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王宮裏接下來的日子,著實是讓淑絹深覺步步驚心。
而隨著元宵節後,周王再次因為征賦等各項收尾工作開始案牘勞形,竟然提出將淑絹幹脆調走服侍時,陶芳林的心情不自主便是往下一沉,就連周王府的良醫正已經給出確診,斷定她的確懷有身孕的利好消息也不能減輕那疑慮,這日的「告別」之辭,說得就很是皮笑肉不笑。
「瞧瞧,阿淑你果然是太低估了自個兒,這還沒等回京呢,殿下便迫不及待要替你定名了,王妃又是寬容大度的主母,待殿下提出正式納了你為王府妾室,王妃必然不會反駁,說不定啊,今後就能得個選侍的名銜,
這回你總算不能夠再埋怨我硬逼著你服侍殿下了吧,阿淑日後成了宗室貴眷,可別忘了我的好。」
這番話不無告誡之意,淑絹聽進耳裏隻覺越發的心驚膽顫。
她著實難以抒解心裏的鬱愁,這日便忍不住去清暉園裏閑逛,不覺間竟然就逛去了中庭,遠遠的看見好幾個丫鬟正攀折著花枝,走近些,認出正是太師府的菊羞、入淵幾個,又有周王府的婢女阿丹。
淑絹情知阿丹是聖德太後調撥給周王的僕婢,一貫便得周王信重,所以也養成不苟言笑頗有威儀的態勢,往常可不見她和婢女們笑談玩鬧,而這時眼見著菊羞竟敢拿著花枝往阿丹身上抽打,阿丹也不著惱,淑絹多少覺得幾分驚異。
她這時也不好調頭便走,隻能近前招呼閑敘幾句。
菊羞她們也不避忌,仍是自顧玩鬧。
於是淑絹便知道了今日她幾個聚在這裏折花,是為了給菊羞的姐姐梅妒道賀。
「大奶奶已經開了口,大爺自是不會有異議,湯回更是喜不自勝,這下可好,他就算我日後的準姐夫了,雖說姐姐而今仍在安樂院服侍,我們不能去安樂院裏鬧騰,但晚上等姐姐得了空閑,拉她來安平院,我們再親口把這件喜訊告訴姐姐,看她這回還敢不飲酒。」菊羞捉弄起親生姐妹來也毫不手軟。
「阿丹姐姐今晚也一起來,你可也是盡了力的,該當阿梅姐姐一杯酒敬。」入淵儼然也很期待安樂院今晚即將召開的一場「夜宴」。
「阿梅的婚事算是定了,阿菊你的呢?」阿丹笑問。
「我早央了大奶奶,讓大奶奶在太師府家僕裏給我擇個英俊少年,雖說婚事得等回京後才能落定,也算是終生有靠了。」
阿丹本想打趣菊羞,聽這話後「噗嗤」一笑:「你倒是一點不怕羞,居然還有這麽厚的臉皮央著顧宜人許你自擇夫婿,還拿來在我們麵前顯擺。」
「有什麽好羞的,哪個女子不嫁人,就算僕婢夠了年紀,主家不也得允許婚配?這可是人生大事,要因怕羞糊裏糊塗嫁了個說不到一處的夫婿,豈不是害了自個兒?我們啊,又都這樣的幸運,大奶奶可不是拘泥的主母,不單隻我,入淵你們幾個日後婚嫁,也可以自己擇婿。」
淑絹看著得意洋洋的菊羞,羨慕之情幾乎摁捺不住。
------------
第679章 決戰之前
菊羞並不知道自己的一番話引起了淑絹內心有如山呼海嘯的艷羨,春歸從來就沒關注過周王府內宅的閑事,一貫便待陶芳林極其疏遠,菊羞幾個丫鬟也從來不會多事打探陶才人的情形,這時甚至不知陶才人已經有孕的事,就更沒聽說淑絹已經攀上了高枝兒,之所以相請阿丹,是因陪著周王私巡那段兒,阿丹也是同行人,一來二去菊羞便和阿丹奠定了「革命友誼」,而今大夥又同住在吳王宮,來往起來倒也不會不方便。
但阿丹卻是知道淑絹的事,此時留心著淑絹的神情,想到周王的囑咐,自然是要抓緊時機動搖這位陶氏忠僕的。
便和菊羞一夥告辭:「晚上我再來尋你們,這會兒子卻還得趕回去盯著內苑廚房的事務,就不和你們消磨了。」
也順理成章般拉了淑絹一同離開。
淑絹忍不住問道:「我也聽說過梅妒和菊羞是顧宜人家裏的舊仆,自小便服侍著宜人,以為顧宜人會放良,替她們擇一戶殷實的良籍婚配,怎麽竟然仍是在太師府家僕中擇婚?」
「是梅妒、菊羞自己不願放良,央著顧宜人莫讓她們外嫁呢。要說來若是主母苛厲,僕婢們才不情願終生服侍,誰不望放了良籍得個自在?但顧宜人莫說待梅、菊姐妹兩個不是普通情分,便是對待青萍她們幾個後頭的人,也都是寬厚包容,給顧宜人為奴為婢,半點都不擔心會被嗬護責罰。
情形就又不同了,放良之後的僕婢也多是嫁去小門小戶,保不定起初家境殷實哪一日就會發生變故,莫如留在太師府,並不會操心衣食疾苦,又不會斷絕了和主家的情誼,這樣看來竟是有百益而無一害,便如同我,原是太後跟前的宮人,太後寬厚,先前許了我夠了歲數就放良外嫁,可我並不捨得從此離了太後再難麵見。
倒是太後把我調去周王府,殿下也說了日後會讓王妃給我擇個家生仆,便是嫁了人,我也可央著王妃帶我入宮問太後安康,這是我的心願,半點不覺委屈。」
淑絹再度覺得驚奇。
因為陶才人篤斷阿丹日後必為周王媵妾,沒想到阿丹卻是這樣的想法。
但她當然不會再多問,還是阿丹主動和她交心。
「我在宮裏見得多了,多少嬪妃們眼看著是風光無限,但伴君如伴虎,著實是稍不謹慎便有可能獲罪受處,要是判死倒還一了百了,最淒良無望,莫過於被幽禁深宮,落得個饑寒病痛無人過問,受盡摧折後才香消玉殞。即便是周王府並不比得三宮六院,王妃殿下更加不是毒辣心腸,但王府裏這多姬人媵妾,相爭的無非恩寵,傾軋爭鬥不會休止也無法避免,膽顫心兢的活著,有何意趣?就連聖德太後,可夠尊榮無上了,連太後都說過,最命舛不甘則是,嫁入了帝王家。所以太後根本就沒想過讓我為殿下的妾媵,我不過也隻是服侍了太後一場,太後卻不忘垂詢我的心願,且毫不猶豫成全,這便是我這一生,雖從前命舛,卻未必不得柳暗花明的幸運。」
而隨著元宵節後,周王再次因為征賦等各項收尾工作開始案牘勞形,竟然提出將淑絹幹脆調走服侍時,陶芳林的心情不自主便是往下一沉,就連周王府的良醫正已經給出確診,斷定她的確懷有身孕的利好消息也不能減輕那疑慮,這日的「告別」之辭,說得就很是皮笑肉不笑。
「瞧瞧,阿淑你果然是太低估了自個兒,這還沒等回京呢,殿下便迫不及待要替你定名了,王妃又是寬容大度的主母,待殿下提出正式納了你為王府妾室,王妃必然不會反駁,說不定啊,今後就能得個選侍的名銜,
這回你總算不能夠再埋怨我硬逼著你服侍殿下了吧,阿淑日後成了宗室貴眷,可別忘了我的好。」
這番話不無告誡之意,淑絹聽進耳裏隻覺越發的心驚膽顫。
她著實難以抒解心裏的鬱愁,這日便忍不住去清暉園裏閑逛,不覺間竟然就逛去了中庭,遠遠的看見好幾個丫鬟正攀折著花枝,走近些,認出正是太師府的菊羞、入淵幾個,又有周王府的婢女阿丹。
淑絹情知阿丹是聖德太後調撥給周王的僕婢,一貫便得周王信重,所以也養成不苟言笑頗有威儀的態勢,往常可不見她和婢女們笑談玩鬧,而這時眼見著菊羞竟敢拿著花枝往阿丹身上抽打,阿丹也不著惱,淑絹多少覺得幾分驚異。
她這時也不好調頭便走,隻能近前招呼閑敘幾句。
菊羞她們也不避忌,仍是自顧玩鬧。
於是淑絹便知道了今日她幾個聚在這裏折花,是為了給菊羞的姐姐梅妒道賀。
「大奶奶已經開了口,大爺自是不會有異議,湯回更是喜不自勝,這下可好,他就算我日後的準姐夫了,雖說姐姐而今仍在安樂院服侍,我們不能去安樂院裏鬧騰,但晚上等姐姐得了空閑,拉她來安平院,我們再親口把這件喜訊告訴姐姐,看她這回還敢不飲酒。」菊羞捉弄起親生姐妹來也毫不手軟。
「阿丹姐姐今晚也一起來,你可也是盡了力的,該當阿梅姐姐一杯酒敬。」入淵儼然也很期待安樂院今晚即將召開的一場「夜宴」。
「阿梅的婚事算是定了,阿菊你的呢?」阿丹笑問。
「我早央了大奶奶,讓大奶奶在太師府家僕裏給我擇個英俊少年,雖說婚事得等回京後才能落定,也算是終生有靠了。」
阿丹本想打趣菊羞,聽這話後「噗嗤」一笑:「你倒是一點不怕羞,居然還有這麽厚的臉皮央著顧宜人許你自擇夫婿,還拿來在我們麵前顯擺。」
「有什麽好羞的,哪個女子不嫁人,就算僕婢夠了年紀,主家不也得允許婚配?這可是人生大事,要因怕羞糊裏糊塗嫁了個說不到一處的夫婿,豈不是害了自個兒?我們啊,又都這樣的幸運,大奶奶可不是拘泥的主母,不單隻我,入淵你們幾個日後婚嫁,也可以自己擇婿。」
淑絹看著得意洋洋的菊羞,羨慕之情幾乎摁捺不住。
------------
第679章 決戰之前
菊羞並不知道自己的一番話引起了淑絹內心有如山呼海嘯的艷羨,春歸從來就沒關注過周王府內宅的閑事,一貫便待陶芳林極其疏遠,菊羞幾個丫鬟也從來不會多事打探陶才人的情形,這時甚至不知陶才人已經有孕的事,就更沒聽說淑絹已經攀上了高枝兒,之所以相請阿丹,是因陪著周王私巡那段兒,阿丹也是同行人,一來二去菊羞便和阿丹奠定了「革命友誼」,而今大夥又同住在吳王宮,來往起來倒也不會不方便。
但阿丹卻是知道淑絹的事,此時留心著淑絹的神情,想到周王的囑咐,自然是要抓緊時機動搖這位陶氏忠僕的。
便和菊羞一夥告辭:「晚上我再來尋你們,這會兒子卻還得趕回去盯著內苑廚房的事務,就不和你們消磨了。」
也順理成章般拉了淑絹一同離開。
淑絹忍不住問道:「我也聽說過梅妒和菊羞是顧宜人家裏的舊仆,自小便服侍著宜人,以為顧宜人會放良,替她們擇一戶殷實的良籍婚配,怎麽竟然仍是在太師府家僕中擇婚?」
「是梅妒、菊羞自己不願放良,央著顧宜人莫讓她們外嫁呢。要說來若是主母苛厲,僕婢們才不情願終生服侍,誰不望放了良籍得個自在?但顧宜人莫說待梅、菊姐妹兩個不是普通情分,便是對待青萍她們幾個後頭的人,也都是寬厚包容,給顧宜人為奴為婢,半點都不擔心會被嗬護責罰。
情形就又不同了,放良之後的僕婢也多是嫁去小門小戶,保不定起初家境殷實哪一日就會發生變故,莫如留在太師府,並不會操心衣食疾苦,又不會斷絕了和主家的情誼,這樣看來竟是有百益而無一害,便如同我,原是太後跟前的宮人,太後寬厚,先前許了我夠了歲數就放良外嫁,可我並不捨得從此離了太後再難麵見。
倒是太後把我調去周王府,殿下也說了日後會讓王妃給我擇個家生仆,便是嫁了人,我也可央著王妃帶我入宮問太後安康,這是我的心願,半點不覺委屈。」
淑絹再度覺得驚奇。
因為陶才人篤斷阿丹日後必為周王媵妾,沒想到阿丹卻是這樣的想法。
但她當然不會再多問,還是阿丹主動和她交心。
「我在宮裏見得多了,多少嬪妃們眼看著是風光無限,但伴君如伴虎,著實是稍不謹慎便有可能獲罪受處,要是判死倒還一了百了,最淒良無望,莫過於被幽禁深宮,落得個饑寒病痛無人過問,受盡摧折後才香消玉殞。即便是周王府並不比得三宮六院,王妃殿下更加不是毒辣心腸,但王府裏這多姬人媵妾,相爭的無非恩寵,傾軋爭鬥不會休止也無法避免,膽顫心兢的活著,有何意趣?就連聖德太後,可夠尊榮無上了,連太後都說過,最命舛不甘則是,嫁入了帝王家。所以太後根本就沒想過讓我為殿下的妾媵,我不過也隻是服侍了太後一場,太後卻不忘垂詢我的心願,且毫不猶豫成全,這便是我這一生,雖從前命舛,卻未必不得柳暗花明的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