池子,上遊小池打水,下遊大池洗澡。等有機會和老詹他們商量商量。”
秀蘭點頭:“對對,那樣我肯定天天來洗澡。”
她雙臂微張,身體放鬆,享受著潭水撫過肌膚的快感。
樹林頂端,散淡的天光灑向水潭,照亮了女人一頭金發。
驀然,她感應到什麽,睜開雙眼看著眼前的人,寶藍色的瞳孔散發著瑩光,在幽暗的背景中格外分明。
山崖上的水流汩汩而下,嗚咽著落入水潭。
潭水泛起了陣陣漣漪。
……
1小時後,六人圍坐在火堆旁吃早飯。
沈曼如道:“咱們得討論一下,今天準備做什麽。”
王胖子回答:“昨天就說要準備製陶和打鐵。現在風箱有了,最大的技術難點已經解決,可以開始準備了。”
“都需要準備什麽?”肖恩問。
“粘土、木柴。我們要收集大量的粘土、多砍些木柴。
另外要砌三個爐子,分別燒陶、燒炭、打鐵,還可以用來做飯。”
沈曼如有點驚訝:“需要這麽多爐子?”
王胖子解釋道:“我們人多,需要製作的器具也多。
陶器方麵,鍋、盆、碗、盤、壺、杯、瓶瓶罐罐,吃飯的、盛水的、醃肉的、醃菜的、裝調料的,再加上洗漱用的:臉盆、腳盆、牙缸等,再包括一些夜壺、痰盂之類的雜項,6個人用的話,隨隨便便就幾十件了。
要是再給老詹、老謝他們分一些,那就更沒數了。
將來如果再燒磚、燒瓦蓋子,還得再建幾個大爐子。
鐵器方麵,做飯用的刀、鏟、瓢、勺;還有各種武器:刀、槍、矛、箭;木工工具、打鐵工具;還有農具和漁具,比如蠣鉤子,以及各種生活用品等等。6個人用的話,每一種至少得兩三把。
而燒陶和燒炭,都比較耗時,三個爐子不算多,其中陶爐和炭爐,我打算做成類似的結構,到時可以互相替代,另外還可以用來做飯。”
其它五人越聽越驚訝,王胖子考慮得真細致,這是要居家過日子了。
“什麽是蠣鉤子?”白雷雷忽然問道。
王胖子說了這麽多,別的都知道,就這個她不知道是啥。
王胖子解釋:“這是我老家的一種趕海工具,用來敲礁石上的海蠣子。這工具像一把小手鎬,把蠣子殼從邊緣敲碎,掀起殼來挑裏麵的肉。另外,有時遇到螃蟹、海膽,不好直接上手的海鮮,也可以用蠣鉤先給它來一下子。”
“海蠣子是海邊最常見的海鮮,隻要是有礁石的地方,基本都有它的身影。所以這蠣鉤子也成為趕海必備工具,趕海隻要帶上蠣鉤子,基本就不會空手而回。”
眾人點頭表示理解。
夜裏王胖子繼續製鹽,燒鹵水,製作草木灰水,混合、過濾,又製了半瓶鹽。
燒水的間隙,還從旁邊空地挖了很多土,土裏的石頭也都集中擺在一起,為後麵燒陶、煉鐵做準備。
李金庫則是搗鼓他的風箱,他打算做一副夾板,然後用兔皮做一個氣囊,把氣囊固定在夾板之間,用夾板擠壓氣囊來鼓風。
因為他們沒有鋸、刨子這些工具,木板不好做,所以這兩片夾板得想別的辦法。
他找了一堆細木棍,用小刀加工一下,然後交叉固定、細繩捆綁,拚成網格狀,長寬都有60多厘米,用來作為夾板。
這樣的木網格做了兩塊,疊在一起,用繩子綁住一邊,適當綁鬆一點,保證能正常開合。
網格的另一邊,各做一個手柄,握住手柄可以將兩片網格張開、合攏,這樣就得到一副夾板。
但是氣囊的縫製讓他犯了難,雖然有兔皮,但是他不會針線活兒,況且他們也沒有針。
跟沈曼如交班的時候,他問了一下沈曼如,沈曼如也犯了難,沒有針怎麽縫?
忽然,李金庫靈機一動,拿出一個魚鉤來,“魚鉤行不行?魚鉤也可以綁線,隻是它是彎的,我不大會用。”
簡單的縫補李金庫還是會的,但他以前都是用的普通針線,魚鉤從沒用過。
看到魚鉤,沈曼如倒是想起了什麽。
這彎曲的魚鉤,與醫用縫合針有點像。
她是醫學生,對醫用縫合針非常熟悉。縫合針都是圓弧型的,魚鉤雖然不圓,但是意思差不多。
可以用手術縫合的手法,用魚鉤縫製皮囊。
反正人皮也是縫、兔皮也是縫,差球不多!
隻是,魚鉤不能直接當針用,因為它的尖端附近有倒刺,尾部還有綁魚線的“把子”,比針體寬,穿針時會卡住。
她讓李金庫將魚鉤的倒刺敲平,將尾部的把子也敲得稍窄一些,勉強能綁住線就可以,再從爛漁網上拆出一些細線,綁在魚鉤上,就讓他去休息了。
然後她用魚鉤當縫合針,用手術縫合的手法,將兔皮縫合了起來,最後用了6張兔皮,縫出一個直徑約50多厘米的大氣囊。
按李金庫的要求,氣囊上留了四個直徑近3厘米的洞,其中三個當進氣孔,一個當出氣孔。
她找了四個撿來的破塑料瓶,用小刀割下瓶口部分,將瓶口塞到四個氣孔上,然後將瓶口周圍的兔皮縫緊,緊緊包住瓶口。
利用塑料瓶口將四個氣孔撐起來,不會因擠壓而變形。
然後她又從塑料瓶上裁下一塊圓形的塑料片,比瓶口稍大。
用兩小片兔皮,將塑料片前後貼起來縫好,當作小蓋板。
小蓋板上的兔皮,特意在一側多出2厘米,用於往皮囊上固定。
將這一小塊兔皮,吊在每個氣孔的瓶口上方,縫好,使蓋板正好虛掩在氣孔上,起單向閥的作用。
在三個進氣孔處,蓋板都縫在氣囊內側,當空氣由外向內流動時,蓋板就會被頂開;當空氣由內向外流動時,蓋板就會壓住瓶口,關閉氣孔。
在出氣孔處,蓋板縫在氣囊外側,當空氣由內向外流動時,蓋板就會打開;反之就會關閉。
氣囊縫好後,沈曼如用細繩,將氣囊上的幾個點與上下夾板分別綁緊。
她輕輕一擠夾板,立即就有風從出氣孔吹出來;撐開夾板時,三個進氣孔同時進氣,能很輕鬆、快速地撐起來。
這樣風箱就做好了。
對於燒陶打鐵來說,風箱的作用至關重要。有了風箱,打鐵爐和燒陶爐的溫度才能提升。
如果溫度上不去,燒陶、打鐵哪個也玩兒不轉。
輪到白雷雷值班時,她想到馬上就要燒陶、煉鐵,到時肯定會很熱,就用棕葉編了好幾把大蒲扇。
肖恩還是挖沙蠶、釣魚,他對這裏的魚情越來越熟悉,還用木棍做了兩根魚杆,兩小時釣了好幾條大魚。
秀蘭值最後一班崗,她感覺最近的運動量不夠,達不到她平時的訓練標準。
於是她一邊燒淡水,一邊跑到稍遠的沙灘上,借著月光練習使用鐵鏈,不斷地甩出去、抽回來、掄幾圈,練得滿身大汗、氣喘籲籲。
她擦著汗回來時,太陽還沒出來,但東方的天光已經亮了。
王胖子剛從海裏洗漱完,走上岸來。
秀蘭看到王胖子,抿了抿嘴道:“胖哥哥,我想去打淡水,順便在那裏洗洗,你能陪我去嘛?”
他們上島第四天了,一直用海水洗漱,身上都起了鹽沫子,加上陽光毒辣,皮膚多少都有些曬傷、發紅,弄得身上癢癢的。
秀蘭剛訓練完,出了一身汗,又粘又癢,非常難受。
王胖子皮膚白嫩,本來就容易曬傷,一沾海水更是又疼又癢。
他點了點頭,“好,我也去洗一下,把身上的海水衝一衝。”
他們帶上浮桶、水瓶、防身的長矛、鐵鏈就出發了。
經過眾人這幾天的踩踏、修整,去打水的小路已經非常明顯,兩側的雜草、樹枝、灌木都有被清理的痕跡,加上天光大亮,他們一路走得很順利,幾百米的距離,沒幾分鍾就到了。
到了小水潭之後,他們發現水潭又被加高了,周圍用砂石圍了一個小型的水壩,離地麵有大腿那麽高。
上遊的山石上,之前的一些苔蘚、雜草也被清理修整過,水流大了許多。
經過一夜的積蓄,潭水已經滿溢出來。
秀蘭一看四下無人,直接翻過水壩,跳了進去。
水潭裏麵也挖得更深,最深處水已經沒到腰部,淺處也能到大腿。
秀蘭一猛子紮進水裏,清洌的山水一下子消解了全身的燥熱。
王胖子見狀,也扔下東西,脫下上衣跳了進去。
“嘩~!”秀蘭從水中鑽出來,用雙手把一頭金發向後一攏,抹掉臉上的水,長舒一口氣:“啊~!真的太爽了,這幾天我身上難受死了!”
王胖子也紮了個猛子。
潭水從山石上流下來,溫度正好,稍有點涼意而又不冷。
他攏了攏頭發,往臉上潑了幾捧水,大呼了幾口氣。
他觀察了一下四周道:“這裏應該改成兩個池子,上遊小池打水,下遊大池洗澡。等有機會和老詹他們商量商量。”
秀蘭點頭:“對對,那樣我肯定天天來洗澡。”
她雙臂微張,身體放鬆,享受著潭水撫過肌膚的快感。
樹林頂端,散淡的天光灑向水潭,照亮了女人一頭金發。
驀然,她感應到什麽,睜開雙眼看著眼前的人,寶藍色的瞳孔散發著瑩光,在幽暗的背景中格外分明。
山崖上的水流汩汩而下,嗚咽著落入水潭。
潭水泛起了陣陣漣漪。
……
1小時後,六人圍坐在火堆旁吃早飯。
沈曼如道:“咱們得討論一下,今天準備做什麽。”
王胖子回答:“昨天就說要準備製陶和打鐵。現在風箱有了,最大的技術難點已經解決,可以開始準備了。”
“都需要準備什麽?”肖恩問。
“粘土、木柴。我們要收集大量的粘土、多砍些木柴。
另外要砌三個爐子,分別燒陶、燒炭、打鐵,還可以用來做飯。”
沈曼如有點驚訝:“需要這麽多爐子?”
王胖子解釋道:“我們人多,需要製作的器具也多。
陶器方麵,鍋、盆、碗、盤、壺、杯、瓶瓶罐罐,吃飯的、盛水的、醃肉的、醃菜的、裝調料的,再加上洗漱用的:臉盆、腳盆、牙缸等,再包括一些夜壺、痰盂之類的雜項,6個人用的話,隨隨便便就幾十件了。
要是再給老詹、老謝他們分一些,那就更沒數了。
將來如果再燒磚、燒瓦蓋子,還得再建幾個大爐子。
鐵器方麵,做飯用的刀、鏟、瓢、勺;還有各種武器:刀、槍、矛、箭;木工工具、打鐵工具;還有農具和漁具,比如蠣鉤子,以及各種生活用品等等。6個人用的話,每一種至少得兩三把。
而燒陶和燒炭,都比較耗時,三個爐子不算多,其中陶爐和炭爐,我打算做成類似的結構,到時可以互相替代,另外還可以用來做飯。”
其它五人越聽越驚訝,王胖子考慮得真細致,這是要居家過日子了。
“什麽是蠣鉤子?”白雷雷忽然問道。
王胖子說了這麽多,別的都知道,就這個她不知道是啥。
王胖子解釋:“這是我老家的一種趕海工具,用來敲礁石上的海蠣子。這工具像一把小手鎬,把蠣子殼從邊緣敲碎,掀起殼來挑裏麵的肉。另外,有時遇到螃蟹、海膽,不好直接上手的海鮮,也可以用蠣鉤先給它來一下子。”
“海蠣子是海邊最常見的海鮮,隻要是有礁石的地方,基本都有它的身影。所以這蠣鉤子也成為趕海必備工具,趕海隻要帶上蠣鉤子,基本就不會空手而回。”
眾人點頭表示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