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李幹元隻是李濟的族伯,他不可能贊同李濟休棄丁娘子,就算李濟固執己見,李幹元也不可能因此與丁北鬥銜恨。」春歸道。
「所以輝輝也想到了申師鵠接下來的計劃。」蘭庭看向春歸清亮的眼睛。
「毒殺申氏隻是第一步,毒殺李濟嫁禍丁娘子才是最終目的。」春歸也沒有故弄玄虛:「李濟若緊跟著被毒殺,殿下更加不會讓丁娘子獲罪,兩件命案,最簡單的平息方式就是找個吳王宮的宮人頂罪,可以做成是吳王宮的宮人聽從臨淄王或秦王黨徒指使,毒殺李濟和申氏,嫁禍丁娘子。但這當然無法服眾,袁箕也會煽風點火散布謠言,李幹元
畢竟是李濟的族親,倘若執意再與丁北鬥結盟,罔顧一姓子侄隻圖榮華富貴,他的聲譽便會大大受損,所以事情若真鬧到那樣的地步,李幹元就算不和丁北鬥反目,也必定會和其劃清界限,那時袁箕就有機會爭取李幹元為臨淄王所用。」
申師鵠真正想殺的人其實是李濟,但申氏也必須死,因為申氏若不死,李濟和丁娘子夫婦間並無矛盾衝突,袁箕就無法做到嫁禍丁娘子,當然就更不可能離間李幹元和丁北鬥二人的利益聯盟了。
而這個計劃既然已經製定妥當,袁箕早便收買了申師鵠父子,就算出現他沒有料到的枝節——如蘭庭並沒有被成功調虎離山,但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申師鵠父子仍然執行了袁箕的計劃,且他們挑中的一天,周王和蘭庭的確不在吳王宮裏,事情最終還是被春歸攬責上身,不過袁箕低估了春歸這女流之輩。
不需蘭庭在場,春歸也能夠一眼識穿陰謀。
她下令把申氏左右的僕婢關禁,便將逼得申師鵠父子二人不得不親自動手毒殺李濟,而袁箕的奸計要想得逞,必定要令這兩件命案撲朔離奇,也就是說申師鵠父子必須擇清他們自己,不能露出馬腳敗露罪行,他們必須讓人相信砒/霜隻能落於吳王宮送去雲定院的飲食中,而昨日李濟痛失愛妾,必定是無心進食的,申家父子沒有下手機會,更何況他們還需要挑撥得李濟大鬧一場,才能使申氏中毒案鬧出吳王宮去,為日後成功嫁禍丁娘子做足鋪墊。
所以春歸才會認為昨晚多半會風平浪靜。
而今日午宴,周王和蘭庭邀請竇章等等臣公飲談,不會因為一介長史內闈區區側室殞命便告取消,事實上吳王宮也根本不可能為李濟用作治喪的場所,無論他多麽悲痛多麽不甘,都隻能將申氏裝斂且送出棺木找一處寺廟抑或道宮停放,待日後回京再行治喪下葬之事。
這原本是合情合理之事,卻造成了李濟離奇的悲憤。
當然也有申家父子兩個在旁不斷煽風點火的原因。
「我與丁氏必定義絕,她已不再為我李門婦人,申娘才是我的正室,我為何不能在吳王宮替她治喪?我不能容忍申娘身後還要受此羞辱!」
虧這位還是仕途中人,他怕是以為自己有了君主之權,大筆一揮就能決定把亡故的後宮妃嬪以皇後之名追葬,且讓天下人無不信服,隻要他承認了申氏為正妻,就有資格在吳王宮治喪,也不想想莫說申氏,便是他李濟這會兒子一命嗚呼了,也萬萬沒那大體麵讓太祖舊居宮室高掛白幡。
便是周王也沒那尊榮好不好?
可不提旁人聽他這番言論會如何了,就連申家父子聽了都忍不住麵麵相覷,十分慶幸袁閣老的招攬,因為他們這時都已確定李濟雖有了個前程似錦的起點,看來確然沒有高飛遠翔的能力,這個靠山就是個泥土坡,靠上去也指望不上榮華富貴不說,還隨時可能崩塌被他填埋。
「治喪之事還不急在一時,不過長史,老兒可就隻有這麽一個獨女啊,老兒雖無能,卻也不能容忍害殺小女之兇徒逍遙法外,還請長史為小女討回公道。」
怎麽討回公道?當然是直接找應天府的官員舉告!
------------
第640章 大夢難醒
李濟雖則是孤身作戰卻也運步如飛,而他這時不但已經換上了一身縞素喪服,且因整晚撫屍痛哭導致目腫臉漲,這麽一陣風般的卷進了宴廳,自然吸引得「萬眾囑目」,歡聲笑語瞬息凝固了。
而今日就宴的除了竇章、孟治等等臣公,還有尹寄餘、華霄霽一應僚客也都在場,雖說隻是飲談並沒有絲竹助興,不過宴廳裏的氣氛其實相比賞菊宴時更加融洽,但這一切當然都因李濟這麽位不速之客擾亂,連其實已經有了心理準備的周王都真實的因此嗆了口酒——鬧事歸鬧事,好歹也請李長史你注意一下儀容吧,這副形態闖進來,不知情的人還以為你突然死了高堂父母本殿下還不許你丁憂,才至於如此憤慨悲痛呢。
目瞪口呆的人們再聽李濟一番陳述,就越發目瞪口呆了。
周王甚至差點沒有笑場,穩了幾十穩才穩住自個兒:「李長史,申氏是你的妾室就是你的妾室,你再是如何悲痛,也沒有讓我允許你用正妻之禮把申氏斂葬的道理吧?我可不能容你寵妾滅妻……再者說你竟然指控顧宜人為殺害申氏的幫凶?孤王明白你因失愛妾智昏神亂,但你這般血口噴人……孤王可就得加以訓斥了。」
「丁氏乃毒殺內子的真兇,顧宜人卻有意包庇……」
「打住打住,申氏是誰殺害,可不由你空口白牙斷言,孤王也的確認為此案並無罪證確鑿,尚需時日察證,今日公假,孤王與諸公正度佳節,不宜審問此案,你還是先行節哀,安心待判吧。」
「所以輝輝也想到了申師鵠接下來的計劃。」蘭庭看向春歸清亮的眼睛。
「毒殺申氏隻是第一步,毒殺李濟嫁禍丁娘子才是最終目的。」春歸也沒有故弄玄虛:「李濟若緊跟著被毒殺,殿下更加不會讓丁娘子獲罪,兩件命案,最簡單的平息方式就是找個吳王宮的宮人頂罪,可以做成是吳王宮的宮人聽從臨淄王或秦王黨徒指使,毒殺李濟和申氏,嫁禍丁娘子。但這當然無法服眾,袁箕也會煽風點火散布謠言,李幹元
畢竟是李濟的族親,倘若執意再與丁北鬥結盟,罔顧一姓子侄隻圖榮華富貴,他的聲譽便會大大受損,所以事情若真鬧到那樣的地步,李幹元就算不和丁北鬥反目,也必定會和其劃清界限,那時袁箕就有機會爭取李幹元為臨淄王所用。」
申師鵠真正想殺的人其實是李濟,但申氏也必須死,因為申氏若不死,李濟和丁娘子夫婦間並無矛盾衝突,袁箕就無法做到嫁禍丁娘子,當然就更不可能離間李幹元和丁北鬥二人的利益聯盟了。
而這個計劃既然已經製定妥當,袁箕早便收買了申師鵠父子,就算出現他沒有料到的枝節——如蘭庭並沒有被成功調虎離山,但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申師鵠父子仍然執行了袁箕的計劃,且他們挑中的一天,周王和蘭庭的確不在吳王宮裏,事情最終還是被春歸攬責上身,不過袁箕低估了春歸這女流之輩。
不需蘭庭在場,春歸也能夠一眼識穿陰謀。
她下令把申氏左右的僕婢關禁,便將逼得申師鵠父子二人不得不親自動手毒殺李濟,而袁箕的奸計要想得逞,必定要令這兩件命案撲朔離奇,也就是說申師鵠父子必須擇清他們自己,不能露出馬腳敗露罪行,他們必須讓人相信砒/霜隻能落於吳王宮送去雲定院的飲食中,而昨日李濟痛失愛妾,必定是無心進食的,申家父子沒有下手機會,更何況他們還需要挑撥得李濟大鬧一場,才能使申氏中毒案鬧出吳王宮去,為日後成功嫁禍丁娘子做足鋪墊。
所以春歸才會認為昨晚多半會風平浪靜。
而今日午宴,周王和蘭庭邀請竇章等等臣公飲談,不會因為一介長史內闈區區側室殞命便告取消,事實上吳王宮也根本不可能為李濟用作治喪的場所,無論他多麽悲痛多麽不甘,都隻能將申氏裝斂且送出棺木找一處寺廟抑或道宮停放,待日後回京再行治喪下葬之事。
這原本是合情合理之事,卻造成了李濟離奇的悲憤。
當然也有申家父子兩個在旁不斷煽風點火的原因。
「我與丁氏必定義絕,她已不再為我李門婦人,申娘才是我的正室,我為何不能在吳王宮替她治喪?我不能容忍申娘身後還要受此羞辱!」
虧這位還是仕途中人,他怕是以為自己有了君主之權,大筆一揮就能決定把亡故的後宮妃嬪以皇後之名追葬,且讓天下人無不信服,隻要他承認了申氏為正妻,就有資格在吳王宮治喪,也不想想莫說申氏,便是他李濟這會兒子一命嗚呼了,也萬萬沒那大體麵讓太祖舊居宮室高掛白幡。
便是周王也沒那尊榮好不好?
可不提旁人聽他這番言論會如何了,就連申家父子聽了都忍不住麵麵相覷,十分慶幸袁閣老的招攬,因為他們這時都已確定李濟雖有了個前程似錦的起點,看來確然沒有高飛遠翔的能力,這個靠山就是個泥土坡,靠上去也指望不上榮華富貴不說,還隨時可能崩塌被他填埋。
「治喪之事還不急在一時,不過長史,老兒可就隻有這麽一個獨女啊,老兒雖無能,卻也不能容忍害殺小女之兇徒逍遙法外,還請長史為小女討回公道。」
怎麽討回公道?當然是直接找應天府的官員舉告!
------------
第640章 大夢難醒
李濟雖則是孤身作戰卻也運步如飛,而他這時不但已經換上了一身縞素喪服,且因整晚撫屍痛哭導致目腫臉漲,這麽一陣風般的卷進了宴廳,自然吸引得「萬眾囑目」,歡聲笑語瞬息凝固了。
而今日就宴的除了竇章、孟治等等臣公,還有尹寄餘、華霄霽一應僚客也都在場,雖說隻是飲談並沒有絲竹助興,不過宴廳裏的氣氛其實相比賞菊宴時更加融洽,但這一切當然都因李濟這麽位不速之客擾亂,連其實已經有了心理準備的周王都真實的因此嗆了口酒——鬧事歸鬧事,好歹也請李長史你注意一下儀容吧,這副形態闖進來,不知情的人還以為你突然死了高堂父母本殿下還不許你丁憂,才至於如此憤慨悲痛呢。
目瞪口呆的人們再聽李濟一番陳述,就越發目瞪口呆了。
周王甚至差點沒有笑場,穩了幾十穩才穩住自個兒:「李長史,申氏是你的妾室就是你的妾室,你再是如何悲痛,也沒有讓我允許你用正妻之禮把申氏斂葬的道理吧?我可不能容你寵妾滅妻……再者說你竟然指控顧宜人為殺害申氏的幫凶?孤王明白你因失愛妾智昏神亂,但你這般血口噴人……孤王可就得加以訓斥了。」
「丁氏乃毒殺內子的真兇,顧宜人卻有意包庇……」
「打住打住,申氏是誰殺害,可不由你空口白牙斷言,孤王也的確認為此案並無罪證確鑿,尚需時日察證,今日公假,孤王與諸公正度佳節,不宜審問此案,你還是先行節哀,安心待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