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春歸已經到了花榭,姚氏才起身相迎。
臉上帶著笑,可不知是春歸的先入為主,還是姚氏果真態度大改,橫豎春歸沒從姚氏的眼睛裏看出真心實意的熱忱,隻覺今日姚氏的妝
容似乎格外精緻,那條馬麵裙上繡的菊花可謂巧奪天功,這條裙子,恐怕都得值百兩紋銀。
「娘子可算是到了,我本該親自相迎,又不好撇下徐娘子獨個兒在此,對顧娘子的確有所怠慢,還望顧娘子勿怪。」姚氏拉了春歸的手引她落座,一雙頗帶著些閃爍的眼睛裏笑意稀薄,不過唇角卻往上拉升,浮於表麵的熱忱。
春歸不在意姚氏對她是否真心誠意,但她卻不能裝作無知,表示不懂得親自相邀就該親自相迎的禮節,且就算姚氏當真脫不開身,隻能囑咐僕婢待為迎客,合理的作法也該是囑咐屋子裏的管事僕婦,至少是一等丫鬟這樣的人物出麵,哪裏有隨便打發個莽撞丫鬟迎客的道理?
直接口吐怨言也是不能夠的,這樣隻能顯示自己缺乏教養,不符合交際應酬之道,傳揚出去會讓阮中士這老師蒙羞,春歸隻能以綿裏藏針用作回應。
她也往上拉升嘴角,浮於表麵的熱忱:「姚娘子忙著待客,連陶夫人乃娘子家中親朋都沒法迎會,我怎能不體諒娘子的難處呢?」
姚氏唇角便微微一顫,眼睛也忍不住稍稍一眯。
陶、溫兩家雖是姻親,但溫家卻與韋家一直不和,馮莨琦雖說洗清了附逆的罪名,陶氏成了恭順侯夫人,可馮莨琦在世時都擋不住恭順侯府日漸衰敗,他的兒子就更別想東山再起,且陶母又並非二爺的親姑母,陶母父親那一支如今完全得仰仗長房,她何需對陶氏禮遇?顧氏果然是個破落戶出身,竟天真的以為陶氏如今成了侯夫人就比溫家的女眷尊貴?
但這樣的想法姚氏卻是無論如何都不能宣之於口的。
她吃了個啞巴虧,緩緩的吸了口氣,才維持住了嘴角的繼續拉升:「顧娘子沒怪我就好,這位是徐娘子,我與她雖相識不久,卻一見如故,徐娘子的夫君申郎,與趙修撰也是同年,選為庶吉士,如今正在翰林院觀政,說來徐娘子與顧娘子也算極有緣份的,我剛才聽徐娘子說起,才知原來令尊與徐娘子的翁爹乃摯交。」
春歸明白了,徐氏竟然真是申翃的兒媳。
要說申適今年進士出身的孫兒……豈不正是申七郎申文秀?這還真是讓人哭笑不得的孽緣呢。
原來當年春歸的父親啟程前往福建時,便對妻子提過一句,說好友申翃的三子申文秀比春歸年長三歲,申翃有意與顧家作親,顧父的想法雖是要為獨女招婿,但聽申翃不住口的誇讚兒子如何的才華不俗,且聯姻的誠意十足,顧父難免動意,答應同往福建的一大原因便是想親自去相看申文秀。
怎知卻在福州不幸罹難,那時申翃將顧父的遺體送返汾陽,便有申文秀同行,春歸的母親李氏原本以為申翃仍有聯姻之意,才與春歸商量,說家裏隻餘她們寡婦孤女,招婿何其艱難,要若申家開了口,待到春歸服喪三年期滿,這門婚事告成,春歸也算有了好歸宿。
不過申翃至始至終卻沒有再提聯姻的話,那時母女兩個還沒有被逼到走投無路的境地,李氏又道申家既然因為丈夫亡故便言而無信,可見不是靠得住的人家,這件事作罷不提就是。
春歸十分認同母親的主張。
------------
第376章 偷窺者誰
她一點都不想再和申家關聯,更不提嫁去申家作媳婦,所以聽母親主張絕口不提這門婚事時如釋重負,怎知因為治喪期間,申文秀見到了她的容貌,竟私下告訴她兩人的父親其實已經達成意願想讓他兩結髮成婚一事,申文秀委婉表示了他的愛慕,說是待春歸服喪期滿便請媒人再來汾陽正式提親。
春歸明確表示了不願遠嫁與母親骨肉分離的想法,斬釘截鐵拒絕了申文秀的示愛。
此後她與申文秀再無聯繫,聽說申家一門的種種境況,其實是因阮中士對她詳細解說京中不可忽視的那些門第,於是知道吏部右侍郎申適有個孫兒申文秀,今年春闈高中進士一事。
阮中士為了讓春歸盡快熟悉各大官眷,還極其用心寫下諸家的重要姻聯,不過春歸刻意跳過了申家,所以並不知道申文秀娶了哪家女子為妻。
真沒想到今日竟然「狹路相逢」。
不過春歸當然對申文秀和徐氏均無恨意,無非因為父親那場意外不願與他們再有來往而已,所以此時自然不會對徐氏冷臉譏辭,客套一句:「原來娘子的翁爹乃申世父。」
「顧娘子也還記得令尊與舍翁的交情?」徐氏卻是一張冷臉,這話問得就很有幾分尖銳。
「怎會相忘?畢竟先父身後之事,多得申世父施助周全。」春歸淡淡回應。
「我也聽外子提起過那場意外……」
「抱歉。」春歸實在忍不住打斷徐氏的話:「先父不幸之慟,不願更多提及,且今日乃姚娘子好意設宴,更不能因為傷心事擾了姚娘子的雅興。」
徐氏的臉色就更冷了,捧著茶盞一擋幾乎掩飾不住的怨憤之情。
姚氏很知機的岔開了話題:「我沒去過漳州,但本家有個堂姐,正是嫁去了漳州戚家,一回得了堂姐千裏迢迢遣人送來的大麗花,確乃嬌姿追美牡丹,媚態逼真芍藥,實在讓人愛不釋手。」
臉上帶著笑,可不知是春歸的先入為主,還是姚氏果真態度大改,橫豎春歸沒從姚氏的眼睛裏看出真心實意的熱忱,隻覺今日姚氏的妝
容似乎格外精緻,那條馬麵裙上繡的菊花可謂巧奪天功,這條裙子,恐怕都得值百兩紋銀。
「娘子可算是到了,我本該親自相迎,又不好撇下徐娘子獨個兒在此,對顧娘子的確有所怠慢,還望顧娘子勿怪。」姚氏拉了春歸的手引她落座,一雙頗帶著些閃爍的眼睛裏笑意稀薄,不過唇角卻往上拉升,浮於表麵的熱忱。
春歸不在意姚氏對她是否真心誠意,但她卻不能裝作無知,表示不懂得親自相邀就該親自相迎的禮節,且就算姚氏當真脫不開身,隻能囑咐僕婢待為迎客,合理的作法也該是囑咐屋子裏的管事僕婦,至少是一等丫鬟這樣的人物出麵,哪裏有隨便打發個莽撞丫鬟迎客的道理?
直接口吐怨言也是不能夠的,這樣隻能顯示自己缺乏教養,不符合交際應酬之道,傳揚出去會讓阮中士這老師蒙羞,春歸隻能以綿裏藏針用作回應。
她也往上拉升嘴角,浮於表麵的熱忱:「姚娘子忙著待客,連陶夫人乃娘子家中親朋都沒法迎會,我怎能不體諒娘子的難處呢?」
姚氏唇角便微微一顫,眼睛也忍不住稍稍一眯。
陶、溫兩家雖是姻親,但溫家卻與韋家一直不和,馮莨琦雖說洗清了附逆的罪名,陶氏成了恭順侯夫人,可馮莨琦在世時都擋不住恭順侯府日漸衰敗,他的兒子就更別想東山再起,且陶母又並非二爺的親姑母,陶母父親那一支如今完全得仰仗長房,她何需對陶氏禮遇?顧氏果然是個破落戶出身,竟天真的以為陶氏如今成了侯夫人就比溫家的女眷尊貴?
但這樣的想法姚氏卻是無論如何都不能宣之於口的。
她吃了個啞巴虧,緩緩的吸了口氣,才維持住了嘴角的繼續拉升:「顧娘子沒怪我就好,這位是徐娘子,我與她雖相識不久,卻一見如故,徐娘子的夫君申郎,與趙修撰也是同年,選為庶吉士,如今正在翰林院觀政,說來徐娘子與顧娘子也算極有緣份的,我剛才聽徐娘子說起,才知原來令尊與徐娘子的翁爹乃摯交。」
春歸明白了,徐氏竟然真是申翃的兒媳。
要說申適今年進士出身的孫兒……豈不正是申七郎申文秀?這還真是讓人哭笑不得的孽緣呢。
原來當年春歸的父親啟程前往福建時,便對妻子提過一句,說好友申翃的三子申文秀比春歸年長三歲,申翃有意與顧家作親,顧父的想法雖是要為獨女招婿,但聽申翃不住口的誇讚兒子如何的才華不俗,且聯姻的誠意十足,顧父難免動意,答應同往福建的一大原因便是想親自去相看申文秀。
怎知卻在福州不幸罹難,那時申翃將顧父的遺體送返汾陽,便有申文秀同行,春歸的母親李氏原本以為申翃仍有聯姻之意,才與春歸商量,說家裏隻餘她們寡婦孤女,招婿何其艱難,要若申家開了口,待到春歸服喪三年期滿,這門婚事告成,春歸也算有了好歸宿。
不過申翃至始至終卻沒有再提聯姻的話,那時母女兩個還沒有被逼到走投無路的境地,李氏又道申家既然因為丈夫亡故便言而無信,可見不是靠得住的人家,這件事作罷不提就是。
春歸十分認同母親的主張。
------------
第376章 偷窺者誰
她一點都不想再和申家關聯,更不提嫁去申家作媳婦,所以聽母親主張絕口不提這門婚事時如釋重負,怎知因為治喪期間,申文秀見到了她的容貌,竟私下告訴她兩人的父親其實已經達成意願想讓他兩結髮成婚一事,申文秀委婉表示了他的愛慕,說是待春歸服喪期滿便請媒人再來汾陽正式提親。
春歸明確表示了不願遠嫁與母親骨肉分離的想法,斬釘截鐵拒絕了申文秀的示愛。
此後她與申文秀再無聯繫,聽說申家一門的種種境況,其實是因阮中士對她詳細解說京中不可忽視的那些門第,於是知道吏部右侍郎申適有個孫兒申文秀,今年春闈高中進士一事。
阮中士為了讓春歸盡快熟悉各大官眷,還極其用心寫下諸家的重要姻聯,不過春歸刻意跳過了申家,所以並不知道申文秀娶了哪家女子為妻。
真沒想到今日竟然「狹路相逢」。
不過春歸當然對申文秀和徐氏均無恨意,無非因為父親那場意外不願與他們再有來往而已,所以此時自然不會對徐氏冷臉譏辭,客套一句:「原來娘子的翁爹乃申世父。」
「顧娘子也還記得令尊與舍翁的交情?」徐氏卻是一張冷臉,這話問得就很有幾分尖銳。
「怎會相忘?畢竟先父身後之事,多得申世父施助周全。」春歸淡淡回應。
「我也聽外子提起過那場意外……」
「抱歉。」春歸實在忍不住打斷徐氏的話:「先父不幸之慟,不願更多提及,且今日乃姚娘子好意設宴,更不能因為傷心事擾了姚娘子的雅興。」
徐氏的臉色就更冷了,捧著茶盞一擋幾乎掩飾不住的怨憤之情。
姚氏很知機的岔開了話題:「我沒去過漳州,但本家有個堂姐,正是嫁去了漳州戚家,一回得了堂姐千裏迢迢遣人送來的大麗花,確乃嬌姿追美牡丹,媚態逼真芍藥,實在讓人愛不釋手。」