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著他們的這個動作,孟家軍看他們的眼神緩和了許多。
林巧巧趁勢開口說道,“素聞李唐秦王乃賢達之人,愛民若子,即是秦王來此,想要此關也並非非戰不可,隻是需回答我三個問題。”她如此說確實有些自作主張,但李唐一統之勢已勢不可擋,她也不想這些個衛國戍邊的英雄們最終死在了同胞的手中,所以才放出了此話。
李世民一聽這話,頓時來了精神,“孟小娘請講。”若能不費一兵一卒的收復此關,那自然是一樁大大的美事啊!而他從孟小娘子的這段話中嗅到了這美事的味道。
“一問,若秦王得了此關,會待我關中百姓如何?!”林巧巧拋出了第一問,作為將領,第一個關心的當然是城中百姓的安危。
“自是秋毫不犯,違者斬首示眾!”李世民鏗鏘有力的回答,不愧是能夠網羅到一眾名將為他賣命的人,說出的話就是有一種讓人信服的味道。
“二問,若秦王得了此關,會待我邊軍如何?!”這些個將士跟著他們老孟家出生入死,林巧巧如此做也是為了不想他們無畏的犧牲,又怎會不在意交關後,他們的下場。
“即是我李唐子民,自是同我李唐兵將一般待遇。”李世民的這個回答也算是讓林巧巧滿意。
“三問,若秦王得了此關,可安排了守關之人?!”孟家辛辛苦苦的守了這麽多年的關,總不能交到一個廢物的手上吧!那豈不就相當於是將孟家軍多年的努力,都付諸了東流水,這讓孟家軍和那些個為守關而逝去的英魂如何能夠甘心。
這個問題,李世民略微思考了一下,問道,“孟義孟老將軍可願繼續做這守關之人?!”
林巧巧知道,李世民這句話聽著像是有誠邀她父親繼續守關的意思,其實不過是一句試探,且不論他父親還沒有投降,就算他父親真的向李唐投降了,李唐也絕不會安心讓她爹這個隋朝舊將繼續手握重兵的。
於是林巧巧說道,“我阿耶深受文帝之恩,斷不會另侍二主。”未免李世民將這句話理解為她爹絕對不會投降,林巧巧又加了一句,“我阿耶駐守邊城多年,未曾歸過鄉裏一次,此次卸任,也可歸鄉去看看那些他常常惦念的舊人。”她這句話的暗示意味非常的明顯,就是說,孟義會卸下邊軍主將的任職,做回一閑適老翁,返鄉安頓,並不會留在此處惹李唐之人猜疑。
林巧巧如此說,確實有些一廂情願了,但她想的明白,孟義的執念在於文帝之恩,如此,隻要他不奉李唐為主,便不能算是對文帝的背叛,至於反唐復隋,那更是笑話了,孟老爹忠的是文帝,對隋煬帝可沒什麽好感。
“即是如此,我李世民保證,必定會指派一位能夠令孟義老將軍放心的將領坐鎮此關!”林巧巧的話讓李世民放下了大半的疑慮,而她的要求也並非很難做到,這對於李世民來說,幾乎等同於一個無本的買賣。
“此三言可當真?!”林巧巧最後要一個保證的承諾。
“自是當真!”李世民誠懇而又信誓旦旦的說道。
“好!我且信你!”林巧巧將手中的大馬刀往地上一墩,翻身下馬,一拍馬屁,讓馬兒自己跑回秦王軍陣營。她反身往回走,一邊行一邊說道,“且等我消息!”雖是與李世民達成了心照不宣的協議,但她也未曾給過他什麽確定的承諾,畢竟這事兒還是要先知會了孟老爹再做決定,她會盡量從旁說服,但孟老爹願意與否,還是要看他自己的想法,這一點,林巧巧還是很有分寸的。
她這其實就相當於是給孟老爹拓出了一個新的更平穩的選擇,而這個話孟老爹自己是不好提出來的,由她來說其實可以說是剛剛好,孟義完全可以就這女兒不曉輕重但他又不得不遵守約定的坡,直接從大隋這頭將死之驢上全身而退,若是不願,也可以此為藉口,無視這個約定,可以說進退皆可,不過是給自己身上背上了點不曉事的罵名罷了。
林巧巧步履瀟灑、背影挺拔,竟似一點也不擔心秦王軍會暗箭傷人,這份氣度,看得讓人折服。
她回到了孟家軍的陣營後,復又重新上了孟閑給她備下的戰馬,隨手解開了束縛著斬·馬刀的係帶,手握刀柄,揚刀指著隘口的方向說道,“兒郎們!隨我出關殺敵!刀鋒所向,盡斬蠻夷!”
“刀鋒所向,盡斬蠻夷!”“刀鋒所向,盡斬蠻夷!”三千孟家軍追隨林巧巧殺蠻而去,而李世民這一邊的關口,已無多少兵士守衛。
但秦王軍卻未曾有過什麽進攻之舉,不得不說,林巧巧的怠敵之策還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的。
隻是李世民的耐心也是十分有限的,若是孟義那邊不能盡快平了蠻夷,他怕是就要以助他們平蠻夷之藉口,先一步侵占住這座城關了。
不過這些都是複製體該去煩惱的事情了,她的任務,到此便完成了。
不得不說,這位素未在邊關露麵的孟妙然孟大小姐,可真乃一猛人也,自她帶領著三千孟家軍殺入戰場後,一人一刀在敵寇中殺得是幾進幾出,數百蠻夷被她斬於馬下,而她卻是毫髮未傷,如斯勇猛,把本來就沒剩下多少人馬的蠻夷給嚇破了膽,剩餘殘兵紛紛四散逃竄。
林巧巧趁勢開口說道,“素聞李唐秦王乃賢達之人,愛民若子,即是秦王來此,想要此關也並非非戰不可,隻是需回答我三個問題。”她如此說確實有些自作主張,但李唐一統之勢已勢不可擋,她也不想這些個衛國戍邊的英雄們最終死在了同胞的手中,所以才放出了此話。
李世民一聽這話,頓時來了精神,“孟小娘請講。”若能不費一兵一卒的收復此關,那自然是一樁大大的美事啊!而他從孟小娘子的這段話中嗅到了這美事的味道。
“一問,若秦王得了此關,會待我關中百姓如何?!”林巧巧拋出了第一問,作為將領,第一個關心的當然是城中百姓的安危。
“自是秋毫不犯,違者斬首示眾!”李世民鏗鏘有力的回答,不愧是能夠網羅到一眾名將為他賣命的人,說出的話就是有一種讓人信服的味道。
“二問,若秦王得了此關,會待我邊軍如何?!”這些個將士跟著他們老孟家出生入死,林巧巧如此做也是為了不想他們無畏的犧牲,又怎會不在意交關後,他們的下場。
“即是我李唐子民,自是同我李唐兵將一般待遇。”李世民的這個回答也算是讓林巧巧滿意。
“三問,若秦王得了此關,可安排了守關之人?!”孟家辛辛苦苦的守了這麽多年的關,總不能交到一個廢物的手上吧!那豈不就相當於是將孟家軍多年的努力,都付諸了東流水,這讓孟家軍和那些個為守關而逝去的英魂如何能夠甘心。
這個問題,李世民略微思考了一下,問道,“孟義孟老將軍可願繼續做這守關之人?!”
林巧巧知道,李世民這句話聽著像是有誠邀她父親繼續守關的意思,其實不過是一句試探,且不論他父親還沒有投降,就算他父親真的向李唐投降了,李唐也絕不會安心讓她爹這個隋朝舊將繼續手握重兵的。
於是林巧巧說道,“我阿耶深受文帝之恩,斷不會另侍二主。”未免李世民將這句話理解為她爹絕對不會投降,林巧巧又加了一句,“我阿耶駐守邊城多年,未曾歸過鄉裏一次,此次卸任,也可歸鄉去看看那些他常常惦念的舊人。”她這句話的暗示意味非常的明顯,就是說,孟義會卸下邊軍主將的任職,做回一閑適老翁,返鄉安頓,並不會留在此處惹李唐之人猜疑。
林巧巧如此說,確實有些一廂情願了,但她想的明白,孟義的執念在於文帝之恩,如此,隻要他不奉李唐為主,便不能算是對文帝的背叛,至於反唐復隋,那更是笑話了,孟老爹忠的是文帝,對隋煬帝可沒什麽好感。
“即是如此,我李世民保證,必定會指派一位能夠令孟義老將軍放心的將領坐鎮此關!”林巧巧的話讓李世民放下了大半的疑慮,而她的要求也並非很難做到,這對於李世民來說,幾乎等同於一個無本的買賣。
“此三言可當真?!”林巧巧最後要一個保證的承諾。
“自是當真!”李世民誠懇而又信誓旦旦的說道。
“好!我且信你!”林巧巧將手中的大馬刀往地上一墩,翻身下馬,一拍馬屁,讓馬兒自己跑回秦王軍陣營。她反身往回走,一邊行一邊說道,“且等我消息!”雖是與李世民達成了心照不宣的協議,但她也未曾給過他什麽確定的承諾,畢竟這事兒還是要先知會了孟老爹再做決定,她會盡量從旁說服,但孟老爹願意與否,還是要看他自己的想法,這一點,林巧巧還是很有分寸的。
她這其實就相當於是給孟老爹拓出了一個新的更平穩的選擇,而這個話孟老爹自己是不好提出來的,由她來說其實可以說是剛剛好,孟義完全可以就這女兒不曉輕重但他又不得不遵守約定的坡,直接從大隋這頭將死之驢上全身而退,若是不願,也可以此為藉口,無視這個約定,可以說進退皆可,不過是給自己身上背上了點不曉事的罵名罷了。
林巧巧步履瀟灑、背影挺拔,竟似一點也不擔心秦王軍會暗箭傷人,這份氣度,看得讓人折服。
她回到了孟家軍的陣營後,復又重新上了孟閑給她備下的戰馬,隨手解開了束縛著斬·馬刀的係帶,手握刀柄,揚刀指著隘口的方向說道,“兒郎們!隨我出關殺敵!刀鋒所向,盡斬蠻夷!”
“刀鋒所向,盡斬蠻夷!”“刀鋒所向,盡斬蠻夷!”三千孟家軍追隨林巧巧殺蠻而去,而李世民這一邊的關口,已無多少兵士守衛。
但秦王軍卻未曾有過什麽進攻之舉,不得不說,林巧巧的怠敵之策還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的。
隻是李世民的耐心也是十分有限的,若是孟義那邊不能盡快平了蠻夷,他怕是就要以助他們平蠻夷之藉口,先一步侵占住這座城關了。
不過這些都是複製體該去煩惱的事情了,她的任務,到此便完成了。
不得不說,這位素未在邊關露麵的孟妙然孟大小姐,可真乃一猛人也,自她帶領著三千孟家軍殺入戰場後,一人一刀在敵寇中殺得是幾進幾出,數百蠻夷被她斬於馬下,而她卻是毫髮未傷,如斯勇猛,把本來就沒剩下多少人馬的蠻夷給嚇破了膽,剩餘殘兵紛紛四散逃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