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都。


    夏玄宗率領使節團親訪西域匈國,一走已近半月。


    這半月以來,大夏都城倒是一切如常,風平浪靜。


    自從大宦官李忠良伏誅,原本烏煙瘴氣,陰霾籠罩的大夏朝堂氣象一新,就連早已辭官的前朝宰相阮禹都已重返朝廷,掌領百官。


    都城百姓更是安居樂業,一片祥和……


    但今日。


    這皇宮之內的氣氛卻顯的尤為緊張壓抑。


    不但禁軍侍衛巡邏嚴密,守衛森嚴。


    便是近日因夏玄宗不在而未曾上朝的文武百官,滿朝群臣,也都恭立於太極殿內。


    所有的人都麵色凝重,眉頭緊蹙,憂心忡忡。


    上首金鑾殿,赫然坐著一道身影,卻並非皇帝夏玄宗,而是太皇太後杜兮兒。


    “稟太皇太後,形勢愈發危急了。”


    兵部尚書唐東霖橫跨一步出列,鞠身稟報:“兩日前,我大夏北疆和東疆,同時遭遇兵險。”


    “北疆之地,北邊晉國的上將軍親領五十萬大軍來襲!”


    “近海東臨城,東域倭國四十萬大軍犯境,由東倭佟親王率軍,兵臨城下!”


    “如今兩日已過,前線剛有訊報傳來,犯境敵軍休整完畢,隨時都有可能再次開拔,攻城拔寨,犯我大夏國土。”


    “還望太皇太後聖裁,早做決斷……”


    這番話語一出,滿殿朝臣頓時一片嘩然,紛紛色變。


    便是不久前才剛重返朝堂的宰相阮禹都神情憂慮,眸光凝重無比。


    北晉和東倭犯境之事,這兩日大夏都城內雖有小道消息瘋傳,但具體的情況卻無人知曉,隻能算是街巷傳聞。


    如今親耳聽到兵部尚書稟告前線訊報,證實傳聞非虛,文武百官頓時全都慌了神。


    陸續有人出列,鞠身上言:


    “太皇太後,局勢緊張,不能再拖了啊。”


    “怪隻怪當日陛下不聽勸告,一時衝動斬了匈國的察丹王殿下,冷靜後悔之莫及,不得不親率使團,禦駕出訪匈國,以示誠意。”


    “可如今陛下生死未知,北晉和東倭卻又趁此機會聯兵齊犯我大夏,這簡直是雪上加霜。”


    “依微臣看,陛下多半是回不來了,我大夏朝堂不可一日無君,尤其是現在兵險在喉,更不能群龍無首。”


    “還請太皇太後頒下懿旨,即刻讓寧王殿下繼位吧?”


    “唯有繼位新皇,才有資格和北晉上將軍,以及東倭的佟親王和談。”


    “屆時大不了在北邊和東邊割讓幾座城池給他們,勉強應能平息這次兵患!”


    “雖損失慘重,至少能讓我大夏獲得一定的喘息之機,日後再臥薪嚐膽,勵精圖治也不遲啊……”


    滿殿朝官,文武百官,八成以上全都主張割地求和。


    僅有十餘頗具風骨的忠良之臣嗤之以鼻,據理力爭。


    一時間偌大的太極殿吵吵嚷嚷,和那街巷間的菜市無異。


    當朝宰相阮禹濃眉緊鎖,心煩意亂。


    他雖厭惡這些主張求和的官員嘴臉,奈何根本就提不出更好的應對之策,縱為百官之首,此刻也難以力壓群臣。


    事實上,阮禹如今更擔心的是另外一個問題。


    那便是大夏皇宮的安全。


    北晉和東倭陳兵邊境,悍然來犯,此乃明麵上的以勢壓人。


    但私底下,卻難保他們會派出死士,暗中潛入大夏都城,入宮行刺太皇太後和一眾楚氏皇族。


    一旦皇族盡歿,這大夏也就名存實亡了。


    北晉和東倭也就相當於不費一兵一卒,輕鬆攻克一國。


    屆時北晉上將軍和東倭佟親王商議如何瓜分大夏疆土,無數百姓都將淪為魚肉,任人宰割。


    那才是真正的一朝亡國之痛。


    偏偏夏玄宗此番出訪,不但將禁軍統領阮堅帶走,甚至就連錦衣衛指揮使劉恪義也帶走了。


    雖說兩人都有副將留下,卻委實有些不堪大任,難以確保皇宮之安全……


    大殿上首。


    高坐於金鑾殿上的太皇太後杜兮兒,此時雖並未出聲,臉色卻明顯透著蒼白。


    看著殿內朝臣爭執,相持不下的混亂場麵。


    杜兮兒雖貴為太皇太後,終究是一女流之輩,其實她心裏比誰都慌,卻又根本拿不出主意。


    滿心滿眼,都是無助。


    “諸位不要慌,不要亂,那北晉和東倭的大軍仍還在邊疆之外,不是還沒打進來嗎?你們又豈能自亂陣腳?”


    眼看場麵快要失控,杜兮兒硬著頭皮出聲安撫:“更何況,皇帝雖然不在,有哀家坐鎮朝堂,你們能有什麽好擔心的?”


    “哼,那北晉和東倭雖然勢大,欺我大夏暫時朝堂無君,但哀家雖為一介女流,卻也不是隨便任人欺辱的。”


    “兩日前,哀家便已命人去請我師尊了。”


    “想必諸位也都知道,青州五大靈元境尊者,哀家的師尊乾元子便是其中之一。”


    “隻要師尊親臨夏都,有他老人家坐鎮,何懼北晉和東倭賊寇?”


    這番話語令人振奮。


    一聽杜兮兒早在兩天之前便已經派人去請其師尊乾元子,前一秒還在爭執不休的滿殿朝臣們,頓時盡皆大喜。


    紛紛抱拳,歌功頌德,稱讚杜兮兒果然不愧為國母,實乃大夏江山之鎮流砥柱。


    “寧王楚懷呢?”


    見此,杜兮兒神色稍定,想起了另一件事。


    目光在滿殿朝臣之中尋找:“不是一早就派人去寧王府了嗎?”


    “稟太皇太後,寧王他……來不了了!”


    一名朝臣麵有異色,神情沮喪地鞠身稟報:“微臣親自去了一趟寧王府。”


    “一問才知道,原來陛下親訪匈國,禦駕起程之前,便已經派了錦衣衛指揮使劉恪義,將寧王殿下帶走了。”


    “如今半月已過,殿下一直都未曾回府,十有八九,是被陛下一起帶著出訪匈國了……”


    一聽此話,滿殿朝臣盡皆傻眼,心思通透之人,立馬就明白發生了什麽事。


    “簡直豈有此理!”


    金鑾殿上,杜兮兒險些一口老血噴出來。


    氣的柳眉倒豎:“哀家還在奇怪,他哪來如此骨氣,竟敢親身犯險,出訪匈國呢。”


    “鬧半天原來是想將寧王當成替罪羊,交給匈國可汗處置。”


    “那可是除他之外我皇族楚氏唯一的男丁了,這昏君誤國,分明是要亡我大夏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國運修煉係統:開局煉化人皇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煞孤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煞孤並收藏國運修煉係統:開局煉化人皇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