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嶽飛頓悟
大唐,我能帶兵穿越古今 作者:老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承乾微微點頭,繼續追問道:“我是不是可以理解為,你是將天下百姓放在趙宋皇室前麵?”
嶽飛猶豫了一會兒後說道:“可以這麽理解。”
他的語氣中帶著一絲慎重,顯然這個問題讓他經過了一番深思熟慮。
李承乾笑了,那笑容中似乎帶著一絲欣慰。
“那就好辦了,我再問你,如果趙宋皇帝下旨讓你撤兵,而你這時候正處在與金人的關鍵戰役中時,你是抗旨還是接旨?”
他的問題愈發尖銳,如同利刃一般直逼嶽飛的內心。
眾人的呼吸都仿佛在這一刻凝固,緊張地等待著嶽飛的回答。
嶽飛看著李承乾,眼神中帶著一絲審視與期待。
“如果換做是你呢,太子殿下?”
他的聲音沉穩而有力,將這個棘手的問題重新拋回給李承乾。
李承乾也是一愣,顯然沒料到嶽飛會有如此反應。
嶽飛不愧是嶽飛,竟然將問題又拋回來了。
他微微沉吟片刻,然後嘴角揚起一抹自信的笑容。
“我嘛,自然是抗旨不尊,反正我也不是沒抗過旨,你說是吧,天可汗陛下。”
他的目光轉向李世民,帶著一絲調侃。
李世民沒好氣地看著他:“是是是,你厲害!”
嶽飛好奇的看著兩人,總感覺哪裏有些不對。
他的眼神在李承乾和李世民之間來回移動,試圖找出那一絲異樣的感覺。
他們之間的互動似乎超越了普通的父子君臣關係,帶著一種別樣的默契和親近。
可曆史上不是記載,這對父子是冤家嗎?
但他沒在這個問題上細究,他關心的是自己在未來和金兵戰鬥中的經曆。
“如果真有你所說的那種情況發生,曆史上我是不是選擇了接受皇帝的召回?”
嶽飛試探問道,語氣中充滿了不確定與擔憂。
他的眼神緊緊盯著李承乾,仿佛在尋求一個答案,一個關乎他命運走向的答案。
他的心中充滿了矛盾,一方麵,他對皇帝有著忠誠之心,另一方麵,戰場上的局勢又讓他難以輕易放棄。
這種糾結在他的語氣中體現得淋漓盡致,那微微顫抖的聲音,透露出他內心的掙紮。
李承乾直接回答道:“是的,十八道金牌下,你最終選擇了接旨,並在風波亭被殺害,致使北伐收複失地之事,徹底流產。
南宋小朝廷也至此過上了偏安一隅的生活,任由中原百姓受到金人的奴役。
直到北方草原上又出現一個比金人更強大的部族, 他們如狂風般席卷而來,曾經不可一世的金國在他們的鐵蹄下不堪一擊,迅速被滅亡。”
“原本這種唇亡齒寒的局勢下,南宋朝廷應該與金國共同對抗草原鐵騎,可朝廷卻為了一雪靖康之恥,竟然聯合這個草原部族,聯合絞殺金國。
如此短視之舉,至使南宋在金國滅亡後直接與這個強大的草原部族接壤,瞬間陷入更加危險的境地。
最終在抵抗了幾十年後,南宋終究難以抵擋這股強大的力量,被徹底滅國。
華夏也第一次亡於外族。
這是一段充滿悲痛與恥辱的曆史,無數英雄豪傑的努力與抗爭在這一刻顯得如此蒼白無力。
後人每每回顧這段曆史,無不痛心疾首,感慨萬千。
那曾經輝煌的文明,在鐵蹄之下支離破碎,成為了永遠無法磨滅的傷痛。”
說著,李承乾看向嶽飛,眼神中帶著複雜的情緒,有惋惜,有遺憾,更有一絲責備。
“而你,嶽飛,原本是可以改變這段曆史的,可你卻選擇了愚忠,將大好形勢毀於一旦,可惜啊,太可惜了……”
他的聲音在空氣中回蕩,沉重而壓抑。
“草原騎兵、華夏亡國……”
嶽飛喃喃自語,臉上滿是震驚與痛苦。
他不敢相信是因為自己的愚忠,最終導致了華夏滅亡。
他的眼神變得空洞,仿佛看到了那慘烈的未來景象。
戰場上的硝煙、百姓的哭喊、國家的破碎,一一在他眼前浮現。
他的心中湧起無盡的悔恨,那是一種深入骨髓的自責。
他曾以為自己的忠誠是無上的美德,卻從未想過這份忠誠在錯誤的選擇下會帶來如此可怕的後果。
他緊緊地握住拳頭,身體微微顫抖,努力消化著這個沉重的事實。
“敢問殿下,那個草原鐵騎是哪個部族?”
嶽飛的聲音中帶著一絲急切與凝重,他迫切地想要知道那個可能給華夏帶來巨大災難的部族究竟是誰。
“蒙古!” 李承乾直接回答道。
這個答案仿佛一顆巨石投入嶽飛的心湖,激起千層浪花。
嶽飛聽後拱手道:“在下記住了,多謝殿下提點!”
他的眼神中充滿了感激與敬意。
此刻的他,心中已然有了新的目標和方向。
他深知自己肩負著重大的責任,不僅要為了國家和百姓而戰,更要為了避免華夏亡國的命運而努力。
李承乾沒有再多說什麽,他知道嶽飛已經被點醒了。
愚忠不會再在他身上發生。
然而,嶽飛的身份有著天然缺陷。
他並不是皇帝或者有著皇室身份,在號召力上不能做到名正言順,
在北方金人肆虐的局勢下,想要站穩腳跟,嶽飛的思想還要得到進一步升華才行。
他需要更加深刻地認識到政治的複雜性和局勢的嚴峻性,學會在忠誠與智慧之間找到平衡,以更加靈活的方式應對各種挑戰。
李承乾直接問道:“嶽將軍,現在你已經知道了自己的最終結局,朝廷是靠不住了,敢問你對未來有何打算?
如何在金人的圍剿中站穩腳跟,如何取得補給,補充兵員,這些你有考慮過嗎?”
嶽飛一愣!
隨即說道:“雖然我已經知道自己將來的成就,可現在我畢竟還年輕,一些事情沒法想的那麽周到。”
說著嶽飛再次鄭重行禮:“還望殿下不吝賜教。”
李承乾和李世民等人都是滿意的點點頭。
李世民更是直接從懷裏掏出《論持久戰》和一些發展根據地的戰略指導書籍。
“拿著,好好研讀,你會知道接下來的路該怎麽走。”
嶽飛看著李世民期許的眼神,雙手鄭重接過書籍。
“謝過陛下!”
嶽飛猶豫了一會兒後說道:“可以這麽理解。”
他的語氣中帶著一絲慎重,顯然這個問題讓他經過了一番深思熟慮。
李承乾笑了,那笑容中似乎帶著一絲欣慰。
“那就好辦了,我再問你,如果趙宋皇帝下旨讓你撤兵,而你這時候正處在與金人的關鍵戰役中時,你是抗旨還是接旨?”
他的問題愈發尖銳,如同利刃一般直逼嶽飛的內心。
眾人的呼吸都仿佛在這一刻凝固,緊張地等待著嶽飛的回答。
嶽飛看著李承乾,眼神中帶著一絲審視與期待。
“如果換做是你呢,太子殿下?”
他的聲音沉穩而有力,將這個棘手的問題重新拋回給李承乾。
李承乾也是一愣,顯然沒料到嶽飛會有如此反應。
嶽飛不愧是嶽飛,竟然將問題又拋回來了。
他微微沉吟片刻,然後嘴角揚起一抹自信的笑容。
“我嘛,自然是抗旨不尊,反正我也不是沒抗過旨,你說是吧,天可汗陛下。”
他的目光轉向李世民,帶著一絲調侃。
李世民沒好氣地看著他:“是是是,你厲害!”
嶽飛好奇的看著兩人,總感覺哪裏有些不對。
他的眼神在李承乾和李世民之間來回移動,試圖找出那一絲異樣的感覺。
他們之間的互動似乎超越了普通的父子君臣關係,帶著一種別樣的默契和親近。
可曆史上不是記載,這對父子是冤家嗎?
但他沒在這個問題上細究,他關心的是自己在未來和金兵戰鬥中的經曆。
“如果真有你所說的那種情況發生,曆史上我是不是選擇了接受皇帝的召回?”
嶽飛試探問道,語氣中充滿了不確定與擔憂。
他的眼神緊緊盯著李承乾,仿佛在尋求一個答案,一個關乎他命運走向的答案。
他的心中充滿了矛盾,一方麵,他對皇帝有著忠誠之心,另一方麵,戰場上的局勢又讓他難以輕易放棄。
這種糾結在他的語氣中體現得淋漓盡致,那微微顫抖的聲音,透露出他內心的掙紮。
李承乾直接回答道:“是的,十八道金牌下,你最終選擇了接旨,並在風波亭被殺害,致使北伐收複失地之事,徹底流產。
南宋小朝廷也至此過上了偏安一隅的生活,任由中原百姓受到金人的奴役。
直到北方草原上又出現一個比金人更強大的部族, 他們如狂風般席卷而來,曾經不可一世的金國在他們的鐵蹄下不堪一擊,迅速被滅亡。”
“原本這種唇亡齒寒的局勢下,南宋朝廷應該與金國共同對抗草原鐵騎,可朝廷卻為了一雪靖康之恥,竟然聯合這個草原部族,聯合絞殺金國。
如此短視之舉,至使南宋在金國滅亡後直接與這個強大的草原部族接壤,瞬間陷入更加危險的境地。
最終在抵抗了幾十年後,南宋終究難以抵擋這股強大的力量,被徹底滅國。
華夏也第一次亡於外族。
這是一段充滿悲痛與恥辱的曆史,無數英雄豪傑的努力與抗爭在這一刻顯得如此蒼白無力。
後人每每回顧這段曆史,無不痛心疾首,感慨萬千。
那曾經輝煌的文明,在鐵蹄之下支離破碎,成為了永遠無法磨滅的傷痛。”
說著,李承乾看向嶽飛,眼神中帶著複雜的情緒,有惋惜,有遺憾,更有一絲責備。
“而你,嶽飛,原本是可以改變這段曆史的,可你卻選擇了愚忠,將大好形勢毀於一旦,可惜啊,太可惜了……”
他的聲音在空氣中回蕩,沉重而壓抑。
“草原騎兵、華夏亡國……”
嶽飛喃喃自語,臉上滿是震驚與痛苦。
他不敢相信是因為自己的愚忠,最終導致了華夏滅亡。
他的眼神變得空洞,仿佛看到了那慘烈的未來景象。
戰場上的硝煙、百姓的哭喊、國家的破碎,一一在他眼前浮現。
他的心中湧起無盡的悔恨,那是一種深入骨髓的自責。
他曾以為自己的忠誠是無上的美德,卻從未想過這份忠誠在錯誤的選擇下會帶來如此可怕的後果。
他緊緊地握住拳頭,身體微微顫抖,努力消化著這個沉重的事實。
“敢問殿下,那個草原鐵騎是哪個部族?”
嶽飛的聲音中帶著一絲急切與凝重,他迫切地想要知道那個可能給華夏帶來巨大災難的部族究竟是誰。
“蒙古!” 李承乾直接回答道。
這個答案仿佛一顆巨石投入嶽飛的心湖,激起千層浪花。
嶽飛聽後拱手道:“在下記住了,多謝殿下提點!”
他的眼神中充滿了感激與敬意。
此刻的他,心中已然有了新的目標和方向。
他深知自己肩負著重大的責任,不僅要為了國家和百姓而戰,更要為了避免華夏亡國的命運而努力。
李承乾沒有再多說什麽,他知道嶽飛已經被點醒了。
愚忠不會再在他身上發生。
然而,嶽飛的身份有著天然缺陷。
他並不是皇帝或者有著皇室身份,在號召力上不能做到名正言順,
在北方金人肆虐的局勢下,想要站穩腳跟,嶽飛的思想還要得到進一步升華才行。
他需要更加深刻地認識到政治的複雜性和局勢的嚴峻性,學會在忠誠與智慧之間找到平衡,以更加靈活的方式應對各種挑戰。
李承乾直接問道:“嶽將軍,現在你已經知道了自己的最終結局,朝廷是靠不住了,敢問你對未來有何打算?
如何在金人的圍剿中站穩腳跟,如何取得補給,補充兵員,這些你有考慮過嗎?”
嶽飛一愣!
隨即說道:“雖然我已經知道自己將來的成就,可現在我畢竟還年輕,一些事情沒法想的那麽周到。”
說著嶽飛再次鄭重行禮:“還望殿下不吝賜教。”
李承乾和李世民等人都是滿意的點點頭。
李世民更是直接從懷裏掏出《論持久戰》和一些發展根據地的戰略指導書籍。
“拿著,好好研讀,你會知道接下來的路該怎麽走。”
嶽飛看著李世民期許的眼神,雙手鄭重接過書籍。
“謝過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