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頁
[綜武俠]反派大義凜然 作者:蕭泠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也是元萬頃的運道,他剛到李勣的帳下就碰到了郭待封送離合詩。解離合詩自然難不倒元萬頃,他就這樣入了李勣的眼。
蕭明晟能說什麽?
……嗯,能說的很多。
蕭明晟深深地看向元萬頃,目光幽深。
元萬頃看著眼前的小將,忽然打了個冷戰。
蕭明晟:幸好萬花典藏多,幸好他當初學了一門攝心術。
*
朔陽九年十一月末,接連數日的大雪終於停了,而負責押送糧草輜重的校官也給薛仁貴帶來了他想要的東西。
薛仁貴麾下三千餘人,盡數披上白衣。薛仁貴領兵,奇襲扶餘城。
在薛仁貴的指揮下,歷時六個時辰,終將這座城池攻下。扶餘城一破,周圍四十餘城相繼投降。淵男建為解扶餘城之圍,派了五萬兵馬,結果遇上了李勣率領的唐軍主力,又是一場大敗。
朔陽十年正月,大行城落入唐軍之手,鴨綠江就在眼前。
歷史重演,李勣命元萬頃寫檄文聲討高句麗。元萬頃欣然領命,一首《檄高麗文》,揮筆即就。
上一世元萬頃就是太過忘乎所以,才嘲諷對方不知要守鴨綠之險。不過這一次有蕭明晟事先「交待」,那一句無心的提醒就變成了光明正大地嘲諷,暗搓搓地挑撥離間。
雖然百濟亡了,但這並不意味著高句麗沒有了盟友,如今高句麗的軍隊中就有十萬來自粟末部的靺鞨人。粟末靺鞨毗鄰高句麗,當初為了爭奪原屬夫餘的領土頻頻發生戰鬥,隻是漸漸不敵高句麗。雖然未被吞併,卻不得不內附於高句麗。
唐軍攻打高句麗,作為高句麗的內附國,粟末靺鞨自然要出兵相助。但隨著高句麗的節節潰敗,粟末靺鞨自然也有自己的小心思,哪裏可能傾盡全部軍力襄助高句麗。
元萬頃的檄文就狠狠地點出了粟末靺鞨的小心思,不管淵男建信不信,這兩方聯盟必然會起摩擦。
不過三日,唐軍一舉攻破高句麗駐紮在鴨綠江畔軍營,一路追擊,攻下了辱夷城。而之前派去百濟舊地的二十萬大軍也在龐同善和劉仁軌的帶領下一路向北推進,受到的抵抗隨著前方大勝而越發疲弱起來,不戰自潰的次數越來越多。
顯然,隨著唐軍強勢地推進,高句麗內部出現了崩潰,再無堅守之心。
朔陽十年三月,唐軍抵達高句麗國都平壤。
淵男建死守平壤,繼續發兵,屢敗屢戰,屢戰屢敗,就是不降。隻是,事到如今,淵男建所行之事不過是困獸之鬥,李勣壓根不急,反倒是被淵男建架空的高句麗王和不想死的淵男產無法繼續忍受。他們連同了淵男建手下僧人信誠,暗降李勣,於三月十五日大開城門,迎唐軍入內。
唐軍攻破平壤城,俘虜高句麗王和淵男建。自此,大唐出兵十個月,終於平定高句麗。
捷報傳至長安,皇帝自然大喜,就等著李勣班師回朝,帶上自己寶貝兒子。李治都想好了,以後蕭明晟想要上戰場,可以,但不能隱姓埋名,天知道他知道蕭明晟入了薛仁貴麾下,多戰皆是戰場衝鋒的時候,李治恨不能提筆一紙詔書將人弄回長安來。
他這兒子怎麽就這麽不讓人他省心呢!
然而,捷報頻傳,在得知蕭明晟因功在薛仁貴手下升了官後,雖然在李治看來依舊是芝麻大點的小官,但他還是又心酸又欣慰。
這十個月來,李治過得不舒心,朝中百官以為聖上是擔心戰事。殊不知,他除了擔心戰事,他還擔心兒子。
好在人沒事。
……既然人沒事,就該琢磨著怎麽給兒子加功了。雖然蕭明晟的戰功不見得比李勣、薛仁貴高,但有身份加成,這戰功不能浪費了。
就在李治琢磨著怎樣給蕭明晟加封的時候,遼東又出麽蛾子了。
這一次搞事的是新羅。
唐軍占領高句麗後,共攻下一百七十六座城,得到六十九萬七千戶人口。李勣大軍仍在高句麗的時候,李治便下旨將其劃分九個都督府、四十二州、一百縣,設安東都護府統轄整個高句麗舊地。
新羅全程在一旁安靜如雞,唐軍攻打高句麗是半點沒用上新羅,占領了高句麗的大片領土後自然也不會給新羅分一杯羹。
但繼位五年的新羅王金法敏卻不這樣想。
這些年來,新羅一直不遺餘力地支持大唐,出血又出力,滅掉百濟後也不見得給新羅什麽好處。至於之前大唐發兵百濟本就是為了解救新羅……原因姑且不提,但這結果,絕對是大唐占了便宜的。
這些年,唐軍那麽一點兵力留守百濟,還不是有新羅從旁照應,這才沒讓百濟舊部成功反抗唐軍。如今高句麗那麽大一塊領土,大唐真的一點都不分給新羅?
當然,如今唐軍主力還沒有撤離,新羅王心中有什麽小九九都不敢露出來,看上去還是一個跟大唐睦鄰友好的番邦小國。然而,蕭明晟是知道新羅會在唐軍主力撤走後搞出什麽事情來。
待得幾年後,吐蕃起了不臣之心,大唐無暇東顧,可不就是讓新羅撿了大便宜嗎。
唐軍剛剛戰勝高句麗,正是士氣大勝的時候。若是在這個節骨眼上,新羅搞事……
蕭明晟擼起袖子,搞起了陰招。
也不算是陰招,新羅原本就有霸占半島之心,不然也不會在唐軍大敗高句麗後就開始拉攏高句麗舊部,鼓動他們復國。
蕭明晟能說什麽?
……嗯,能說的很多。
蕭明晟深深地看向元萬頃,目光幽深。
元萬頃看著眼前的小將,忽然打了個冷戰。
蕭明晟:幸好萬花典藏多,幸好他當初學了一門攝心術。
*
朔陽九年十一月末,接連數日的大雪終於停了,而負責押送糧草輜重的校官也給薛仁貴帶來了他想要的東西。
薛仁貴麾下三千餘人,盡數披上白衣。薛仁貴領兵,奇襲扶餘城。
在薛仁貴的指揮下,歷時六個時辰,終將這座城池攻下。扶餘城一破,周圍四十餘城相繼投降。淵男建為解扶餘城之圍,派了五萬兵馬,結果遇上了李勣率領的唐軍主力,又是一場大敗。
朔陽十年正月,大行城落入唐軍之手,鴨綠江就在眼前。
歷史重演,李勣命元萬頃寫檄文聲討高句麗。元萬頃欣然領命,一首《檄高麗文》,揮筆即就。
上一世元萬頃就是太過忘乎所以,才嘲諷對方不知要守鴨綠之險。不過這一次有蕭明晟事先「交待」,那一句無心的提醒就變成了光明正大地嘲諷,暗搓搓地挑撥離間。
雖然百濟亡了,但這並不意味著高句麗沒有了盟友,如今高句麗的軍隊中就有十萬來自粟末部的靺鞨人。粟末靺鞨毗鄰高句麗,當初為了爭奪原屬夫餘的領土頻頻發生戰鬥,隻是漸漸不敵高句麗。雖然未被吞併,卻不得不內附於高句麗。
唐軍攻打高句麗,作為高句麗的內附國,粟末靺鞨自然要出兵相助。但隨著高句麗的節節潰敗,粟末靺鞨自然也有自己的小心思,哪裏可能傾盡全部軍力襄助高句麗。
元萬頃的檄文就狠狠地點出了粟末靺鞨的小心思,不管淵男建信不信,這兩方聯盟必然會起摩擦。
不過三日,唐軍一舉攻破高句麗駐紮在鴨綠江畔軍營,一路追擊,攻下了辱夷城。而之前派去百濟舊地的二十萬大軍也在龐同善和劉仁軌的帶領下一路向北推進,受到的抵抗隨著前方大勝而越發疲弱起來,不戰自潰的次數越來越多。
顯然,隨著唐軍強勢地推進,高句麗內部出現了崩潰,再無堅守之心。
朔陽十年三月,唐軍抵達高句麗國都平壤。
淵男建死守平壤,繼續發兵,屢敗屢戰,屢戰屢敗,就是不降。隻是,事到如今,淵男建所行之事不過是困獸之鬥,李勣壓根不急,反倒是被淵男建架空的高句麗王和不想死的淵男產無法繼續忍受。他們連同了淵男建手下僧人信誠,暗降李勣,於三月十五日大開城門,迎唐軍入內。
唐軍攻破平壤城,俘虜高句麗王和淵男建。自此,大唐出兵十個月,終於平定高句麗。
捷報傳至長安,皇帝自然大喜,就等著李勣班師回朝,帶上自己寶貝兒子。李治都想好了,以後蕭明晟想要上戰場,可以,但不能隱姓埋名,天知道他知道蕭明晟入了薛仁貴麾下,多戰皆是戰場衝鋒的時候,李治恨不能提筆一紙詔書將人弄回長安來。
他這兒子怎麽就這麽不讓人他省心呢!
然而,捷報頻傳,在得知蕭明晟因功在薛仁貴手下升了官後,雖然在李治看來依舊是芝麻大點的小官,但他還是又心酸又欣慰。
這十個月來,李治過得不舒心,朝中百官以為聖上是擔心戰事。殊不知,他除了擔心戰事,他還擔心兒子。
好在人沒事。
……既然人沒事,就該琢磨著怎麽給兒子加功了。雖然蕭明晟的戰功不見得比李勣、薛仁貴高,但有身份加成,這戰功不能浪費了。
就在李治琢磨著怎樣給蕭明晟加封的時候,遼東又出麽蛾子了。
這一次搞事的是新羅。
唐軍占領高句麗後,共攻下一百七十六座城,得到六十九萬七千戶人口。李勣大軍仍在高句麗的時候,李治便下旨將其劃分九個都督府、四十二州、一百縣,設安東都護府統轄整個高句麗舊地。
新羅全程在一旁安靜如雞,唐軍攻打高句麗是半點沒用上新羅,占領了高句麗的大片領土後自然也不會給新羅分一杯羹。
但繼位五年的新羅王金法敏卻不這樣想。
這些年來,新羅一直不遺餘力地支持大唐,出血又出力,滅掉百濟後也不見得給新羅什麽好處。至於之前大唐發兵百濟本就是為了解救新羅……原因姑且不提,但這結果,絕對是大唐占了便宜的。
這些年,唐軍那麽一點兵力留守百濟,還不是有新羅從旁照應,這才沒讓百濟舊部成功反抗唐軍。如今高句麗那麽大一塊領土,大唐真的一點都不分給新羅?
當然,如今唐軍主力還沒有撤離,新羅王心中有什麽小九九都不敢露出來,看上去還是一個跟大唐睦鄰友好的番邦小國。然而,蕭明晟是知道新羅會在唐軍主力撤走後搞出什麽事情來。
待得幾年後,吐蕃起了不臣之心,大唐無暇東顧,可不就是讓新羅撿了大便宜嗎。
唐軍剛剛戰勝高句麗,正是士氣大勝的時候。若是在這個節骨眼上,新羅搞事……
蕭明晟擼起袖子,搞起了陰招。
也不算是陰招,新羅原本就有霸占半島之心,不然也不會在唐軍大敗高句麗後就開始拉攏高句麗舊部,鼓動他們復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