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剝皮揎草還是如實供訴,你選一樣。」太子覺得阿丹已經足夠苦口婆心,他也實在懶得和淑絹廢話了。
太子的威脅和阿丹的勸說兼而有之,淑絹終於不再守口如瓶了。
「陶才人……有夢卜的異能……」
一切的事情就從這句話開始,陶氏的秘辛徹底揭露。
阿丹覺得無比的頭疼,她要把這件事告訴王太後。
太子沒有阻止。
不需要再向任何人求證了,夢境非虛,確然就是命定,陶氏原本應當嫁入太師府,而春歸才是他的才人,長相廝守,是他和她的理所應當,他原本不該隻站在沉默的遠處,連對視一眼都無法奢求。
但這些暫時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他是想讓陶氏死。
不過陶氏而今仍在壽康宮,鞭長莫及,看聖慈太後的念頭,是不願放棄陶氏腹中胎兒的。
太子已經默默盤算如何報復了。
而聖德太後,的確因阿丹的稟報吃了一驚:「你確定不是陶氏那丫鬟胡說八道?」
「娘娘,淑絹就是個愚
忠陶氏的婢女,她萬無可能編造出這麽一番匪夷所思的言論,而且……這並非關鍵……」
聖德太後神色凝重:「是,最關鍵的是不管陶氏有無夢卜異能,而是六郎竟然對淑娟的話信之不疑!陶氏至少有一點沒有說謊,看來六郎,的確對小顧……」
聖德太後覺得十分頭痛。
她比弘復帝更加了解秦詢,她知道秦詢的期望不僅僅限於權位,聖德太後甚至不無懊惱,後悔自己那時為了不讓孫兒心生奪儲的野心,有意引導他安於平凡人的意趣,秦詢是在她的影響下,寄望禮法之外,尚能得個情投意合的枕邊人,愛慕,傾心,長相廝守,不離不棄,說到底這些凡夫俗子之樂,是她想得而不能得的人事。
倘若這個時候,她在告訴孫兒,萬人之上註定孤家寡人,不知是否為時已晚?
但聖德太後明白,春歸是無辜的,不應為太子的偏執承擔過責。
所以春歸在慈寧宮中並未受到任何刁難,珍瓏殺局已破,她再度迎來了柳暗花明。
聖慈太後似乎也因為這回事件心有餘悸,不敢再有任何挑釁,一切看來都是那樣的風平浪靜,可就在這一天,春歸忽然在相陪王太後逛玩後花園時,看見了一個亡魂倉皇飛掠而過,她認出了這個亡魂。
有一麵之緣,正是太子冊封大典那日宮宴上,鄭貴妃身邊的那位。
果然不久,就聽見了這位宮人的死訊。
是從敬妃口中,把這一起命案稟知王太後:「是永寧宮的宮女,姓徐,名葵釧,她原本是在浣衣房服侍,為貴妃宮裏的官宦徐島所薦,才被調去的永寧宮,今日忽然就莫名其妙投了井,貴妃聲稱……是葵釧咱兒夜裏砸了貴妃心愛的粉盒,貴妃訓斥了她幾句,又說要把她調回浣衣房,原本隻是一句氣話,不曾想葵釧烈性,為此就投了井。」
「皇上怎麽說?」王太後問敬妃。
「妾身沒敢為這事打擾皇上,所以……先來問問娘娘的見解。」
聖德太後盯了敬妃一眼:「你啊,就是這般拿不定主意,宮人再是皇帝的奴婢,也是活生生一條性命,且鄭氏,她刁蠻歸刁蠻,永寧宮這多年來也沒出過這樣的事體,忽然就發生了命案,鄭氏還一口承認因她苛折才導致葵釧投井,這事原本就蹊蹺。你而今掌管著後宮事務,卻舉棋不定,你這樣的性情,可不能成為詢兒的助益。」
敬妃低著頭,一聲都不敢吭。
「這事兒呢,便是不先稟知皇上,你也該和太子妃商議,問我的主張有何意思?我這一雙膝蓋骨都埋在黃土底下了,日後還能替你們婆媳主持宮裏的事務?」
「妾身是擔心,畢竟詢兒媳婦而今隻是太子妃。」
「皇上把國政都交給了詢兒主理,內宮事務太子妃也確該歷練著了,冊封大典都已經舉行,你還在瞻前顧後?也好,我這把老骨頭橫豎閑著也是閑著,就再為你分擔一回吧,請太子妃來,咱們娘幾個好好剖析下這件命案。」
聖德太後一邊又拉了春歸的手:「這事小顧正好擅長,也替太子妃出出主意。」
春歸是巴不得摻和的。
------------
第714章 又惹「妒嫉」
明珠從始至終都不知曉春歸遭遇珍瓏殺局這件事,她且以為春歸是一直住在慈寧宮呢,因著太子還未遷入慈慶宮,明珠也無法日日來慈寧、壽康兩宮問安,所以今日見春歸在慈寧宮宮門處相迎,她尚覺得順理成章,也不問王太後和敬妃因為何事召見,隻拉著春歸問「近日還好」。
春歸笑著應道:「娘娘是聽說我因暗疾而至子嗣艱難,留我在宮裏,是為讓宮中的女醫替我診治。」
這話倒也不假,從萬春苑解禁後,自從當真來了慈寧宮,聖德太後的確請了於婦人症上頗有經驗的女醫替春歸調治身體。
「姐姐還年輕,子嗣之事也不用急於一時,放穩了心好生調養才是。」明珠一邊安慰著,又聽春歸問起小皇孫來,一邊笑應:「最近可以抬頭了,和他說話,吚吚呀呀回應的時候也更多,昨兒晚上殿下抱著阿鯉逗趣,阿鯉皺著張小臉兒,大嗓子喊了一聲出來,殿下硬說他是喊餓,自誇了半天呢,說什麽虎父無犬子,多大點兒的小兒就學著說話了。」
太子的威脅和阿丹的勸說兼而有之,淑絹終於不再守口如瓶了。
「陶才人……有夢卜的異能……」
一切的事情就從這句話開始,陶氏的秘辛徹底揭露。
阿丹覺得無比的頭疼,她要把這件事告訴王太後。
太子沒有阻止。
不需要再向任何人求證了,夢境非虛,確然就是命定,陶氏原本應當嫁入太師府,而春歸才是他的才人,長相廝守,是他和她的理所應當,他原本不該隻站在沉默的遠處,連對視一眼都無法奢求。
但這些暫時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他是想讓陶氏死。
不過陶氏而今仍在壽康宮,鞭長莫及,看聖慈太後的念頭,是不願放棄陶氏腹中胎兒的。
太子已經默默盤算如何報復了。
而聖德太後,的確因阿丹的稟報吃了一驚:「你確定不是陶氏那丫鬟胡說八道?」
「娘娘,淑絹就是個愚
忠陶氏的婢女,她萬無可能編造出這麽一番匪夷所思的言論,而且……這並非關鍵……」
聖德太後神色凝重:「是,最關鍵的是不管陶氏有無夢卜異能,而是六郎竟然對淑娟的話信之不疑!陶氏至少有一點沒有說謊,看來六郎,的確對小顧……」
聖德太後覺得十分頭痛。
她比弘復帝更加了解秦詢,她知道秦詢的期望不僅僅限於權位,聖德太後甚至不無懊惱,後悔自己那時為了不讓孫兒心生奪儲的野心,有意引導他安於平凡人的意趣,秦詢是在她的影響下,寄望禮法之外,尚能得個情投意合的枕邊人,愛慕,傾心,長相廝守,不離不棄,說到底這些凡夫俗子之樂,是她想得而不能得的人事。
倘若這個時候,她在告訴孫兒,萬人之上註定孤家寡人,不知是否為時已晚?
但聖德太後明白,春歸是無辜的,不應為太子的偏執承擔過責。
所以春歸在慈寧宮中並未受到任何刁難,珍瓏殺局已破,她再度迎來了柳暗花明。
聖慈太後似乎也因為這回事件心有餘悸,不敢再有任何挑釁,一切看來都是那樣的風平浪靜,可就在這一天,春歸忽然在相陪王太後逛玩後花園時,看見了一個亡魂倉皇飛掠而過,她認出了這個亡魂。
有一麵之緣,正是太子冊封大典那日宮宴上,鄭貴妃身邊的那位。
果然不久,就聽見了這位宮人的死訊。
是從敬妃口中,把這一起命案稟知王太後:「是永寧宮的宮女,姓徐,名葵釧,她原本是在浣衣房服侍,為貴妃宮裏的官宦徐島所薦,才被調去的永寧宮,今日忽然就莫名其妙投了井,貴妃聲稱……是葵釧咱兒夜裏砸了貴妃心愛的粉盒,貴妃訓斥了她幾句,又說要把她調回浣衣房,原本隻是一句氣話,不曾想葵釧烈性,為此就投了井。」
「皇上怎麽說?」王太後問敬妃。
「妾身沒敢為這事打擾皇上,所以……先來問問娘娘的見解。」
聖德太後盯了敬妃一眼:「你啊,就是這般拿不定主意,宮人再是皇帝的奴婢,也是活生生一條性命,且鄭氏,她刁蠻歸刁蠻,永寧宮這多年來也沒出過這樣的事體,忽然就發生了命案,鄭氏還一口承認因她苛折才導致葵釧投井,這事原本就蹊蹺。你而今掌管著後宮事務,卻舉棋不定,你這樣的性情,可不能成為詢兒的助益。」
敬妃低著頭,一聲都不敢吭。
「這事兒呢,便是不先稟知皇上,你也該和太子妃商議,問我的主張有何意思?我這一雙膝蓋骨都埋在黃土底下了,日後還能替你們婆媳主持宮裏的事務?」
「妾身是擔心,畢竟詢兒媳婦而今隻是太子妃。」
「皇上把國政都交給了詢兒主理,內宮事務太子妃也確該歷練著了,冊封大典都已經舉行,你還在瞻前顧後?也好,我這把老骨頭橫豎閑著也是閑著,就再為你分擔一回吧,請太子妃來,咱們娘幾個好好剖析下這件命案。」
聖德太後一邊又拉了春歸的手:「這事小顧正好擅長,也替太子妃出出主意。」
春歸是巴不得摻和的。
------------
第714章 又惹「妒嫉」
明珠從始至終都不知曉春歸遭遇珍瓏殺局這件事,她且以為春歸是一直住在慈寧宮呢,因著太子還未遷入慈慶宮,明珠也無法日日來慈寧、壽康兩宮問安,所以今日見春歸在慈寧宮宮門處相迎,她尚覺得順理成章,也不問王太後和敬妃因為何事召見,隻拉著春歸問「近日還好」。
春歸笑著應道:「娘娘是聽說我因暗疾而至子嗣艱難,留我在宮裏,是為讓宮中的女醫替我診治。」
這話倒也不假,從萬春苑解禁後,自從當真來了慈寧宮,聖德太後的確請了於婦人症上頗有經驗的女醫替春歸調治身體。
「姐姐還年輕,子嗣之事也不用急於一時,放穩了心好生調養才是。」明珠一邊安慰著,又聽春歸問起小皇孫來,一邊笑應:「最近可以抬頭了,和他說話,吚吚呀呀回應的時候也更多,昨兒晚上殿下抱著阿鯉逗趣,阿鯉皺著張小臉兒,大嗓子喊了一聲出來,殿下硬說他是喊餓,自誇了半天呢,說什麽虎父無犬子,多大點兒的小兒就學著說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