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章跟之前一樣,不要糾結水果蔬菜的時令順序)
忙活了一上午後,太陽漸漸開始曬了起來,鄭蕁爺爺大手一揮,招呼眾人回去吃飯休息
在飯桌上,爺爺還對下一步的任務做了部署,介於鄭爸他們要趕回去上班,爺爺說晚上也要趕工,並讓鄭媽跟鄭蕁換一個崗位,叫鄭蕁準備晚飯
鄭蕁聞言默默數了數在場的人數,隨即點頭示意自己知道了
眾人吃完飯後紛紛準備去休息,而鄭蕁卻走進了廚房,老朱有些擔憂地過來查看,“小蕁,你一個人能做二十多個人的飯嗎?”
鄭蕁正準備挽起袖子大展身手呢,“老祖宗,您放心吧,剛剛我爺爺的意思不是叫我做南方人家裏常吃的飯菜,他是叫我做北方的包子饅頭,我媽媽她不太會做,所以才換我來的,之前我都是自己和麵的,不過這次嘛…”
看著鄭蕁憑空掏出一個怪模怪樣的機器,然後往裏倒麵粉,水,酵母粉,雞蛋液後就不管了,老朱還好奇地湊上去瞧了瞧,好嘛,後世人辦法還挺多…
老朱,“那咱不管你了,咱走了…”
正在跟係統討價還價的鄭蕁聞言目送老朱離開,看著和麵機,絞肉機工作十分糾結,第一次用呢,也不知道機器做的有沒有純手工的好吃,但是她想偷懶了來著,算了,等下多做點花樣吧
“係統,記得幫我監測天氣,我可不想上“農村軍事法庭””
008,“宿主,你也太懶了點吧,你看看這裏的一切,都是本統幫你做的”
鄭蕁聽出來了小係統的抱怨,但一點都不在意,“係統,你知道什麽叫科技改變生活嗎?”
008…
下午眾人陸續起床後,先坐在一塊聊一會天醒神,鄭蕁也將此前就準備好的西瓜端了出來,鄭爸招呼著所有人吃,並驕傲地表示這些西瓜都是自家種的,放心吃!
鄭蕁也默默用手機給老祖宗們發消息科普
“@老祖宗,我家種的是湖南本地的優質西瓜品種,洞庭三號,它屬大果型西瓜,甜度高、口感細膩,每畝產量可達7000-8000斤,經濟效益好…
湖南常種的西瓜品種還有以下幾種:麒麟瓜,黑美人,綠虎,早佳8424,黃田玉,秀佳二號,雙紅巨龍”
豬豬:“!!!!畝產八千斤????”
鄭蕁,“這很奇怪嗎?古代不是這樣?”
始皇帝無語了,“小蕁,你在哪個時空吃到過這種西瓜?”
鄭蕁仔細回憶了一下,好像是沒有耶,那後世為什麽有呢?
係統,“宿主,現代西瓜的奠基人是中國工程院院士吳明珠
她畢業於西南農學院園藝係果蔬專業,1955年,她放棄在中央農村工作部的工作機會,主動請纓前往新疆,開啟了西甜瓜育種工作。在60多年的歲月裏,她走遍吐魯番盆地的300多個生產隊,調查瓜地,挽救了一大批瀕臨絕跡的品種,主持選育經省級品種審定或認定的瓜種30多個。市麵上80%以上哈密瓜品種的“血緣”都來自她培育的“皇後”,“早佳”“麒麟”等西瓜也是暢銷至今,成為國人消暑的首選。她對我國瓜果產業的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推動作用,因此被人們親切地稱為“西瓜奶奶”!
至於你現在手上拿著的洞庭三號,是由湖南省嶽陽市農業科學研究所的科研團隊育成…”
鄭蕁瞧著手上這西瓜,突然感覺它貴重了起來,原來我們習以為常的幾毛一斤,幾塊一斤,不是一開始就是這樣,原來某些“瓜皮”國的白瓤西瓜才是西瓜一開始的樣子!
鄭蕁拿著西瓜咬了一大口,然後在心裏默默說道,“有係統在,我知道你們能看見聽見,後世的西瓜很甜很好吃,謝謝吳奶奶,謝謝所有科研工作者!”
與此同時,其他時空的很多人麵前出現了各種各樣的西瓜,無一例外,都是又大又紅的
正在新疆調研的吳明珠奶奶擦了擦手上和臉上的灰,才小心翼翼抱起麵前的大西瓜,“快,快喊所有人過來,我們今天就嚐嚐後世的這大西瓜!”
…
鄭蕁這邊,眾人吃完西瓜後,紛紛起身準備出去幹活了,鄭蕁瞧著眾人疲倦的臉色,默默叫係統往那準備好的涼茶和綠豆湯裏投放了幾顆強體丹,希望如此可以緩解眾人的不適
收拾好桌子上吃剩的西瓜,將瓜皮扔進爺爺家的豬圈裏後,鄭蕁才悠哉悠哉回來準備做飯
拿起擀麵杖的鄭蕁略微一思索,就想好了這些大麵團最後的歸宿,隨即開始動手…
傍晚,田埂旁,等鄭蕁的幾個哥哥回去將午飯拎過來,眾人紛紛圍攏過來,鄭蕁介紹道,“這每一層分別是花卷,醬肉包,鮮肉包,香菇肉包…,還有特意給你們幾個小孩子準備的小豬包,快吃吧”
老祖宗們跟著人洗了洗手吃過來,老朱瞧著那一層層看著就“喧乎”的包子饅頭,才真正確信鄭蕁中午不是說的假話,她是真的很擅長做麵食的
聽著眾人的誇獎,鄭蕁有些不好意思,隨便應付了幾句就拿出了菜籃子準備去菜地裏摘菜
老祖宗們手裏拿著吃的,好奇地跟著鄭蕁走,老朱,“蕁丫頭,你不吃飯,這是又要忙活什麽?”
鄭蕁,“老祖宗,做飯的人怎麽可能沒吃飯呢?我早就吃飽啦,現在趁太陽剛剛下山,但天還沒完全黑的時候,我得來摘點明天要吃的菜然後趕緊進去,這樣等下蚊子出來,也咬不著我咯~”
老祖宗們?
那我們怎麽辦?
鄭蕁:不曉得啊!也不知道係統的驅獸粉有沒有用~
隨後路過家裏的葡萄架時,鄭蕁停下來觀察了一下,然後伸手拽下來一串串葡萄遞給後麵跟著的老祖宗們
“老祖宗,陽光玫瑰,前兩年很火的葡萄品種,給你們,我家裏的沒打藥,吃吧!”
老祖宗們…
隨後是桃子,藍莓,紅棗,楊梅,杏子,李子,桑葚,覆盆子…
手上被塞得滿滿當當的老祖宗們…
又往前走了幾步,鄭蕁看向旁邊的幾棵大樹指了指,“老祖宗,板栗要不要嚐嚐?現在(八月底)吃的話,板栗很嫩,有爆汁的感覺,再過半個月徹底熟後,就變得硬邦邦的了,那時候吃多了牙疼”
見鄭蕁拿竹竿準備把那綠色的跟刺蝟一樣的刺球打起來,老祖宗們已經想躺平了
豬豬,“別,這玩意一看就紮人,你不會想我們給你拿著吧?你不是要摘菜嗎?”
鄭蕁這才想起來自己出來是為了摘菜,又見老祖宗們手上的東西,叫係統給老祖宗拿著後繼續帶著人往菜地走去
而係統看著空間裏那一堆綠色的刺球,認命般幻化出了機械臂開始了工作…
到了菜地,鄭蕁先來到了虹豆架子前摘虹豆,老祖宗們看著這不大卻井然有序,滿滿當當的菜園子很是好奇
劉徹,“小蕁,你要摘這個?朕來幫你”
鄭蕁見豬豬陛下湊過來,就退後給老祖宗讓了讓位置,“老祖宗,這個最近網上很火的,山東“豆橛子”之神的原身就是它,虹豆
我家種的這個是天暢五號,它是由湖南省常德市蔬菜科學研究所選育的早熟品種,春季栽培時,播種至始花 45 天,播種至始收 52 天,全生育期 85 - 95 天;夏季栽培,播種至始花 32 - 35 天,播種至始收 40 - 42 天,全生育期 70 - 80 天。植株蔓生,主蔓長 2.8 - 3.2 米,豆莢白綠色,平均莢長 65 厘米,單莢重 22 克,莢肉肥厚,肉質脆嫩,適合醃製加工或鮮食
湖南還有耐濕王,金領冠,精益506,婁文豇 1 號,2 號,以及衡紫豇 1號多個品行優良的虹豆品種”
劉徹看著手上不一會兒就摘出一捆的虹豆,又想起了網上說天天吃豆橛子的生活,嘴唇囁嚅幾下才開口繼續問,“小蕁,這東西不會也畝產千斤吧?”
鄭蕁聞言一愣,她還真沒研究過,“係統,查一下這個天暢五號的產量,順便查一下最高產的豇豆品種是哪個?”
008,“好嘞宿主,天暢五號豇豆的產量因種植季節不同有所差異,如果是春季栽培,它的平均畝產在 2000 - 2500 公斤左右,夏、秋季栽培更甚,平均畝產有 1800 - 2200 公斤!
至於最高產的品種,應該是精益 506,它畝產可達萬斤左右…”
(好奇誰家種了精益506??這家裏不得哪哪都是豆橛子啊???)
劉徹聞言瞪大了眼睛,“萬,萬萬,萬斤?你們一個蔬菜都畝產萬斤了?”
鄭蕁無奈點頭,“對啊,但是我寧可它別這麽能產,真的吃不完啊!”
老祖宗們麵麵相覷,後世都開始煩惱東西多到吃不完了呢~
鄭蕁這邊見豬豬已經將虹豆摘好,示意他放進籃子裏後又向下一個目標進發
“老祖宗,這邊還有畝產6000斤左右的南瓜,7000公斤左右的冬瓜,1800公斤的白瓜,1500公斤的絲瓜,4500斤的苦瓜,3000斤的辣椒,8000斤的茄子,6000斤的空心菜,3500斤的小白菜,5000斤的大白菜,3000斤的上海青等等,你們有哪個特別想嚐嚐的嗎?”
老祖宗們…
忙活了一上午後,太陽漸漸開始曬了起來,鄭蕁爺爺大手一揮,招呼眾人回去吃飯休息
在飯桌上,爺爺還對下一步的任務做了部署,介於鄭爸他們要趕回去上班,爺爺說晚上也要趕工,並讓鄭媽跟鄭蕁換一個崗位,叫鄭蕁準備晚飯
鄭蕁聞言默默數了數在場的人數,隨即點頭示意自己知道了
眾人吃完飯後紛紛準備去休息,而鄭蕁卻走進了廚房,老朱有些擔憂地過來查看,“小蕁,你一個人能做二十多個人的飯嗎?”
鄭蕁正準備挽起袖子大展身手呢,“老祖宗,您放心吧,剛剛我爺爺的意思不是叫我做南方人家裏常吃的飯菜,他是叫我做北方的包子饅頭,我媽媽她不太會做,所以才換我來的,之前我都是自己和麵的,不過這次嘛…”
看著鄭蕁憑空掏出一個怪模怪樣的機器,然後往裏倒麵粉,水,酵母粉,雞蛋液後就不管了,老朱還好奇地湊上去瞧了瞧,好嘛,後世人辦法還挺多…
老朱,“那咱不管你了,咱走了…”
正在跟係統討價還價的鄭蕁聞言目送老朱離開,看著和麵機,絞肉機工作十分糾結,第一次用呢,也不知道機器做的有沒有純手工的好吃,但是她想偷懶了來著,算了,等下多做點花樣吧
“係統,記得幫我監測天氣,我可不想上“農村軍事法庭””
008,“宿主,你也太懶了點吧,你看看這裏的一切,都是本統幫你做的”
鄭蕁聽出來了小係統的抱怨,但一點都不在意,“係統,你知道什麽叫科技改變生活嗎?”
008…
下午眾人陸續起床後,先坐在一塊聊一會天醒神,鄭蕁也將此前就準備好的西瓜端了出來,鄭爸招呼著所有人吃,並驕傲地表示這些西瓜都是自家種的,放心吃!
鄭蕁也默默用手機給老祖宗們發消息科普
“@老祖宗,我家種的是湖南本地的優質西瓜品種,洞庭三號,它屬大果型西瓜,甜度高、口感細膩,每畝產量可達7000-8000斤,經濟效益好…
湖南常種的西瓜品種還有以下幾種:麒麟瓜,黑美人,綠虎,早佳8424,黃田玉,秀佳二號,雙紅巨龍”
豬豬:“!!!!畝產八千斤????”
鄭蕁,“這很奇怪嗎?古代不是這樣?”
始皇帝無語了,“小蕁,你在哪個時空吃到過這種西瓜?”
鄭蕁仔細回憶了一下,好像是沒有耶,那後世為什麽有呢?
係統,“宿主,現代西瓜的奠基人是中國工程院院士吳明珠
她畢業於西南農學院園藝係果蔬專業,1955年,她放棄在中央農村工作部的工作機會,主動請纓前往新疆,開啟了西甜瓜育種工作。在60多年的歲月裏,她走遍吐魯番盆地的300多個生產隊,調查瓜地,挽救了一大批瀕臨絕跡的品種,主持選育經省級品種審定或認定的瓜種30多個。市麵上80%以上哈密瓜品種的“血緣”都來自她培育的“皇後”,“早佳”“麒麟”等西瓜也是暢銷至今,成為國人消暑的首選。她對我國瓜果產業的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推動作用,因此被人們親切地稱為“西瓜奶奶”!
至於你現在手上拿著的洞庭三號,是由湖南省嶽陽市農業科學研究所的科研團隊育成…”
鄭蕁瞧著手上這西瓜,突然感覺它貴重了起來,原來我們習以為常的幾毛一斤,幾塊一斤,不是一開始就是這樣,原來某些“瓜皮”國的白瓤西瓜才是西瓜一開始的樣子!
鄭蕁拿著西瓜咬了一大口,然後在心裏默默說道,“有係統在,我知道你們能看見聽見,後世的西瓜很甜很好吃,謝謝吳奶奶,謝謝所有科研工作者!”
與此同時,其他時空的很多人麵前出現了各種各樣的西瓜,無一例外,都是又大又紅的
正在新疆調研的吳明珠奶奶擦了擦手上和臉上的灰,才小心翼翼抱起麵前的大西瓜,“快,快喊所有人過來,我們今天就嚐嚐後世的這大西瓜!”
…
鄭蕁這邊,眾人吃完西瓜後,紛紛起身準備出去幹活了,鄭蕁瞧著眾人疲倦的臉色,默默叫係統往那準備好的涼茶和綠豆湯裏投放了幾顆強體丹,希望如此可以緩解眾人的不適
收拾好桌子上吃剩的西瓜,將瓜皮扔進爺爺家的豬圈裏後,鄭蕁才悠哉悠哉回來準備做飯
拿起擀麵杖的鄭蕁略微一思索,就想好了這些大麵團最後的歸宿,隨即開始動手…
傍晚,田埂旁,等鄭蕁的幾個哥哥回去將午飯拎過來,眾人紛紛圍攏過來,鄭蕁介紹道,“這每一層分別是花卷,醬肉包,鮮肉包,香菇肉包…,還有特意給你們幾個小孩子準備的小豬包,快吃吧”
老祖宗們跟著人洗了洗手吃過來,老朱瞧著那一層層看著就“喧乎”的包子饅頭,才真正確信鄭蕁中午不是說的假話,她是真的很擅長做麵食的
聽著眾人的誇獎,鄭蕁有些不好意思,隨便應付了幾句就拿出了菜籃子準備去菜地裏摘菜
老祖宗們手裏拿著吃的,好奇地跟著鄭蕁走,老朱,“蕁丫頭,你不吃飯,這是又要忙活什麽?”
鄭蕁,“老祖宗,做飯的人怎麽可能沒吃飯呢?我早就吃飽啦,現在趁太陽剛剛下山,但天還沒完全黑的時候,我得來摘點明天要吃的菜然後趕緊進去,這樣等下蚊子出來,也咬不著我咯~”
老祖宗們?
那我們怎麽辦?
鄭蕁:不曉得啊!也不知道係統的驅獸粉有沒有用~
隨後路過家裏的葡萄架時,鄭蕁停下來觀察了一下,然後伸手拽下來一串串葡萄遞給後麵跟著的老祖宗們
“老祖宗,陽光玫瑰,前兩年很火的葡萄品種,給你們,我家裏的沒打藥,吃吧!”
老祖宗們…
隨後是桃子,藍莓,紅棗,楊梅,杏子,李子,桑葚,覆盆子…
手上被塞得滿滿當當的老祖宗們…
又往前走了幾步,鄭蕁看向旁邊的幾棵大樹指了指,“老祖宗,板栗要不要嚐嚐?現在(八月底)吃的話,板栗很嫩,有爆汁的感覺,再過半個月徹底熟後,就變得硬邦邦的了,那時候吃多了牙疼”
見鄭蕁拿竹竿準備把那綠色的跟刺蝟一樣的刺球打起來,老祖宗們已經想躺平了
豬豬,“別,這玩意一看就紮人,你不會想我們給你拿著吧?你不是要摘菜嗎?”
鄭蕁這才想起來自己出來是為了摘菜,又見老祖宗們手上的東西,叫係統給老祖宗拿著後繼續帶著人往菜地走去
而係統看著空間裏那一堆綠色的刺球,認命般幻化出了機械臂開始了工作…
到了菜地,鄭蕁先來到了虹豆架子前摘虹豆,老祖宗們看著這不大卻井然有序,滿滿當當的菜園子很是好奇
劉徹,“小蕁,你要摘這個?朕來幫你”
鄭蕁見豬豬陛下湊過來,就退後給老祖宗讓了讓位置,“老祖宗,這個最近網上很火的,山東“豆橛子”之神的原身就是它,虹豆
我家種的這個是天暢五號,它是由湖南省常德市蔬菜科學研究所選育的早熟品種,春季栽培時,播種至始花 45 天,播種至始收 52 天,全生育期 85 - 95 天;夏季栽培,播種至始花 32 - 35 天,播種至始收 40 - 42 天,全生育期 70 - 80 天。植株蔓生,主蔓長 2.8 - 3.2 米,豆莢白綠色,平均莢長 65 厘米,單莢重 22 克,莢肉肥厚,肉質脆嫩,適合醃製加工或鮮食
湖南還有耐濕王,金領冠,精益506,婁文豇 1 號,2 號,以及衡紫豇 1號多個品行優良的虹豆品種”
劉徹看著手上不一會兒就摘出一捆的虹豆,又想起了網上說天天吃豆橛子的生活,嘴唇囁嚅幾下才開口繼續問,“小蕁,這東西不會也畝產千斤吧?”
鄭蕁聞言一愣,她還真沒研究過,“係統,查一下這個天暢五號的產量,順便查一下最高產的豇豆品種是哪個?”
008,“好嘞宿主,天暢五號豇豆的產量因種植季節不同有所差異,如果是春季栽培,它的平均畝產在 2000 - 2500 公斤左右,夏、秋季栽培更甚,平均畝產有 1800 - 2200 公斤!
至於最高產的品種,應該是精益 506,它畝產可達萬斤左右…”
(好奇誰家種了精益506??這家裏不得哪哪都是豆橛子啊???)
劉徹聞言瞪大了眼睛,“萬,萬萬,萬斤?你們一個蔬菜都畝產萬斤了?”
鄭蕁無奈點頭,“對啊,但是我寧可它別這麽能產,真的吃不完啊!”
老祖宗們麵麵相覷,後世都開始煩惱東西多到吃不完了呢~
鄭蕁這邊見豬豬已經將虹豆摘好,示意他放進籃子裏後又向下一個目標進發
“老祖宗,這邊還有畝產6000斤左右的南瓜,7000公斤左右的冬瓜,1800公斤的白瓜,1500公斤的絲瓜,4500斤的苦瓜,3000斤的辣椒,8000斤的茄子,6000斤的空心菜,3500斤的小白菜,5000斤的大白菜,3000斤的上海青等等,你們有哪個特別想嚐嚐的嗎?”
老祖宗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