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公子,翩翩儒臣,替死士合上了雙眼。
「我不能稱作文武雙全,但基本自保能力還是有的,究竟為何這些人總以為我是手無縛雞之力?」就連他家媳婦春歸,真要耍起橫來,三兩個身強力壯的僕婦都怕近不得身呢,春歸也無非是在閑睱時候,受他指點學了幾招擒拿之術而已。
晉國公大笑道:「秦王諳這陰謀,說穿了關鍵無非是打我們一個措手不及,但陰謀早便被太子殿下洞穿,他哪裏還能得手呢?」
蘭庭行了一禮:「宮城叛亂,便有勞董公平定了,庭如今還是得先趕去蓬萊閣。」
而萬歲山的高閣之上,高得宜已然將那小股叛亂的宦官製服,秦王這時也已經瞭然敗局註定。
弘復帝已經坐下,看著被押製著跪在麵前的兒子,並無喜悅之情。
太子早在半月之前,便已經稟報了他秦諳將行謀逆之事,因為鄭秀至死都未交待的一股死士,讓太子放心不下,倘若鄭秀真是輔佐八郎,那麽當敗局已定,何苦還不交待暗蓄死士換取鄭門更多子侄活路,所以太子有理由懷疑沽水逆案沒有這麽簡單,仍有隱患威脅,監視秦王府的結果便是,秦王從鄭氏棲居的別苑抱出一個嬰兒,即日秦王府才人薑氏便誕育王嗣,但這還不是真憑實據,真憑實據是鄭氏的宮人吳氏暗中聯絡京中暗線,三月以來,陸續有偽造過所者潛入京城!
太子直稟秦王有謀逆之圖時,弘復帝其實半信半疑。
但事到如今,他是再也不存疑惑了。
「你和你養母鄭氏……」弘復帝深覺難以啟齒。
「鄭氏算我什麽養母?對,我和鄭氏多年來一直保持通姦,不僅我和鄭氏,連永嘉真正愛慕的人都是鄭秀,是她的翁爹,所以她才不肯自立公主府,甘願為子媳孝順公婆,她孝順的可不是婆母,她孝順的唯有鄭秀這個翁爹。」
秦諳抬著眼,迎視著他的父親的注視,微微翹了唇角:「你說得沒錯啊,你對不起我,同樣也對不起永嘉,你是高高在上的君王,何曾將我們當作你的子女?今日要不是我告訴你,你都怕從來沒想過永嘉明明可以活著,為什麽殉死吧?父皇,我的好父皇,這都是因為你啊!你處死了鄭秀,還斷了永嘉和鄭氏一族義絕,可你知道不,永嘉的兒子是她和鄭秀的奸生子,那時她已經許久沒和鄭衡同房了,所以鄭衡心裏也清楚,鄭秀死了,你讓永嘉怎麽活?」
「這就是光鮮亮麗的皇族,表麵下卻汙濁不堪,骯髒麽?父皇可知為何鄭氏一邊恨我入骨卻一邊願意與我苟且?因為父皇你滿足不了她,她對你的憎恨,其實更勝過對我的憎恨!是,我如今敗了,徹底一敗塗地,那我受死,但父皇你也休想解脫,因為這一切都是
你親手造成!你的妻妾背叛你,子女也背叛你,你可別以為秦詢對你真是孝道,若我得儲,他為敗者,他也必然會行叛亂,因為非生即死,是父皇你親手把我們推上了絕路。」
「父皇才是始作俑者,因為你根本沒有能力為這天下至尊!你當趙謙、鄭詠等人當真效忠於你?不,他們看中的無非是你懦弱,君弱臣強,他們把你耍得團團轉,他們名利雙收,但你作為君主,還一直相信他們乃是社稷忠良,可笑,可悲,秦姓社稷是亡在你的手裏!」
「鄭秀為什麽助我?因為鄭秀看準了我無能使人心臣服,他把我當作傀儡,他想手握廢立大權,效仿曹操、司馬昭等竊國之賊!我早就看穿了鄭秀的居心,我們彼此利用,鹿死誰手尚不可測,但鄭秀先就被秦詢給剷除了。」
「最終輸給秦詢,我也算口服心服,但我勸父皇你不要再有中興盛世的妄想了,你當秦詢就真能做個明君聖主?荒唐,我死之後,你死之後,天下在秦詢手中,他和趙蘭庭間必有一戰,父皇可以好好估算下,秦詢有幾分勝算?」
「或許父皇會想,殺了顧氏,就能免除君臣相疑,不,父皇你太低估顧氏了。」
「顧氏一死,秦詢與趙蘭庭立時反目為仇,他們不敢埋怨父皇,所以他們隻能痛恨彼此,所以現在父皇無論怎麽做,都已經晚了,除非……你廢了秦詢,把皇位傳給我,我當然不至於愛慕顧氏,我從無愛慕過任何人。」
「九五之尊者,便當剛愎無情,父皇你太多情,所以你擇中秦詢,他和你一樣。」
弘復帝怒極,但反而一個字都說不出來了。
而昌平閣外,太子已然是恭候多時,他沒急著上見皇帝,因為他知道這個計劃著實不算萬無一失。誠然,因為春歸的緣故他才得知了秦王黨的全盤陰謀,針對性布局自然不可能讓秦王得逞,然則他未必沒有軟肋。
一個兒子,不應對身患重疾的父親步步緊逼。
雖然明白皇室天家不比得普通門戶,但父子仍是父子,他們都是血肉之軀。
秦諳是個瘋子,可以不顧一切放肆胡為,但他是這個天下的儲君,未來的皇帝,他不能也是一個不顧一切的瘋子,他必須有顧忌,必須有權衡。
比如在秦諳看來,唐朝玄武門之變以唐太宗奪權大勝告終,但在他秦詢看來,終唐一朝,正是從太宗奪位開始就埋下禍患,所以宗室叛亂之事長久不絕,所以才有女帝武氏稱霸天下,所以又有神龍政變、景龍政變,後來的甘露之變。
他不想自己的繼位,沾染上絲毫政變的疑雲,那麽他就不能在這個時候步步緊逼。
「我不能稱作文武雙全,但基本自保能力還是有的,究竟為何這些人總以為我是手無縛雞之力?」就連他家媳婦春歸,真要耍起橫來,三兩個身強力壯的僕婦都怕近不得身呢,春歸也無非是在閑睱時候,受他指點學了幾招擒拿之術而已。
晉國公大笑道:「秦王諳這陰謀,說穿了關鍵無非是打我們一個措手不及,但陰謀早便被太子殿下洞穿,他哪裏還能得手呢?」
蘭庭行了一禮:「宮城叛亂,便有勞董公平定了,庭如今還是得先趕去蓬萊閣。」
而萬歲山的高閣之上,高得宜已然將那小股叛亂的宦官製服,秦王這時也已經瞭然敗局註定。
弘復帝已經坐下,看著被押製著跪在麵前的兒子,並無喜悅之情。
太子早在半月之前,便已經稟報了他秦諳將行謀逆之事,因為鄭秀至死都未交待的一股死士,讓太子放心不下,倘若鄭秀真是輔佐八郎,那麽當敗局已定,何苦還不交待暗蓄死士換取鄭門更多子侄活路,所以太子有理由懷疑沽水逆案沒有這麽簡單,仍有隱患威脅,監視秦王府的結果便是,秦王從鄭氏棲居的別苑抱出一個嬰兒,即日秦王府才人薑氏便誕育王嗣,但這還不是真憑實據,真憑實據是鄭氏的宮人吳氏暗中聯絡京中暗線,三月以來,陸續有偽造過所者潛入京城!
太子直稟秦王有謀逆之圖時,弘復帝其實半信半疑。
但事到如今,他是再也不存疑惑了。
「你和你養母鄭氏……」弘復帝深覺難以啟齒。
「鄭氏算我什麽養母?對,我和鄭氏多年來一直保持通姦,不僅我和鄭氏,連永嘉真正愛慕的人都是鄭秀,是她的翁爹,所以她才不肯自立公主府,甘願為子媳孝順公婆,她孝順的可不是婆母,她孝順的唯有鄭秀這個翁爹。」
秦諳抬著眼,迎視著他的父親的注視,微微翹了唇角:「你說得沒錯啊,你對不起我,同樣也對不起永嘉,你是高高在上的君王,何曾將我們當作你的子女?今日要不是我告訴你,你都怕從來沒想過永嘉明明可以活著,為什麽殉死吧?父皇,我的好父皇,這都是因為你啊!你處死了鄭秀,還斷了永嘉和鄭氏一族義絕,可你知道不,永嘉的兒子是她和鄭秀的奸生子,那時她已經許久沒和鄭衡同房了,所以鄭衡心裏也清楚,鄭秀死了,你讓永嘉怎麽活?」
「這就是光鮮亮麗的皇族,表麵下卻汙濁不堪,骯髒麽?父皇可知為何鄭氏一邊恨我入骨卻一邊願意與我苟且?因為父皇你滿足不了她,她對你的憎恨,其實更勝過對我的憎恨!是,我如今敗了,徹底一敗塗地,那我受死,但父皇你也休想解脫,因為這一切都是
你親手造成!你的妻妾背叛你,子女也背叛你,你可別以為秦詢對你真是孝道,若我得儲,他為敗者,他也必然會行叛亂,因為非生即死,是父皇你親手把我們推上了絕路。」
「父皇才是始作俑者,因為你根本沒有能力為這天下至尊!你當趙謙、鄭詠等人當真效忠於你?不,他們看中的無非是你懦弱,君弱臣強,他們把你耍得團團轉,他們名利雙收,但你作為君主,還一直相信他們乃是社稷忠良,可笑,可悲,秦姓社稷是亡在你的手裏!」
「鄭秀為什麽助我?因為鄭秀看準了我無能使人心臣服,他把我當作傀儡,他想手握廢立大權,效仿曹操、司馬昭等竊國之賊!我早就看穿了鄭秀的居心,我們彼此利用,鹿死誰手尚不可測,但鄭秀先就被秦詢給剷除了。」
「最終輸給秦詢,我也算口服心服,但我勸父皇你不要再有中興盛世的妄想了,你當秦詢就真能做個明君聖主?荒唐,我死之後,你死之後,天下在秦詢手中,他和趙蘭庭間必有一戰,父皇可以好好估算下,秦詢有幾分勝算?」
「或許父皇會想,殺了顧氏,就能免除君臣相疑,不,父皇你太低估顧氏了。」
「顧氏一死,秦詢與趙蘭庭立時反目為仇,他們不敢埋怨父皇,所以他們隻能痛恨彼此,所以現在父皇無論怎麽做,都已經晚了,除非……你廢了秦詢,把皇位傳給我,我當然不至於愛慕顧氏,我從無愛慕過任何人。」
「九五之尊者,便當剛愎無情,父皇你太多情,所以你擇中秦詢,他和你一樣。」
弘復帝怒極,但反而一個字都說不出來了。
而昌平閣外,太子已然是恭候多時,他沒急著上見皇帝,因為他知道這個計劃著實不算萬無一失。誠然,因為春歸的緣故他才得知了秦王黨的全盤陰謀,針對性布局自然不可能讓秦王得逞,然則他未必沒有軟肋。
一個兒子,不應對身患重疾的父親步步緊逼。
雖然明白皇室天家不比得普通門戶,但父子仍是父子,他們都是血肉之軀。
秦諳是個瘋子,可以不顧一切放肆胡為,但他是這個天下的儲君,未來的皇帝,他不能也是一個不顧一切的瘋子,他必須有顧忌,必須有權衡。
比如在秦諳看來,唐朝玄武門之變以唐太宗奪權大勝告終,但在他秦詢看來,終唐一朝,正是從太宗奪位開始就埋下禍患,所以宗室叛亂之事長久不絕,所以才有女帝武氏稱霸天下,所以又有神龍政變、景龍政變,後來的甘露之變。
他不想自己的繼位,沾染上絲毫政變的疑雲,那麽他就不能在這個時候步步緊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