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國公是何目的,我確然一頭霧水毫無端倪。」蘭庭道:「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咱們不能受其所擾,走進他設置的迷癉裏。」
蘭庭的辯解並沒能完全說服春歸安心,但春歸也知道自己的突發奇想也著實沒有憑證支撐,且這時就算能夠說服蘭庭對周王猜疑提
防,萬一這念頭確然是她在胡思亂想,對於大局可謂相當不利,她也放棄了說服,隻暗下決心接下來必須用心關注周王的言行舉止。
「我送你去艙房安歇吧,輝輝亦莫過於在此類權奪之事上廢神,從來謀事在人成事在天,隻要咱們做好該做之事,不必過於掛心成敗得失。」蘭庭攬了春歸的肩,把她往隔壁艙房送。
他看著春歸除去繡鞋頭挨軟枕,一副乖巧聽勸打算安歇的模樣,忍不住伏低身體親吻一下女子清爽的額頭,剛準備起身,袖子卻被青蔥玉指給輕輕拽住了。
春歸今晚的確覺得心神難寧無法入睡,忽閃著眼睫撒嬌:「待我睡著了逕勿再過去可否?」
「敢不從命?」蘭庭微笑,便順勢拉著了春歸的手:「你安心睡,我就在這裏。」
他看著春歸果然閉上了眼睛,才吹熄了榻邊上的燭燈,艙房裏一下子就黯寂了,隻有舷窗外流入的月色,水聲漿聲和女子逐漸平長的呼息,春歸已經入夢許久,蘭庭卻仍然不舍離開,但艙房裏一人躺臥雖然有足,兩人共枕卻儼然擁擠的床榻著實讓他無可奈何,他隻能在自己實在忍不住有如潮水般湧來的睏倦時,輕手輕腳的離開。
春歸也正陷入一場夢境。
這場著實逼真的夢境。
她騎著快馬,心情急躁,不知奔往何處,但也明白自己必須見到某個人,證實某件事,而場景卻有些恍惚的,隻漸漸荒無人煙,觸目是青山不斷、水流湍急。她從馬背上下來,一個踉蹌幾乎摔倒,但她儼然無法顧及許多,邁步直奔向一艘停靠在那不知名的水域上,看上去毫不起眼的一葉扁舟。
仿佛是突然之間,不知從哪裏湧來許多的黑衣人,他們蒙麵,眼神陰森,手持利器,阻斷了她的去路。
突然又聽馬蹄聲聲,她回頭。
她看見了同樣手持利劍,奔向她的人。
眉眼清晰,是周王。
春歸兀地坐起。
她當然仍在艙房,軟榻之上,水聲不斷縈繞耳畔。
隻茫然了一瞬,春歸就醒悟過來自己是從又一場逼真的噩夢驚醒,混亂的腦子裏忽然冒出了一個想法——
她是想到了另一個身具「夢卜」異能的人,周王府才人陶芳林,她選擇楚心積慮嫁入周王府,豈不篤定周王必是最終的勝者?而能夠讓天下大亂的罪魁,也應當便是最終大獲全勝且登臨帝位的人!
也許陶芳林最後在飢病交加中死亡,原因不僅僅是被太師府休棄,春歸不相信蘭庭就算休妻,竟能鐵石心腸到了眼睜睜看著曾經的結髮妻子掙紮於病痛困苦而不出手援助的地步,那麽是否能夠推斷出一個結論——蘭庭那時已經無法解救陶芳林於水深火熱之中了,那時整個太師府或許已經衰敗,甚至於,蘭庭已經身亡。
那時已然是天下大亂、民不聊生?
而陶芳林今生做出的選擇,應當是篤定周王能夠成為改變她不幸命運的人。
春歸茫然地看向舷窗之外。
此時窗外已見晨光,青蒼光色籠罩之下,遠遠的村落和山川一片靜謐。
這一日當周王賃下的大船停靠在郊外一處渡口時,謝百久到底還是被驅逐離開,當腳踏實地的那一刻,他方才終於籲出了一口長氣,為自己竟然未受皮肉之苦切實的慶幸起來,他當然不知道蘭庭是怎麽說服了周王沒有堅持把他殺而後快毀屍滅跡,他隻是盲目相信魏國公的眼光,既然看中了趙蘭庭為必須爭取之人
,那麽趙蘭庭就必定具備過人之處,那麽能夠說服或者瞞騙周王就成為理所當然。
當謝百久在堤岸上走出百餘步,才轉身去看已然準備揚帆啟行的大船。
正對上趴在柵杆上,莫問小道那雙兇狠的眼睛。
謝百久打了一個冷顫,暗下決心以後必定要對這小道避之千裏,這麽個嗜殺的狂徒著實讓人毛骨悚然。
於是謝百久在寫給魏國公復命的書信裏,自然便詳細敘述了他此行的驚險遭遇,尤其強調莫問小道絕非善類,建議就算趙蘭庭最終決定另投明主,為了魏國公日後平治天下、中興盛世的大業考慮,亦應當先行斬除莫問這麽個可能胡作非為影響時局的隱患。
其實謝百久已經完成他此下江南的使命,自然毫無必要仍在江南逗留,不過快馬送信自然要比他這麽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儒生趕返京城復命來得快捷,他深諳魏國公的性情規矩,是絕對不敢絲毫耽延慢怠報信一事的。
所以數日之後,坐陣京城的魏國公就收到了這封密書,當他看完之後不由哂笑:「謝百久好記性,用密語寫信,難得他還能洋洋灑灑寫成這一長篇,羅羅嗦嗦著把莫問小道重點描寫,謝百久這文采,不去寫話本子真是可惜了,我瞅著最近那個勞什子蘭陵笑的連載話本,塑造的人物都不如謝百久筆下的莫問活靈活現。」
卻把謝百久這封書信當即丟進了炭盆,頃刻間便化為灰燼。
魏國公那番話是感慨給長子聽,鄭世子便提出了心中盤桓已久的疑問:「父親當真以為謝百久有那能耐說服趙蘭庭與咱們聯手?」
蘭庭的辯解並沒能完全說服春歸安心,但春歸也知道自己的突發奇想也著實沒有憑證支撐,且這時就算能夠說服蘭庭對周王猜疑提
防,萬一這念頭確然是她在胡思亂想,對於大局可謂相當不利,她也放棄了說服,隻暗下決心接下來必須用心關注周王的言行舉止。
「我送你去艙房安歇吧,輝輝亦莫過於在此類權奪之事上廢神,從來謀事在人成事在天,隻要咱們做好該做之事,不必過於掛心成敗得失。」蘭庭攬了春歸的肩,把她往隔壁艙房送。
他看著春歸除去繡鞋頭挨軟枕,一副乖巧聽勸打算安歇的模樣,忍不住伏低身體親吻一下女子清爽的額頭,剛準備起身,袖子卻被青蔥玉指給輕輕拽住了。
春歸今晚的確覺得心神難寧無法入睡,忽閃著眼睫撒嬌:「待我睡著了逕勿再過去可否?」
「敢不從命?」蘭庭微笑,便順勢拉著了春歸的手:「你安心睡,我就在這裏。」
他看著春歸果然閉上了眼睛,才吹熄了榻邊上的燭燈,艙房裏一下子就黯寂了,隻有舷窗外流入的月色,水聲漿聲和女子逐漸平長的呼息,春歸已經入夢許久,蘭庭卻仍然不舍離開,但艙房裏一人躺臥雖然有足,兩人共枕卻儼然擁擠的床榻著實讓他無可奈何,他隻能在自己實在忍不住有如潮水般湧來的睏倦時,輕手輕腳的離開。
春歸也正陷入一場夢境。
這場著實逼真的夢境。
她騎著快馬,心情急躁,不知奔往何處,但也明白自己必須見到某個人,證實某件事,而場景卻有些恍惚的,隻漸漸荒無人煙,觸目是青山不斷、水流湍急。她從馬背上下來,一個踉蹌幾乎摔倒,但她儼然無法顧及許多,邁步直奔向一艘停靠在那不知名的水域上,看上去毫不起眼的一葉扁舟。
仿佛是突然之間,不知從哪裏湧來許多的黑衣人,他們蒙麵,眼神陰森,手持利器,阻斷了她的去路。
突然又聽馬蹄聲聲,她回頭。
她看見了同樣手持利劍,奔向她的人。
眉眼清晰,是周王。
春歸兀地坐起。
她當然仍在艙房,軟榻之上,水聲不斷縈繞耳畔。
隻茫然了一瞬,春歸就醒悟過來自己是從又一場逼真的噩夢驚醒,混亂的腦子裏忽然冒出了一個想法——
她是想到了另一個身具「夢卜」異能的人,周王府才人陶芳林,她選擇楚心積慮嫁入周王府,豈不篤定周王必是最終的勝者?而能夠讓天下大亂的罪魁,也應當便是最終大獲全勝且登臨帝位的人!
也許陶芳林最後在飢病交加中死亡,原因不僅僅是被太師府休棄,春歸不相信蘭庭就算休妻,竟能鐵石心腸到了眼睜睜看著曾經的結髮妻子掙紮於病痛困苦而不出手援助的地步,那麽是否能夠推斷出一個結論——蘭庭那時已經無法解救陶芳林於水深火熱之中了,那時整個太師府或許已經衰敗,甚至於,蘭庭已經身亡。
那時已然是天下大亂、民不聊生?
而陶芳林今生做出的選擇,應當是篤定周王能夠成為改變她不幸命運的人。
春歸茫然地看向舷窗之外。
此時窗外已見晨光,青蒼光色籠罩之下,遠遠的村落和山川一片靜謐。
這一日當周王賃下的大船停靠在郊外一處渡口時,謝百久到底還是被驅逐離開,當腳踏實地的那一刻,他方才終於籲出了一口長氣,為自己竟然未受皮肉之苦切實的慶幸起來,他當然不知道蘭庭是怎麽說服了周王沒有堅持把他殺而後快毀屍滅跡,他隻是盲目相信魏國公的眼光,既然看中了趙蘭庭為必須爭取之人
,那麽趙蘭庭就必定具備過人之處,那麽能夠說服或者瞞騙周王就成為理所當然。
當謝百久在堤岸上走出百餘步,才轉身去看已然準備揚帆啟行的大船。
正對上趴在柵杆上,莫問小道那雙兇狠的眼睛。
謝百久打了一個冷顫,暗下決心以後必定要對這小道避之千裏,這麽個嗜殺的狂徒著實讓人毛骨悚然。
於是謝百久在寫給魏國公復命的書信裏,自然便詳細敘述了他此行的驚險遭遇,尤其強調莫問小道絕非善類,建議就算趙蘭庭最終決定另投明主,為了魏國公日後平治天下、中興盛世的大業考慮,亦應當先行斬除莫問這麽個可能胡作非為影響時局的隱患。
其實謝百久已經完成他此下江南的使命,自然毫無必要仍在江南逗留,不過快馬送信自然要比他這麽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儒生趕返京城復命來得快捷,他深諳魏國公的性情規矩,是絕對不敢絲毫耽延慢怠報信一事的。
所以數日之後,坐陣京城的魏國公就收到了這封密書,當他看完之後不由哂笑:「謝百久好記性,用密語寫信,難得他還能洋洋灑灑寫成這一長篇,羅羅嗦嗦著把莫問小道重點描寫,謝百久這文采,不去寫話本子真是可惜了,我瞅著最近那個勞什子蘭陵笑的連載話本,塑造的人物都不如謝百久筆下的莫問活靈活現。」
卻把謝百久這封書信當即丟進了炭盆,頃刻間便化為灰燼。
魏國公那番話是感慨給長子聽,鄭世子便提出了心中盤桓已久的疑問:「父親當真以為謝百久有那能耐說服趙蘭庭與咱們聯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