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白天跟老祖宗們分享了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愛情故事,晚上回去後的鄭蕁還是意猶未盡,她記得古代有四大愛情故事來著,可以給老祖宗們科普科普
“老祖宗,古代有四大愛情故事呢,你們要不要聽聽?
先是《牛郎織女》,這個故事官方的解讀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對自由戀愛的向往和對封建勢力的反抗,同時也展現了愛情麵對強大阻力時的堅韌
不過他的行為在後世涉及多重刑法呢,像侵犯隱私與強製猥褻,盜竊,脅迫婚姻,非法拘禁什麽的,數罪並罰的話,差不多要判他十年左右的有期徒刑…
二是孟薑女哭長城,呃咳咳,這個故事就算了,摸黑我親親老祖宗的,隻是它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勞動人民對繁重徭役的控訴哦,欸,這故事興起於什麽時候來著,老祖宗你們有空自己去查查哈,我就不指名道姓了
還有就是剛剛說的梁山伯與祝英台啦,我剛剛就想說,這故事跟《孔雀東南飛》那首長篇敘事詩很像的,都是殉情,都是在反應對封建禮教的殘酷,當然我不是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就沒有一點好處嗷,至少我覺得知根知底,青梅竹馬挺好的
而且孔雀東南飛作為樂府名歌代表,是《孔雀東南飛》是語文必修課程中的重要篇目哦!在人教版教材中被編排在高中語文中,它裏麵的一些詩句到現在還記得哩,像“孔雀東南飛,五裏一徘徊。”和“徘徊庭樹下,自掛東南枝。”,還有“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蒲葦紉如絲,磐石無轉移。”和“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葦一時紉,便作旦夕間。”
最後是白蛇傳,唔,這個故事網友好像也有總結來著,叫什麽“兩條四川的蛇,為了一個浙江男人,跟一個河南人打架,淹死了一群江蘇人”?
欸,那大名鼎鼎的雷鋒塔就在杭州哩,老祖宗要不我們明天去看看?”
劉豬豬正在手機上看鄭蕁提到的這四個故事及後世人精辟犀利的評價呢,聽到鄭蕁說明天要去看那什麽雷鋒塔,想都不想就拒絕了,“這個塔而已,大老遠的朕就不去了,欸,這孟薑女哭長城還挺有意思,始皇前輩你快看這句,這句說你專製、冷酷,漠視百姓苦難呢!”
始皇帝聞言走過去瞅了一眼,隨即沉默不語,或許他一開始確實沒怎麽關心過民生疾苦吧?
而被老祖宗拒絕的鄭蕁也不惱,她其實對杭州的雷峰塔也沒什麽興趣,不去就不去吧,裏麵又不是真壓了白素貞…
而且提及雷峰塔她倒是想起來另一個人,雷鋒,那個每年三月份都要被不斷提及的男人
“老祖宗,那我再個你們介紹個人吧,也是我們湖南人哦
雷鋒,原名雷正興,1940年12月18日出生於湖南長沙望城,1962年8月15日因公殉職,年僅22歲
1963年3月5日偉人親筆題詞“向雷鋒同誌學習”,此後每年3月5日成為“學雷鋒日”。雷鋒是全軍掛像英模,2009年當選“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2019年被評選為“最美奮鬥者”
而向雷鋒同誌學習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我們要學習他高尚的道德品質,雷鋒始終把幫助他人當作自己的快樂源泉,把為人民服務當作自己的宗旨,無論是在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還是在日常生活中,他總是優先考慮群眾的利益,是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
他的敬業精神同樣熠熠生輝,雷鋒對待工作認真負責,不管是當農民、工人還是軍人,他都全身心地投入。在工廠,他努力鑽研推土機技術,成為先進生產者;在部隊,他嚴格要求自己,認真完成各項任務,雷鋒用自己的行動踐行“願意做一顆永不生鏽的螺絲釘”精神,在平凡的崗位上發揮不平凡的作用…
雷鋒身上所展現的那種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能夠激勵人們在麵對困難和挫折時不氣餒!在價值觀念多元化的時代,雷鋒精神為人們提供了一個清晰的價值觀標杆。他的事跡讓人們明白什麽是真、善、美,有助於抵製不良思想的侵蝕,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老朱看著鄭蕁強行插進來的資料,“踐行主要包括熱愛黨、祖國和社會主義的崇高理想和堅定信念;服務人民、助人為樂的奉獻精神,如雷鋒出差一千裏,好事做了一火車;幹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的敬業精神,願做一顆螺絲釘;銳意進取、自強不息的創新精神;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的創業精神的雷鋒精神?此人的確不錯,隻是他為何年僅22歲就離世了?”
鄭蕁,“這個,我記得是因為被砸中了太陽穴?”
008,“1962年8月15日,雷鋒指揮戰友喬安山倒車時,被被車輪擠壓後折斷反彈的晾衣木杆砸中左太陽穴,因傷勢過重離世,按照現代的醫療水平應該能治,像如果確認其是顱內出血的話,常見的有顱內血腫清除術,嚴重時可能需做去骨瓣減壓術等,再配合藥物治療…”
此時某一時空正準備倒車的喬安山…
“老祖宗,古代有四大愛情故事呢,你們要不要聽聽?
先是《牛郎織女》,這個故事官方的解讀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對自由戀愛的向往和對封建勢力的反抗,同時也展現了愛情麵對強大阻力時的堅韌
不過他的行為在後世涉及多重刑法呢,像侵犯隱私與強製猥褻,盜竊,脅迫婚姻,非法拘禁什麽的,數罪並罰的話,差不多要判他十年左右的有期徒刑…
二是孟薑女哭長城,呃咳咳,這個故事就算了,摸黑我親親老祖宗的,隻是它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勞動人民對繁重徭役的控訴哦,欸,這故事興起於什麽時候來著,老祖宗你們有空自己去查查哈,我就不指名道姓了
還有就是剛剛說的梁山伯與祝英台啦,我剛剛就想說,這故事跟《孔雀東南飛》那首長篇敘事詩很像的,都是殉情,都是在反應對封建禮教的殘酷,當然我不是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就沒有一點好處嗷,至少我覺得知根知底,青梅竹馬挺好的
而且孔雀東南飛作為樂府名歌代表,是《孔雀東南飛》是語文必修課程中的重要篇目哦!在人教版教材中被編排在高中語文中,它裏麵的一些詩句到現在還記得哩,像“孔雀東南飛,五裏一徘徊。”和“徘徊庭樹下,自掛東南枝。”,還有“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蒲葦紉如絲,磐石無轉移。”和“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葦一時紉,便作旦夕間。”
最後是白蛇傳,唔,這個故事網友好像也有總結來著,叫什麽“兩條四川的蛇,為了一個浙江男人,跟一個河南人打架,淹死了一群江蘇人”?
欸,那大名鼎鼎的雷鋒塔就在杭州哩,老祖宗要不我們明天去看看?”
劉豬豬正在手機上看鄭蕁提到的這四個故事及後世人精辟犀利的評價呢,聽到鄭蕁說明天要去看那什麽雷鋒塔,想都不想就拒絕了,“這個塔而已,大老遠的朕就不去了,欸,這孟薑女哭長城還挺有意思,始皇前輩你快看這句,這句說你專製、冷酷,漠視百姓苦難呢!”
始皇帝聞言走過去瞅了一眼,隨即沉默不語,或許他一開始確實沒怎麽關心過民生疾苦吧?
而被老祖宗拒絕的鄭蕁也不惱,她其實對杭州的雷峰塔也沒什麽興趣,不去就不去吧,裏麵又不是真壓了白素貞…
而且提及雷峰塔她倒是想起來另一個人,雷鋒,那個每年三月份都要被不斷提及的男人
“老祖宗,那我再個你們介紹個人吧,也是我們湖南人哦
雷鋒,原名雷正興,1940年12月18日出生於湖南長沙望城,1962年8月15日因公殉職,年僅22歲
1963年3月5日偉人親筆題詞“向雷鋒同誌學習”,此後每年3月5日成為“學雷鋒日”。雷鋒是全軍掛像英模,2009年當選“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2019年被評選為“最美奮鬥者”
而向雷鋒同誌學習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我們要學習他高尚的道德品質,雷鋒始終把幫助他人當作自己的快樂源泉,把為人民服務當作自己的宗旨,無論是在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還是在日常生活中,他總是優先考慮群眾的利益,是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
他的敬業精神同樣熠熠生輝,雷鋒對待工作認真負責,不管是當農民、工人還是軍人,他都全身心地投入。在工廠,他努力鑽研推土機技術,成為先進生產者;在部隊,他嚴格要求自己,認真完成各項任務,雷鋒用自己的行動踐行“願意做一顆永不生鏽的螺絲釘”精神,在平凡的崗位上發揮不平凡的作用…
雷鋒身上所展現的那種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能夠激勵人們在麵對困難和挫折時不氣餒!在價值觀念多元化的時代,雷鋒精神為人們提供了一個清晰的價值觀標杆。他的事跡讓人們明白什麽是真、善、美,有助於抵製不良思想的侵蝕,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老朱看著鄭蕁強行插進來的資料,“踐行主要包括熱愛黨、祖國和社會主義的崇高理想和堅定信念;服務人民、助人為樂的奉獻精神,如雷鋒出差一千裏,好事做了一火車;幹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的敬業精神,願做一顆螺絲釘;銳意進取、自強不息的創新精神;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的創業精神的雷鋒精神?此人的確不錯,隻是他為何年僅22歲就離世了?”
鄭蕁,“這個,我記得是因為被砸中了太陽穴?”
008,“1962年8月15日,雷鋒指揮戰友喬安山倒車時,被被車輪擠壓後折斷反彈的晾衣木杆砸中左太陽穴,因傷勢過重離世,按照現代的醫療水平應該能治,像如果確認其是顱內出血的話,常見的有顱內血腫清除術,嚴重時可能需做去骨瓣減壓術等,再配合藥物治療…”
此時某一時空正準備倒車的喬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