詔獄不是久留之地,三人也當然不願在北鎮撫司商量,直到回了慈慶宮,龔望才迫不及待地恭維:「真沒想到趙都禦竟然會說東瀛話,果然不愧是我心目中的楷模。」
這馬屁卻拍得太子直接撇了唇角,白了龔望一眼:「你可知道我和逕勿為何讓你今日負責盤問那倭人?你可倒好,臨陣逃脫,這會兒子倒有了閑情溜須拍馬?」
原來龔望其實並不知道鄭秀和申長英在魏國公府時那番密謀的詳情,雖則因為誘得知秋通風報訊,他已經篤定申長英絕不像表麵一般無欲無求,當然也在疑猜這突然出現的倭人究竟是個什麽路數,他先就提出了可疑之處,蘭庭又的確打算磨練自己這位小擁躉,日後好為中興盛世再多培養一位得力之臣,方才建議幹脆讓龔望審問倭人,看他通過審問能否梳理出鄭秀和申長英的全盤陰謀。
對於自己的臨陣退
縮,龔望也著實有些訕然,伸手先揉了揉鼻子才道:「我雖聽不懂東瀛話,但看趙都禦的神態,大約也猜到了他是用那些刑具的用途徹底摧毀了人犯的心誌,這我還真沒那大本事,我眼看那些刑具自己先就露了怯,且詔獄裏那些酷刑,我還真是知之不詳。
不過,我倒是留意見人犯起初目露狠厲兇悍,身陷囹圄遭受酷刑尚且如此強硬,豈比得我等普通人?被趙都禦幾句話就威懾住了,這可大大有疑,所以他吐露的,顧公乃東瀛大名的家臣應當不可信,不過藏身之地恐怕是真的,所以我猜,魏國公既然知道這件案子已經交由錦衣衛察辦,以顧公為餌誘殿下入伏之計成效甚微,至少臨淄王絕無可能輕易得手,所以才送這倭人上門,為的仍是引誘殿下親赴險境,隻要殿下趕往懷柔,等在那裏的,恐怕就是魏國公府的死士了。」
對於龔望這番分析,蘭庭倒是認同的。
「讓殿下及我相信嶽丈確然受令於東瀛,咱們就必然不敢調用錦衣衛趕往懷柔解救嶽丈,且殿下既然已經疑心臨淄王謀弒儲君,這回是怎麽也不至於放過臨淄王,否則要若皇上下令臨淄王赴藩,且交予臨淄王節製藩衛自保之權,日後必為君國隱患。所以鄭秀篤定的是,我們仍然會將計就計,引臨淄王動手,臨淄王這頭由錦衣衛對付,殿下以為臨淄王不會再在懷柔設伏,所以殿下大可隻帶為數不多的親衛,繞去懷柔營救嶽丈,如此一來,便會正中鄭秀在懷柔布下的陷井,且鄭秀得手後,完全可以栽陷臨淄王。」
龔望連連頷首:「殿下若不赴險,臨淄王的人馬不會擅動,為誘臨淄王,魏國公篤定殿下必會率衛出城。」
當然,太子堅持要親自營救顧公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龔望雖說心知肚明,可當蘭庭的麵,他這時當然不便說出口的。
總歸是,魏國公這個計劃,基礎就是洞悉了太子的心態——對於春歸執迷的情感。
不過龔望卻不知應當如何布局,才能萬無一失先救顧公脫險的同時,仍然能夠引誘臨淄王行為謀弒儲君的大罪,徹底斬除這一隱患,又直到蘭庭將他的計劃全盤說出,龔望才真正覺得他家楷模不愧為神機妙算,崇敬之情更如江海之水滔滔不絕了。
未過幾日,臨淄王也終於泄露了顧濟滄藏身之處,自然不在懷柔,地點是在京郊沽水之畔,京城與密雲之間。
信是顧濟滄的親筆信,通過太子之手送至的春歸手中,約她三日後於沽水之畔密會,春歸認定那確然是出自父親的親筆,雖骨肉分離多年,但她對父親的筆跡仍然相當熟悉。
不過,顧父這封信裏卻暗藏玄機,足夠瞞騙臨淄王黨的耳目,但這樣的「遊戲」,多年前父女之間便已經嚐試多回,自然瞞不過春歸的眼睛。
危險,勿往。
就連蘭庭,也一眼識破了這等玄機。
「時月回流之前,父親理當也在信中提醒我不能中計,不過那時……」
隻怕她是無論如何也做不到不顧
父親安危的,寧肯赴險,隻要仍能與父親再見一麵,便是死在一處怕也能瞑目了。
春歸已經不知道當時的自己是怎麽找的藉口,孤身一人往沽水之畔赴此幾乎是必死之約,她當然也沒有料到臨淄王會安排後著,將她赴險的事泄露給了太子,最終,連累太子在沽水之側遭遇伏殺。
而早在那倭人開口當日,龔望實際上便已經暫時搬出了慈慶宮,他在京城並未置居,住在知秋的香閨仿佛就成了理所當然。
知秋的香閨,就常有陌生男子出入,龔望隻稱這些人是「好友」,卻不曾招待這些人飲談,無非是仍借知秋閨居那間茶室,進行密謀而已,知秋的身份是「瘦馬」,自然深知主家不說事務,她絕無試探詢問的道理,但她又何需詢問呢?
她仍然是可以偷聽的。
比如這日。
悄悄上高台,移開盆栽,利用聽管竊/聽茶室裏的人有何交談。
「我們去懷柔那處莊園踩了好些回點,並不曾打問出莊園為何人所居,為防打草驚蛇驚動臨淄王黨,也並不敢擅闖,不過確鑿的是莊園防範極嚴,怕不下二、三十號人盯守,雖都作普通下人裝扮,據我觀察,儼然身手不俗,那倭人的供訴尚有幾分可信,恐怕顧公,確然是被關押在那處莊園。」這是經過喬裝,太子的心腹親衛在說。
知秋緊跟著又聽見了龔望道:「臨淄王黨應當不知咱們已經探聽到顧公真正關押之處,所以這二、三十人防的無非是顧公逃脫,若這時營救,必然能打臨淄王一個措手不及,可卻不能證實臨淄王一應黨徒的罪證。且連趙都禦都篤斷,臨淄王伏殺殿下之後必然會讓東瀛間細頂罪,所以臨淄王在事成之前,顧公安全應當無虞。」
這馬屁卻拍得太子直接撇了唇角,白了龔望一眼:「你可知道我和逕勿為何讓你今日負責盤問那倭人?你可倒好,臨陣逃脫,這會兒子倒有了閑情溜須拍馬?」
原來龔望其實並不知道鄭秀和申長英在魏國公府時那番密謀的詳情,雖則因為誘得知秋通風報訊,他已經篤定申長英絕不像表麵一般無欲無求,當然也在疑猜這突然出現的倭人究竟是個什麽路數,他先就提出了可疑之處,蘭庭又的確打算磨練自己這位小擁躉,日後好為中興盛世再多培養一位得力之臣,方才建議幹脆讓龔望審問倭人,看他通過審問能否梳理出鄭秀和申長英的全盤陰謀。
對於自己的臨陣退
縮,龔望也著實有些訕然,伸手先揉了揉鼻子才道:「我雖聽不懂東瀛話,但看趙都禦的神態,大約也猜到了他是用那些刑具的用途徹底摧毀了人犯的心誌,這我還真沒那大本事,我眼看那些刑具自己先就露了怯,且詔獄裏那些酷刑,我還真是知之不詳。
不過,我倒是留意見人犯起初目露狠厲兇悍,身陷囹圄遭受酷刑尚且如此強硬,豈比得我等普通人?被趙都禦幾句話就威懾住了,這可大大有疑,所以他吐露的,顧公乃東瀛大名的家臣應當不可信,不過藏身之地恐怕是真的,所以我猜,魏國公既然知道這件案子已經交由錦衣衛察辦,以顧公為餌誘殿下入伏之計成效甚微,至少臨淄王絕無可能輕易得手,所以才送這倭人上門,為的仍是引誘殿下親赴險境,隻要殿下趕往懷柔,等在那裏的,恐怕就是魏國公府的死士了。」
對於龔望這番分析,蘭庭倒是認同的。
「讓殿下及我相信嶽丈確然受令於東瀛,咱們就必然不敢調用錦衣衛趕往懷柔解救嶽丈,且殿下既然已經疑心臨淄王謀弒儲君,這回是怎麽也不至於放過臨淄王,否則要若皇上下令臨淄王赴藩,且交予臨淄王節製藩衛自保之權,日後必為君國隱患。所以鄭秀篤定的是,我們仍然會將計就計,引臨淄王動手,臨淄王這頭由錦衣衛對付,殿下以為臨淄王不會再在懷柔設伏,所以殿下大可隻帶為數不多的親衛,繞去懷柔營救嶽丈,如此一來,便會正中鄭秀在懷柔布下的陷井,且鄭秀得手後,完全可以栽陷臨淄王。」
龔望連連頷首:「殿下若不赴險,臨淄王的人馬不會擅動,為誘臨淄王,魏國公篤定殿下必會率衛出城。」
當然,太子堅持要親自營救顧公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龔望雖說心知肚明,可當蘭庭的麵,他這時當然不便說出口的。
總歸是,魏國公這個計劃,基礎就是洞悉了太子的心態——對於春歸執迷的情感。
不過龔望卻不知應當如何布局,才能萬無一失先救顧公脫險的同時,仍然能夠引誘臨淄王行為謀弒儲君的大罪,徹底斬除這一隱患,又直到蘭庭將他的計劃全盤說出,龔望才真正覺得他家楷模不愧為神機妙算,崇敬之情更如江海之水滔滔不絕了。
未過幾日,臨淄王也終於泄露了顧濟滄藏身之處,自然不在懷柔,地點是在京郊沽水之畔,京城與密雲之間。
信是顧濟滄的親筆信,通過太子之手送至的春歸手中,約她三日後於沽水之畔密會,春歸認定那確然是出自父親的親筆,雖骨肉分離多年,但她對父親的筆跡仍然相當熟悉。
不過,顧父這封信裏卻暗藏玄機,足夠瞞騙臨淄王黨的耳目,但這樣的「遊戲」,多年前父女之間便已經嚐試多回,自然瞞不過春歸的眼睛。
危險,勿往。
就連蘭庭,也一眼識破了這等玄機。
「時月回流之前,父親理當也在信中提醒我不能中計,不過那時……」
隻怕她是無論如何也做不到不顧
父親安危的,寧肯赴險,隻要仍能與父親再見一麵,便是死在一處怕也能瞑目了。
春歸已經不知道當時的自己是怎麽找的藉口,孤身一人往沽水之畔赴此幾乎是必死之約,她當然也沒有料到臨淄王會安排後著,將她赴險的事泄露給了太子,最終,連累太子在沽水之側遭遇伏殺。
而早在那倭人開口當日,龔望實際上便已經暫時搬出了慈慶宮,他在京城並未置居,住在知秋的香閨仿佛就成了理所當然。
知秋的香閨,就常有陌生男子出入,龔望隻稱這些人是「好友」,卻不曾招待這些人飲談,無非是仍借知秋閨居那間茶室,進行密謀而已,知秋的身份是「瘦馬」,自然深知主家不說事務,她絕無試探詢問的道理,但她又何需詢問呢?
她仍然是可以偷聽的。
比如這日。
悄悄上高台,移開盆栽,利用聽管竊/聽茶室裏的人有何交談。
「我們去懷柔那處莊園踩了好些回點,並不曾打問出莊園為何人所居,為防打草驚蛇驚動臨淄王黨,也並不敢擅闖,不過確鑿的是莊園防範極嚴,怕不下二、三十號人盯守,雖都作普通下人裝扮,據我觀察,儼然身手不俗,那倭人的供訴尚有幾分可信,恐怕顧公,確然是被關押在那處莊園。」這是經過喬裝,太子的心腹親衛在說。
知秋緊跟著又聽見了龔望道:「臨淄王黨應當不知咱們已經探聽到顧公真正關押之處,所以這二、三十人防的無非是顧公逃脫,若這時營救,必然能打臨淄王一個措手不及,可卻不能證實臨淄王一應黨徒的罪證。且連趙都禦都篤斷,臨淄王伏殺殿下之後必然會讓東瀛間細頂罪,所以臨淄王在事成之前,顧公安全應當無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