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被邀請的觀眾朋友們來齊,小周他們也將車輛藥品什麽的都準備好了,鄭蕁等人便正式踏入了入藏之旅


    按照帶著導遊的規劃,第一天他們要從成都出發,一路向西到達康定,全程260公裏


    在天全服務區,鄭蕁拉著每個老祖宗在“318此生必駕地標”拍照打卡,老祖宗們看著起飛的無人機眼裏流露著對未來旅程的好奇和向往


    隨後是全長13公裏的二郎山隧道,在這裏,鄭蕁望著隧道頂上的五星旗笑得一臉悲壯,“老祖宗們,我們現在所穿越的地方,是國道318川藏公路二郎山隧道


    二郎山是川藏線上的第一座高山,地勢險峻,氣候惡劣,道路彎多、坡大、路窄,一邊懸崖一邊峭壁,車輛通行困難,當時有話是這樣說的,“車過二郎山,像進鬼門關,僥幸不翻車,也要凍三天”,可見這裏嚴重製約了藏區發展!


    從1995年10月18日引道工程東坡段開工,到2001年1月11日全麵建成通車,築路官兵和建設者們迎難而上,在山坡架帳篷,睡在雲霧中,靠著一手一錘一針施工!用血肉之軀創造了天塹變坦途的奇跡!


    但可惜的是,我並不知道參與建設國道318川藏公路二郎山隧道的具體人數,據一些資料反映,可能涉及數萬人


    其主要建設單位有中鐵十六局集團第五工程有限公司、四川省交通廳公路局、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交通第一總隊等,是他們憑借頑強意誌和專業精神,克服了重重困難完成建設任務!


    老祖宗,你們知道嗎?建設二郎山路段時平均每公裏有7名戰士犧牲,如今,在我們頭頂的,是用8萬個led燈組成了一幅巨大的五星旗,以緬懷先烈,讓過往車輛的人們能感受到祖國的偉大和建設者們的奉獻!”


    望著頭頂的五星旗,老祖宗們心裏塞塞的很不是滋味,他們原以為這就是一條普通的隧道而已,畢竟跟著鄭蕁在後世跑了這麽久,什麽隧道他們沒見過,不想這背後竟有如此悲壯的故事


    哭包二鳳最先忍不住,“每前進一公裏就有7個人倒下嗎?那你剛剛說這個隧道全長13公裏,豈不是至少有91人喪命?緣何會這樣?”


    小周在旁邊默默打開了一份資料,“二鳳老祖宗,具體有以下原因


    據當時的資料顯示,二郎山石塊破碎、塌方頻繁,隧道需要穿越八條大斷層、數十個溶洞暗河以及兩千餘米的岩爆大變形和高承壓水地段!施工人員經常麵臨突然的岩石崩塌、湧水等危險!


    再者,這裏冬季氣溫低至零下30度,夏季高達40度,且風雪交加、雷電頻繁。這樣的極端氣候不僅使施工人員身體承受巨大壓力,而且惡劣天氣還可能引發泥石流、雪崩等次生災害,進一步威脅施工安全!


    其他還有當時的施工技術和設備相對落後的原因,沒有如今先進的自動化掘進設備和完善的安全保障設施!整體工程隻能使用三臂鑿岩台車鑿孔,然後由工人裝填炸藥爆破,平均每天用一噸炸藥僅能掘進3.6米,且爆破時危險係數極高!


    而且二郎山地處偏遠,交通不便,物資匱乏,通訊困難,一旦有人員受傷,也難以及時送醫救治…”


    看著當時的一張張照片,二鳳陛下再也忍不住,眼淚慢慢從他的眼眶中滴落,他真的好心疼,心疼後世的子孫!他現在看到的是井然有序,極具現代感,科幻感的隧道,不仔細了解哪裏知道後世為了建造它竟付出了如此慘重的代價?


    二鳳,“為什麽非要建造它呢?你們明明知道這裏麵有暗河斷層的!”


    鄭蕁手忙腳亂地給二鳳老祖宗遞紙,明明這祖宗已經不哭好久了!


    “老祖宗,道理我相信不用我多說,你都明白的,首先時間就是金錢,舊川藏公路翻二郎山路段路況差、事故多,將二郎山隧道建成後,能降低翻越海拔,縮短裏程近25公裏!


    打通這個天塹,我們能讓成都平原與藏區交通更便捷,能有效加強區域經濟聯係,推動藏區經濟進步 !


    而加強藏區與內地溝通,就能有效促進各民族相互了解,助力藏區融入國家發展,維護地區穩定與國家統一!


    嗯,這個涉及敏感問題了,不知道能不能細說,我記得我小時候都有人喊藏獨口號哩!欸”


    二鳳看著鄭蕁小心翼翼的眼神,吸了吸鼻子有些不好意思,他堂堂千古一帝,這點道理自然明白,打通道路也是國防建設中重要一環的道理他可太清楚了!


    他也知道自己回去以後,隻要大唐有一點點基礎了,他也會下令打通這些道路,不管是入藏,還是其他地方!


    把眼淚擦幹,二鳳陛下扭身想回望一下剛剛的隧道,可惜那幾分鍾的路程,現在早就被甩到了身後看不見了


    又看了看旁邊其他皇帝戲謔的眼神,二鳳陛下傲嬌開口,“朕心疼後世人還心疼錯了?哼!”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有個乖崽崽叫扶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爬呀爬呀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爬呀爬呀蟲並收藏我有個乖崽崽叫扶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