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經好些回,也有過一些斷續的夢境。」說起那些不愉快的夢境,春歸微微蹙著眉頭:「夢境裏我似乎著急去見於我而言十分重要的人,應當是在城郊某處,我是孤身,先入了陷井,而後太子趕到……這時想這夢境,應當就是太子入伏遇害的情境,但我當時並未喪命,仿佛後來……落在了溫守初手裏。」
風燈一晃,燭影落蘭庭眼中攸忽有如殺氣。
他這時已經聽春歸提起過溫守初對她的暗中覷覦,如果說申文秀的「舊情難忘」還不至於讓蘭庭心生戾氣的話,溫守初此時在蘭庭心目中無異於縮在暗處的毒蛇,讓他惡寒之餘激生了除之後快的殺意。
追溯到江南之時,元亥遇害案,袁箕、錢柏坡等等雖為罪魁之一,但真正的設計者確定乃鄭秀,而溫守初的出現,說明他是知情人,他與鄭秀斷非泛泛之交,也絕對不會是靖海侯府留下的一條「後路」。
靖海侯真正的謀主,當為鄭秀。
「有一件事,輝輝為何孤身去見嶽丈?輝輝那時應當無意讓太子涉險,但為何不知會太子,倘若太子動用親兵護侍,不至於輕易讓臨淄王得逞,臨淄王於京城伏殺太子,不可能膽大妄為動用親衛,隻能是死士,又或者私兵,可臨淄王哪裏來的這些人手還能瞞得密不透風?」
而這些疑點,次日當蘭庭與太子攤牌時,終於有了解答。
當然太子被迫承認自己早知顧父也許在世的消息後一直隱瞞,難免有幾分尷尬,更多是不甘心的複雜情緒,不過這時連春歸都已經知情了,他再堅持要靠一己之力解救顧父,恐怕非但不會讓春歸領情,反而會引起春歸的反感,驚喜已經不能成為驚喜了,拒絕蘭庭這名正言順的女婿插手簡直可謂荒唐可笑。
也隻能訕訕解釋幾句:「我雖聽聞了風聲,但還未得到證實,先知會逕勿及……春歸,到頭來卻是假訊,尤其會讓春歸空歡喜一場豈不糟心?」
蘭庭沒有計較太子這時直呼春歸閨名的執拗行為,待聽說太子察知的消息後,眉頭才蹙:「倭國細作?」
「是,溫驍的確是放出了這樣的風聲,而今倭寇屢屢騷擾我國沿海州縣,劫財害命,對於倭國細作朝廷一直嚴剿慎防……」
「所以殿下就想著先不驚動朝廷官兵,隻帶少數心腹親衛救人?」蘭庭問。
太子默認了。
他也是想最大限度的保證顧父的安全,起碼得等到先把顧父解救之後,再察明究竟替顧父洗清罪名。
------------
第732章 上報天子
不得不說太子也真夠用心良苦,但卻沒想到這樣以身涉險會踩中死亡陷井。
「我猜當孫崇葆的『卜言』得以實證後,臨淄王才會透露準確的消息為殿下『察實』。」蘭庭道。
「可那時咱們再想營救之策,會否太晚,而今最重要的是保證顧公的安全。」太子也蹙起了眉頭:「我倒是可以再逼一逼陶氏。」
「陶氏落得如今下場,恐怕不會再期望殿下能予她榮華富貴了,殿下用刑,或許能逼她開口,但萬一陶氏隨口胡謅,極有可以打草驚蛇,反而會讓嶽丈陷於危險。且臨淄王既然有意汙篾嶽丈為東瀛細作,恐怕不僅僅是打算誘害殿下入伏而已,甚至想將臣及軒翥堂也一網打盡,所以……嶽丈暫時還無性命之憂。
臣有一建議,而今皇上既然已將錦衣衛交給殿下節製,此事莫如動用錦衣衛暗察,臣與內子,均不相信嶽丈真為東瀛細作,負叛國大罪,不懼錦衣衛察實。」
也就是說這一件事蘭庭的打算是公察而非暗究。
「逕勿應當明白,父皇雖已將錦衣衛交我節製,可我若然真要動用錦衣衛,理當上稟父皇知悉。」太子緩緩的用手指輕叩幾案:「我是親眼目睹過玉陽真君的存在,所以不會懷疑春歸的話,但時光回流這等悚人聽聞的事體可無法說服父皇也信之不疑,便是有丹陽老道旁證,父皇相信的也僅限丹陽老道的醫術,對測卜方術之說,一直是心懷警慎的。」
蘭庭明白太子的言下之意。
「殿下是擔心事涉臨淄王,會觸動皇上的疑忌,以為殿下急著將手足兄弟斬盡殺絕。」
「若非父皇一直深忌禍起蕭牆,多少事體我們也不會這般束手束腳。」太子點明了這個事實。
「但而今是該讓皇上明白,杜絕禍起蕭牆並非殿下單方麵寬容就能做到了,而且,此回事件關係到嶽丈及內子,殿下倘若暗察,豈不讓皇上懷疑包庇徇私,珍瓏殺局尚且過去不久,殿下察知這一件事件後稟明皇上,方為合情合理之事。」
太子飛快掃了一眼蘭庭,手指停止叩擊:「逕勿是想說我這回自作主張,險些又將春歸置於險境?」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臣不過是提醒殿下規避風險。」
「逕勿,而今你們都知道了……」話剛說半句,太子便就頓住,忽而搖頭一笑:「罷了,現今不是說這些的時候,你的建議我會慎重考慮。」
說是慎重考慮,但太子其實也就隻和如今儼然已經被他當作心腹客僚的龔望商量了商量,龔望一聽這建議是蘭庭親口提出,便拒絕思考了:「趙都禦的法子,那必然是最妥當的,且皇上而今連國政幾乎都已經交給了殿下,足見殿下日後克承大統已經成為必然,不管是臨淄王還是秦王,隻要野心不死,理當會趁塵埃落定之前興風作浪,皇上忌諱的是手足相殘,殿下防範的同樣是闔牆之爭,可爭亂眼看不能避免,不是閉起眼來就能平息了,殿下也確實應當提醒皇上警防不臣挑生逆亂,否則便不是皇家一
風燈一晃,燭影落蘭庭眼中攸忽有如殺氣。
他這時已經聽春歸提起過溫守初對她的暗中覷覦,如果說申文秀的「舊情難忘」還不至於讓蘭庭心生戾氣的話,溫守初此時在蘭庭心目中無異於縮在暗處的毒蛇,讓他惡寒之餘激生了除之後快的殺意。
追溯到江南之時,元亥遇害案,袁箕、錢柏坡等等雖為罪魁之一,但真正的設計者確定乃鄭秀,而溫守初的出現,說明他是知情人,他與鄭秀斷非泛泛之交,也絕對不會是靖海侯府留下的一條「後路」。
靖海侯真正的謀主,當為鄭秀。
「有一件事,輝輝為何孤身去見嶽丈?輝輝那時應當無意讓太子涉險,但為何不知會太子,倘若太子動用親兵護侍,不至於輕易讓臨淄王得逞,臨淄王於京城伏殺太子,不可能膽大妄為動用親衛,隻能是死士,又或者私兵,可臨淄王哪裏來的這些人手還能瞞得密不透風?」
而這些疑點,次日當蘭庭與太子攤牌時,終於有了解答。
當然太子被迫承認自己早知顧父也許在世的消息後一直隱瞞,難免有幾分尷尬,更多是不甘心的複雜情緒,不過這時連春歸都已經知情了,他再堅持要靠一己之力解救顧父,恐怕非但不會讓春歸領情,反而會引起春歸的反感,驚喜已經不能成為驚喜了,拒絕蘭庭這名正言順的女婿插手簡直可謂荒唐可笑。
也隻能訕訕解釋幾句:「我雖聽聞了風聲,但還未得到證實,先知會逕勿及……春歸,到頭來卻是假訊,尤其會讓春歸空歡喜一場豈不糟心?」
蘭庭沒有計較太子這時直呼春歸閨名的執拗行為,待聽說太子察知的消息後,眉頭才蹙:「倭國細作?」
「是,溫驍的確是放出了這樣的風聲,而今倭寇屢屢騷擾我國沿海州縣,劫財害命,對於倭國細作朝廷一直嚴剿慎防……」
「所以殿下就想著先不驚動朝廷官兵,隻帶少數心腹親衛救人?」蘭庭問。
太子默認了。
他也是想最大限度的保證顧父的安全,起碼得等到先把顧父解救之後,再察明究竟替顧父洗清罪名。
------------
第732章 上報天子
不得不說太子也真夠用心良苦,但卻沒想到這樣以身涉險會踩中死亡陷井。
「我猜當孫崇葆的『卜言』得以實證後,臨淄王才會透露準確的消息為殿下『察實』。」蘭庭道。
「可那時咱們再想營救之策,會否太晚,而今最重要的是保證顧公的安全。」太子也蹙起了眉頭:「我倒是可以再逼一逼陶氏。」
「陶氏落得如今下場,恐怕不會再期望殿下能予她榮華富貴了,殿下用刑,或許能逼她開口,但萬一陶氏隨口胡謅,極有可以打草驚蛇,反而會讓嶽丈陷於危險。且臨淄王既然有意汙篾嶽丈為東瀛細作,恐怕不僅僅是打算誘害殿下入伏而已,甚至想將臣及軒翥堂也一網打盡,所以……嶽丈暫時還無性命之憂。
臣有一建議,而今皇上既然已將錦衣衛交給殿下節製,此事莫如動用錦衣衛暗察,臣與內子,均不相信嶽丈真為東瀛細作,負叛國大罪,不懼錦衣衛察實。」
也就是說這一件事蘭庭的打算是公察而非暗究。
「逕勿應當明白,父皇雖已將錦衣衛交我節製,可我若然真要動用錦衣衛,理當上稟父皇知悉。」太子緩緩的用手指輕叩幾案:「我是親眼目睹過玉陽真君的存在,所以不會懷疑春歸的話,但時光回流這等悚人聽聞的事體可無法說服父皇也信之不疑,便是有丹陽老道旁證,父皇相信的也僅限丹陽老道的醫術,對測卜方術之說,一直是心懷警慎的。」
蘭庭明白太子的言下之意。
「殿下是擔心事涉臨淄王,會觸動皇上的疑忌,以為殿下急著將手足兄弟斬盡殺絕。」
「若非父皇一直深忌禍起蕭牆,多少事體我們也不會這般束手束腳。」太子點明了這個事實。
「但而今是該讓皇上明白,杜絕禍起蕭牆並非殿下單方麵寬容就能做到了,而且,此回事件關係到嶽丈及內子,殿下倘若暗察,豈不讓皇上懷疑包庇徇私,珍瓏殺局尚且過去不久,殿下察知這一件事件後稟明皇上,方為合情合理之事。」
太子飛快掃了一眼蘭庭,手指停止叩擊:「逕勿是想說我這回自作主張,險些又將春歸置於險境?」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臣不過是提醒殿下規避風險。」
「逕勿,而今你們都知道了……」話剛說半句,太子便就頓住,忽而搖頭一笑:「罷了,現今不是說這些的時候,你的建議我會慎重考慮。」
說是慎重考慮,但太子其實也就隻和如今儼然已經被他當作心腹客僚的龔望商量了商量,龔望一聽這建議是蘭庭親口提出,便拒絕思考了:「趙都禦的法子,那必然是最妥當的,且皇上而今連國政幾乎都已經交給了殿下,足見殿下日後克承大統已經成為必然,不管是臨淄王還是秦王,隻要野心不死,理當會趁塵埃落定之前興風作浪,皇上忌諱的是手足相殘,殿下防範的同樣是闔牆之爭,可爭亂眼看不能避免,不是閉起眼來就能平息了,殿下也確實應當提醒皇上警防不臣挑生逆亂,否則便不是皇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