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後的朝堂,還得指望逕勿一批後起之秀為主力支撐。」許晉到底還是提醒:「逕勿真決意不同殿下回京,而是……先往汾陽操持治喪之事?」


    「庭已經請得恩旨,可暫緩回京。」蘭庭也毫不猶豫。


    他現而今還無法將害殺李公父子的元兇首惡鄭秀繩之以法,甚至可能連竇章都十之八九不得判死,唯華霄霽和楚楚二人,雖與此案直接相幹,但他們一個是出於無意,一個是受令於人,他們兩個的人頭都不足以告慰李公及舅嶽。


    已經是對不住春歸了,當然要陪同春歸扶柩歸籍,協助外家治喪。


    許晉也知道蘭庭是心意已決,並不多勸,神色間卻頗有安慰之情:「你祖父過世得早,撒手時非但不曾安排好你的婚事,甚至把重擔加諸在你肩頭,他臨終之前,唯一覺得放心不下之事,就怕你因為姻緣不能自主,日後無法與妻室和睦,我們兩家雖然交好,於此一事上到底無法給予你切實的關照,所幸的是陰差陽錯,竟被你娶著了真正情投意合的佳侶,於夫妻緣份上,你倒是比你祖父更加幸運,你又是懂得珍惜的人,而今能時時事事都為妻室著想,小兩口能夠琴瑟和諧相互扶助,太師公在天有靈,想必也會徹底安心了。逕勿,而今東宮位定,你乃儲君近臣,太師公當年的遺誌,也算是實現了一半,接下來,就望你始終堅持初衷,繼續輔佐儲君,達成安定社稷復興盛世之國運。」


    「庭領許公教囑,必不敢忘初心。」


    於此,這場三位皇子角逐東宮儲位的戰役總算是塵埃落定,蘭庭卻暫時與太子「分道揚鑣」,不過太子啟程之前,吳王宮裏又差點鬧生一場不算風波的風波。


    ------------


    第687章 一手離間


    對於陶芳林而言,周王得儲著實不算多大一件驚喜,因為在她經歷的前一世,周王也正是因為監政江南有功力壓臨淄王與秦王,尚在江南未歸京城時便被立為東宮太子。不過當年陶芳林可沒有隨來南京,所以她根本不知周王及蘭庭江南此行經歷了多少波折,那時她一門心思都用在怎麽剷除盼顧這件事上,一邊痛恨蘭庭一邊焦灼於該怎麽保住太師府長孫媳的地位,壓根就沒有關注過政事。


    連袁箕獲死,錢柏坡等等官員獲罪,這些朝堂上的大事她竟然半件不曾留心。


    在她看來,周王得儲無異於理所當然的事,此乃命中注定,但與前世稍有不同的是,這回因她隨來南京,總有相助太子一臂之力的功勞。


    總之陶芳林不覺突然,卻感雀躍。


    尤其的洋洋自得,甚至認為等自己順利生產,要能一舉得男,理所當然便能得到上一世顧才人的幸運,太子也會為她請封個夫人的品階。


    怎知這日正打點著啟程回京的事,卻有一樁有若晴天霹靂的噩耗直接砸在了陶芳林的天靈蓋上。


    「殿下這是何意?殿下真說了不讓我回京?」陶芳林難以置信,抓著趕來通風報訊的淑絹逼問不停。


    淑絹也是猶豫在三,認為這件事還是應當知會陶才人一聲,她瞞著陶才人太子已經對她生疑的事已然是良知不安了,若連這件大事也隱瞞……與背主儼然無甚區別。


    「殿下確然是這樣交待奴婢,讓奴婢……負責打點行裝準備啟程,隻留下幾個可靠的僕婢,留在吳王宮照顧才人。」


    陶芳林哪裏坐得住?這個時候她可顧不上暴露淑絹是通風報訊的人,忙不迭便找上太子質問,但態度當然不能強硬,是以哭訴為主:「妾身不知身犯什麽過錯,以至於觸怒殿下,竟不許妾身隨殿下回京,要將妾身棄於南京,望殿下直言相告,妾身若真有罪錯,甘願領罰,不過若隻是誤解,還望殿下念在妾身已經懷有殿下骨肉份上,予以寬諒。」


    周王極其不耐地蹙緊了眉頭:「你現在懷有身孕,經不得舟車勞頓,本宮正是為了你及腹中胎兒著想,才打算將你暫時留在吳王宮,日後待你平安分娩,再接你回京。」


    陶芳林又哪裏甘心?


    懷胎需得十月,又至少得等到坐完月子才能動身,這麽長時間,和太子分隔在南北兩地,萬一太子把她完全拋之腦後該怎生是好?更不說如今周王已經得儲,那顧春歸必然不會再用欲擒故縱的手段把太子往外推,要是她不在東宮,沒人阻止得了顧氏,萬一讓顧氏得逞那可就大事不妙了!


    且太子隻以為得儲之後就能順理成章登極九五,殊不料還有陰謀詭計等著他,會害他功敗垂成!


    隻有她能阻止接下來的陰謀,不讓太子再被顧春歸這紅顏禍水連累。


    她必須要隨太子回京!


    「殿下,相較於舟車勞頓,妾身更害怕孤身一人在這吳王宮裏啊,必定會日夜不安坐臥不寧,又怎會適益安養?殿下雖因奉旨,急著趕回京城,妾身也不敢拖累殿下行程,可與殿下分路而行,妾身一行可乘大船完全隻走水路


    ,便不會受顛簸之累,還望殿下恩許。」


    太子也料到陶芳林必然不肯獨自留在南京,否則他還真有打算就這樣把這女人「遺忘」在吳王宮裏,省得她日後再興風作浪,不過陶芳林既然下定決心要回京城,就算他不許,這女人想必也會通過聖慈太後達償所願——太子很清楚,他雖然入主東宮,儲位坐不坐得穩還不確定,聖慈太後又畢竟是父皇的生母,他的親祖母,自古皇室奉行的是以孝治國,聖慈太後若開口讓他接回陶氏,他就不能違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首輔家的長孫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剎時紅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剎時紅瘦並收藏首輔家的長孫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